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4章 豳風(fēng)(24)

《噫嘻》,春夏祈穀于上帝也。【箋】祈,猶禱也,求也。《月令》“孟春祈穀于上帝”、“夏則龍見而雩”,是與?

噫嘻

噫嘻成王,既昭假爾。率時農(nóng)夫,播厥百穀。【傳】噫,嘆也。嘻,和也。成王,成是王事也。【箋】噫嘻,有所多大之聲也。假,至也。播,猶種也。噫嘻乎能成周公之功,其德已著至矣,謂光被四表,格于上下也。又能率是主田之吏農(nóng)夫,使民耕田而種百穀也。駿發(fā)爾私,終三十里。亦服爾耕,十千維耦。【傳】私,民田也。言上欲富其民而讓于下,欲民之大發(fā)其私田耳。終三十里,言各極其望也。【箋】駿,疾也。發(fā),伐也。亦,大;服,事也。使民疾耕發(fā)其私田,萬耦同時舉也。《周禮》曰:“凡治野田,夫間有遂,遂上有徑。十夫有溝,溝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涂。千夫有澮,澮上有道。萬夫有川,川上有路。”計此,萬夫之地,方三十三里少半里也。耜廣五寸,二耜為耦,一川之間萬夫,故有萬耦耕。言三十里者,舉其成數(shù)。

《噫嘻》一章八句。

《振鷺》,二王之後來助祭也。【箋】二王,夏、殷也。其後,杞也、宋也。

振鷺

振鷺于飛,于彼西雝。我客戾止,亦有斯容。【傳】興也。振振,群飛貌。鷺,白鳥也。雝,澤也。客,二王之後。【箋】白鳥集于西雝之澤,言所集得其處也。興者,喻杞、宋之君有潔白之德,來助祭于周之廟,得禮之宜也。其至止亦有此容,言威儀之善如鷺然。在彼無惡,在此無斁。庶幾夙夜,以永終譽(yù)。【箋】在彼,謂居其國,無怨惡之者。在此,謂其來朝,人皆愛敬之,無厭之者。永,長也。譽(yù),聲美也。

《振鷺》一章八句。

《豐年》,秋冬報也。【箋】報者,謂嘗也、烝也。

豐年

豐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廩,萬億及秭。【傳】豐,大;稌,稻也。廩,所以藏齍盛之穗也。數(shù)萬至萬曰億。數(shù)億至億曰秭。【箋】豐年,大有年也。亦,大也。萬億及秭,以言穀數(shù)多。為酒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禮,降福孔皆。【傳】皆,遍也。【箋】烝,進(jìn);畀,予也。

《豐年》一章七句。

《有瞽》,始作樂而合乎祖也。【箋】王者治定制禮,功成制樂。合者,大合諸樂而奏之。

有瞽

有瞽有瞽,在周之庭。設(shè)業(yè)設(shè)虡,崇牙樹羽,應(yīng)田縣鼓,鞉磬柷圉。【傳】瞽,樂官也。業(yè),大板也,所以飾栒以為縣也,捷業(yè)如鋸齒。或曰,畫之植者為虡,衡者為栒。崇牙,上飾,卷然,可以縣也。樹羽,置羽也。應(yīng),小鞞也。田,大鼓也。縣鼓,周鼓也。鞉,小鼓也。柷,木椌也。圉,楬也。【箋】瞽,矇也,以為樂官者,目無所見,于音聲審也。《周禮》:“上瞽四十人,中瞽百人,下瞽百六十人。”有視瞭者相之。又設(shè)縣瞽。田,當(dāng)作朄。朄,小鼓,在大鼓旁,應(yīng)鞞之屬也,聲轉(zhuǎn)字誤,變而作田。既備乃奏,簫管備舉。喤喤厥聲,肅雝和鳴,先祖是聽。【箋】既備者,懸也朄也皆畢已也。乃奏,謂樂作也。簫,編小竹管,如今賣餳者所吹也。管如篴,并而吹之。我客戾止,永觀厥成。【箋】我客,二王之後也。長多其成功,謂深感于和樂,遂如善道,終無愆過。

《有瞽》一章十三句。

《潛》,季冬薦魚,春獻(xiàn)鮪也。【箋】冬,魚之性定。春,鮪新來。薦獻(xiàn)之者,謂于宗廟也。

猗與漆沮,潛有多魚。有鳣有鮪,鰷鲿鰋鯉。【傳】漆、沮,岐周之二水也。潛,糝也。【箋】猗與,嘆美之言也。鳣,大鯉也。鮪,鮥也。鰷,白鰷也。鰋,鲇也。以享以祀,以介景福。【箋】介,助;景,大也。

《潛》一章六句。

《雝》,禘大祖也。【箋】禘,大祭也,大于四時而小于祫。大祖,謂文王。

有來雝雝,至止肅肅。相維辟公,天子穆穆。於薦廣牡,相予肆祀。【傳】相,助;廣,大也。【箋】雝雝,和也。肅肅,敬也。有是來時雝雝然、既至止而肅肅然者,乃助王禘祭百辟與諸侯也。天子是時則穆穆然於進(jìn)大牡之牲,百辟與諸侯又助我陳祭祀之饌,言得天下之歡心。假哉皇考,綏予孝子。宣哲維人,文武維后。【傳】假,嘉也。【箋】宣,遍也。嘉哉皇考,斥文王也。文王之德乃安我孝子,謂受命定其基業(yè)也。又遍使天下之人有才知,以文德武功為之君故。燕及皇天,克昌厥後。綏我眉壽,介以繁祉。【傳】燕,安也。【箋】繁,多也。文王之德安及皇天,謂降瑞應(yīng),無變異也。又能昌大其子孫,安助之以考壽,多與福祿。既右烈考,亦右文母。【傳】烈考,武王也。文母,太姒也。【箋】烈,光也。子孫所以得考壽與多福者,乃以見右助于光明之考與文德之母。歸美焉。

《雝》一章十六句。

《載見》,諸侯始見乎武王廟也。

載見

載見辟王,曰求厥章。龍旂陽陽,和鈴央央,鞗革有鸧,休有烈光。【傳】載,始也。龍旂陽陽,言有文章也。和在軾前,鈴在旂上。鞗革有鸧,言有法度也。【箋】諸侯始見君王,謂見成王也。曰求其章者,求車服禮儀之文章制度也。交龍為旂。鞗革,轡首也。鸧,金飾貌。休者,休然盛壯。率見昭考,以孝以享,以介眉壽。永言保之,思皇多祜。【傳】昭考,武王也。享,獻(xiàn)也。【箋】言,我;皇,君也。諸侯既以朝禮見于成王,至祭時,伯又率之見于武王廟,使助祭也,以致孝子之事,以獻(xiàn)祭祀之禮,以助壽考之福。長我安行此道,思成王之多福。烈文辟公,綏以多福,俾緝熙于純嘏。【箋】俾,使;純,大也。祭有十倫之義。成王乃光文百辟與諸侯,安之以多福,使光明于大嘏之意。天子受福曰大嘏,辭有福祚之言。

《載見》一章十四句。

《有客》,微子來見祖廟也。【箋】成王既黜殷命,殺武庚,命微子代殷後,既受命,來朝而見也。

有客

有客有客,亦白其馬。有萋有且,敦琢其旅。【傳】殷尚白也。亦,亦周也。萋且,敬慎貌。【箋】有客有客,重言之者,異之也。亦,亦武庚也。武庚為二王後,乘殷之馬,乃叛而誅,不肖之甚也。今微子代之,亦乘殷之馬,獨(dú)賢而見尊異,故言亦,駮而美之。其來威儀萋萋且且,盡心力于其事,又選擇眾臣卿大夫之賢者與之朝王。言敦琢者,以賢美之,故玉言之。有客宿宿,有客信信。言授之縶,以縶其馬。【傳】一宿曰宿,再宿曰信。欲縶其馬而留之。【箋】縶,絆也。周之君臣皆愛微子,其所館宿可以去矣,而言絆其馬,意各殷勤。薄言追之,左右綏之。【箋】追,送也。於微子去,王始言餞送之,左右之臣又欲從而安樂之,厚之無已。既有淫威,降福孔夷。【傳】淫,大;威,則;夷,易也。【箋】既有大則,謂用殷正朔,行其禮樂,如天子也。神與之福又甚易也,言動作而有度。

《有客》一章十二句。

《武》,奏《大武》也。【箋】《大武》,周公作樂所為舞也。

於皇武王,無競維烈。允文文王,克開厥後。【傳】烈,業(yè)也。【箋】皇,君也。於乎君哉武王也,無強(qiáng)乎其克商之功業(yè),言其強(qiáng)也。信有文德哉文王也,能開其子孫之基緒。嗣武受之,勝殷遏劉,耆定爾功。【傳】武,跡;劉,殺;耆,致也。【箋】遏,止;耆,老也。嗣子武王受文王之業(yè),舉兵伐殷而勝之,以止天下之暴虐而殺人者,年老乃定女之此功。言不汲汲於誅紂,須暇五年。

《武》一章七句。

臣工之什十篇,十章,一百六句。

周頌 閔予小子之什

《閔予小子》,嗣王朝於廟也。【箋】嗣王者,謂成王也。除武王之喪,將始即政,朝於廟也。

閔予小子

閔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傳】閔,病;造,為;疚,病也。【箋】閔,悼傷之言也。造,猶成也。可悼傷乎我小子耳,遭武王崩,家道未成,嬛嬛然孤特,在憂病之中。於乎皇考,永世克孝。念茲皇祖,陟降庭止。【傳】庭,直也。【箋】茲,此也。陟降,上下也。於乎我君考武王,長世能孝,謂能以孝行為子孫法度,使長見行也。念此君祖文王,上以直道事天,下以直道治民,信無私枉。維予小子,夙夜敬止。於乎皇王,繼序思不忘。【傳】序,緒也。【箋】夙,早;敬,慎也。我小子早夜慎行祖考之道,言不敢解倦也。於乎君王,嘆文王、武王也。我繼其緒,思其所行不忘也。

《閔予小子》一章十一句。

《訪落》,嗣王謀於廟也。【箋】謀者,謀政事也。

訪落

訪予落止,率時昭考。於乎悠哉,朕未有艾。將予就之,繼猶判渙。【傳】訪,謀;落,始;時,是;率,循;悠,遠(yuǎn);猶,道;判,分;渙,散也。【箋】昭,明;艾,數(shù);猶,圖也。成王始即政,自以承圣父之業(yè),懼不能尊其道德,故于廟中與群臣謀我始即政之事。群臣曰,當(dāng)循是明德之考所施行。故答之以謙曰,於乎遠(yuǎn)哉,我于是未有數(shù),言遠(yuǎn)不可及也。若扶將我,就其典法而行之。繼續(xù)其業(yè),圖我所失分散者收斂之。維予小子,未堪家多難。【箋】多,眾也。我小子耳,未任統(tǒng)理國家眾難成之事,必有任賢待年長大之志。難成之事,謂諸政有業(yè)未平者。紹庭上下,陟降厥家。休矣皇考,以保明其身。【箋】紹,繼也。厥家,謂群臣也。繼文王陟降庭止之道,上下群臣之職以次序者,美矣我君考武王,能以此道尊安其身。謂定天下,居天子之位。

《訪落》一章十二句。

《敬之》,群臣進(jìn)戒嗣王也。

敬之

敬之敬之,天維顯思。命不易哉。無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監(jiān)在茲。【傳】顯,見;士,事也。【箋】顯,光;監(jiān),視也。群臣見王謀即政之事,故因時戒之曰,敬之哉,敬之哉,天乃光明,去惡與善,其命吉兇不變易也。無謂天高又高在上遠(yuǎn)人而不畏也,天上下其事,謂轉(zhuǎn)運(yùn)日月,施其所行,日月瞻視,近在此也。維予小子,不聰敬止。日就月將,學(xué)有緝熙于光明。佛時仔肩,示我顯德行。【傳】小子,嗣王也。將,行也。光,廣也。佛,大也。仔肩,克也。【箋】緝熙,光明也。佛,輔也。時,是也。仔肩,任也。群臣戒成王以敬之敬之,故承之以謙云,我小子耳,不聰達(dá)于敬之之意。日就月行,言當(dāng)習(xí)之以積漸也。且欲學(xué)于有光明之光明者,謂賢中之賢也。輔佛是任,示道我以顯明之德行。是時自知未能成文武之功,周公始有居攝之志。

《敬之》一章十二句。

《小毖》,嗣王求助也。【箋】毖,慎也。天下之事當(dāng)慎其小,小時而不慎,後為禍大,故成王求忠臣早輔助己為政,以救患難。

小毖

予其懲而,毖後患。莫予荓蜂,自求辛螫。【傳】毖,慎也。荓蜂,(外“廣”內(nèi)“挈”)曳也。【箋】懲,艾也。始者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國,成王信之,而疑周公。至後三監(jiān)叛而作亂,周公以王命誅之,歷年乃已。故今周公歸政,成王受之,而求賢臣以自輔助也。曰我創(chuàng)艾于往時矣,畏慎後復(fù)有禍難。群臣小人無敢我(外“廣”內(nèi)“挈”)曳,謂為譎詐誑欺,不可信也。女如是,徒自求辛苦毒螫之害耳,謂將有刑誅。肇允彼桃蟲,拚飛維鳥。【傳】桃蟲,鷦也,鳥之始小終大者。【箋】肇,始;允,信也。始者信以彼管、蔡之屬,雖有流言之罪,如鷦鳥之小,不登誅之,後反叛而作亂,猶鷦之翻飛為大鳥也。鷦之所為鳥,題肩也,或曰鸮,皆惡聲之鳥。未堪家多難,予又集于蓼。【傳】堪,任;予,我也。我又集于蓼,言辛苦也。【箋】集,會也。未任統(tǒng)理我國家眾難成之事,謂使周公居攝時也。我又會于辛苦,遇三監(jiān)及淮夷之難也。

《小毖》一章八句。

《載芟》,春在田而祈社稷也。【箋】籍田,甸師氏所掌,王載耒耜所耕之田。天子千畝,諸侯百畝。籍之言借也,借民力治之,故謂之籍田。

載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湖县| 成安县| 雷州市| 蛟河市| 长兴县| 宿州市| 兴城市| 澄江县| 湄潭县| 新泰市| 青州市| 台安县| 尼勒克县| 互助| 施甸县| 和龙市| 旬邑县| 威宁| 苍梧县| 准格尔旗| 长顺县| 瓦房店市| 黄平县| 富川| 桦川县| 新干县| 中方县| 通江县| 台中县| 昌吉市| 和政县| 微博| 昭平县| 蓬安县| 平昌县| 恩施市| 城口县| 中卫市| 宁陕县| 垫江县| 莱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