且說平南王升帳,令周總兵領軍將,帶兵攻打賊將。周德勝領令,點大將湯聲雄帶清軍五千,殺奔南城叫戰。潮軍飛報帥府,劉進忠請軍師前來,遣將迎敵。鐘文岳道:“啟稟主公得知,今日欲眾將齊力同心保守城池。周德勝猛勇非常,不可力戰,再作商議。”這周總兵見潮將不敢出城迎敵,令眾軍兵殺至城下。守城軍兵將箭石、大炮一齊打下,清軍不敢靠近城邊,只得辱罵片時,傳令收回軍兵,歸營進帳繳令。
周總兵一連攻打三四天,鐘文岳只是按軍不動。平南王升帳與劉秉權、聶應謹商議道:“周將軍這幾天攻打賊城,而賊將膽寒不敢出戰,怎奈他何?”劉秉權道:“明日令前營王總兵發轟天大炮,攻打賊城安得不陷?”平南王道:“監軍之言是也。”即令中軍官傳令:“到長鋪前營令總兵王國棟,候明早天色初明,可將轟天大炮十八尊,發起攻打賊城,不可違令。”中軍領令,速飛奔前營,傳下千歲令旨,可以如此如此。王總兵依令,候次早天明,將大炮十八尊速急發放,攻打城池,炮聲響亮,聞數十里。自天明發至當午,西南城墻崩陷十余丈,城內人民啼哭之聲,遍處皆聞。
劉進忠同參謀、元帥、眾將大驚,命請軍師前來。鐘文岳即至,劉進忠道:“平南王用大炮攻打我城,西南城墻崩垮十余丈,人民哭泣之聲不絕,未知軍師有何良策?保安城池?”鐘文岳道:“主公不用驚恐,貧道自有道理。”即令詹兆奇、李云貴二把總道:“二位將軍,命你們往東門內棉花行中,取棉花包數十個,帶到書院池中,將棉花包浸水,浸至二更,命軍兵二千,連夜迭造起來堆做城墻,不可違令。”詹、李二人依令行事。
時間不久,小軍又來報道:“啟稟大人得知,西門城墻又被炮大崩陷一百二十余丈,人民哭泣號天慘地。”鐘文岳令陳有祥、梁成龍二千總道:“二位將軍,你等領軍三百名,往城中安慰人民百姓,勸他們不可號泣,令敵軍在外,聽著哭啼之聲。他若乘勢殺入城來,以致萬萬生靈難以保全。”陳、梁二將奉令前去,安慰人民。
明早總兵王國棟,又令眾清軍,將大炮發放。這棉花包有的無濕透者,又被炮火迫干,以致棉花著火,燒將起來。下午西南風又起,風盛火威,飛入城內,人民房屋又被火波及,燒去數十間。小軍飛報帥府,劉進忠大驚,即親自領將二十余員、小軍三百名,至西南城,用好言撫慰百姓道:“你等被燒之家私,本鎮自然蓋建還你,切不可啼哭,以誤守護城池大事。”
鐘文岳入帥府,召詹兆奇、李云貴二人道:“你們領軍兵速速將金山腳,前日假為糧米的沙包,連夜搬至西南城,調督眾軍兵將,沙包迭建,暫作城墻,堵御一時,不可違令。”二將領令而去,調理安置已畢。
次早王國棟令清軍打探,回報:“轟崩城墻,連夜又以沙包壘成城墻。”王總兵聽了,出營觀看,見將沙包防御,不得傷害,回歸中軍王營將事情稟知千歲。平南王道:“賊城中不能損害其事,未知二位總兵有何主張?”聶應謹在旁道:“啟稟千歲,可將大炮朝天發放,炮珠定然墜落城中,燒他民房。民心一亂,就可于中取事。”平南王道:“既然如此,命王總兵依令行事,即將大炮朝天放起。”果然炮子墜落城內,民房著火,又燒將起來。眾百姓啼哭,出來救滅紅火。
小軍飛報帥府,劉進忠對軍師言道:“用何妙計可破他大炮?”鐘文岳道:“主公不用掛念,貧道自有良策,管叫清營大炮歸于潮城。”即命把總陳文禺、楊興寧往城中傳令百姓人民:“可將木桶與大缸,可各盛冷水,停候炮珠墜落,就將冷水罐下,可保平安。”陳、楊二將得令,往城中將軍師之言遍告百姓。
鐘文岳召何元帥聽令,道:“命你領溫岳川、程國英、丁朝鳳、趙世春、石志昂、林永清、陳文禺等,帶軍兵二千,攻打長鋪前營,候至三更左側,聽見信炮聲響,可從后面左畔殺入,聽著鳴金,即宜收軍馬入城,不可違令。”
又召馬甘泉上帳聽令,道:“命將軍領余國寶、崔雄榜、陳有美、梁成龍、張金星、林五常、高文勇等帶軍兵一千,攻打長鋪前營,候至三更左側,聽著火炮聲響,急速從后面右畔殺入,聽著鳴金收軍即宜回轉入城,不得違令。”
鐘文岳又召三十六小英雄鄭胡儒等,道:“備辦木車十八輪,大水牛牯三十六頭,每一輪車用水牛二頭,牛尾縛掛引火之物,往長鋪前營,盜取大炮。候至三更左側,后營大亂,你等從前隊殺入,將轟天大炮搬上木車,絞定放火,將牛尾燒起,使牛跑車運炮入城,不可違令。”
鐘文岳又召林紹基上帳聽令,道:“將軍,命你領軍兵五百名,前往長鋪前營施放大炮,監督眾將軍兵,押送大炮進城之后,你等鳴金收回軍兵,不得違令。”
于是調撥已畢,鐘文岳告回。眾將待到二更之后,悄悄出城,望長鋪營前來。來至清營,情是三更時分。林紹基令小軍放起號炮,一聲響亮,左邊何元帥、右邊馬參將一齊殺入后營。王國棟聽見火炮連天,賊軍兵將沖殺入后營,即令眾將軍兵拒敵,連忙披盔甲、戴簪纓,持刀上馬殺出,接著溫岳川敵住廝殺。
潮將余國寶等拼力沖殺,清軍頓時大亂。三十六名小英雄奮力爭先,殺到前營,將守大炮之中軍殺散,只將大炮十八尊各各遷上木車,絞得停當,放火燒著牛尾引火之物。那牛著痛,即似發箭一般跑走得快,鄭胡儒等三十六將監押飛奔。約一個時辰之間,盡入潮城南門。林紹基傳令鳴金收軍,何元帥,馬參將聽見鳴金,即令眾將軍兵退回入城。
且說中軍王營,聽火炮之聲連連響動,平南王等在睡夢之中驚醒,隨起身聽報賊軍前來偷營,即傳令周、吳二總兵,領眾將軍兵救應。周德勝、吳和龍會合,帶將領兵殺奔前來。方到長鋪前營,報說:“賊將劫去轟天大炮十八尊,拖入賊城。王國棟查點。軍將平安,僅失去守炮軍兵數百名。周、吳二將,既知賊軍盜去大炮,只得退走回城,二將帶領軍將回營入帳繳令,稟知千歲,說賊人盜去大炮之事。平南王道:“劉逆帳下之人,賊膽包身,盜取大炮,叫本藩如何施為?”劉秉權言道:“啟稟千歲,再將糧米營內十二尊大炮遷移前營,用大鐵鏈繞纏大炮身上,將鐵釘釘入地中數尺,使賊人不能劫去。”平南王道:“監軍說得有理。”傳令依言而行。這且緩表。
再說何元帥、馬參將收回軍兵進城,皆入帥府繳令,鄭胡儒等來至內堂報功。劉進忠大喜,命設宴席與元帥眾將賀功,是日盡歡而回。
次早忽然又聽大炮聲響,劉進忠與眾將俱吃了一驚,隨命人請軍師入府,鐘文岳聞召即至。劉進忠道:“軍師,清營大炮被我劫奪,為何還有大炮攻打城池?未知又有許多?軍師主見若何?”鐘文岳曰:“命小軍打探清營之中大炮如何安置,再作商議。”探軍去后不久,亦后來回報道:“啟稟大人、軍師得知,清營大炮十二尊,用大鐵鏈繞纏炮身,將大鐵釘釘入地中數尺,以防我等盜劫。”鐘文岳聽報,即召莫朝梁、朱廣龍領千總二十四將頭目,十八名英雄等眾將,齊進內堂聽令。鐘文岳道:“眾位將軍,欲保城池平安,全在你等今朝之力。”眾將齊聲道:“愿依將令。”
鐘文岳召莫朝梁上帳聽令道:“將軍,命你領四員千總趙世春等、十八名英雄陳殿等,帶軍兵二千,攻打前營,候至二更之后,聽空中大炮一響,領眾將從前隊殺入,不可違令。”
又召朱廣龍上帳聽令,道:“將軍,命你等領千總許定國等二十員、把總詹兆奇等二十員,帶軍兵二千,各帶引火之物,候至二更之后,聽見空中放炮聲響,領眾將軍兵從后隊殺出,將后營放火焚燒。如果后營清軍拒敵,聽見鳴金可收軍退回潮城,不可違令。”
又召翁喜等二十四將上帳聽令,道:“諸位將軍,命你等領木車十二輪,火爐鐵鍋俱備;帶小軍二百四十名,押送木車。候至二更之后,聽見空中號炮一響,莫將軍從后面殺進前營,用大鐵釘釘入清營十二尊轟天大炮牙心孔內,又將車中火爐紅鐵,鑄入牙心孔內,使他十二尊轟天大炮俱無所用,不可違令。”
又召何元帥上帳聽令,道:“元帥,命你領張金星、林五常二將,帶軍兵五百名往清營掠陣,并施放火炮,見翁喜等行事成功后,即鳴金收軍兵回城,不可違令。”
且說何元帥同眾將出帥府,準備引火之物,黃昏飽餐已畢,至定更時候,朱廣龍、莫朝梁各領軍將在前隊,翁喜等押木車、火爐軍兵二百四十名為二隊。何元帥領軍為合后,直抵清營前來。何元帥后隊軍兵將到清營,傳令小軍放起號炮。此炮一響,聲透空中,莫朝梁領趙世春等,從后營殺入,叫殺之聲震耳欲聾。清營王國棟聽炮聲一響,即起身出帳。見賊軍到來劫營,不及披甲,持出鋼刀,上馬殺出。
朱廣龍聽見炮響,吹號領眾將軍兵殺進后營,眾軍兵將后營放火燒起,火光沖天。眾軍將沖殺一陣,把清軍殺得死者死,逃者逃,走至前營,大叫后營被賊放火燒營。
王國棟聽著炮聲響動,驚了一會,知道后營被劫,前營受敵,遂披甲上馬,引軍拒戰。殺出時,莫朝梁之軍正殺入前營,往來沖殺,勢擋不住,即便引軍棄營逃走。
翁喜等隨殺入前營,各用大鐵釘釘入大炮牙心孔,將車中火紅生鐵鑄入牙心孔內,押車退出營外,與眾軍將把清軍破殺一陣。何英見火泥車已經出營,知道翁喜等成功。傳令小軍鳴金收回軍兵;莫、朱二將,聽見鳴金,領眾軍將退轉,與何元帥合軍一處,掌得勝鼓回城。按下不表。
且說總兵周德勝、鄭順義二將,聽見鳴金,奉令領軍將飛奔前來救應,只見賊兵已退。急令眾軍撲滅營中之火,王國棟收回軍將查數,計失去大將數員、折去軍兵二千余名,同周、鄭二總兵到中軍王營。
周德勝、鄭順義上帳繳令,稟知前事,王國棟到帳前伏地請罪。
平南王道:“此系本藩安營太近賊城,非你之罪也。候本藩另扎一營,將軍請起。”王國棟叩謝千歲,起身立于一旁。平南王道:“我等轟天大炮三十尊,俱喪亡于劉進忠之手!”即傳下王令,將前營后退,下面數里安置。這且按下。
且說鐘軍師與參謀、眾軍將,俱在內堂講論軍事。劉進忠道:“清營三十尊大炮已廢,城池可保平安矣!”鐘文岳道:“平南王前營若無大炮,自然后退營寨。”即令小軍打探消息,小軍領命前去。
劉進忠吩咐安排宴席,與眾將、軍師、元帥、參謀暢飲間,小軍來報道:“啟稟大人得知,平南王之營寨,果然后退數里安置。”劉進忠與眾將聽報大喜,遠探小軍又進席前跪報道:“啟稟主公、軍師得知,南澳軍兵,至樟林上岸,望潮城前來。”劉進忠道:“未知有多少軍馬到來?”小軍道:“曾將軍說何佐虎將軍敕令大將楊維杰領軍兵三千,到來相助。”劉進忠聞言大怒道:“何佐虎,你豈不知潮州城軍兵不多,危在旦夕?你若盡起南澳之軍,尚且太少,何以只發這三千軍兵到來,究竟有何用?”鐘文岳道:“請主公息怒,欲破平南王大軍,就是全仗南澳這三千軍馬。”即命小軍飛報曾仲得知,令他就將此軍兵,至定更時候,可如此這般進城,不可違令。
曾仲聞報,依令行事,領南澳三千軍兵,候至定更之后,往大教場停住。令眾軍各執燈籠火把,明明亮亮,從大南門入城;另外又滅掉燈火,出大西門到教場中,又高舉明燈籠火把,照耀如同白日。
再從南門而進,又滅燈火,出西門,即像走馬燈一般,自定便后走到五更方畢。
清營小軍報進中軍,三營官稟知千歲。平南王聞報,即同劉撫院、聶布政,與眾將出至營前觀望,明早召探軍問道:“昨夜潮州城入軍過夜,共有多少?”探軍稟上道:“啟稟千歲得知,小軍奉令打探潮州城,自定更之后,賊軍入南城門,至五更方罷,約共有三萬六千名賊軍。”平南王道:“這些賊軍從何處來的?”小軍道:“系南澳的賊軍。”
過了十余天,遠探小軍又入帳前報道:“啟稟千歲得知,江南省提督軍門阿書泥,奉旨帶領軍將三萬到來助戰。”平南王聽報大喜。至第三天,阿書泥軍兵果然到來,進入中軍帳中叩見千歲。平南王命設席,款待阿書泥提督。
明日進帳,請令開兵攻打賊城。平南王喜之不勝,令袁州總兵鄭順義助戰。阿書泥領軍,與鄭順義點齊軍兵,同眾將起行,殺奔南門城前來,看看抵近城下,擺開軍馬叫戰。
小軍飛報入帥府,劉進忠聞報。請諸位明公至府內議事,片時之間,各各來到,劉進忠言道:“啟稟軍師得知,旗奴阿書泥至南門城下討戰,請軍師調遣迎敵。”鐘文岳道:“謹依主公之命,請何元帥領軍將出城交鋒。”
何英得令,眾將帶到南門,三聲炮響,大開城門,軍馬至于陣前。何英出馬叱道:“殺不盡的旗奴,今日又來找死么?”阿書泥大怒罵道:“助逆的賊子,敢夸大言,看本帥一刀!”將一把齊頭大刀,重三十四斤,望上砍落。何英舉鉤鐮槍相迎。二人放馬交鋒,金鼓齊鳴。清將馬林保等,一擁殺來。潮將守備李有祥等,進前接戰,炮聲不絕。潮軍殺上,清軍敵住,喊叫之聲傳聞十里之外。何英被阿書泥戰得汗流浹背,呼呼喘氣,回馬便走。阿書泥左沖右殺,看金大山戰賊將沈自高不住,阿書泥趕上,手起刀落,將沈自高砍為兩段。再將刀頭一轉,向潮營沖殺。羅天山、阿書泥旋過右畔,連連舉起二刀,砍死潮軍洪大武、周世通二將。鄭順義催動清軍趕殺,潮軍大敗,死亡甚多。
鐘文岳在城上觀望,見眾軍大敗,連忙傳令鳴金收軍。何元帥敗走城內,清軍追至城下,潮軍城上箭石打下,如雨點一般。鄭總兵掌得勝鼓收軍回營,阿書泥上帳繳令報功。平南王大喜,命設宴賀功,這且不表。
又說何英領軍將回城,計點折去馬軍大將四員、失去軍兵一千四百余名,入內堂繳令。劉進忠聞折兵損將,愁眉不展。鐘文岳道:“主公,何用憂煩?兵家勝敗乃常事耳!”再說阿書泥次日領雷瓊總兵吳和龍眾將,帶軍直抵南門城討戰,擺列陣勢,令軍兵辱罵。潮軍報入帥府,劉進忠問鐘軍師道:“旗奴這等驍勇難當,未知有何良策迎戰么?”鐘文岳道:“此將可以智取,不可力敵。貧道自有法度,不用主公掛懷。”
且說阿書泥自早辰叫戰至午后,賊人按軍不動,只可收軍回營。一連幾天都來南城邊辱罵,鐘軍師聽而不聞,只是按軍不動。這一日,忽召步軍大將余如山、杜明月、張約超、蔡世杰四將聽令。
余如山等上前領命,鐘文岳手執折帖一個,付與余如山,言道:“諸位將軍,命你等領步軍三百名到長鋪西畔,離鄉不遠可開此帖,照內行事,不可違令。”四將領令。鐘文岳又吩咐他們定更之后,帶軍前去布置,如此如此。四將領命,正是:準備窩弓擒猛虎,安排香鉺鉤鰲魚。
且表阿書泥入帳請令,開兵攻打賊城。平南王命吳和龍帶領眾將,帶軍前去。二將得令,領大將十余員、軍兵五千,殺奔南門搦戰。
探軍報進帥府,鐘軍師與主公在堂前言語,聽其報道,先令梁成龍,又召何元帥領軍將到內堂聽令道:“元帥,命你同馬參將,帶領眾將軍兵出城迎敵,你等與阿書泥對壘。”可這般這般誘敵。
何英得令,與馬參將領軍放炮開城出陣,立于門旗之下,大叫一聲道:“不知死的旗奴,又敢來送死。”阿書泥道:“大膽逆賊,今日不殺你這匹夫,誓不收軍。”言罷,持刀勒馬,直殺過來。何英舉鉤鐮槍,縱出雪花馬,上前接戰,旗陣上齊聲嘶叫。吳和龍引軍殺來,潮軍眾將連聲叫喚。馬甘泉領兵沖殺大戰,鼓如雷震,軍聲不絕。
何英與阿書泥接戰,不及三十合,撥開戰馬,加鞭望西逃去,阿書泥隨后緊追不舍。
鐘文岳在敵樓望見何元帥逃走,傳令莫朝梁大開南門,領軍將殺出,協攻清將;又令朱廣龍領軍將殺出西門。莫、朱二將依令,領將帶軍從南西二門殺出,直奔殺至。吳和龍與馬甘泉對壘,未定勝負,被莫朝梁趕到助戰。吳和龍看看久戰不勝,回馬便走。看見潮軍追來,朱廣龍又領眾將引軍翻身沖殺入清軍陣中,大殺一場,清軍奔潰逃生。
鐘文岳傳令鳴金收軍,回收城內,即令莫朝梁、文殿左等十員將帶兵二千往長鋪接應。
且說何英逃至長鋪西畔,望見前面樹林上插有小紅旗一面,觀見一條青草路,便從小紅旗跑去,投入樹林內。阿書泥后面追至,不知是計,追近樹林,只聽一聲撲通響亮,連人帶馬,墜落陷坑之內。余如山、杜明月、張約超、蔡世杰四將,觀見旗奴中計,施放火炮,引三百小軍齊出,把陷坑團團圍住。蔡世杰用手中大砍刀望陷坑下砍落,砍中著阿書泥左肩。何元帥道:“眾位將軍,切勿傷他性命,我等將這旗奴押到帳前,讓主公發落。”
余如山等依命,即將阿書泥捉上陷坑,用索捆縛在馬上。阿書泥之擒,因為余如山等將,奉軍師將令折帖開看,令到長鋪西畔密林邊,開掘陷坑十數丈,上面蓋著浮土,插一面小紅旗在樹上為號。何元帥奉軍師密令,引誘敵人,故意望小紅旗認著青草路逃走。
再說莫朝梁奉令,領眾將飛奔趕來長鋪下畔。觀見擒著阿書泥,滿心歡喜,與何元帥眾將將押解阿書泥回潮城,先到帥府繳令,稟知劉進忠。劉進忠大喜道:“阿旗奴擒著,本帥無憂也!”即命張金星去請軍師進府商酌。鐘文岳聞召即至。劉進忠道:“旗奴阿書泥捉到,如何發落?”鐘文岳道:“啟稟主公,旗奴擒住應當斬之。”令余如山將阿書泥推出轅門斬首示眾,將首級懸在南門敵樓上號令。不在話下。
且說吳和龍總兵回營入帳繳令。稟知阿大人緊追賊將,平南王道:“窮寇莫追。”即令小軍打探消息。小軍領命回報:“阿大人被賊人擒縛解回潮州城內。”平南王道:“如此再探如何。”
次日小軍回報,跪稟道:“啟稟千歲,阿提督被劉進忠所殺,將首級掛于南門敵樓上號令。”平南王與眾將聽報大驚,嘆道:“噯!可惜我一員勇將,亡于賊人之手,想劉進忠帳下賊人,足智多謀,膽大包身,本藩甚可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