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仁,江陰周莊人。儒而貧,授讀同村武舉人家,室廳事側。廳事為武舉人教子弟習武之所,系繩梁間,懸布囊,中實以斗許砂粒,重數十斤,名曰砂囊,拳擊之以練臀力。而囊懸當路,頗障行。子仁出入必以手推之,始頗覺重不任。久之,慣無所難矣。
一日,解學歸,躑躅行隴上。有樵夫相迎擔薪至,道狹不能避,子仁衣敝舊,猝為薪壞。子仁怒,詬樵。樵不遜,曰:若衣自不牢,乃欲咎予擔薪乎。
子仁拉薪擔,必欲責樵償。樵欺子仁懦不武,舍擔奮拳欲歐之。子仁怒,伸手推樵如推囊。樵大吼,倒跌十許步,仆地,僵不起。子仁心怕欲遁,已為耕者所見,執訴官。
官素號明察,蒞視,命仵人驗報。謂樵者左胸當子仁手所著處,肋骨盡折,向內陷,傷心臟,故死,然非有拳勇者不能相創若此。
子仁泣自陳非拳勇者,官則訊子仁何業。曰:授讀武舉人家。
曰:子從武舉人習藝乎。
曰:否。
然則子若何推樵者?
子仁具言樵者相毆還推狀。
官則又曰:推以何手。
曰右手。
官命起側身用右手作推勢,選壯夫偽為樵者,立其前當之。觸手翻轉如秋葉,有數人疾扶其人,乃得止勿傾跌。子仁亦愕不自解何以右手力致巨若是。
官呵命之曰:易左手。
左手推則絕無力,其人止勿動如故。
官謂子仁曰:汝家離此幾何。
曰:不遠。
曰:吾欲臨汝家稍憇,汝導我。
抵所居,察之,無戎器,不似武勇者家。又命導視武舉人家,及門,呼先子仁進,官隨之。登廳事,適道砂囊下過。子仁無意起右手推之,囊應手去數丈。官見,命易用左手推。纔微動不及尺。
官曰:止,得之矣。此若習用右手推囊,日久遂不自知其力滋長;而左手不用,故力弱不任推也。惟樵不慎損人衣,又不遜欲毆,而若手推之以自衛,情非出于相殺,是若罪有可原,而樵咎由自取也,吾姑寬若勿論抵。
子仁感激出涕稱青天,叩首無算。
判是獄者,聞為鄞縣陳康祺云。
[錢基博曰]吾又聞有村夫子,教村童書,童或輟讀,輒喜駢右手中食兩指拍棹以相警。久之,拍處凹成洼,亦不為意。一日,遇道友,戲拍其肩,友劇痛,手痿不能舉。延醫視,蓋肩骨折也,聞者莫解。其亦此類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