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9章

  • 爝火錄
  • 李天根
  • 4663字
  • 2015-12-19 14:57:49

曾英,閩人;從父宦游成都,父沒,因家焉。倜儻多才,好施予;壯士多歸之,號曾公子。獻忠犯蜀,英與士奇有舊,請獨將千人當賊。士奇以英書生,不許;而使總兵趙光遠率全蜀精銳與賊戰,大敗;光遠走漢中。英復請兵,士奇署英守備,與土兵數百試之。英盡散家資,賞勞教練;士皆踴躍,愿效死命。會賊至瞿塘峽口,號五十萬,氣驕甚;英設伏擊殺千余人。賊阻險不得徑入,憤極,日夕挑戰。英堅壁不出,而多設疑兵于山谷,每夜擊賊;賊驚擾自相斫殺,爭走上山,觸飛炮死者無算。相持六閱月而援兵不至,英乃敗。獻忠遂入屠夔門、云陽;抵萬縣,悉驅民人沉諸江。復從梁山趨順慶,所過喋血,以人為糧。蜀人思英不置,皆曰:『曾公子不敗,禍不至此』!

趙嘉煒,字景思,浙江山陰人。以監生官郫縣主簿,司灌縣堰。獻忠至,或告以天社間可避者;笑謝之,弗去。賊脅之降,不從。賊笑曰:『是將誰氏臣也者,渺爾官沓沓若井鹽耳』!嘉煒終不屈;走安家三渡口,投水死。亂定后,子慶騏求之三年,過故都江堰夫何應泰告以趙主簿死狀,遂招魂葬之。

賊至夔州,擁老少江上圍殺。天忽昏黑,獻忠怒曰:『咱老子要殺人,天不肯耶』?燃巨炮向天擊之,雷聲遽止;殺人如故(「豹斑集」)。

華奎,太祖庶六子楚昭王禎八世孫。

十九日(丙子)

攝政王多謀,不肯輕敵;使三桂與賊大戰于關內一片石,〔一〕以觀三桂之誠偽、一以覘賊兵之強弱而己坐收漁人之利。

天津巡撫馮元揚山海道脫歸。

津撫及內監、參、游等官逸去者十一人,總兵婁光先等以二千五百人降賊。

鳳陽總督馬士英標兵抄掠淮安;其部將莊朝陽行劫單縣,為民所殺。

東阿、汶上、陽榖一帶土寇竊發,遇賊即互相斫殺。

零賊五騎至白洋河,擄掠騾馬。

二十二日(己卯)

李自成兵陣于關內,自北山亙海。大清兵對賊置陣,吳三桂居右翼末,悉銳卒搏擊,殺賊數千人;賊亦力斗,圍開復合。戰良久,大清兵從吳三桂陣右突出,沖賊中堅;萬馬騰躍,飛矢雨集(一作墮)。天大風,沙石飛走擊賊,如雹。自成方挾太子登高岡觀戰,知為大清兵,急策馬下岡走。大清兵追奔四十里,賊眾大潰,自相踐踏,死者無算;僵尸遍野,溝水盡赤。

自成挾東宮隨數十騎登廟岡以觀,有僧進曰:『此非三桂兵,乃(一作必)東兵也;上位宜急避之』。自成狼狽走,賊兵大敗。劉宗敏雖勇冠三軍,亦中流矢,負創逃回;尸橫八十里,遺棄輜重不可勝計。

李自成奔永平。大清兵逐之,吳三桂先驅至永平。

自成駐兵永平,遣使赴三桂營議和;三桂曰:『歸我太子、速離京城,使鐘篪如故,而后罷兵』。自成請旋師如約。

時相傳賊出吳襄、太子于陣前,三桂以計奪之;其實無此事也(「核真略」)。

二十四日(辛巳)

流賊獻忠陷重慶,瑞王及陳士奇皆遇害。

張獻忠破涪州,士奇征石砫援兵,不至。或勸:『公已謝事,宜去』!士奇不可。賊抵城下,擊以滾炮,賊死無數。至夜,黑云四布,賊穴地轟城;城陷,王及士奇、副使陳勛(一作纁)、知府王行儉、知縣王錫俱被執。士奇大罵,賊縛于教場,將殺之;忽雷雨晦冥,咫尺不見。獻忠仰而詬曰:『我殺人,何預天事』!用大炮向天轟擊。俄晴霽,遂肆屠戮;士奇罵不絕口而死,王亦遇害(纁,本關南兵備副使;護王入蜀,及于難。行儉,字質行(一作慎行),宜興人,崇禎十年進士;為賊臠死。錫,字子美,新建人;崇禎十三年進士,官巴縣知縣。賊蒙巨板穴城,錫灌以熱油,多死。及被執,大罵;抉其齒,罵不已。捶膝使跪,益仡立。舁至教場,縛樹上射之,又懸而烙之。既死,復毀其骨。指揮顧景聞城陷,入瑞王府,以己所乘馬乘王,鞭而走;遇賊,呼曰:『賊寧殺我,無犯帝子』!賊殺王,景遂死之。瑞王,名常浩,神宗庶五子)。

重慶山壁立而水環之,惟南錦門佛圖關通一線。獻賊既入涪州,分舟師溯流犯銅鑼峽;而自率步騎登山疾馳一百五十里,破江津縣,掠其舡順流而下。不三日,

奪佛圖關,而銅鑼峽守兵驚擾不能支。賊發民冢,取兇具戴之以穴城,四日而陷。

王在執,天無云而雷震;賊祝曰:『若再雷者釋之』!既而,王竟不免。

「瑞王傅」云:天無云而雷者三,賊有震死者。瑞王自漢中避難來奔,關南道陳羽白與之俱,隴西士大夫多挈妻子從之;故衣冠死者甚眾。

賊兵掠婦人淫諸酆都縣冥王殿,兵立死;偽將馳報獻忠。是夜,道士夢神同鬼卒郎倉而逃,旦而述昕夢。語未竟,獻忠猝至,斫神像如粉,夷其廟。蜀僧月壇者,張賊驅千余人于野,月壇與焉;賊揮刃叢下,月壇甫著刃佯仆,尸積掩之。夜潛起,捧其頭而逃,自縫創處。髡為僧,來吳與余言賊中事愿詳。后見太倉沈文豹「蜀難記略」斫神夷廟事,亦同(李翰業)。

席諒武,大宗伯書之裔孫。為賊得,又一賊爭之;曰:『不如共殺』。賊法:每人日限斬級若干,得婦人一,當男子三。諒武見賊將加刃,給之曰:『頃見數婦人繞山麓而東,何弗之追而奪我為』?賊信,舍之去。先得者縛諒武;諒武詐曰:『將軍活我,我努力事將軍矣』!賊曰:『若何能』?諒武窺賊意所向,而謬應曰:『皆能』。賊喜,且走且語,握諒武項索稍弛;過山,臨大江深十仞,乘賊不備,擠之墮崖死。諒武得脫,后寓于吳,至康熙甲子還蜀。

熊氏仆何長子本賊兵,賊平而為人奴;常言獻賊擄婦女千百,悉露其私,反接之以攻城,城上發炮皆內射;守陴者盡拔其跨間毛,入火藥發之,炮得外指,婦女立盡。事與李自成裸婦人攻汴略同。又積少艾數百,以長繩緣其項,縛繩兩端于山麓,沉之江中露其面,駢肩而死。又積纖足婦人數十,斷脛胹食之。

獻賊每卒日發口糧銀一錢,米價每升直銀八錢;如掠得米二升,則糶一升。

獻賊盡屠其民,老少無存。壯丁割耳鼻、斷右手、驅至各州縣;言兵至而不下者似此。但殺王府官紳以待者,秋毫無犯。由是所至皆解甲投降,勢如破竹。

二十五日(壬午)

縛吳三桂告示入城諭眾,為先帝服喪。大兵入城,素冠者不殺;城中百姓各制一素冠。

從賊官張若麒投降,大清不受;懇吳三桂轉達,乃受之。于永平察院中賜宴,又賜衣一件,許以職方銜用,不仍賊原官。

賊留守京師者,大搜兵器。使人各街傳呼,凡弓箭火器,民間皆不得留。由是城門益嚴,人心洶懼。賊促馱載金銀益急,城中騾驢逼取殆盡。

河南副使呂弼周為賊偽節度使,來代路振飛。振飛擊擒之,竿之法場,命士人射三矢,乃解;磔之。

呂弼周,戊辰進士;河南巡〔囗〕王燮,其門生也。降賊,以為咨致燮,欲赴任;游擊駱舉佯迎之,于中途執以解燮。叱使跪,弼周云:『人也不認得』?燮曰:『亂臣賊子,我認得誰?今但知有國法耳』!細鞫其從賊及皇上,東宮所在;又擒王富,并解軍門,磔誅之。

二十六日(癸未)

南京文武官并集內官宅,韓贊周令各署名籍;姜曰廣曰:『無忽遽!請告奉先殿而后行』。

錢塘知縣顧咸建,字漢石,昆山人,大學士鼎巨曾孫;崇禎十六年進士。甫之官,聞京師陷,人情洶洶;咸建戢奸宄、嚴警備,邑乃安。

江寧胥自修,字二如;官衢州檢校,轉光祿監事。未離衢,聞京師陷,具衣冠北面肅拜,遂絕粒。子弟勸之;曰:『吾惟一死報朝廷而已』!

二十七日(甲申)

守備南京魏國公徐弘基、提督操江誠意伯劉孔昭等、戶部尚書高弘圖、工部尚書程注、都察院右都御史張慎言、掌翰林院事詹事府詹事姜曰廣等、南京守備掌司禮監務太監韓贊周等,集議于朝;時呂大器署禮、兵二部印,不肯下筆。吏科給事中李沾厲聲曰:『今日有異議者,死之』!時馬士英握兵于外,與諸將連營駐江南(一作北),勢甚張。諸勛臣語侵史可法,曰廣呵之,于是群小咸目攝曰廣;可法乃以福王告廟(弘圖,字彥文(一作研文),膠州人,萬歷三十八年進士。注,孝感人)。

李沾面折大器云:『今日之事,何事也?論典禮則禮,莫重于尊君;論興兵,則,兵莫先于衛主。福王倫序當立,何得有異議乎』!孔昭亦叱諸臣,不得出言搖惑。議遂定,約二十八日迎駕。

工科李清初聞立潞議,曰:『禍從此始矣!神宗四十八年,德澤猶系人心,豈可舍其孫而立其侄?況應立者不立,則誰不可立?萬一左良玉扶楚、鄭芝龍扶益,各挾天子以令諸侯,誰禁之者?且潞王即立,置福王何地?死之耶?抑幽之耶?是動天下之兵也。時草野皆憤憤不平;及福王監國議定,人心始安。

禮科都給事沈允培詢吏科都給事章正宸,當誰立?正宸曰:『當光廟在青宮時,則以光廟為國本;當光廟與熹、毅二廟絕時,則又以福藩為國本。若謂潞可越福,猶之福可越光廟也。于國本安居』?人皆服其論。

李自成奔還京師,殺吳襄。

自成殺吳襄全家三十四口于王府二條胡衕。至五月初一日,米商合資數千金斂之。

賊并欲殺陳沅;沅曰:『妾聞吳將軍已卷甲來歸矣;徒以妾故,又復興師。今殺妾何足惜,恐妾死而大王不利耳!為大王計,宜留妾以系其心;妾當說彼不戰以報大王之恩遇也』!時賊各擁重貲,無斗志,自成不能復戰;亦幸三桂之不圖己也,乃棄沅而去。

按「甲乙史」、「北略」皆云:『初九日,賊得三桂報,大怒,即盡戮吳襄一門』。據此,則吳襄一門死于初九日矣。而「紀事本末」、「核真略」皆云:『二十七日,李賊回京殺吳襄全家』;與橫云山人「擬史」同。再考「明史」「李自成傳」則云:『自成殺吳襄,奔還京師』。又似殺于軍中矣。「建州私記」則云:『賊得書,怒殺其家三十余口,系襄東行。及戰敗,立梟吳襄首懸之高竿,奔還京師』;與「明史」同。考「大事記」則云:『三桂攻賊京營;賊敗,以高竿揭襄首于城上』;與「擬史」同。未知孰是?

賊驅城中百姓于崇文、宣武門外,毀沿河房屋及城外四面牛馬墻。以向攻城時,此墻遮蔽城上炮箭,大得其便;恐東兵來攻城,故亟去之。

吳三桂兵壓京城,自成合一十八營兵拒戰;三桂連拔其八,斬首一萬。自成以高竿揭吳襄首于城上,三桂被發墮地;三軍感憤,拔刀斫地,誓必殺賊。

二十八日(乙酉)

南京諸臣迎福王于江浦。南京禮部司務官赍百官公啟迎福王于儀真,王得啟即行。

闖賊草諸儀,定于來日即位。先是,三月二十六日,賊黨牛金星等率耆老上表勸進,李自成擇二十九日即位。四月初一日改期初六日,初三日又改期初八日,初五日又改期十二日,十一日又改期十五日。賊方習儀于內廷,偽官俱朝服;自成朱衣登文昭閣,憑檻而望。十二日又改期十七日;蓋東行之期已定,故為此以愚人耳。至是屢敗,亟于西竄,遂定期來日。

賊縱兵大掠。

泊頭秀才郭澍家富,賊械之入京。

毛憲文、惠登相復德安,巡撫王揚基檄署分巡道章曠守之。城空無人,衛官十數人赍印送賊將白旺;曠收斬之,日夕為警備(曠,字于野,松江華亭人;崇禎十五年(一作十年)進士,投沔陽知縣。十六年,城陷,走免;袁繼咸署為監紀、黃澍署為漢陽推官、王揚基令署分巡道)。

南京修武英殿。

二十九日(丙戌)

福王舟至觀音門。

李自成僭帝號于武英殿,追尊七代皆為帝后,立妻高氏為皇后。自成被冠冕,列仗受朝;牛金星代行郊天禮。

自成即位,偽磁侯劉宗敏扶創出,平立不拜;曰:『爾故我等夷也,何爾坐,我拜為』?偽官皆拜!宗敏不得已,再拜而退。

六政府各一赦書。

下午,賊命運草入宮城,塞諸殿門。

是夕,焚宮殿及九門城樓。

魏大中次子學濂,有盛名,舉崇禎十六年進士;受賊偽戶部司務,隤其家聲。既而自慚,賦絕命詞二章,縊死。去帝殉社稷時四十一。

學濂談忠孝、勵名節,以意氣上人;賊至,率先投款。自古遭變死有數端:有死于城破之日者、有死于稱帝之日者。故于李賊稱帝日死之。

學濂有老仆,經事忠節,勸主人盡忠,勿負先老爺一生名節;學濂唯唯。先以事遣此仆歸,遂降賊;初授外任,以韓霖薦授司務。

楊士聰云:『自古有不受偽官而生為節士者矣,未有既受偽官而死為忠臣者。戶政司務學濂業已經月為之,李賊縱不即位,此司務果誰氏之官耶?欲蓋彌彰,徒資笑柄』。

賊將遁,尚有被系數人未放者,各與一繩,令自縊;申濟芳與焉。縊既,賊于死尸各打五棍發出。濟芳移至館,家人見其喉間嗡翕微動,以湯灌之,乃蘇。問其受棍時,全然不覺,惟第五棍稍似有物及身耳。賊西竄,始得南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炉霍县| 富锦市| 垫江县| 日喀则市| 乌拉特中旗| 交城县| 金溪县| 施甸县| 唐海县| 泰安市| 东安县| 康马县| 安国市| 紫金县| 宜宾市| 双江| 镇坪县| 达尔| 平谷区| 望都县| 通海县| 万州区| 东台市| 印江| 沁源县| 武胜县| 休宁县| 鄂伦春自治旗| 满城县| 平乐县| 阿巴嘎旗| 昭苏县| 涪陵区| 乐亭县| 桂东县| 班戈县| 龙井市| 甘谷县| 常熟市| 罗山县| 拉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