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宗
李耀宗,龍溪福河人;家豐于財。順治壬辰,「海寇」困漳郡凡六月,闔城餓死幾盡。王師既至,圍解;耀宗乃傾家財,募僧聞曉收遺骨,得七十三萬,作五大墳瘞之南關(guān)外,建萬善寺。布政周亮工義之,為立碑,大書其事,乃旌之曰「一郡善士」;而耀宗家遂貧(同其事者有王耀門、李一龍、陳永得、林員明四人)。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三「人物」六(清列傳下)。
甘體垣
甘體垣,字仰之;遼東人。順治八年,知海澄縣。性明敏,有所設(shè)施;淮治數(shù)月,未及竟也。
九年,守將赫文興外叛,污以偽命,不受;強之,瞑目坐,不食。既知其終不可屈,沈之水。邑人悲之,招其魂祠于城隍廟之左室,歲時祀之。
——選自「漳州府志」卷二十六「宦績」三(清海澄縣知縣)。
傅永吉
傅永吉,蓋州人。順治七年,知長泰縣。時初鼎革,民弱兵強;永吉彈壓有方,文武輯睦。
九年,「海寇」圍城,下令民貧者守垛,富者差其上、中、下給米養(yǎng)之。晝夜履堞巡督,炮如飛蝗,有勸之下者;永吉曰:『吾恨不得捐軀報國,避將安之』!一日,城將陷,永吉急與守將王進率驍勇力戰(zhàn);彎弓親殪其酋長三人,賊乃卻,城賴以全。方射賊時,中炮洞腹;及扶創(chuàng)歸,已不可救矣。氣垂絕,猶連呼「殺賊」不止。泰人哭之,如喪考妣。事聞,贈按察司僉事,祭一壇;蔭一子入監(jiān)。建坊東關(guān),葬城北銅鐘山。
——選自「漳州府志」卷二十六「宦績」三(清長泰縣知縣)。
蔡祚達
〔蔡〕祚達,字道子;邑增生。順治乙未,「海寇」鄭氏入漳,祚達方攜弟妹匿深山;而寇已襲其父,幽之鷺門,索餉金累累。祚達適以妻病,出山尋醫(yī);聞信不反顧,急走鷺門,愿代父系,不得達。呼泣五日,水漿不入口。有長林寺僧萬者——鄭所善也,憐之,為達之;鄭如所請。祚達驟喜父之得歸也,日入水柜中,備受楚毒無難色;僧嘆曰:『孝子也』!值臘終,賊帥至,寺僧為好語說之。賊意解,僧乃潛約水卒于元日薄暮放之歸。掖以行至界,卒曰:『界不敢越也,子自努力』!時潮水方退,泥忽驟干可行。倦臥草間,若有人推之曰:『起』!行數(shù)武,適有肩輿至,許以厚直,載之歸;父子俱獲全。學官舉孝友,固辭。卒,列祀典。
子應(yīng)鉞,名嗓南州文社;以歲貢,授大田訓(xùn)導(dǎo)。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二「人物」五(清列傳上)。
庚元侯
庚元侯,字錫公;龍溪諸生。順治壬辰,「海寇」剽掠入許江,元侯督里人連艦拒之,殊死戰(zhàn);賊垂卻而他舟動,賊乘隙遽登樓,從元侯后剸其背,遂歿;族黨同死者十余人。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二「人物」五(清列傳上)。
謝鴻奇
順治壬辰,「海賊」圍漳州數(shù)月,斗米至六十金;民相食,人肉價涌貴。守兵每放若干人出城,例留肥者殺而食之。孝廉謝鴻奇攜家出城,夫婦相商無可棄者,惟一婢年十四與一歲女孩可商去留耳。謝曰:『婢無父母,八歲依吾至今日,不忍棄;寧棄吾女』。遂置女于地,聲呱呱不絕。是時同謝出城為兵殺食者甚眾,獨謝一門無恙而遺姊一人未至。少頃,抱女孩來云:『頃見女孫在地,兵指曰:「是呱呱者為肉幾何!汝持去」。姊急攜之出城」。骨肉十四口相聚無缺。謝后登戊戌進士(見「說鈴」楊雪崖「果報聞見錄」)。
——選自「漳州府志」卷四十九「紀遺」中(人物)。
歐陽明憲
歐陽明憲,字章卿;宿州人,貢生。順治十年,知詔安縣。時軍興旁午,郡議增筑八旗營房、解運防餉;明憲每先事力爭,輒報罷、折減。甲辰,歲荒,鄰境饒平閉糴;明憲親至饒謁鎮(zhèn),力請開禁,繼之以泣,得米數(shù)千石,軍民賴焉。
先是,環(huán)沙寇猖獗,明憲移檄饒鎮(zhèn),合兵撲之。劇寇梁鈴、陳殷掠賣良家南洋;明憲反復(fù)告諭,南洋人感其誠,斬鈴、殷首及所掠來歸。蔡四踞烏山,流劫遠近;明憲定計分道搜捕,脫囚系男婦百余人,搗其穴。邑故多竊盜,潛通諸寇者;明憲籍其姓名,每得一,輒薄懲,俾朔望以次聽點。盜易之,悉來赴;名雖在官,而通寇自若也。忽一日,聽點畢,盡收之,諸在籍者皆伏法;以故寇失內(nèi)應(yīng),剿撫俱效。憲初至,單騎入署,不任幕賓;事無大小,皆親裁決。守將劉進忠橫甚,甲寅據(jù)潮州以叛者也;時方用兵,度不可與抗,則厚結(jié)其父以制之,進忠亦稍戢。其濟變之才類如此。
筑完縣城,新文廟,月課諸生,親為評隙;所獲皆名雋,厚其賞格。故雖兵火中,有弦誦聲。詔人立碑紀其功德;至今稱賢令者,必曰猶見歐陽也。
——選自「漳州府志」卷二十六「宦績」三(清詔安縣知縣)。
郁之章
郁之章,字衷恒;浙江嘉善人。順治己丑進士。十年,任分巡漳南道,駐上杭。「海寇」入漳,警報迭至,言即日欲屠上杭;居人驚沸,欲竄。之章密約城守張國棟陳師演武亭,手自草檄,以忠義激發(fā);有眾咸愿效死。賊知有備,宵遁去;人謂之「章寸管勝于萬鏃也」(重纂「通志」)。
——選自「漳州府志」卷二十七「宦績」四(清監(jiān)司)。
藍銘璽
藍銘璽,字玉書;漳浦人。沖雅有志節(jié)。家貧,依族兄于粵之普寧,因家焉;登順治辛卯科。郝尚久之叛,聞其名,使人招之;銘璽曰:『吾往,是從亂也;奚可哉』!其人曰:『非也!將以復(fù)明耳』。銘璽曰:『吾天朝舉人,不知其它』。固強之,弗赴。集鄉(xiāng)壯,守東山寨。郝以兵攻之,寨破,死焉。闔門皆遇害,惟一子在外得免。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二「人物」五(清列傳上)。
柳朝麟
柳朝麟,順治九年授海澄城守。至漳,而邑為寇據(jù);留寓郡城,屢陳復(fù)海澄之策。當事者以寇方求撫,不納;朝麟曰:『是狃我耳』!未幾,千總劉國軒果延寇入——時十一年十二月朔也。雞初鳴,聞城中皆海上傳號;朝麟拊膺大慟曰:『任澄不能復(fù)其疆、寓漳而與同其禍,命也夫』!遂自刎而死。
——選自「漳州府志」卷二十七「宦績」四(清游擊)。
吳執(zhí)中
吳執(zhí)中,字匪公;正紅旗貢生。順治十二年,世子王南下,以僉事分守漳南。時漳初定,大兵云集;「海寇」逼郡郊,民逃竄山谷。道梗,飛挽不至;執(zhí)中勞來撫字,握算持籌,民還安定集,師無饑焉。瀕海許茂等處首鼠兩端,提督馬得功將盡屠之;執(zhí)中曰:『小民迫于寇患,各自保其身家耳。撫之,皆吾民也。且海澄、廈門,猶將諭其來降;況近郊赤子乎』!得功大感悟。諸陷賊者聞之,皆接踵至。未幾,海澄納款,朝廷大嘉柔能之功。執(zhí)中雖在干戈擾攘,然敬賢下士,有儒者風;募不言功、施不言德,視民事如己事:漳人稱之為「佛」。尋升山西懷寧副使。祀「名宦」。
后十余年,子興祚巡撫福建、遷總督兩廣,有父風;而平海功為尤偉云。
——選自「漳州府志」卷二十六「宦績」三(清監(jiān)司)。
黃梧
黃梧,字君宜,平和人。少倜儻任氣,長負智勇略。明季之亂,東南所在如沸,梧溷跡海島中。王師渡江吊民伐罪,自浙洎閩,版圖歸一;獨鄭氏窮踞絕嶠,奮其螳臂,恃巨浸為長城。梧密察順逆之勢,識天命所歸,思效誠悃,以海澄數(shù)萬之眾率先來歸;世祖大喜,特封海澄公,屬以沿海機務(wù)。梧志在輸忠,且洞悉諸島阨塞、賊勢險易,帥師先奪烏龍江羅星塔,斷賊吭以通南北路,護定遠大將軍世子還京。梧軍律嚴明,與士卒同甘苦,人樂為用;又知人、善任使,故所向無弗克捷者。順治十四年,同固山額真土復(fù)萬安鎮(zhèn)。十五年,賊大舉犯云霄;統(tǒng)副將施瑯等拒戰(zhàn),梟偽伯張進、陳璋。十七年,同大將軍達素相機進取;造巨艦、募水軍,出奇敗賊,斬偽侯周瑞,招降驍將萬祿、萬義。再縱反間,降偽伯黃廷、陳輝、周全斌,盡收其戰(zhàn)艦樓船。賊勢日蹙,梧曰:『急乘勝破之,不可失也』!遂上疏請大搜三島,與總督李率泰、固山郎賽破廈門、金門、銅山;余孽遠遁,諸島悉平。冊功,特進上公,世襲十二次,開府漳南。沿海諸郡凡十余年無寇患,梧之功也。康熙十三年,耿精忠陰蓄異志;梧策其必聯(lián)結(jié)「海寇」為逆,將密疏朝廷預(yù)籌其變。方病癰,勢甚危;疏未及上,而精忠反,果與鄭氏連。梧伏枕聞變,怒目決眥,癰迸裂;囑芳度曰:『勉之!君恩未報,固守拒賊。若濟,國之靈也;不濟,則以死繼之』!言訖而薨。贈太保,謚「忠恪」;芳度襲爵。
——選自「漳州泉志」卷三十二「人物」五(清列傳上)。
海澄公黃梧,故偽鄭將也;投誠,守海澄。鄭攻之,圍急;梧曰:『鄭氏善穴地攻城,今且為隊』!乃下令沿城五步置一水缸,滿貯水;每缸撥五人迭守,注目缸中,晝夜無輟。明日,有報「水動」者;掘之,則為隊者已至其下。入火藥燃之;煙出,鄭營隊人皆燼。
——選自「漳州府志」卷四十九「紀遺」中(宦跡)。
李長茂(兄夢虹)
李長茂,字齡侯;兄曰夢虬,字瑞海:海澄人。少孤苦;值海氛,流離播遷相依倚。迨亂定,拮據(jù)生業(yè),家稍稍立;更友愛,不忍分異。兄弟嘗引領(lǐng)望長嶼,泫然曰:『吾祖環(huán)聚于斯數(shù)百年矣;曩者田園廬舍,鞠為荒草。今克究安宅,忍使族無鳩乎』!因相與建宗祠、置祀田;立義塾,率子姓以時修歲事興文會;復(fù)捐貲居積,婚喪老疾倉卒中無或有稱貸之艱:一族賴之。初,鄭氏之亂,偽伯陳某驍勇,為寇所倚重。海澄公黃梧使人招之降,不果;語人曰:『使李君要我,吾更何求』!梧乃屬夢虬;夢虹諭陳,果歸款。
夢虬長身修髯;性敦樸,為人所推重。長茂則懇摯沖和,不事矯飾。居家有節(jié)度,著「家訓(xùn)」、「家規(guī)」,十法以相勉、十戒以相懲;故門內(nèi)食指盈千,同居且四世,恂恂雍雍然,罔或有間言也。
子五福,以甲第起家;五達、五達,咸膺薦。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二「人物」五(清列傳上)。
胡夫人
胡夫人,龍溪人;宮保陳龍之嫡配也。龍有膂力,少時不修細行;閭里患之,潛加謀害。夫人時未于歸,有所聞;密遣人告之曰:『大丈夫宜乘時建功名,胡效無奈子所為;且聞有不利于君,當速行矣,毋及于難』!龍遂仗劍入海島。數(shù)年,歸命天朝,官金門鎮(zhèn)總兵官。
方龍之入海也,父母欲以夫人改配他族;夫人不可,曰:『必得陳郎結(jié)發(fā)配也,生死以之』!及龍貴,已娶周氏,夫人卒守貞不字。一日,遣其叔告龍;龍曰:『尚未他適乎』?急備禮迎正內(nèi)位,令周氏下焉。
生子汝鍵,夫人為擇配。有某氏女,貌甚丑,自分不敢匹公子;夫人竟定盟,告汝鍵曰:『相此女有福澤,必能助汝以繼父業(yè),毋以貌取也』!后汝鍵亦開帥府于金門,群稱夫人善鑒識焉。
龍之鎮(zhèn)金門也,同安人許貞負官餉被系,其叔開鬻子以償,乃得釋。龍聞,捐金百余兩代續(xù)歸,令完聚。泉人德之,或曰夫人內(nèi)助功也。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五「列女」二。
陳輝
陳輝,字燦珠;海澄人。崇正間,以將材為石美營哨官。從破劇寇劉香有功,歷遷守備、參將,擢鎮(zhèn)將。國朝定鼎,威德南被,或勸以順時;輝曰:『節(jié)未可失也』!逃諸海。又數(shù)年,幡然曰:『時不可違也』!遂率所部內(nèi)附。總督李率泰見之,喜甚;征伐必與俱。從平三島,而閩安之役悉用其策,竟成大功。率泰曰:『真宿將也」!請于朝,授慕仁伯。趣入覲,以勞成疾,未及行而卒。輝為將不恃勇,以智取勝。溫恭下士;士有酗酒罵坐者,不校也:以此稱長者。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二「人物」五(清列傳上)。
許正
許正,字藎臣;海澄人。生時,紅光耀室。及長,豪邁不羈。嫻韜鈐,饒技勇。明季,海上寇興,同諸兄弟募兵觀變。
康熙三年,以鄭氏將來歸,授左都督,駐九江;移屯贛縣。三藩叛,耿精忠兵出杉關(guān),搖動江西諸郡;正起兵赴援,屢復(fù)贛州諸縣。督、撫上其功,加太子少保;擢總兵,轄湖東三郡,駐節(jié)建昌。先是,建昌為賊所據(jù),安親王復(fù)而守之;然環(huán)城十里外皆賊兵,王患之。正至,請出剿。夜二鼓,破蕭家壚;王晨召正,始知其剿賊也,大驚。已而捷至,乃大喜;遂委正守建昌,而親率師自袁州攻長沙。正既受命,以平賊為己任。屢出奇兵,斬馘無算,建昌境內(nèi)皆寧。晉提督,兼轄饒州、南昌等六郡。復(fù)提督江西全省,平廣昌藤釣、楓樹二寨,偽將劉汝桂率眾來降。江西既平,嶺南猶騷動。移鎮(zhèn)廣東,寇攘絕跡,封境千里晏如也;累奏軍功。廉謹不伐,持法嚴明,尤禁淫掠;每獲難民婦女,必遣還其家。在江西九年。年六十二,卒;民為之立祠。其為德于鄉(xiāng),則修新溪陂、筑中港、建明倫堂、通廣東米以濟漳饑;于族,則興祖祠、置祀田:義事舉不勝書。贈宮傅。
子鳳朝,以門蔭補駕部郎;鳳翔,補營官游擊。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二「人物」五(清列傳上)。
余杰(歐毅)
康熙初,海氛未靖,漳民多避出城。有諸生林玉樹者,攜妹遁跡于靖邑浮山寨。時白頭賊蔡寅等據(jù)西天山,聞其美,欲劫之。適玉樹他出,眾議獻;寨主余杰拔劍呼曰:『誰言獻林秀才妹者!人投我安,不聞以危。且死生,命也;忍以紅粉媚狂魂乎』?眾議遂寢。賊怒,火之,一寨俱毀。
又,漳浦高山寨主歐毅者,其子為賊所執(zhí),以脅降不從,賊臠解之,尸諸石上;終不為動,督寨人固守,賊乃解去。毅卒,無嗣;人咸義而哀之。
——選自「漳州府志」卷四十九「紀遺」中(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