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3章

  • 琉球國志略
  • 周煌
  • 2334字
  • 2015-12-22 15:08:21

爵秩

爵秩

自古屬國封號,祇及其王;而其臣之品秩,不與聞焉。琉球越在重洋,圣天子授之王印以示尊寵,亦政不欲遙制之爾。前使臣徐葆光「傳信錄」有「官制」一篇,云從其臣紫金大夫蔡溫得其大概,紫金大夫程順則又以所輯「官制」進。臣觀其體制,亦頗典重;乃徐察其實,十不符二、三。始知蔡、程二書,系奉其王令新定品秩,尚未舉行;嗣以三法司恥居正二品班,寢之。閱十余年更定,大改前規。臣叩之日所晉接諸人,率多不諳故典,無一能言之換子。最后于餞別之次,前所稱蔡、溫者尚在,通謁求見;臣亟問其略,奈已龍鐘昏眊,語焉不詳。今亦惟就所見聞,少為臚列。大抵官雖有品,不必品有其人;官雖分職,不必職專其事:而君臣之通義無逃天地之間,要亦較然可睹也。志爵秩。

國王:世子嗣位,稱權國事,奉表請封;及見冊使,皆稱中山王世子。明夏子陽「錄」:『洪武初,賜駝紐鍍金銀印,封為琉球國中山王;以其時山南、山北并受封,故別之。秩正二品,降皇子、親王一等;皮弁,犀帶。國中攝政,亦許其弁上加覆綴,前后各七旒;腰玉,常服,側翅烏紗帽。國朝不設品,印文只稱「琉球國王」,敕文仍加「中山」二字;冠、服悉從其便。

臣按徐葆光「錄」有元侯、郡侯、邑侯、郡伯、邑伯等爵;今皆未見。

王子:總理一郡或二郡。赤地、五色、金花帕,龍花錦帶。其長子世領一郡,稱某間切按司。

按司:赤地、五色、花帕,大花錦帶。

——王子、按司不系品,有才德者授國相職。

臣按國中按司有三等:一為王子及貴臣遙領之按司;一為王所領之郡,不設按司;一為各土著世業之按司,或授以朝列、或選充王婿,皆令常居首里。「徐錄」云:『舊制,每府一按司蒞治之,權重兵爭。尚真王改令聚居首里,遙領其地。歲遣察侍紀官一員知其府事,歲終上其成于按司』。

國相:二員。左相紫地、五色花冠,錦花帶;右相青地、五色花冠,錦花帶:俱正一品。

法司官:三員,從一品。一司除授刑法,一司錢谷出入,一司禮儀圖籍。然事雖分掌,每事必三人集議;議定上之國相,王受成而已。「徐錄」分天、地、人三曹;今亦無此稱。遇請封及謝恩、慶賀大典,則遣一員充正使,紫金大夫一員副之;例以首里尚、向兩家、毛、翁、馬、夏七姓為之。故法司多王叔、王舅,由紫巾官入國史院加法司銜及耳目官有功者升授。久米、那霸、泊三府人不得為;偶有為者,則入居首里,子孫遂為首里人。紫綾冠,錦帶;有功,紫地、織花冠,錦帶。

紫巾官、紫金大夫加法司銜:俱正二品,紫綾帕,黃地、龍蟠帶。

——以上皆金簪。

紫巾官、紫金大夫:俱從二品。紫綾帕,黃地、龍蟠帶,金花銀柱簪。

耳目官:四員,正三品。一司賓(土名御鎖側),一典寶(一作司賞,土名御雙紙庫理),一司刑(土名平等側),一司禮(一作管泊,土名泊地頭):皆稱謁者(土名申口眾)。黃綾帕,黃地、龍蟠帶。

——以上皆銀簪。遇貢期,則遣一員充正使,正議大夫副之。

正議大夫加耳目官銜(土名申口座):從三品。冠、帶同。

吟味官(「徐錄」作贊議)、正議大夫:俱正四品。黃綾帕,赤地、龍蟠帶。

那霸官、察侍紀官、中議大夫、長史(中議大夫、都通事皆為之)、都通事:俱從四品。冠、帶同。

正殿遏闥理官:正五品。黃綾帕,雜色、花帶。

副通事加遏闥理官銜:從五品。冠、帶同。

正殿勢頭官:正六品。黃絹帕,雜色、花帶。

加勢頭官:從六品。冠、帶同。

里之子親云上、副通事:正七品。

筑登之親云上:從七品。俱冠、帶同六品。

正殿里之子(土名察度奴示):正八品。紅絹帕,雜色、花帶。

里之子座:從八品。冠、帶同。

正殿筑登之:正九品。

筑登之座:從九品。俱冠、帶同八品。

臣按自里之子親云上至筑登之座及國中或呼副通事、通事、筆者、若筆者、秀才、若季才,臣所謂「品不必有其人、職不必專其事」者,此類是也。

久米府官:紫金大夫四員,總理唐榮司一員;即于四員中以一員統轄一村事為最尊,主朝貢、禮儀、文移。

正議大夫、中議大夫、長史、都通事、加遏闥理銜副通事、副通事、通事:皆久米人秀才習漢文者任其職。

臣按三十六姓,皆洪、永兩朝所賜;至萬歷中,存者止蔡、鄭、梁、金、林五姓,續賜者阮、毛兩姓。每姓子孫,亦不甚繁衍。余寄籍起家,貴顯者有之。自大夫、長史以下,由秀才升授。今取士之法,惟憑總理司及諸長史學中教習,僉詞薦舉,即許出身。「徐錄」謂『秀才,每年于十二月試之,出「四書」題,令作詩一首(或八句、或四句),能者籍名升為副通事。由此,漸升至紫金大夫』。臣細訪之;從無此例。

琉球三省,中山十四府、山南十二府、山北九府。每府除酋長外,遣察侍紀一員、掌筆帖一員治之。每逢冊封之期,領郡按司率察侍紀親理府事。屬島如八重山、麻姑山、姑彌島、度姑島、烏父島、奇界島,每島除頭目酋長外,遣監撫使一員、掌筆帖二員治之。余三十島,則監撫使一員、掌筆帖一員。三省及各島頭目總名保長,有地頭(土音「之渡弟」)——俗呼首里大屋子(土音「奴夫即姑」),最尊;次大掟(土音「無暇之」),又次南掟(土音「符恒之」),又次西掟(土音「日升之」),又次掟(土音「沒勿之」),又次手文士(土音「提姑姑」),遞相統轄。惟地頭銀簪,余俱銅簪;帽用青綠布不一。

臣士之家,有上、中、下三等:上等自里之子始入流品,中等自筑登之始入品;下等略同未入品者,許紅絹帕。若農、工、商中有勤勞者,令戴青絹、紅絹、黃絹等帽以旌異之。

俸米有三等:有俸米,不論品職尊卑,各有應得之米;王府按時給領,官罷則已。有采地,官尊者或一郡、或兩郡,或一邑、或數邑,或計畝;子孫以次遞減,至曾孫則不減,永為世祿。有功米(俗呼切米,「功」字之訛也),官尊而有功者,量功者俸米、采地之外加切米;或數百石、或數十石,無定制:臨時視功為額。其切米亦有三等:有終其身者,雖罷官亦給;有定限數年或數世者,限滿則止;有永為世業者。

僧亦有秩,自房頭歷升法印至座師,而上人為最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康保县| 桓台县| 五指山市| 思南县| 开原市| 江永县| 泸西县| 石棉县| 石屏县| 水富县| 青州市| 竹山县| 龙岩市| 吴旗县| 油尖旺区| 北辰区| 北川| 岢岚县| 昂仁县| 丰县| 安图县| 林西县| 盘锦市| 双柏县| 彝良县| 大庆市| 独山县| 喀喇| 上思县| 北海市| 白山市| 潼南县| 怀安县| 曲水县| 方正县| 唐海县| 安庆市| 化州市| 建湖县| 澜沧| 清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