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文佛坐在九品蓮臺上,忽然白氣生在面前,又叫阿南:“西舍展開《群仙簿》,看過哪位佛祖菩薩凡情已滿,今該歸位。”阿南西舍將《群仙簿》從頭一看:“原是普賢菩薩下凡,轉黃氏不迷本性,自幼吃齋,三十二歸陰,借尸轉張世亨,女轉男身,積下大功,今該得道。趙令方是卷簾將軍下世,他的兩世兒女俱是金童玉女落凡,程氏夫人是引路仙女降世,望我佛定奪。”佛祖曰:“這就是了,選達摩上殿。”達摩上殿:“我佛有何功事?”佛曰:“命你南華縣指化張世亨大道,他本黃氏投竅,女轉男身,普賢菩薩降世,于他一家成就大事,不可遲誤。”達摩領旨下殿,佛祖回宮。達摩別了西境,駕定祥云,往東而來。
達摩祖領佛旨離了西境,駕祥云空中來東土而行。
在云端往下看東土情景,一個個落紅塵入了火坑。
酒色迷財氣禍世人不醒,名與利恩與愛纏身法繩。
人只知貪歡樂你強我勝,大限到只落得兩手脫空。
親父子好爭斗弟兄不睦,循環理冤仇報幾個能明?
為富貴不積德善事不懂,造下孽到地獄受苦無窮。
沒幾個長齋戒去把經誦,口雖善做事錯心不公平。
依我看既為人要顧性命,到寶山空回去枉活一生。
這都是閑談世任作無用,一霎時來到了南華縣中。
在云端變凡體將身一縱,化成了一僧人走進城中。
變成一僧人,走進南華城。
一直到張府,驚動把門公。
話說達摩祖變成了一位僧人,手拿木魚來到張府說于門官:“稟你家老爺,就說有一貧僧人前來化緣。”門官遂進說與老爺:“有一僧人化緣。”張世亨正然看經,忽聽來了化緣僧人,心中甚喜,隨請進來。達摩祖走進,先參佛祖,次與張老爺見禮,世亨還禮,把僧人讓在上座吃茶。僧人吃茶已畢,口稱:“善人,我來貴府化些善緣,你可愿否?”張世亨曰:“那座名山而來?可化多少銀錢?”達摩僧人答曰:
貧僧家住在靈山,雙林樹下有茅庵。
聞聽貴府善德大,千里迢迢到此間。
金銀財寶我不化,但化老爺去修煉。
你的根基早栽就,女轉男身感動天。
張世亨聽他言心中驚戰,我的事他怎知前后的端?
他說話太奇怪半隱半現,若還是有道德引我修仙。
遵僧人發慈悲冒問一遍,講一講修煉理怎樣成丹?
果能合三教理不差一線,我拜你為師傅千里有緣。
有僧人坐齋堂細把妙現,遵一聲張善人細聽根源。
想人生出世來誰無塵染?是仙佛下凡來都有孽冤。
得人身生中華正好修煉,怕的是無明師難上法船。
論修行不過是規矩莫犯,要齋戒多誦經樹道根源。
儒門中求生死執中一貫,釋迦修萬法歸指點玄關。
道祖爺三品藥人人能煉,出者玄入者牝守一抱元。
儒《周易》、釋《大藏》、《道德》明顯,教分三理合一不二不偏。
汝想修升表文奏于玉案,發下了五雷愿地府抽鉛。
改名號標天榜三師舉薦,指與你生死竅立關丹田。
運三車轉寶輪前后不斷,無字經悟開了入圣超凡。
這本是修行法不差一點,非三生有大德難得真傳。
想你這大德行自能悔懺,得了道我保你能坐金蓮。
達摩祖修行理講了一遍,喜得個張世亨喜地歡天。
自古有緣度有緣,無緣致死不上船。
我今你府把緣化,為你靈性顛倒顛。
陽歸陰來陰轉陽,神轉人體女轉男。
若還找著歸家路,不失西方九品蓮。
話說僧人把那修行情由說了一遍,又把他出身改嫁、歸陰游獄、借尸還魂半明半暗略表幾句,說得張世亨如同夢醒一般,知是有道僧人到來,急忙上前下跪,懇求老師指我修行路徑,永不忘恩。達摩祖曰:“既求大道,就在佛前備供,我與你升表奏天,要你發誓上來。”
世亨聽罷供備到,奉請師傅把佛朝。
達摩與他上了表,奏與天曹共地曹。
姓張世亨要進道,桂香乳名黃姓昭。
與他更名張悟了,了道將名紫府標。
悟了發誓忙跪倒,不遵歸戒雷火燒。
見他發誓哈哈笑,焚香指他路一條。
這是玄關你記好,合同緊守搭天橋。
無我無人日月曌,行住坐臥守此爻。
這是一步神仙道,金仙口訣二步交。
傳道已畢神送了,三歸五戒講根苗。
三歸本是佛法僧,天有地有人內包。
五戒殺盜邪妄酒,犯了一戒不升超。
三心不掃三大毒,過去未來現在拋。
四相不飛四苦海,眼耳鼻舌把罪招。
依著佛規修成道,九品蓮臺樂逍遙。
這是道規你記到,免得為師把心操。
世亨謝恩坐安好,煩勞恩師這一遭。
達摩祖傳大道,張世亨改名號。
后天事未成就,祈恩師指一條。
張世亨受道已畢,問師傅:“我有前兒后女,未曾婚配,還有夫人程氏,趙令方先恩后親,如今吃齋,都是我一人照管。想我今得了大道,心想脫身,這事怎了?”僧人道:“你兩世兒女可曾婚配?”世亨曰:“兩姓三男三女俱無婚配。”僧人道:“既得人道清凈,是佛不免,趙家嫁張家,張家嫁趙家,張趙成親眷,你們不管他三男三個女,兩家不差嚇,一來有照管,就是脫身法。”
張世享聽師言此理不錯,真乃是大羅仙從天降來。
喚令方叫夫人齊到庭內,兒和女都到來我有鋪排。
霎時間到經堂一齊問訴,尊老爺為甚么喚我們來?
叫令方程夫人二人聽講,為的咱終身事交始后來。
眼看看兒和女成人長大,今日里要議定婚配和諧。
他兒女你兒女趙程兩姓,我姓張在中間是個妁媒。
趙令方稱老爺你看該怎,程夫人叫員外憑你酌裁。
自入衙大小事是你分擺,婚姻事你主張把俺推開。
合定婚姻由天排,五行八字配起來。
大女小男上等婚,小女大男進仙來。
張世亨言道:“趙親翁,你把你兩個長女嫁我兩個長男,程氏一個小女配你的小兒,大小歲數俱革這五六歲,親上加親,豈不是好!夫人你看如何?令方程氏一聽,滿心歡喜,合堂大笑曰:
大才人有大才用,兩姓三雙龍配鳳。
兒女個個皆歡喜,異日花燭把親成。
張世亨把此事吩咐明白,叫令方和夫人細聽根芽。
咱兒女成婚配我心不掛,你二人多念經靠定菩薩。
我隨定有道僧泰山頂下,異日回請經文談說佛法。
若回早與兒女完成婚嫁,若回遲莫等我你們開發。
趙令方程氏女聽他說罷,聽老爺吩咐咱句句不差。
遇著位高明師請到府下,帶幾本好經卷與咱說法。
一家人說話畢僧人告假,張悟了打行李隨師出家。
臨起身吩咐你真經誦下,勤燒香要施舍如我在家。
居家人送了府輾轉回話,要相會三期至大赴龍華。
悟了隨師出了家,居家不解其中話。
世亨根深明師度,張趙兩家莫認下。
話說黃桂香女轉男身,得了大道。趙令方殺孽未了,只可誦經放生。他的兩處兒女俱是星象下世,還有凡情。張門夫人還有一世人身,只可看經念佛,修來世洪福。張悟了隨定達摩老祖離了紅塵,去至泰山頂上,尋了一處清凈佛廟,內有僧人二個。達摩吩咐小沙泥:“這一善人是我門徒,就在此廟修煉,要你扶持,后有重賞。”二沙泥曰:“修行出家之人,何分你我?在此正好。”
一份和尚一份齋,哪個出家帶多財?
衣食二字總不少,佛祖門徒天下齋。
達摩祖師巧安排,悟了弟子聽心懷。
此處修行多自在!吃穿不愁樂陶哉!
今時黃道把供擺,傳你口訣采藥來。
悟了虔誠擺上供,重發誓愿跪塵埃。
老祖傳下真口訣,丹田三關齊指開。
藥老藥嫩仔細采,前降后升到蓬萊。
藥苗采成三車載,還要用火鍛煉開。
文武火候有主宰,沐浴溫養結圣胎。
周天度數要仔細,三年九載見如來。
我這一去三千界,那時脫殼那時來。
悟了叩頭把師拜,我的性命你安排。
師弟分離出廟走,悟了送下山門臺。
此會離別心爽快,苦修苦煉望師來。
達摩出廟歸山,久等三年九載。
悟了誠心修煉,脫殼還是女胎。
話說張世亨離了家一年有余,趙令方知是修仙訪道去了。與程氏言道:“老爺出府未回,咱那兒女配合怎了?”程氏曰:“老爺不回,不妨擇定日期婚配就是。”至此成親以后,兒子個個成名,入朝盡忠;女子一品夫人。趙令方與程氏言道:“咱老爺不回,必是入山修行。咱亦各設佛堂,誠心誦經、辦善事,戒殺放生,自有好處。”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