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二十三日(丁卯),諭軍機大臣等:『王懿德、慶端奏「統兵大員剿匪陣亡,現籌援剿」一折,前據該督等奏:「福建軍情緊急,請飭張運蘭、蕭啟江各軍赴援」;當因張運蘭等已調往浙江,諭令福興將所帶兵勇二千五百名交耆齡會同周天受酌派得力將領帶赴浦城等處,協同攻剿。現在浦城、政和各路尚未克復,趙印川復因堵御麻沙逆匪力戰陣亡,不特建陽危急,即建寧府城亦甚吃緊。而浙省衢城解圍,本日復據何桂清奏:「探聞常山、開化、江山等縣均已克復」;則浙省情形稍松,自應分兵策應閩省。福興即日來京,其所留兵勇是否已赴閩境,著王懿德等飛咨晏端書、周天受等,務即催提迅往浦城等處,與閩兵兩路夾擊,庶可漸次掃除。如果江山已復,則衢防不必多兵;李定太所帶兵勇亦可酌撥前往閩境,協同攻剿。趙印川帶兵素稱得力,遽因軍挫陣亡,殊堪憫惜;著將被害情形查明請恤。王懿德現因患病,賞假兩月調理;惟軍情緊急,所有調度機宜,仍著慶端與該督隨時商辦,以期早靖賊氛。再據惠親王等遵議御史吳焯奏:臺灣皮船,前經姚瑩、達洪阿用以制夷;現在此項皮船是否堪用?閩省有無制造之人?著王懿德、慶端查明具奏。將此由六百里諭令知之』。

二十四日(戊辰),以福建巡撫慶端暫署閩浙總督、布政使瑞璸護巡撫。

——以上見「大清文宗顯皇帝實錄」卷二百五十七。

秋七月十二日(乙酉),諭內閣:『慶端等奏「鄉試未能舉行,請再展緩」一折,本年福建鄉試,前因該省辦理軍務,展緩兩月,察看具奏。茲據該署督等奏稱「軍務未竣,恐屆時仍難舉行」;所有福建省鄉試,著準其展至咸豐九年秋間特開一科,補行戊午科文武鄉試』。

命兵部右侍郎徐樹銘提督福建學政。

——以上見「大清文宗顯皇帝實錄」卷二百五十八。

二十六日(己亥),以軍民捐輸軍餉,永廣福建臺灣府鄉試中額二名、學額九名,粵籍二名、彰化縣三名,臺灣、鳳山、嘉義、淡水四廳縣各二名、噶瑪蘭廳一名。

——見「大清文宗顯皇帝實錄」卷二百五十九。

冬十一月十九日(庚辰),轉兵部右侍郎徐樹銘為左侍郎,仍留福建學政任。

——見「大清文宗顯皇帝實錄」卷二百六十九。

十二月壬寅朔,以福建臺灣道裕鐸為按察使。

初十日(辛亥),免閩海關監督、福州將軍東純應賠閩海關短征稅銀一萬六千四百余兩。

——以上見「大清文宗顯皇帝實錄」卷二百七十一。

咸豐九年(一八五九、己未)春三月二十一日(辛卯),諭內閣:『王懿德、慶端、徐樹銘奏「舉行恩科并補行上年正科鄉試」一折,福建省本年己未恩科并上年戊午正科文武鄉試,著準其歸并舉行。其應中名數,照兩科定額取中』。

——見「大清文宗顯皇帝實錄」卷二百七十九。

夏四月二十二日(壬戌),閩浙總督王懿德因病解任,以福建巡撫慶端為閩浙總督,湖北布政使羅遵殿為福建巡撫;未到任前,以布政使瑞璸署理。

——見「大清文宗顯皇帝實錄」卷二百八十一。

六月初七日(乙巳),閩浙總督王懿德奏:酌保搜捕洋匪出力員弁。得旨:『每勝必保,殊非核實之道。彼江、皖諸軍經年戰陣,非克復城邑或斬馘數千,方獲邀登薦牘。此次著暫行存記,俟首伙全殲、地方一律肅清,方準酌保數人』。

——見「大清文宗顯皇帝實錄」卷二百八十五。

秋七月初三日(辛未),以福建捐輸軍餉,永廣鄉試中額十名。

——見「大清文宗顯皇帝實錄」卷二百八十七。

十八日(丙戌),改鑄福建鹽政印信;從總督王懿德請也。

——見「大清文宗顯皇帝實錄」卷二百八十八。

八月二十二日(己未),諭軍機大臣等:『何桂清奏「咪使請照新章完納船鈔,即在潮州、臺灣先行開市」一折,咪使華若翰回至上海,將在京照會飾詞狡賴;并約該督前往上海會商,先照新章完納船鈔,并在潮州、臺灣二口先行互市等語。各口通商,須俟〈口英〉、咈條約議定后,再開新章;桂良等照會該使,聲敘明晰。今華若翰欲在潮州、臺灣先行互市,若一經允許,必至得步進步。何桂清現已備文照覆,俟其覆到,如必欲與該督一見,自可往昆山一帶與該使會晤;所請完納船鈔一節,似尚可允。至潮州、臺灣本在五口之外,必須俟〈口英〉咈兩國定局后,方能辦理;斷不準其先行互市。如華若翰藉此為〈口英〉、咈作說客,該督仍遵前旨,不可先向其關說,以致跡涉求和。如該使誠心悔悟,自來乞請,再為迎機善導;操縱之機,全在該督臨時酌辦。至上海各國通商,以茶葉為大宗;現在〈口英〉、咈聲言赴津報復,不肯就我范圍,必須設法鈐制,為釜底抽薪之計。著何桂清密飭上海道將運茶各商向與何國交涉,先行查明。如明年該國阻撓海運,即可禁止茶葉出口。倘他國洋商不愿,即告以因系〈口英〉國與中國為難,未便與別國互易,致令影射。如此辦理,他國或恐罷市,歸怨〈口英〉國;因而易于轉圜,亦未可知。但此系將來辦法,何桂清慎勿宣露。將此由六百里密諭知之』。

——見「大清文宗顯皇帝實錄」卷二百九十二。

九月初八日(甲戌),命浙江巡撫胡興化來京,調福建巡撫羅遵殿為浙江巡撫,以福建布政使瑞璸為巡撫。賞已革布政使張集馨三品頂帶,署福建布政使。

——見「大清文宗顯皇帝實錄」卷二百九十三。

冬十月十五日(辛亥),諭軍機大臣等:『何桂清奏「咪使續請潮州、臺灣先行開市」一折,潮州、臺灣兩處,各國私自買賣已越三年;此次咪使懇請先行開市,亦因貿易已久,欲掩其私開之跡,尚屬存心恭順,自未便執意阻止。俟何桂清與該使會晤后,妥為籌議;具奏到日,再將潮州、臺灣開市并先完船只噸鈔事宜,降旨明白宣示。此次如該使別有要求,仍應據理駁斥,毋得率行允許。至所稱「〈口英〉、咈兩國亦必相率前往,惟未換新約,稅則斷不任其牽混」等語。究系照新章辦理,抑或仍照舊章?著該督覆奏時,詳細聲明。將此由六百里密諭知之』。

——見「大清文宗顯皇帝實錄」卷二百九十七。

二十一日(丁巳),諭軍機大臣等:『何桂清奏「咪國使臣請將條約宣示各口,先在潮州、臺灣開市」一折,何桂清在昆山與咪唎〈口堅〉使臣華若翰會晤,該使臣堅以宣示條約等三事為請,此外各條及上海善后章程稅則均照前議緩辦;經該大臣與該使臣要約明白,該使臣惟求恩膏速沛、俾永久相安,情詞尚屬恭順,加恩著照所請。所有潮州、臺灣兩口準咪國先行開市,并照新章完納船只噸鈔;其余新章稅則等項,暫緩舉行。該大臣即行文各海口,一體遵照辦理。其潮州、臺灣兩口內應行設關征收商稅之處,并著會同該督、撫妥議章程具奏。將此由六百里密諭知之』。

二十三日(己未),諭內閣:『禮部奏「舉人覆試逾限,尚非有心規避,請旨遵行」一折,福建臺灣府舉人王獻瑤前次會試因道路梗塞折回,今又因航海遭風以致遲誤,雖已滿三科覆試例限,惟遠隔重洋,事出有因;王獻瑤著準其于明年補行覆試』。

二十六日(壬戌),以閩浙總督慶端兼署福州將軍。

——以上見「大清文宗顯皇帝實錄」卷二百九十八。

十一月二十五日(庚寅),福建巡撫瑞璸因病乞假,以閩浙總督慶端兼署福建巡撫。

——見「大清文宗顯皇帝實錄」卷三百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喜德县| 山阴县| 潍坊市| 平定县| 郎溪县| 乐业县| 靖边县| 衡水市| 太和县| 遂平县| 黄石市| 青浦区| 开化县| 泰兴市| 磐石市| 房山区| 星座| 社会| 美姑县| 武清区| 滦南县| 疏附县| 安康市| 杭州市| 象州县| 象州县| 灌云县| 阿图什市| 南岸区| 新建县| 灵石县| 秭归县| 宁蒗| 浦县| 文昌市| 奎屯市| 兴国县| 潞西市| 浦城县| 庆城县| 关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