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 弘道書
  • 費密
  • 1707字
  • 2015-12-20 17:04:10

古者立賢無方故宰夫仆御事雖鄙賤正人皆為之而不辭若膠鬲管仲孫叔敖百里奚國家皆舉之而不棄漢猶選大臣子弟舞宗廝之樂六朝猶以挽郎登仕籍唐詩賦取士已入浮薄猶云儒裝亦有云家散萬金酬士死身留一劍報君恩漁陽老將多回席魯國諸生半在門故唐力尚足臣藩鎮宋遂卑弱不堪令人痛哭皆諸儒矜高自大鄙下實事流入佛老專喜靜坐而談心性全不修當世不以行要務拱手空言上古德化養成嬌弱一無所用失先王政教而壞士習可勝嘆哉

古教定制表

從師受學次第:

八歲入小學

十年學幼儀

十三學樂誦詩舞勺

十五舞象

二十學禮惇行孝弟

三十好學無方

四十強而仕

五十服官政

六十曰耆指使

七十曰老而傳

八十九十曰耄

百歲曰期頤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先圣生知安行學問亦十年一進皆以實驗之也后世自魏晉清談而變宋儒又自主靜錯起至致良知而極數百年儒道悉成浮談悲哉

圣人取人定法論

程顥程頤朱熹陸九淵王守仁言學異同之辨有問者費密曰密學老矣自淑其身者圣門成法是守古經是信圣人之道雖密無知亦嘗有所受矣天地絪缊萬物化醇言致一也日月同也晝夜同也風雷雨露霜雪同也山水同也北則寒南則熱極北則甚寒極南則甚熱北之土宜黍稷南之土宜稻極北則無黍稷而食牛羊極南亦仰雜食焉絪缊致一而異如此故天地之氣一歲而寒熱溫涼焉一月而晦朔弦望焉一日而旦暮午晡焉此自然之道人生其中性安得皆同而不少異耶男女媾精自化而形目于色耳于聲鼻于臭口于味其官甚異同出一身不見其異不聞其同也學者論道安得執其同遂謂無異執其異遂謂無同耶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孟軻曰孔子豈不欲中道哉不可必得故思其次也圣人以狂狷兼三德也洪范傳曰乂用三德平康正直沈潛剛克高明柔克平康中行也沈潛多者狷高明多者狂剛柔者裁之也高明者才長而不能柔恐浮而不深沈潛者守約而不能剛恐狹而不達才則易蕩蕩則不可以事人守則易固固則不可以治事夫事人治事士之大者也而不有以裁之則狂狷之才棄者多矣高明而教使柔沈潛而教使剛然后才因學以當于用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區區焉欲專一人之好尚強天下以從其有不從起而斥之圣門無其法古經無其旨也圣門諸賢不同甚矣入于圣人之教則皆有成聞道未嘗異自孟軻以來稱七十子孟軻源于子思子思親炙曾子而軻曰子夏子游子張皆有圣人之一體冉牛閔子顏淵則具體而微未嘗以具體稱曾子其稱曾子與子夏并孟軻論道甚嚴筆于書如此具體一體雖有異非七十子盡劣于顏淵獨顏閔數人始能傳圣人之道可以教后世也孟軻于七十子未嘗有所去取后世之儒何所見以意盡為芟除獨許曾氏與七十子之學未可以一端定先子嘗喻之子同也長幼而已仕同也上大夫下大夫士而已七十子不可過為分別亦彰彰矣何后世論道遂致為懸絕也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敢以私意盡削七十子獨存一二如女工于絲麻駔儈于貨食龂龂焉進退之不畏不疑其妄也與其信也與吾先子曾舉圣門成怯古經所載以解后世之惑曰中行狂狷同傳圣人之道高明沈潛不可偏廢圣人謂顏氏之子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子貢告諸往而知來高明者與子羔執親之喪泣血三年未嘗見齒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沈潛者與子張之學多高明門人所傳近于狂子夏之學多沈潛門人所傳近于狷師也過商也不及圣人進退之未嘗謂二子遂以過不及終其身也一于高明則狂琴張曾皙之流是矣一于沈潛則狷原憲孔弗之流是矣狂狷于道皆可入學則裁之圣人于曾皙曰吾與點也于子路曰由也升堂矣于子賤曰君子于南宮適曰尚德七十子親事圣人而折之后世之儒又何所見違圣人定論獨不謂之聞道所許非耶圣人同也顏淵閔子冉牛仲弓異子貢季路宰我子游子張異子夏有子曾子公西華異曾皙琴張孔弗原憲異以圣人之同謂七十子皆同不可也以七十子之異謂圣人有異亦不可也高明而學焉則以高明入于道沈潛而學焉則以沈潛入于道道同而所入異入異而道亦同之不同韓愈所謂學焉各得其性之所近也后世學者性本沈潛子夏氏之儒也而說變焉自以為盡于圣人之道執其說非天下之高明學者之沈潛皆從而和謂其非合于圣人不知其為沈潛之非高明也性本高明子張氏之儒也而說變焉自以為盡于圣人之道執其說非天下之沈潛學者之高明皆從而和謂其非合于圣人不知其為高明之非沈潛也圣人之道于是乎異矣群言肴亂不得圣人折衷之必折衷古經乃可定也古經之旨皆教實以致用無不同也而其傳亦皆學實以致用即有異無損于圣人之道亦不害其為傳也儒者求道當畜德自立焉又何日呶呶異同之辨耶先子嘗繪為圖以教密密所受若此子弟退而記于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桂东县| 新民市| 阿拉善盟| 田阳县| 霞浦县| 观塘区| 星座| 郑州市| 突泉县| 南和县| 遵化市| 祥云县| 耒阳市| 宁化县| 利津县| 神池县| 申扎县| 新宁县| 土默特左旗| 遵化市| 平果县| 二连浩特市| 游戏| 瑞昌市| 阜阳市| 天津市| 常宁市| 衡山县| 建宁县| 南充市| 大同县| 桐乡市| 城口县| 岐山县| 珲春市| 秭归县| 凤山市| 和平区| 顺平县| 泰兴市| 桃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