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8章 禮政七家教(3)

  • 皇朝經世文續編
  • 饒玉成
  • 3756字
  • 2015-12-20 19:21:34

居家而務節儉。必自慎交始。與富貴相往來。而欲永守儒素。不可得也。人以知己為交。則雖擔簦乘馬。不相侔。而彼無所驕。此無所畏。惟攀援歆羨。納交為榮。則我到人家。種種款局。人到我家。種種寒儉。不得不漸生枯楊之華矣。吁。慎之哉。

今人稍富貴。衣冠意態。若惟恐人之不見己也者。嘗聞鞏介亭。楊碩亭。張伯素諸鄉先生。在鄰里戚黨間。恂恂惇謹。若無人指說。則亦無人知其為貴人也者。何其厚也。吾為子孫訓人。須以眾人為藏身之所。

凡人貧賤久。初著美服。趨時者必有幸喜相耀之心。安分者必有局促不安之意。至于習而久之。則將自視以為家常事。視初所服用。必將以為污辱。而不可一試也。既有如此之心。雖有力乏不從心處。亦將極力致之而有所不惜。且以如此之心。欲為勤勞經營之務。又將畏而有所不肯。一人成行。一家成風。諸子弟成習。其于所謂勤儉者。不啻拔本而塞源也。其家又安得而不敗。今與兒孫約。吾家須要以儉德為質。如在官署。除朝祭迎賓外。常服只用布素。間或參用舊破絲帛可也。其在家。雖往來親朋家。不得輕用絲帛。婦女亦然。如遇嫁娶。不在此限。但亦不過僅僅參用之可也。男婦如年高。子孫視其心力而為之者。不在此限。總之。須要以儉德為質。儉德并足以涵養謙德。謙德者。天地神人之所好也。出所好即入所惡。可不戒哉。

近日親朋向我道喜者紛紛。要皆未知吾心也。即知之。亦何益。夫盈虛消息。天地自然之運。今吾兒發甲科。知其為已盈耶。未盈耶。猶息耶。不息耶。要之所可持以維天心。使眷佑于無已者。人心而已矣。嗟乎。吾家人心以世情例之。自今以往。將以起縱恣懈惰之時也。此吾所以憂之懼之。惟視子孫之賢愚何如耳。親友于我何益哉。吾以乞丐相以有今日。可見形跡于人何損也。吾所宦門公子。輾轉又是乞丐相。可見形跡于人無益也。嗟乎。吾兒孫以雅素之行。勵堅卓之志。此即所以撐天柱地。而為人杰也。彼區區體貌何為者哉。

古人宵衣旰食。繼日待旦。菲飲食。惡衣服。合來不過是勤儉二字。吾兒吾媳當思何益于人。何功于世。坐享豪華。一人所用。常兼數十百人。一家所費。常兼數十百家。則自以為福者。乃其所以為禍也??刹粦趾酢8敢詾槲┣趦€可以免也。今之奢華者非有所不得已也。特欲藉外飾以殊異于人耳若然。是以士下自處。以錦繡覆之耳。其亦何足愿乎。吾嘗言折福二字。當是折算之義。人生落地。命中福祿。有一定之數。今日用得過了。必減得后日旳。今日用得儉了。必裕得后日的。若過而又過。必及于子孫。儉而又儉。裕必及于子孫。易曰。余慶余殃。即此意也。豈吾私言乎。兒于下人。見有奢華者。須教之。不聽則出之。斷勿使一倡眾和。而不可救也。

新房都完工了。雖茅庵草舍。已成院落。劉夢得云。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吾愿世世子孫居其中者。有以馨之。于室乎何求。 合觀十。總是詩書勤儉。持盈保泰之心。人家長有此滋味。不問而知保世滋大也。

訓子瑣言

牛作麟

士之以文詞見者。恃有才學。以投世人之所好。然吾嘗讀古人書。見其忠孝節義。有大過人者。不自知其何以重于人。并重其文?;虼蠊澯刑?。則以薄其人者。并其文而亦薄之。嗚呼。以余一人之心。絜天下后世人之心。亦概可知矣。士之欲以文詞見重者。抑亦知所本歟。

不妨二字最害事。今人喪品敗家。其初非不辨事之是非。但動于心之所喜為。而又以偶一為之。輕少為之為不妨。遂骎骎乎濫觴。而不可防矣。雖桀紂之惡。豈知其必喪亡而故為之哉。其初亦必以二字自恕。而其后遂至于不可救。嗚呼。一念之動。一事之舉。凡有關于身家名教者。但審其可與不可耳。豈可以不妨自寬哉。

程子教學者必曰敬。此字合久暫動靜而無間者也。愿體集曰。一生做人要訣。被孟子一句道盡。曰。君子行法以俟命而已矣。又曰。古人教人聽言。莫精捷于伊尹二十一字。曰。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諸道。有言孫于汝志。必求諸非道。此三者處心處世。接人之方也。父于接人聞言處。不慮兒知其是便己之欲而不從。慮兒知其非??址魅饲槎銖摹4吮闶俏崆把匀崛跆帯S龃说忍?。須要貌愈和而心愈剛。不可易其所守也。昔唐太宗與魏征言?;蛴胁划?。征甘不言。不輕應諾。平人乎。

駿馬日馳千里。茍有所誤。其失必多。人家子弟。亦猶是也。以天生庸才無能為善。亦無能為惡。惟大有才而誤用者。務外必行不軌。歷代亂臣是也。務內必壞天常。歷代邪教是也。故父母之生才子者。可喜而亦可憂。

書贈弟六則

曾國藩

清 記曰清明在躬。吾人身心之間。須有一種清氣。使子弟飲其和。鄉黨熏其德。庶幾積善可以致祥。飲酒太多。則氣必昏濁。說話太多。則神必躁擾。弟于此二弊。皆不能免。欲葆清氣。首貴飲酒有節。次貴說話不茍。

儉 凡多飲者不能儉。好動者不能儉。多欲如好衣。好食。好聲色。好書畫古玩之類。皆可浪費破家。弟向無癖嗜之好。而頗有好動之弊。今日思作某事。明日思訪某客。所費日增而不覺。此后講求儉約。首戒好動。不輕出門。不輕舉事。不特不作無益之事。即修理橋梁道路寺觀善堂。亦不可輕作。舉動多則私費大矣。其次則仆從宜少。所謂食之者寡也。其次則送情宜減。所謂用之者舒也。否則今日不儉。異日必多欠債。既負累于親友。亦貽累于子孫。

明 三達德之首曰智。智即明也。古來豪杰。動稱英雄。英即明也。明有二端。人見其近。吾見其遠。曰高明。人見其粗。吾見其細。曰精明。高明者。譬如室中所見有限。登樓則所見遠矣。登山則所見更遠矣。精明者。譬如至微之物。以顯微鏡照之。則加大一倍十倍百倍矣。又如粗槌之米。再舂則粗糠全去。三舂四舂。則精白絕倫矣。高明由于天分。精明由于學問。吾兄弟忝居大家。天分均不甚高明。專賴學問以求精明。好問若買顯微之鏡。好學若舂上熟之米。總須心中極明。而后口中可斷。能明而斷。謂之英斷。不明而斷。謂之武斷。武斷自己之事。為害猶淺。武斷他人之事。招怨實深。惟謙退而不肯輕斷。最足養福。

慎 古人曰欽。曰敬。曰謙。曰謹。曰虔恭。曰祇懼。皆慎字之義也。慎者。有所畏憚之謂也。居心不循天理。則畏天怒。作事不順人情。則畏人言。少賤則畏父師。畏官長。老年則畏后生之竊議。高位則畏寮屬之指摘。凡人方寸有所畏憚。則過必不大。鬼神必從而原之。若嬉游牌等事。而毫無忌憚。壞黨之風氣。作子孫之榜樣。其所損者大矣。

恕 圣門好言仁。仁即恕也。曰富。曰貴。曰成。曰榮。曰譽。曰順。此數者。我之所喜。人亦皆喜之。曰貧。曰賤。曰敗。曰辱。曰毀。曰逆。此數者我之所惡。人亦皆惡之。吾輩有聲勢之家。一言可以榮人。一言可以辱人。榮人則得名。得利。得光耀。人尚未必感我。何也。謂我有勢。幫人不難也。辱人則受刑。受罰。受苦惱。人必恨我刺骨。何也。謂我倚勢。欺人太甚也。吾兄弟須從恕字。痛下工夫。隨在皆設身以處地。我要步步站得穩。須知他人也要站得穩。所謂立也。我要處處行得通。須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謂達也。今日我處順境。預想他日也有處逆境之時。今日我以盛氣凌人。預想他日人亦以盛氣凌我之身?;蛄栉抑訉O。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處人則荊棘少矣。

靜 靜則生明。動則多咎。自然之理也。家長好動。子弟必紛紛擾擾。朝生一策。暮設一計。雖嚴禁之而不能止。欲求一家之安靜。先求一身之清靜。靜有二道。一曰不入是非之場。二曰不入勢利之場。鄉里之詞訟曲直。于我何干。我若強為剖斷。始則賠酒飯。后則惹怨恨。官場之得失升沈。于我何涉。囗囗稍為干預。小則招物議。大則囗彈章。不若一概不管??梢脏砗筝呏隁?。即可保此身之清福。

志大父應準公家訓

黃熙

欲身足莫若勤。欲家足莫若儉。欲身與家俱足。則勤以開其[源]。儉以節其流。二者相需。不可缺一。仰惟吾祖上承先人之訓。下營后嗣之基。日夕皇皇。躬親稼穡。胼手胝足而不辭。暑雨祈寒而不怨。勞心勞力。四十余年其勤也如此。終日食不厭蔬。終歲衣不厭惡。內不蓄婢妾。外不使僮奴。縻費之端。掃除凈盡。其儉也如此。而且勤非妄動以為勤。不舍本以逐末。不見異以思遷。自專耕作。急賦稅。以至于尊祖睦族。非分不事。茍且不為。其動而守禮也如此。而且儉不奪取以為儉。非其力不食。非其有不貪。凡婚嫁以及養生送死。且有常經。自祭祀以及從師讀書。不靳正費。粉胥斥。慳鄙無譏。其儉而中禮也如此。其計至周。其慮固甚遠也。今祖年六十四矣。唐魏深思。老而愈切。故日以是訓后人。諄諄不少置。孫輩果能恪遵勤儉之訓。相率而歸于其途。豈僅一身一家之益哉。史記載宣曲任氏曰。富人爭奢侈。而任氏撙節為儉。力田畜。任公家約。非田畜所出弗衣食。公事不畢。則身不得飲酒食肉。以此為閭里率。此士庶之勤儉可風也。漢書載張安世曰。安世尊為公侯。食邑萬戶。然身衣弋綈。夫人自紡績。家童皆手技作事。內治產業。累積纖微。是以能殖其貨。此大臣之勤儉可風也。光武躬行儉約。以化臣下。講論經義。常至夜分。一時功臣。如鄧禹有子十三人。各使守一藝。閨門修整??蔀槭婪?。貴戚如樊重三世其財。子孫朝夕禮敬。常若[公家]。此天子之勤儉可風也。夫惰者身之蠹。奢者家之蠹。叔世習游惰。務紛華。恥言農事。雖有富貴。不一再傳而即替。不知古之帝若王。其初皆農也舜發犬畝。禹勤稼穡。少康中興。有田一成。[殷]高復興。諸侯來辟。必曰稼穡匪懈。農事開基。不獨周家。故禮運有曰。天子有田以處其子孫。是謂制度。天子且不曰有天下國家。而曰有田。乎細民。能力田者不饑。能守田者不貧。由耕耘而可以謀衣食。由撙節而可以備積儲。衣食饒。積儲裕。而可以御兇荒??梢哉艚袒?。可以厚風俗。由是而禮樂興。由是而刑罰措。豈不懿哉。豈不懿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南县| 任丘市| 太和县| 繁峙县| 仁怀市| 白玉县| 巴南区| 方山县| 焉耆| 临猗县| 常德市| 常州市| 合山市| 黔江区| 隆化县| 开江县| 廊坊市| 五寨县| 合阳县| 长丰县| 基隆市| 渭源县| 读书| 深水埗区| 金湖县| 澄江县| 化德县| 江达县| 舞阳县| 昌乐县| 玛曲县| 嘉善县| 广宗县| 浦江县| 福贡县| 利辛县| 济宁市| 临汾市| 垫江县| 酉阳| 宜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