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著有才望學識者。由特旨肬閑充。第四條資政院議員。以欽選及互選之法定之。第五條資政院議員。于院中應有之權。一律同等。無所軒輊。第六條資政院會議期。分為二種。一常年會。一臨時會。常年會每年一次。會期以三個月為率。臨時會無定次會期以一個月為率。第七條資政院開會。閉會。均明降諭旨。刊布官報。第八條資政院開會之口。恭請圣駕臨幸。或由特旨派遣親貴大臣恭代行開會禮。宣布本期應議事件。第二章議員第九條資政院議員。由左列各項人員。年滿三十歲以上者選充。一宗室王公世爵。一滿漢世爵。一外藩蒙藏回王公世爵。一宗室覺羅。一各部院衙門。以四品以下。七品以上者。但審判官。檢察官。及巡警官。不在
其例。一碩學通儒。一納稅多額者。一各省咨議局議員。第十條資政院議員定額如左。一由宗室王公世爵充者。以十六人為定額。一由滿漢世爵充者。以十二人為定額。一由外藩王公世爵充者。以十四人為定額。一由宗室覺羅充者。以六人為定額。一由各部院衙門官充者。以三十二人為定額。一由碩學通儒充者。以十人為定額。一由納稅多額充者。以十人為定額。一由各省咨議局議員充者。以一百人為定額。第十一條資政院議員。欽選互選之別如左。一宗室王公世爵。滿漢世爵。外藩王公世爵。宗室覺羅。各部院衙門官。碩學通儒。及納稅多額者。欽選。一各省咨議局議員互選。互選后。由該省督撫覆加選定。咨送資政院。第十二條資政院議員。欽選及互選詳細辦法。照另定選舉章程辦理。第十三條資政院議員。以三年為任期。任滿一律改選。第三章職掌第十四條資政院應行議決事件如左。一國家歲出入豫算事件。二國家歲出入決算事件。三稅法及公債事件。四新定法典。及嗣后修改事件。但憲法不在此限。五其余奉特旨交議事件。第十五條前條所列第一至第四各款議案。應由軍機大臣或各部行政大臣。先期擬定具奏。請旨。于開會時交議。但第三款所列稅法。及公債事件。第四款所列修改法典事件。資政院亦得自行草具議案。第十六條資政院于第十四條所列事件議決后。由總裁副總裁。分別會同軍機大臣。或各部行政大臣具奏。請旨裁奪。第四章資政院與行政衙門之關系第十七條資政院議決事件。若軍機大臣或各部行政大臣不以為然。得聲敘原委事由。咨送資政院覆議。第十八條資政院于軍機大臣。或各部行政大臣。咨送覆議事件。若仍執前議。應由資政院總裁。副總裁。及軍機大臣。或各部行政大臣。分別具奏。各陳所見。恭候圣裁。第十九條資政院會議時。軍機大臣及各部行政大臣。得親臨會所。或派員到會。陳述所見。但不列議決之數。第二十條資政院于各衙門行政事件。及內閣會議政務處議決事件。如有疑問。得由總裁副總裁咨請答覆。若軍機大臣。或各部行政大臣。認為必當秘密者。應將大致緣由聲明。第二十一條軍機大臣。或各部行政大臣。如有侵奪資政院權限。或違背法律等事。得由總裁副總裁據實奏陳。請旨裁奪。前項奏陳事件。非有到會議員三分之二以上之同意。不得議決。第五章資政院與各省咨議局之關系第二十二條資政院于各省政治得失。人民利病。有所咨詢。得由總裁副總裁劄行該省咨議局申覆。第二十三條各省咨議局與督撫異議事件。或此省與彼省之咨議局互相爭議事件。均由資政院核議。議決后。由總裁副總裁具奏。請旨裁奪。前項核議事件。關涉某省者。該省咨議局所選出之議員。不得與議。第二十四條各省咨議局。如因本省督撫有侵奪權限。或違背法律等事。得呈由資政院核辦。前項核辦事件。若審查屬實。照第二十一條辦理。第六章資政院與人民之關系第二十五條各省人民。于關系全國利害事件。有所陳請。得擬具說帖。并取具同鄉議員保結。送呈資政院核辦。第二十六條前條陳請事件。應先由議長交該管各股議員審查。如無違例不敬之語。方準收受。其經審查后批駁者。在本會期內不得再行投遞。或另向他處投遞。第二十七條資政院于人民陳請事件。若該管各股議員多數認為合例可采者。得將該件提議。作為議案。其關于行政事宜者。應咨送各該衙門辦理。第二十八條資政院不得向人民發貼告示。或傳喚人民。第二十九條資政院于民刑訴訟事件。概不受理。第七章會議第三十條資政院會議時。由總裁為議長。副總裁為副議長。議長有事故時。由副議長代理。第三十一條資政院常年會。自九月初一日起。至十二月初一日止。其有必須接續會議之事。得延長會期一個月以內。第三十二條資政院臨時會。于常年會期以外。遇有緊要事件。由行政各衙門。或總裁副總裁之協議。或議員過半數之陳請。均得奏明。恭候特旨召集遵行。第三十三條資政院議員。于召集后。應以抽簽法分為若干股。每股由議員互推一人為股長。第三十四條資政院會議。非有議員三分之二以上到會。不得開議。第三十五條資政院會議。以到會議員過半數之所決為準。若可否同數。則取決于議長。第三十六條資政院自行提議事件。非有議員三十人以上之同意。不得作為議案。第三十七條資政院于豫算法典。及其余重要議案。應先由議長交該管各股議員調查明確。方得開議。第三十八條資政院會議。應由總裁副總裁先期將議事日表。通知各議員。并咨送行政衙門查照。第三十九條資政院議員。于議案有關系本身。或其親屬。及一切職官例應回避者。該員不得與議。第四十條資政院議員。如原有專摺奏事之權者。于本院現行開議之事。不得陳奏。第四十一條資政院議員。除現行犯罪外。于會期內。非得本院承諾。不得逮捕。第四十二條資政院議員。于本院議事范圍內。所發言論。不受院外之詰責。其以所發言論。在外自行刊布者。如有違犯。仍照各本律辦理。第四十三條資政院會議。不禁旁聽。其有左列事由。經議員公認者。不在此限。一行政衙門咨請禁止者。二總裁副總裁同意禁止者。三議員三十人以上提議禁止者。第四十四條資政院議事細則。分股辦事細則。及旁聽規則。另行厘定。第八章紀律第四十五條資政院議場內。應分設守<目辟>行<匧心>口<韋未><夗貝>警官。及巡官巡警。聽候議長指揮。其員額及守<目辟>行<匧心>口<韋未><夗貝>章程。另行厘定。第四十六條資政院議員。于會議時。違背院章。及議事規則者。議長得止其發議。違者得令退出。旁聽人有不守規則者。議長得令退出。其因而紊亂議場秩序者。不能會議者。議長得令暫時停議。第四十七條資政院議員。有屢違院章。或語言行止謬妄者。停止到會。其情節重者除名。第四十八條資政院議員。無故不赴召集。或赴召集后。無故不到會。延至十日以上者。均除名。第四十九條資政院議員。有以本院之名義。干預他事者。停止到會。其情節重者除名。第五十條資政院議員。停止到會。以十日為限。由總裁副總裁同意行之。除名。以到會議員三分之二以上決議行之。第五十一條資政院議員。有應行除名者。如系欽選人員。應由總裁副總裁奏明。請旨辦理。第五十二條資政院有左列情事。得由特旨諭令停會。一議事踰越權限者。二所決事件。違背法律者。三所議事件。與行政衙門意見不合。尚待協商者。四議員在議場有狂暴舉動。議長不能處理者。停會之期。以十五日為限。第五十三條資政院有左列情事。得由特旨諭令解散。重行選舉。于五個月以內。召集開會。一所決事件。有輕蔑朝廷情形者。二所決事件。妨害國家治安者。三不遵停會之命令。或屢經停會。仍不悛改者。四議員多數。不應召集。屢經督促。仍不到會者。資政院奏、擇定貢院舊址。建筑資政院。請飭下估修。按照奏定各節。克期辦理。得旨、著派溥倫、孫家鼐、核實估修。以重要工。摺包現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