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光武帝紀(2)

  • 后漢書
  • 范曄
  • 4996字
  • 2015-12-20 17:33:51

九月,赤眉入長安,更始奔高陵。辛未,詔曰:“更始破敗,棄城逃走,妻子裸袒,流冗道路。朕甚愍之。今封更始為淮陽王。吏人敢有賊害者,罪同大逆。”

甲申,以前密令卓茂為太傅。

辛卯,朱鮪舉城降。

冬十月癸丑,車駕入洛陽,幸南宮卻非殿,遂定都焉。

遣岑彭擊荊州群賊。

十一月甲午,幸懷。

劉永自稱天子。

十二月丙戌,至自懷。

赤眉殺更始,而隗囂據隴右,盧芳起安定。破虜大將軍叔壽擊五校賊于曲梁,戰歿。

二年春正月甲子朔,日有食之。大司馬吳漢率九將軍擊檀鄉賊于鄴東,大破降之。庚辰,封功臣皆為列侯,大國四縣,余各有差。下詔曰:“人情得足,苦于放縱,快須臾之欲,忘慎罰之義。惟諸將業遠功大,誠欲傳于無窮,宜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戰戰栗栗,日慎一日。其顯效未詶,各籍未立者,大鴻臚趣上,朕將差而錄之。”博士丁恭議曰:“古帝王封諸侯不過百里,故利以建侯,取法于雷,強干弱枝,所以為治也。今封諸侯四縣,不合法制。”帝曰:“古之亡國,皆以無道,未嘗聞功臣地多而滅亡者。”乃遣謁者即授印綬,策曰:“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敬之戒之。傳爾子孫,長為漢藩。”

壬午,更始復漢將軍鄧曄、輔漢將軍于匡降,皆復爵位。

壬子,起高廟,建社稷于洛陽,立郊兆于城南,始正火德,色尚赤。

是月,赤眉焚西京宮室,發掘園陵,寇掠關中。大司徒鄧禹入長安,遣府掾奉十一帝神主,納于高廟。

真定王楊、臨邑侯讓謀反,遣前將軍耿純誅之。

二月己酉,幸修武。

大司空王梁免。壬子,以太中大夫宋弘為大司空。

遣驃騎大將軍景丹率征虜將軍祭遵等二將軍擊弘農賊,破之,因遣祭遵圍蠻中賊張滿。

漁陽太守彭寵反,攻幽州牧朱浮于薊。

延岑自稱武安王于漢中。

辛卯,至自修武。

三月乙未,大赦天下,詔曰:“頃獄多冤人,用刑深刻,朕甚愍之。孔子云:‘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其與中二千石、諸大夫、博士、議郎議省刑法。”

遣執金吾賈復率二將軍擊更始郾王尹遵,破降之。

驍騎將軍劉植擊密賊,戰歿。

遣虎牙大將軍蓋延率四將軍伐劉永。夏四月,圍永于睢陽。更始將蘇茂殺淮陽太守潘蹇而附劉永。

甲午,封叔父良為廣陽王,兄子章為太原王,章弟興為魯王,舂陵侯嫡子祉為城陽王。

五月庚辰,封更始元氏王歙為泗水王,故真定王楊子得為真定王,周后姬常為周承休公。癸未,詔曰:“民有嫁妻賣子欲歸父母者,恣聽之。敢拘執,論如律。”

六月戊戌,立貴人郭氏為皇后,子彊為皇太子,大赦天下。增郎、謁者、從官秩各一等。丙午,封宗子劉終為淄川王。

秋八月,帝自將征五校。丙辰,幸內黃,大破五校于羛陽,降之。

遣游擊將軍鄧隆救朱浮,與彭寵戰于潞,隆軍敗績。

蓋延拔睢陽,劉永奔譙。

破虜將軍鄧奉據渦陽反。

九月壬戌,至自內黃。

驃騎大將軍景丹薨。

延岑大破赤眉于杜陵。

關中饑,民相食。

冬十一月,以廷尉岑彭為征南大將軍,率八將軍討鄧奉于堵鄉。銅馬、青犢、尤來余賊共立孫登為天子于上郡。登將樂玄殺登,以其眾五萬余人降。遣偏將軍馮異代鄧禹伐赤眉。使太中大夫伏隆持節安輯青、徐二州,招張步降之。

十二月戊午,詔曰:“惟宗室列侯為王莽所廢,先靈無所依歸,朕甚愍之。其并復故國。若侯身已歿,屬所上其子孫見名尚書,封拜。”

是歲,蓋延等大破劉永于沛西。初,王莽末,天下旱蝗,黃金一斤易粟一斛;至是野穣旅生,麻尤盛,野蠶成繭,被于山阜,人收其利焉。

三年春正月甲子,以偏將軍馮異為征西大將軍,杜茂為驃騎大將軍。大司徒鄧禹及馮異與赤眉戰于回溪,禹、異敗績。

征虜將軍祭遵破蠻中,斬張滿。辛巳,立皇考南頓君已上四廟。壬午,大赦天下。

閏月乙巳,大司徒鄧禹免。

馮異與赤眉戰于崤底,大破之,余眾南向宜陽,帝自將征之。己亥,幸宜陽。甲辰,親勒六軍,大陳戎馬,大司馬吳漢精卒當前,中軍次之,驍騎、武衛分陳左右。赤眉望見震怖,遣使乞降。丙午,赤眉君臣面縛,奉高皇帝璽綬,詔以屬城門校尉。戊申,至自宜陽。己酉,詔曰:“群盜縱橫,賊害元元,盆子竊尊號,亂惑天下。朕奮兵討擊,應時崩解,十余萬眾束手降服,先帝璽綬歸之王府。斯皆祖宗之靈,士人之力,朕曷足以享斯哉!其擇吉日祠高廟,賜天下長子當為父后者爵,人一級。”

二月己未,祠高廟,受傳國璽。

劉永立董憲為海西王,張步為齊王。步殺光祿大夫伏隆而反。幸懷,遣吳漢率二將軍擊青犢于軹西,大破降之。

三月壬寅,以大司徒司直伏湛為大司徒。

彭寵陷薊城,寵自立為燕王。帝自將征鄧奉,幸堵陽。

夏四月,大破鄧奉于小長安,斬之。馮異與延岑戰于上林,破之。吳漢率七將軍與劉永將蘇茂戰于廣東,大破之。虎牙大將軍蓋延圍劉永于睢陽。

五月己酉,車駕不宮。乙卯晦,日有食之。

六月壬戌,大赦天下。耿弇與延岑戰于穰,大破之。

秋七月,征南大將軍岑彭率三將軍伐秦豐,戰于黎丘,大破之,獲其將蔡宏。庚辰,詔曰:“吏不滿六百石,下至墨綬長、相,有罪先請。男子八十以上,十歲以下,及婦人從坐者,自非不道、詔所名捕,皆不得系。當驗問者即就驗。女徒雇山歸家。”蓋延拔睢陽,獲劉永,而蘇茂、周建立永子紆為梁王。

冬十月壬申,幸舂陵,祠園廟,因置酒舊宅,大會故人父老。

十一月乙未,至自舂陵。涿郡太守張豐反。

是歲,李憲自稱天子。西州大將軍隗囂奉奏。建義大將軍朱祐率祭遵與延岑戰于東陽,斬其將張成。

四年春正月甲申,大赦天下。

二月壬子,幸懷。壬申,至自懷。

遣右將軍鄧禹率二將軍與延岑戰于武當,破之。

夏四月丁巳,幸鄴。己巳,進幸臨平。

遣大司馬吳漢擊五校賊于箕山,大破之。

五月,進幸元氏。辛巳,進幸盧奴。遣征虜將軍祭遵率四將軍討張豐于涿郡,斬豐。

六月辛亥,車駕還宮。

七月丁亥,幸譙。遣捕虜將軍馬武、偏將軍王霸圍劉紆于垂惠。

董憲將賁休以蘭陵城降,憲圍之。虎牙大將軍蓋延率平狄將軍龐萌救賁休,不克,蘭陵為憲所陷。

秋八月戊午,進幸壽春。

太中大夫徐惲擅殺臨淮太守劉度,惲坐誅。遣揚武將軍馬成率三將軍伐李憲。

九月,圍憲于舒。

冬十月甲寅,車駕還宮。

太傅卓茂薨。

十一月丙申,幸宛。遣建義大將軍朱祐率二將軍圍秦豐于黎丘。

十二月丙寅,進幸黎丘。

是歲,征西大將軍馮異與公孫述將程焉戰于陳倉,破之。

五年春正月癸己,車駕還宮。

二月丙午,大赦天下。

捕虜將軍馬武、偏將軍王霸拔垂惠。乙丑,幸魏郡。壬申,封殷后孔安為殷紹嘉公。

彭寵為其蒼頭所殺,漁陽平。大司馬吳漢率建威大將軍耿弇擊富平、獲索賊于平原,大破降之。夏遣耿弇率二將軍討張步。

三月癸未,徙廣陽王良為趙王,始就國。

平狄將軍龐萌反,殺楚郡太守孫萌而東附董憲。遣征南大將軍岑彭率二將軍伐田戎于津鄉,大破之。

夏四月,旱,蝗。河西大將軍竇融始遣使貢獻。

五月丙子,詔曰:“久旱傷麥,秋種未下,朕甚憂之。將殘吏未勝,獄多冤結,元元愁恨,感動天氣乎?其令中都官、三輔、郡、國出系囚,罪非犯殊死一切勿案,見徒免為庶人。務進柔良,退貪酷,各正厥事焉。”

六月,建義大將軍朱祐拔黎丘,獲秦豐;而龐蔭、蘇茂圍桃城。帝時幸蒙,因自將征之。先理兵任城,乃進救桃城,大破萌等。

秋七月丁丑,幸沛,祠高原廟。詔修復西京園陵。進幸湖陵,征董憲。又幸蕃,遂攻董憲于昌慮,大破之。

八月己酉,進幸郯,留吳漢攻劉紆、董憲等,車駕轉徇彭城、下邳。吳漢拔郯,獲劉紆;漢進圍董憲、龐萌于朐。

冬十月,還,幸魯,使大司空祠孔子。耿弇等與張步戰于臨淄,大破之。帝幸臨淄,進幸劇。張步斬蘇茂以降,齊地平。初起太學。車駕還宮,幸太學,賜博士弟子各有差。

十一月壬寅,大司徒伏湛免,尚書令侯霸為大司徒。

十二月,盧蘇自稱天子于九原。西州大將軍隗囂遣子恂入侍。交阯牧鄧讓率七郡太守遣使奉貢。詔復濟陽二年徭役。

是歲,野谷漸少,田畝益廣焉。

六年春正月丙辰,改舂陵鄉為章陵縣。世世復徭役,比豐、沛,無有所豫。辛酉,詔曰:“往歲水、旱、蝗蟲為災,谷價騰躍,人用困乏。朕惟百姓無以自贍,惻然愍之。其命郡國有谷者,給稟高年、鰥、寡、孤、獨及篤癃、無家屬貧不能自存者,如《律》。二千石勉加循撫,無令失職。”

揚武將軍馬成等拔舒,獲李憲。

二月,大司馬吳漢拔朐,獲董憲、龐萌,山東悉平。諸將還京師,置酒賞賜。

三月,公孫述遣將任滿寇南郡。

夏四月丙子,幸長安,始謁高廟,遂有事十一陵。遣虎牙大將軍蓋延等七將軍從隴道伐公孫述。

五月己未,至自長安。

隗囂反,蓋延等因與囂戰于隴阺,諸將敗績。辛丑,詔曰:“惟天水、隴西、安定、北地吏人為隗囂所詿誤者,又三輔遭難赤眉,有犯法不道者,自殊死以下,皆赦除之。”

六月辛卯,詔曰:“夫張官置吏,所以為人也。今百姓遭難,戶口耗少,而縣官吏職所置尚繁,其令司隸、州牧各實所部,省減吏員。縣國不足置長吏可并合者,上大司徒、大司空二府。”于是條奏并省四百余縣,吏職減損,十置其一。

代郡太守劉興擊盧芳將賈覽于高柳,戰歿。

初,樂浪人王調據郡不服。秋,遣樂浪太守王遵擊之,郡吏殺調降。

遣前將軍李通率二將軍,與公孫述將戰于西城,破之。

夏,蝗。

秋九月庚子,赦樂浪謀反大逆殊死已下。丙寅晦,日有食之。

冬十月丁丑,詔曰:“吾德薄不明,寇賊為害,強弱相陵,元元失所。《詩》云:‘日月告兇,不用其行。’永念厥咎,內疚于心。其敕公卿舉賢良、方正各一人;百僚并上封事,無有隱諱;有司修職,務遵法度。”

十一月丁卯,詔王莽時吏人沒人為奴婢不應舊法者,皆免為庶人。

十二月壬辰,大司空宋弘免。癸巳,詔曰:“頃者師旅未解,用度不足,故行什一之稅。今軍士屯田,糧儲差積。其令郡國收見田租三十稅一,如舊制。”

隗囂遣將行巡寇扶風,征西大將軍馮異拒破之。

是歲,初罷郡國都慰官。始遣列侯就國。匈奴遣使來獻,使中郎將報命。

七年春正月丙申,詔中都官、三輔、郡、國出系囚,非犯殊死,皆一切勿案其罪。見徒免為庶人。耐罪亡命,吏以文除之。又詔曰:“世以厚葬為德,薄終為鄙,至于富者奢僣,貧者單財,法令不能禁,禮義不能止,倉卒乃知其咎。其布告天下,令知忠臣、孝子、慈兄、悌弟薄葬送終之義。”

二月辛巳,罷護漕都尉官。

三月丁酉,詔曰:“今國有眾軍,并多精勇,宜且罷輕車、騎士、材官、樓船士及軍假吏,令還復民伍。”

公孫述立隗囂為朔寧王。

癸亥晦,日有食之,避正殿,寢兵,不聽事五日。詔曰:“吾德薄致災,謫見日月,戰栗恐懼,夫何言哉!今方念愆,庶消厥咎。其令有司各修職任,奉遵法度,惠茲元元。百僚各上封事,無有所諱。其上書者,不得言圣。”

夏四月壬午,詔曰:“比陰陽錯謬,日月薄食。百姓有過,在予一人,大赦天下。公、卿、司隸、州牧舉賢良、方正各一人,遣詣公車,朕將覽試焉。”

五月戊戌,前將軍李通為大司空。甲寅,詔吏人遭饑亂及為青、徐賊所略為奴婢下妻,欲去留者,恣聽之。敢拘制不還,以賣人法從事。

是夏,連雨水。

漢忠將軍王常為橫野大將軍。

八月丁亥,封前河間王邵為河間王。

隗囂寇安定,征西大將軍馮異、征虜將軍祭遵擊卻之。

冬,盧芳所置朔方太守田颯、云中太守喬扈各舉郡降。

是歲,省長水、射聲二校尉官。

八年春正月,中郎將來歙襲略陽,殺隗囂守將而據其城。

夏四月,司隸校尉傅抗下獄死。隗囂攻來歙,不能下。閏月,帝自征囂,河西大將軍竇融率五郡太守與車駕會高平。隴右潰,隗囂奔西城,遺大司馬吳漢、征南大將軍岑彭圍之;進幸上邽,不降,命虎牙大將軍蓋延、建威大將軍耿弇攻之。潁川盜賊寇沒屬縣,河東守守兵亦叛,京師騷動。

秋,大水。

八月,帝自上邽晨夜東馳。

九月乙卯,車駕還宮。庚申,帝自征潁川盜賊,皆降。安丘侯張步叛歸瑯邪,瑯邪太守陳俊討獲之。戊寅,至自潁川。

冬十月丙午,幸懷。

十一月乙丑,至自懷。

公孫述遣兵救隗器,吳漢、蓋延等還軍長安。天水、隴西復反歸囂。

十二月,高句麗王遣使奉貢。

是歲大水。

九年春正月,隗器病死,其將王元、周宗復立囂子純為王。徙雁門吏人于太原。

三月辛亥,初置青巾左校尉官。

公孫述遣將田戎、任滿據荊門。

夏六月丙戌,幸緱氏,登辳轅。

遣大司馬吳漢率四將軍擊盧芳將賈覽于高柳,戰不利。

秋八月,遣中郎將來歙監征西大將軍馮異等五將軍討隗純于天水。驃騎大將軍杜茂與賈覽戰于繁畤,茂軍敗績。

是歲,省關都尉,復置護羌校尉官。

十年春正月,大司馬吳漢率捕虜將軍王霸等五將軍擊賈覽于高柳,匈奴遣騎救覽,諸將與戰,卻之。

修理長安高廟。

夏,征西大將軍馮異破公孫述將趙匡于天水,斬之。征西大將軍馮異薨。

秋八月己亥,幸長安,祠高廟,遂有事十一陵。戊戌,進幸氵幵。隗囂將高峻降。

冬十月,中郎將來歙等大破隗純于落門,其將王元奔蜀,純與周宗降,隴右平。先零羌寇金城、隴西,來歙率諸將擊羌于五溪,大破之。庚寅,車駕還宮。

是歲,省定襄郡,徙其民于西河。泗水王歙薨。淄川王終薨。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源县| 堆龙德庆县| 浪卡子县| 绥中县| 博野县| 个旧市| 松潘县| 盐源县| 萨嘎县| 攀枝花市| 阳高县| 平罗县| 韩城市| 泰宁县| 邻水| 鸡泽县| 商城县| 荣昌县| 富顺县| 邻水| 宜川县| 德兴市| 黄石市| 肥城市| 贞丰县| 丹阳市| 盐津县| 明溪县| 张掖市| 东明县| 清水河县| 久治县| 清新县| 丹东市| 林周县| 拉孜县| 海安县| 长汀县| 乾安县| 德昌县| 山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