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33章 刑政一刑論(2)

  • 皇朝經世文續編
  • 饒玉成
  • 2720字
  • 2015-12-20 19:21:34

戒濫刑

宋邦

非刑拷訊本干例禁即尋常樸責亦宜慎重無論罪犯之重輕衡情引律法自難逃若訊取供辭全在虛公詳鞫真偽自分曲直自見萬不容率以刑求自來獄未有不以鍜煉誣服者昔明道先生作令常[于](如)左右書視民如傷四字士大夫茍時存此心則惻隱之念生自不忍以喜怒加人矣

經訓

書君陳無依勢作威無倚法以削寬而有制從容以和又爾無忿疾于頑 呂刑哀敬折獄

左傳仁人之言其利溥哉晏子一言而齊侯省刑

慎疑獄

宋邦

曾子曰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夫得情尚且哀矜豈有疑似揣摩可為定論者乎如遇疑似難明之案或姑緩核以期熟察或從末以示矜全切勿鹵莽鍜煉致成獄戒之戒之

經訓

書大禹謨罪疑惟輕 又呂刑五刑之疑有赦五罰之疑有赦

禮王制疑獄泛與眾共之眾疑赦之必察小大之比以成之

書張文和公逸事

李元度

桐城張文和公廷玉。嗣其父文端公宅百揆 封勤宣伯。身后配饗  太廟。其嘉謨偉績。既詳 國史矣。而有一二事世不盡知。其造福于士民尤普。謹據公所著澄懷園語特書之。以為司法者勸焉。康熙五十九年。公官刑部侍郎。山東鹽梟聚眾村落。渠魁六七人。各率黨數百橫行。南北道幾梗。又青州諸生鞠士林招集無賴。倡邪教。撫總兵官捕獲百五十余人。事 聞 詔公偕都統陶賴學士登德馳驛赴山東。會同撫總兵官按治。  圣祖面諭曰。奸民聚眾。妄稱偽將軍名號。謀為不軌。訊明后。應大辟者即在濟南正法。應戍者分別發遣。公銜  命往。細察獄辭。廉得其概。昌言曰。此盜案。非叛案也。眾曰。如何。公曰。據拱有仁義王義勇王及無敵將軍飛將軍之稱。觀飛二字。不過市井綽號耳。無足深究也。眾皆曰。然。乃手定爰書。作盜案擬結。斬七人。戍三十五人。用肉刑斮筋者十八人。殘廢疾病免議七十二人。無干者省釋者。二十五人。初盜魁供某名下有眾四百。某名下有眾五百。合計二千余人。公念罪在首惡。止就按察司械送之百五十余人訊結。外不逮一人。即各囚所供。或充某姓佃戶。某姓家人。在某鄉紳富家傭工。或賃居某姓房屋。亦概不問。是役也。守土官自撫總兵至典史千把總。均有失察及疏縱罪。公仍錄其捕盜功。聲請免議。獄具。地方吏進曰。寬則寬矣。第奸民黨羽眾未按治者。尚有數千人。公等還朝。萬一再蠢動。咎將誰執。公笑曰。吾知仰體 圣主罪疑惟輕之意而已。若為有司避譴。以多殺為防患計。誓不為也。且以用法寬而獲咎。亦無此天理。既而匪黨悉解散。歷數十年。山東卒無警。迨雍正十年。公以大學士綜吏部刑部事。山東撫奏紳士欠糧者千余人。法并應褫。部臣引例奏。  世宗以問部臣。部臣曰。法如此。不褫無以警眾。復以問公。公頓首曰。紳士抗糧。固當褫。第山東頻年荒歉。情可原。與頑抗者有間。可否乞 恩寬限一年。儻來歲不完。繩以法未晚。 上惻然曰。爾言是。遂降寬限三年之 旨。先是康熙初。江蘇撫朱國治。匯劾欠糧紳士萬余人。并予降黜。修撰徐元文坐族人欠糧。亦左遷鑾儀衛經歷。至是公一言而東人免褫奪者。進士舉貢生監凡一千四百九十七人。彼此相形。仁言之利溥矣。 兩朝圣人。好生如天地。從善如流。誠度越千古。而公之宅必行政若是。 明良一德。其保世而滋大也宜哉。世之司法者。動以深刻為能。奉行律例為牢不可破。觀此可爽然失矣。

皋陶論

李元度

孟子論道統首堯舜。而以禹皋陶為見而知之。子夏亦曰。舜有天下。舉皋陶。而不仁者遠。言皋陶則賅稷契矣。能知堯舜者莫皋陶若也。然觀皋陶稱舜。不過曰帝德罔愆。罔愆者。無過失云爾。夫以舜之浚哲文明。宜若智周萬物者。而其命皋陶作士。又誡以惟明克允。是必賞當其功。刑當其罪。不失入亦不失出。乃可謂明且允也。然而舜不自信。皋陶亦不自信也。故不頌舜之大智。而第以寬簡為罔愆之本。至指其寬簡之實。則曰罪疑惟輕。功疑惟重。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夫失不經。豈可為訓。而對殺不辜而言。則寧出乎此也。且功罪皆曰疑。是舜為天子。皋陶為士。猶不能使賞罰悉當也。但可疑者必從寬耳。不能使罪人必得也。但無辜者不至濫殺耳。烏虖。此舜與皋陶深體好生之德。惟恐殺一不辜之苦心也。所謂罔愆。但求不失好生之本心而已。其斯以為舜。其斯為皋陶之知舜歟。且夫世之治亂。民之死生休戚。系乎君相之一心。闇者無論已。正恐天質英明。恃其聰察。而以擊斷行之。自謂無疑。而其失也多矣。夫聰明睿智。豈有過于舜者。乃猶不能保其無疑。與夫后之人自視聰明。孰與舜多。而必謂功罪無疑。刑罰悉中。是欲求勝于舜也。舜必不可勝。而民之被其毒已不可勝道矣。是皋陶所大懼也。皋陶刑官也。而其言若此。然后知申韓商鞅之術。武健嚴酷。悖好生之德。真千古罪人也。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弗喜。宋歐陽觀曰。求其生而不得。則死者與我皆無恨也。求而有得。則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之二說者。庶幾與皋陶之論相發明哉。自申韓之毒中于人心。后世酷吏史不絕書。即號稱儒者。亦往往持論偏激。鄙好生者為婦人之仁。自皋陶觀之。皆堯舜之罪人也。舜之稱皋陶也。曰明五刑。弼五教。民協于中。時乃功。所謂協中者。未嘗自信為協也。與其過也。寧不及。時時恐失中。乃適得乎中耳。鳥虖。舜皋陶明良一德若此。宜其獨任見知之統而仁覆天下哉。

慎重刑章疏

御史胡慶源

竊惟京師入夏以來。雨澤稀少。迭奉  諭旨飭部清厘庶獄。并屢詔  皇上親詣行禮。虔誠申禱。久應渥沛甘霖。乃雨雖時有。而未能深透。農民望澤仍殷。城市疫氛間發。旱象將成。勢甚可慮。臣竊以為天心下應人心。民命上通帝眷。此必有默相感召者。查刑部近年屢定新章。其切中時要者固多。而未能持平者亦所不免。仍宜斟酌盡善。以期寬嚴得中。謹就臣管見所及四條。敬為  皇上陳之。

一盜案從嚴。盜源宜清也。前因盜風日熾。將搶劫各犯。照強盜本律。不分首從。皆擬斬。法已重矣。乃新章又將強盜自首一條。定以五日限期。限外即不準首。臣愚以為塞其流不如清其源也。查例載傷人首盜自首。及聞拏投。首者擬斬候。未傷人之首盜自首及投首者。分別擬軍。至未傷人之伙盜自首者。照律免罪。聞拏投首者擬徒。又盜首傷人逃逸。若能捕獲他盜解首者擬徒等語。例意周密。所以解脅從而予以自新也。如五日外即不準首。勢將從惡不悛。驅歸盜藪而不知返矣。且其中亦有被脅同行。分贓塞口。尚非甘心為盜者可比。如能不拘期限。隨時準首以符舊例。則糾約不至過多。線緝可期得力。而盜風自息矣。古人告密之法。當不外乎此也。

一洋藥之禁開。犯案罪名宜革也。查洋藥現在收稅。除官與兵不準吸食。犯仍治罪外。其余應聽其買賣自便可也。如系漏稅私貨。自當治以漏稅之罪。今創為三十六家之限。除三十六家之外。雖非私貨。亦不得賣。是朝廷立法。特為奸商固壟斷之計。甚不可解。又煙館照窩賭例。犯則滿徒。房屋入官。若謂恐其窩匪。殊不知窩匪自有窩匪之重罪。今販賣數百斤者。既準其公然列肆矣。而販賣此零星數文者。乃有滿徒之罪。揆諸情理。何以喻民。且因此獲罪者甚多。而踵而為之者仍復不少。徒使胥吏役。訛詐包庇。無所不至。臣以為急宜革者此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陆河县| 砚山县| 军事| 贵溪市| 广河县| 襄汾县| 白河县| 东平县| 北辰区| 仁怀市| 堆龙德庆县| 永修县| 阿克陶县| 枞阳县| 永寿县| 青神县| 桦甸市| 茂名市| 邹城市| 克山县| 潮安县| 永新县| 西藏| 上高县| 友谊县| 襄汾县| 临西县| 德惠市| 陆良县| 泰州市| 军事| 永年县| 比如县| 绩溪县| 永顺县| 上栗县| 丰顺县| 夏津县| 荥阳市| 龙口市| 资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