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6章

  • 馮氏錦囊秘錄
  • 佚名
  • 4985字
  • 2015-12-20 14:05:02

禁忌

夫稟氣實者,夏不畏熱,冬不畏寒。稟氣怯者,天寒陰雨,感寒濕而濡瀉,天氣炎蒸。則伏熱而中 。陽盛人耐冬不耐夏,陰盛人耐夏不耐冬,此又稟受之不同也。故自立夏則氣變純陽,治藥者用熱遠熱;如自立冬,則氣合純陰,治藥者用寒遠寒。兼天氣大寒,則蓋覆宜暖,勿使毒瓦斯為寒所觸。而不得出。如天氣大熱,卻宜清涼,不可重為蓋覆,以至客熱與毒相并,乃至煩燥,而瘡潰爛。至如時有迅雷烈風,豪雨之變,則宜謹幃帳,節蓋覆,多燒辟穢之物,以避一時不正之氣。臥處最要無風,又要通明忌暗,時常親人看守,夜中燈火莫離,以便供奉飲食,防御搔破痘瘡,及宜切避穢氣,否則未出者不出,已出者斑爛,甚或瘡黑,陷伏臭爛惡痛,如刀剜悶亂而死,并不可少。使饑餒寒冷,即在乳母,皆所當然,蓋痘賴谷氣乳哺,以助其內,避風寒,以護其外,茍谷氣一虧,風寒乘襲,為害殊甚。但勿過為飽暖,及啖煎爆五辛,否則,熱毒熏膈,眼目必傷。至于即愈,則肌肉重新,洗澡固忌太早,風寒尤切謹防,幸勿視為淺淡之言,實衛生之大要。

論避穢氣

凡臟腑之情,遇香則營衛通行,遇臭則營衛凝塞,痘瘡全賴營衛和暢以成功,凝則熱毒無由以疏泄矣。然污穢惡臭,自宜遠避,而蘭麝諸香,皆能走泄元氣,豈其直哉!所不禁者,如棗子燒煙之法,一可避其不正之氣,更可助其營衛之情,且能開胃進食,如被房室經水生產之穢所犯者,俱以大棗燒煙解之。若防發癢者,則以樺皮和大棗燒煙解之。若被酒厭者,則以葛根、茵陳蒿燒煙解之。被五辛厭者,則以生姜燒煙解之。被死尸之氣及癘氣所犯者,則以大黃、蒼術燒煙解之。為狐臭犬羊厭者,則燒楓球解之。若遇風雨時者,則燒蒼術、楓球避之。若血少而漿難之痘,則忌燒蒼術,蓋恐愈燥而漿欲難耳。若遇諸惡氣則通以乳香,燒煙熏之,以胡荽酒噴之,然若有煮醋熏痘者,以醋能活血,殊不知酸能收斂,大非所宜也。總痘瘡一出,則臟腑空虛,飲食宜節,勿饑勿飽,衣服宜調,勿冷勿熱,一有不得,災禍立見,故諸禁忌悉宜遵戒。

痘初起宜食筍尖、羊頭、雞腦、雞冠血,飯內煮肉、桑蟲酒釀;至釀膿時,宜食鵝尾肉、雄雞頭,煮爛蓮肉棗子,年深腌肉、圓眼酒炒、雞蛋白糯米粥、肉眼團圓、嫩羊汁肉、頂大桑蟲;及至收靨,惟宜清涼,忌食毒物。

痘始終忌食落蘇、蔥、韭、薤、蒜、栗子、螃蟹、鮮魚、蜜浸椒辣、時果、元蛤、籮豬肉,一切心腎血髓,肝腸酒糟對象,荔枝、橘子、小米、麥面、火酒、生冷、發熱發氣性寒等物。

一痘時睡中切不可驚動,否則易成痘前驚、痘后驚。在灌漿時則易于停漿。

一痘如值嚴冬,房中多置炭火,有回天之能,盛暑多列水,水得清心之喜,務須四時和暖如春,令氣血和暢為妙。

一忌對梳頭。

一忌生人往來。

一忌六淫不正之氣。

一忌對瘙癢。

一忌雞、犬、牛、羊。

一忌僧道師巫入房。

一忌對掃地。

一直遠避油車,蓋聞香即變。

一忌驚觸。

一忌房中淫液氣。

一忌飲食歌樂。

一忌對荒言。

一忌詈罵呼怒。

一忌懷孕婦人。

一忌對哭泣。

一忌過冷過熱。

一忌過饑過飽。

一忌煎炒油鹽魚腥氣。

一忌飲冷餐水。

一忌麝香燥穢氣。

一忌婦人經候氣。

一忌溝糞惡濁氣。

一忌牛、羊、蠟燭氣。

一忌腋下狐臭氣。

一忌硫磺、蚊煙氣。

一忌五辛氣。

一忌熏抹瘡藥氣。

一忌諸瘡腥臭氣。

一忌吃煙煤燼氣。

一忌遠行勞汗氣。

一忌吹滅燈燭氣。

一忌誤燒頭發氣。

一忌柴煙魚骨諸毛氣。

一忌蔥蒜韭薤氣。

一忌死人尸厭氣。

一忌諸腥燥氣。

一忌醉酒葷腥氣。

如悉遵前戒,重視謹慎,則重癥可以變輕。如不遵禁忌,輕視忽略,則輕癥可以變重,慎之,慎之!

治痘觸變歌括

痘觸變焦紫,倏時喘急至,急覓絲瓜皮,取末蜜調置,甘草地黃湯,一服痘更起,若加煩譫時,犀角磨湯水,此是四五朝,治觸當如此。期若至七八,空殼觸必死,漿半犯觸癥,按驗莫糊指。(絲瓜皮需要看未生筋時取來燥干、臨用只取皮蒂為末)。

痘觸變灰白,梟癢忍不得,附子綿黃 ,愈多功愈益,盤紅根暈斂,用此可效力。如無根縷繞,死癥可言必。

痘正洶洶才翕漿,適為月水正臨場,不知潔靜相防護,致使花欄倏變常,月月紅花花一種,不分枝葉取煎湯,嫩杪煎湯投酒服,根枝濃沸浴花郎,不消時刻還歸正,任汝經紅觸滿床。

麝香一觸癢難熬,點點花心帶黑焦,急把升麻蒼耳草,濃煎慢浴轉明嬌,內應托里扶元氣,生地防風蟬蛻遭,歸芍參 赤痘共,紅花及與橘甘交。

死尸觸變目翻斜,痘必沉潛吐沫加,速把芫葵并棗艾,為筒燒辟正靈家。外取芫荽和姜醴,辰砂再入略須加,共將煮就時時呷,自得康寧掃去邪。

客忤相侵似若驚,啼號不歇面渾青,絲瓜細結含花香,露摘蒸來焙粉成,見癥蜜調隨與服,量兒大小進多輕,此時莫說絲瓜賤,一寸絲瓜一寸金。

五六朝來漿正行,忽為貓犬獸驚停,古人特設烏龍散,遠志菖蒲各等分,再加蟬蛻酒煮透,去卻菖蒲遠志門,蟬蛻獨留研細末,沙糖調服酒含噙。

樣痘辨

樣痘者如一家兄弟,妹妹數人,或兄患痘瘡,沿及于弟,而身出數顆,此非己之正痘,即所謂樣痘也。若痘有先標者,此乃自已經位傳出,又非可與沿得者,同視世作樣痘也,謬矣。凡兄樣于弟,叔樣于侄,姊樣于妹,男樣于女,則其起樣者正而不戾,反是則逆樣痘者,可不辨耶。

論痘疹斑疹膿先后順逆

凡瘡疹只出一般者善,縱有并形,尤宜詳焉,如先發膿泡,后發疹者,是脾肺相生也,順也。先疹后斑者,是心脾相生也,順也。先發水泡,后發疹者,是肝克脾也,逆也。先發膿泡,后發斑子者是心克肺也,逆也。先發膿泡,后發水泡,少者是金木兩得,而難殺也,順也。多者金來克木,或木乘金衰矣,逆也。先水泡,后發斑子,多者是火乘木衰也,逆也。少者子衰母旺也,順也。并春膿泡,夏黑陷,秋斑子,冬疹子,是皆逆也。然瘡疹既出,而有逆順者三,有時之順逆者,春夏陽氣發生,瘡疹為順。秋冬陽氣伏藏,瘡疹為逆。有虛實之順逆者,如大便閉而能食者,是為實、為順也。如二便利,而不能食者,是為虛、為逆也。有出入之順逆者,瘡疹出者,為順,倒靨陷伏者為逆,此其略也。然凡先見疹子而夾出如水痘者,定是正痘,因疹子耗去榮血,故白似水痘,但與發散疹子繼養榮血,則疹散而痘自成,不可認為水痘,蓋疹子從不夾水痘者耳。

痘前十八犯

第一犯猿猴跳鎖。凡兒未患痘時,先感冒風邪,身如火烙,頭痛自汗,咳嗽不已,或傷寒之后,而痘隨出者,則元氣囂漓,須急疏風解熱,補血滋陰,調元固表。訣曰:一犯傷寒勢欲危,醫須斟酌痘無虧,如將湯藥柴胡用,嬰兒含花死可悲。

第二犯觀音拂痤。凡兒飲食不克樽節,暑濕不能護養,是以脾胃損傷頻多,泄瀉飲食懶飧,肢體羸瘦,其愈未幾而痘隨出者,則脾虛津耗,元氣衰微,治宜溫養脾元,補益中氣則痘可起脹成膿結實矣。訣曰:遍后俄然痘癥臨,脾虛元耗勢沉沉,急宜培土將元益,冷藥毫厘不可侵。

第三犯馬馳劍道。凡兒飲食寒暑不能樽節,是以瘧疾纏身,寒熱消灼,肌肉漸瘦,其愈未幾,而痘隨出者,凡常山、草果斷不可用,惟宜參苓白術以扶正氣。訣曰:嬰兒瘧后痘相迎,元氣囂離不可聞,草果柴胡宜悉去,滋陰補衛效通神。

第四犯一葦航海。凡兒元體薄劣,身發大熱,干渴惡嗽,疹出未幾,其痘隨出者,此與循常先疹后痘者不同。凡先痘后疹者謂之逆,先疹后痘者謂之順,然此身弱發熱,惡嗽干渴,繼又出疹,百痘隨后則勢頗危,須急補陰清肺,養胃扶脾,若黃 補肺之劑,切宜禁絕。訣曰:小兒疹出太陰虛,痘癥隨形毒客脾,宜急清金與培土,黃 若用嗽來催。

第五犯三仙入洞。凡兒平時患成疳積,肚大青筋,四肢羸瘦,變為丁奚,倏然而痘隨出者,宜治痘為主。訣曰:丁奚疳積痘交關,且把花來發透全,切禁消磨并冷藥,檳榔濃樸及川連。

第六犯倒掛銀瓶。凡兒風熱腠理時發,大熱自頭達身,丹瘤遍起,其愈未幾,若尚未愈而痘隨形者,宜犀角、生地、丹皮之類,以清肝心二經。訣曰:丹瘤未愈痘形身,又屬肝心是二經,最怕梟紅根座繞,解炎祛毒痘方明。

第七犯橋霜印跡。凡兒火烙臉赤,眼睛直豎,手足掣搐,驚厥屢次,口燥譫語,其愈不數日,而痘隨形者,此與循常先驚后痘者不同,蓋因痘而起者從心經,故不過時微驚惕即甚,亦不過臨痘時也。此則其驚已甚,治宜且與治痘為主,夫鎮心涼臟之劑,皆不可投。訣曰:驚厥新痊痘癥隨,朱砂金石莫相追,若還即見驚無歇,只管升花更與培。

第八犯藕池滲水。凡兒身熱自汗口中咯血,或鼻衄溺血,其愈不數日而痘見形者,此心官失守,致血妄行,治宜清心抑火,切不可妄用寒涼。訣曰:諸血皆由熱犯心,清心抑火自歸營,切休輕用寒涼劑,花萎花欄悔實深。

第九犯石鼓陰鳴。凡兒未痘之前,身發火熱,飲食懶飧,肚腹脹膨,眼泡浮腫,睡臥不安,未數日而痘見者,治宜補脾理氣。訣曰:腹中膨脹不思飧,氣阻脾虛痘必難,宜速補脾調氣血,更加升表自然安。

第十犯赤澤栽蓮。凡兒身發惡熱,自汗不止,眼睛昏花,阿欠啼叫,其癥才愈,而痘隨形者,治宜斂汗而用黃 熬人乳以頻飲之,更投以調榮益衛之劑。訣曰:汗流惡熱已亡元,痘犯心肝十不全,急補心肝并斂汗,痘如鼎灌自然痊。

第十一犯崖頭走馬。凡兒其 損傷不數日而痘即見者,治宜調血活血兼與扶脾可也。訣曰:跌撲驚傷未愈時,個中透出好花枝,安經活血調脾脈,自得群花朵朵奇。

第十二犯逐鹿亡羊。凡兒往來潮熱,腹生痞塊,日積月累,身體羸瘦,面黃力弱,而痘隨出者不宜治痞。訣曰:病痞花開宜補元,扶脾益胃莫遲延,尤須治痘培根本,何怕花兒命不全。

第十三犯推車陷雪。凡兒稟父母胎毒,身患楊梅廣瘡,不時寒熱,其癥未愈,而痘隨形者,將何所治?訣曰:惡瘡未愈出天花,當用升麻藥不差,莫假連翹諸敗毒,誤將熏點浪涂搽。

第十四犯霜逐梧桐。凡兒身如火烙,不時嘔吐,不能飲食,投諸時氣而痘隨見者,將何所治?訣曰:嘔吐驚惶胃不和,忽看花痘又相磨,應須安胃兼升表,自得成功患可無。

第十五犯倦龍行雨。凡兒飲食不節,致傷脾胃,四肢不收,發熱惡寒,而痘隨見者,將何所治?訣曰:兒傷飲食正逢災,痘又陽明胃里來,宜略內消兼補胃,更加升表自花開。

第十六犯秋蟬泣露。凡兒發痘之前,因感濕熱之氣乃患赤白痢疾,其痘未愈,而痘隨見者,將何所治?訣曰:痢痘自宜除濕熱,更加培土和氣血,還須表痘復滋花,根本調微災自滅。

第十七犯凍鱗出谷。凡兒因誤持刃致傷手足,是以寒熱往來而痘隨形者,將何所治?訣曰:金瘡未痊痘來呈,活血還兼開滯凝,更要升花期表暴,扶持鼎峻自安寧。

第十八犯浪里漁舟。凡兒每發驚厥,或患風癇,未久而見痘者,將何以治?訣曰:風癇復苦痘來催,只把花欄著意培,灌得漿來花朵朵,不愁風雨更顛危。

各書所載名目不同,總痘前十八犯專意培花為重,若痘后犯此十八條,則又以專補元氣為要耳。

八門五樞

心為赤帝門(附心包絡在顴臉)。

肝為青陽門(附膽在眼兩眶并左太陽)。

脾為黃央門(附胃在兩腮及兩頤)。

肺為肅白門(在額并右太陽)。

腎為玄武門(在交骨耳垂)。

兩顴為心樞。

兩眼眶為肝樞。

兩腮頤為脾樞。

喉突為肺樞。

兩耳垂為腎樞。

三關兩煞五軸

胸膛乳阜心之關。

臍封脾之關。

陽球腎之關。

白帝煞門。

于氣窩右太陽。

青帝煞門。

座于眼眶左太陽。

顴鼻胸乳心之軸。

左太陽左脅眼胞兩臀阜肝之軸。

右太陽右脅項頸氣突肺之軸。

腮頰中庭口角肚腹手足脾之軸。

地閣后頸耳窖背俞腰脊陽球腎之軸。

經穴部位諸痘所主

煩會 在頂上土星一寸,可容寸許,督脈所發,毒生于此大兇。

方廣 肺之部,痘少則吉。

神庭 肺之部,在頭,入發際五分,督脈、足太陽、陽明三脈所會,不宜多出。

天庭 肺之部,見標先于此處,而且多者則為毒參陽氣兇。

穹窿 五岳高處是也。痘若先見,則為陽,但多而細者兇。

風府 在腦之后不宜生痘。

印堂 肺之部,痘如一片云遮則主大兇。

絲竹 肝之樞,在眉,頭陷中,足太陽脈氣所發,與商丘相應,切忌多密。

天倉 肺之部,在太陽之上,豐溢則五經無變癥。

絲霞 在出眉梢之上,明暢則美肺之部也。

繁霞 在兩眉梢之上,明暢則美肺之部也。

玄武 上耳齊處,腎之部也。

山林 不宜結毒。

百會 痘毒不宜生此。

發際 結毒則睛紅舌 口枯,而為兇。

睛明 在目內 淚孔手太陽陽明之會,肝之部也。

陽池 兩陽之地,切忌先見,稠密細小。

左太陽 肝之殺門,切忌稠密。

右太陽 肺之殺門,先見稠密大兇。

淚堂 即是眼眶,肝之殺門,痘如椒實,大兇。

魚尾 肺之部,在眼角之上,痘如稠密,大兇。

交骨 腎之部,在耳邊前一寸,痘如游蠶,主兇。

聽會 腎之部,在耳珠前陷中,上關穴下一寸,動脈宛中,手太陽脈氣所發,不宜生毒。

耳孔 腎之樞,療生于此即名豢虎,宜速挑治。

玄璧 即名瑞壁,脾之部也。痘宜稀朗,則為吉兆。

井谷 七竅之處,為井谷,痘若先見于此則為陰,而主兇。

五岳 兩顴鼻額地閣是也。痘宜疏朗,美麗為吉。

顴阜 心之軸痘如彩鎦,為吉,若似紫萍,游蠶為兇。

顴石 心之部也。上灌下囂,視此乃系可治。

鼻準 胃之部,不宜生毒。

主站蜘蛛池模板: 措勤县| 泌阳县| 读书| 靖西县| 通化市| 钦州市| 炉霍县| 永和县| 滨海县| 信丰县| 灵川县| 垫江县| 芒康县| 永州市| 定陶县| 福鼎市| 高雄市| 商洛市| 蒲城县| 丹棱县| 伊川县| 灵宝市| 永康市| 阜新| 灵台县| 昭觉县| 永胜县| 苏尼特左旗| 铁岭县| 施秉县| 乌兰浩特市| 天等县| 双辽市| 黑山县| 霍邱县| 广州市| 青海省| 宜兰县| 阳泉市| 凭祥市| 定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