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本紀八(3)
- 清史稿
- 趙爾巽 柯劭忞
- 4972字
- 2015-12-17 14:14:29
二月丁巳,詔宋儒朱子配享孔廟,在十哲之次。江蘇巡撫張伯行與總督噶禮互訐,俱解任,交張鵬翮、赫壽查審。福建浙江總督范時崇疏陳沿海漁船,只許單桅,不許越省行走,交地方文武鈐束。上曰:“此事不可行。漁戶并入水師營,則兵弁侵欺之矣。盜賊豈能盡除,竊發何地無之?只視有益于民者行之,不當以文法為捕具也。”戊寅,命卓異武官照文職引見。庚辰,上還京。壬午,詔曰:“承平日久,生齒日繁。嗣后滋生戶口,勿庸更出丁錢,即以本年丁數為定額,著為令。”
三月辛卯,諭大學士:“翻譯本章,甚有關系。昨見本內‘假官’二字,竟譯作‘偽官’,舛錯殊甚。其嚴飭之。”丁酉,上御經筵。
夏四月丁巳,賜王世琛等百七十七人進士及第出身有差。甲子,以康泰為四川提督。定會試分省取中例。壬申,諭:“故大學士熊賜履夙學舊臣,身歿以后,時軫于懷。聞其子已長成,可令來京錄用。”壬戌,予故一等待衛海青副都統銜,予祭葬,謚果毅。致仕大學士陳廷敬卒,命皇三子奠茶酒,御賦輓詩,命南書房翰林勵廷儀、張廷玉赍焚,予治喪銀一千,謚文貞。詔明年六旬萬壽,二月特行鄉試,八月會試。以嵩祝為大學士,黑碩咨為禮部尚書,滿篤為工部尚書,以王掞為大學士,陳詵為禮部尚書,起張廷樞為工部尚書。丙子,上奉皇太后避暑熱河,啟鑾。壬午,上駐蹕熱河。
五月壬寅,命有司稽察流民徙邊種地者。以穆丹為左都御史,鄂代為蒙古都統。
六月癸丑朔,日有食之。丁巳,命穆和倫、張廷樞覆按江南督撫互訐案。湖廣鎮筸紅苗吳老化率毛都塘等五十二寨內附。辛酉,以張朝午為廣西提督。
秋八月癸丑,上行圍。戊寅,詔朝鮮遇有中國漁船違禁至界汛,許拘執以聞。鎮筸苗民續內附八十三寨。
九月庚戌,上奉皇太后還宮。皇太子胤礽復以罪廢,錮于咸安宮。
冬十月壬戌,穆和倫等覆按江南獄上,上命奪噶禮職,張伯行復任。以揆敘為左都御史,赫壽為江南江西總督。
十一月乙酉,前福建提督藍理獄上,應死。上念征臺灣功,特原之。己亥,群臣以萬壽六旬請上尊號,不許。丁未,以復廢皇太子胤礽告廟,宣示天下。己酉,上謁陵,賜守陵大臣白金。
十二月甲戌,上還京。
是歲,免直隸、江南、山東、浙江等省二十三州縣災賦有差。朝鮮入貢。
五十二年癸巳春正月戊申,詔封后藏班禪胡土克圖喇嘛為班禪額爾得尼。
二月庚戌,趙申喬疏言太子國本,應行冊立。上以建儲大事,未可輕定,宣諭廷臣,以原疏還之。乙卯,上巡幸畿甸。編修戴名世以著述狂悖棄市。進士方苞以作序干連,免死入旗,旋赦出之。乙亥,上還駐申昜春園。
三月戊寅朔,諭王大臣:“朕昨還京,見各處為朕保釐乞福者,不計其數,實覺愧汗。萬國安,即朕之安,天下福,即朕之福,祝延者當以茲為先。朕老矣,臨深履薄之念,與日俱增,敢滿假乎?”又諭:“各省祝壽老人極多,倘有一二有恙者,可令太醫看治。朕于十七日進宮經棚,老人已得從容瞻覲。十八日正陽門行禮,不必再至龍棚。各省漢官傳諭知悉。”甲午,上還宮,各省臣民夾道俯伏歡迎,上駐輦慰勞之。乙未,萬壽節,上朝慈寧宮,御太和殿受賀,頒詔覃恩,錫高年,舉隱逸,旌孝義,蠲逋負,鰥寡孤獨無告者,官為養之,罪非殊死,咸赦除焉。壬寅,召直省官員士庶年六十五以上者,賜宴于申昜春園,皇子視食,宗室子執爵授飲。扶掖八十以上老人至前,親視飲酒。諭之曰:“古來以養老尊賢為先,使人人知孝知弟,則風俗厚矣。爾耆老當以此意告之鄉里。昨日大雨,田野霑足。爾等速回,無誤農時。”是日,九十以上者三十三人,八十以上者五百三十八人,各賜白金。加祝釐老臣宋犖太子少師,田種玉太子少傅。甲辰,宴八旗官員、兵丁、閒散于申昜春園,視食授飲、視飲賜金同前。是日,九十以上者七人,八十以上者一百九十二人。
夏四月甲寅,以鄂海為陜西四川總督,額倫特為湖廣總督,高其位為湖廣提督。四川提督岳升龍請入籍四川,許之。丁卯,遣官告祭山川、古陵、闕里。五月丙戌,上奉皇太后避暑熱河。調張廷樞為刑部尚書,王頊齡為工部尚書。頒賚蒙古老人白金。辛丑,詔停本年秋決。
閏五月乙卯,賚熱河老人白金。御史陳汝咸招撫海寇陳尚義入見,詢海上情勢及洋船形質,命于金州安置,置水師營。
六月丁丑,修律算書。
秋七月壬子,詔宗人削屬籍者,子孫分別系紅帶、紫帶,載名玉牒。丙寅,上行圍。
八月丁丑,蒙古鄂爾多斯王松阿拉布請于察罕讬灰游牧,不許,命游牧以黃河為界,從總兵范時捷請也。
九月甲子,上奉皇太后還宮。辛未,以江南漕米十萬石分運廣東、福建平糶。
冬十月丙子,以張鵬翮為吏部尚書。乙酉,賜王敬銘等一百四十三人進士及第出身有差。
十一月己酉,詔免廣東、福建、甘肅二十一州縣衛明年稅糧。癸亥,上謁陵。
十二月己卯,以赫奕為工部尚書。辛卯,令文武科目原兼應者,許改試一科。壬辰,上還京。甲午,以五鬲為蒙古都統。辛丑,祫祭太廟。
是歲,免浙江十州縣災賦有差。朝鮮、琉球入貢。
五十三年甲午春正月己未,命修壇廟殿廷樂器。癸亥,戶部請禁小錢。上曰:“凡事必期便民,若不便于民,而惟言行法,雖厲禁何益。”戊辰,上巡幸畿甸。丁卯,以何天培為京口將軍。
二月甲戌,詔停今年秋審,矜疑人犯,審理具奏,配流以下,減等發落。乙酉,上還京。癸丑,命侍郎常泰、少卿陳汝咸赴甘肅賑撫災民。丁巳,前尚書王鴻緒進明史列傳二百八十卷,命付史館。
夏四月戊子,改師懿德為甘肅提督。辛卯,上奉皇太后避暑熱河。六月乙亥,詔:“拉藏汗年近六十,二子在外,宜防外患,善自為謀。”癸未,以炎暑免從臣晚朝。
秋七月辛卯,詔以江南又旱,浙江米貴,河南歉收,截漕三十萬石,分運三省平糶。
八月乙亥,上行圍。
九月丙寅,上奉皇太后還宮。
冬十月己巳朔,命張鵬翮、阿錫鼐往按江南牟欽元獄。己丑,命大學士、南書房翰林考定樂章。
十一月,敕戶部截漕三十馀萬石,于江南、浙江備賑。戊申,免甘肅靖邊二十八州縣衛明年額賦。誠親王胤祉等以御制律呂正義進呈,得旨:“律呂、歷法、算法三書共為一部,名曰律歷淵源。”甲寅,冬至,祀天于圜丘,奏新樂。丙辰,上巡幸塞外。貝勒胤秚屬下人雅齊布有罪伏誅。遣何國棟測量廣東、云南等省北極出地及日景。
十二月癸酉,上駐特布克,賜隨圍蒙古兵銀幣。己丑,上還京。辛卯,洮、岷邊外生番喇子等一十九族內附。
是歲,免江南、河南、甘肅、浙江、湖廣等省百二十二州縣災賦有差。朝鮮入貢。
五十四年乙未春正月甲子,停五經中式例。封阿巴垓臺吉德木楚克為輔國公。詔貝勒胤秚、延壽溺職,停食俸。
二月戊辰朔,張伯行緣事解任,交張鵬翮審理。己巳,以施世綸為漕運總督。辛未,上巡幸畿甸,諭巡撫趙弘燮曰:“去年臘雪豐盈,今年春雨應節,民田想早播種。但慮起發太盛,或有二疸之虞。可示農民蕓耨宜疏,以防風霾。”又諭:“朕時巡畿甸,見民生差勝于前。但誦讀者少,風俗攸關。宜令窮僻鄉壤廣設義學,勸令讀書。爾有司其留意。”甲午,以杜呈泗為江南提督,穆廷栻為福建陸路提督。
三月己亥,以蒙古吳拉忒等部十四旗雪災,命尚書穆和倫運米往賑,教之捕魚為食。庚子,以趙弘燮為直隸總督,任巡撫事。以睦森為寧古塔將軍。
夏四月庚午,賜徐陶璋等一百九十人進士及第出身有差。己卯,師懿德奏策旺阿拉布坦兵掠哈密,游擊潘至善擊敗之。命尚書富寧安、將軍席柱率師援剿,祁里德赴推河,諭喀爾喀等備兵。庚辰,徵外藩兵集歸化城,調打牲索倫兵赴推河。己丑,諭議政大臣:“朕曾出塞親征,周知要害。今討策旺阿拉布坦進兵之路有三:一由噶斯直抵伊里河源,趨其巢穴;一越哈密、吐魯番,深略敵境;一取道喀爾喀,至博克達額倫哈必爾漢,度嶺扼險。三路并進,大功必成。”壬午,漕運總督郎廷極卒,上稱其撫恤運丁,歷運無阻,予祭葬,謚溫勤。辛卯,上奉皇太后避暑熱河。乙未,命富寧安分兵戍噶斯口,總兵路振聲駐防哈密。
五月丙午,黑龍江將軍宗室楊福卒,賜銀一千兩,命侍衛尚崇義、傅森馳驛賜奠,謚襄毅,命其子三官保暫署父任。戊午,內閣侍讀圖理琛使于鄂羅斯,使備兵。
六月壬申,命都統圖斯海等赴湖灘河朔運糧。甲戌,富寧安、席柱疏報進兵方略。得旨,明年進兵。丁亥,兵部尚書孫徵灝卒,賜鞍馬二、散馬二、銀五百兩,謚清端。
秋七月甲午朔,命和托輝特公博貝招撫烏梁海。辛酉,命公傅爾丹往烏蘭古等處屯田。
八月辛未,大學士李光地乞假歸,上賦詩送之。癸酉,上行圍。壬辰,撤噶斯口戍兵還肅州。
九月己酉,博貝招撫烏梁海部來歸。
冬十月丙寅,上諭大學士:“朕右手病不能寫字,用左手執筆批答奏摺,期于不泄漏也。”辛巳,上奉皇太后還宮。詔順天、保定、河間、永平、宣化今歲雨溢,穣耗不登,所有五府應完五十五年稅糧,悉蠲除之。
十一月甲午,以范時崇為左都御史,覺羅滿保為浙江福建總督,宗室巴塞為蒙古都統。庚子,停京師決囚。辛丑,以宋臣范仲淹從祀孔廟。己未,冬至,祀天于圜丘,始用御定雅樂。
十二月己巳,以塔拜為杭州將軍。命護軍統領晏布帥師駐西寧。甲申,張伯行以疑贓誣參論罪應死,上原之,起為倉場侍郎。
是歲,免江南、湖南二省二十四州縣衛災賦有差。朝鮮、琉球入貢。
五十五年丙申春正月壬子,上幸湯泉。
二月乙丑,命副都統蘇爾德經理圖呼魯克等處屯田。癸酉,上還駐申昜春園。丙子,詔免安南歲貢犀角、象牙。己卯,上巡幸畿甸。庚寅,定丁隨地出例。
三月丁酉,恤贈廣西右江剿瑤傷亡參將王啟云官蔭。庚子,上還宮。乙巳,召席柱還,以晏布代之,路振聲參軍事。癸丑,蒙古圖爾胡特貝子阿拉布珠爾請從軍。命率蒙古兵戍噶斯口。貴州巡撫劉蔭樞疏請罷兵,命乘傳詣軍周閱議奏。
閏三月癸亥,以額倫特署西安將軍,滿丕署湖廣總督。丁丑,以左世永為廣西提督。壬午,發京倉米二十萬石賑順天、永平。五城粥廠展期至秋。命禮部祈雨。
夏四月癸卯,上奉皇太后避暑熱河。
五月庚申,上駐熱河,齋居祈雨。起馬齊為大學士,穆和倫為戶部尚書。壬戌,發倉米平糶。預發八旗兵糧。甲子,雨。上曰:“宋儒云:‘求雨得雨,旱豈無因。’此言可味也。”己巳,京師遠近雨足,上復常膳。乙酉,赫奕免,以孫渣齊為工部尚書。
六月丙辰,上幸湯泉。
秋七月辛未,命移噶斯口防軍分戍察罕烏蘇、噶順。癸未,上行圍。
八月乙卯,前奉天府尹董弘毅坐將承德等九州縣米豆改徵銀兩,致倉儲闕乏,黜官。
九月庚午,以蔣陳錫為云南貴州總督。甲申,上奉皇太后還宮。
冬十月丁亥朔,詔刑部積歲緩決長系人犯,分別減釋之。停本年秋決。戊子,以托留為黑龍江將軍,趙弘燦為兵部尚書。癸巳,詔:“近以策旺阿拉布坦侵入哈密,徵兵備邊,一切飛芻輓粟經過邊境,不無借資民力。所有山西、陜西、甘肅四十八州縣衛應徵明年銀米穣草及積年逋欠,悉與蠲除。”丁酉,詔肅州與布隆吉爾毗連迤北西吉木、達里圖、金塔寺等處,招民墾種。以楊琳為廣東廣西總督。以宗室巴賽為滿洲都統,晏布為蒙古都統。丙午,策旺阿拉布坦執青海臺吉羅卜藏丹濟布,犯噶斯口,官兵擊走之。命額倫特駐師西寧,分兵戍噶斯口,布隆吉爾散秩大臣阿喇衲赴巴爾庫爾參贊軍事。
十一月乙丑,以傅爾丹、額爾錦為領侍衛內大臣。戊辰,上謁陵。甲申,上巡行塞外。盜發明陵,命置之法。
十二月己酉,上還京。詔免順天、永平三十五州縣明年地丁稅糧,其積年逋賦并除之。
是歲,免直隸、江南、山東、浙江、江西、湖廣等省六十三州縣災賦有差。朝鮮、安南入貢。
五十六年丁酉春正月丁卯,修周易折中成,頒行學宮。壬午,以徐元夢為左都御史,朱軾為浙江巡撫。
二月丙戌朔,上巡幸畿甸。乙未,徵奉天、吉林兵益祁里德軍。癸卯,上還駐申昜春園。丁未,定盜案法無可寬、情有可原例。順承郡王諾羅布薨,謚曰忠,子錫保襲封。左都御史揆敘卒,予祭葬,謚文端。
三月丁巳,上御經筵。戊寅,以富寧安為靖逆將軍,傅爾丹為振武將軍,祁里德為協理將軍,視師防邊。壬午,上巡視河西務堤。
夏四月乙酉,上還駐申昜春園。乙未,發通州倉米分貯直隸州縣備賑。丙申,碣石鎮總兵陳昂奏天主教堂各省林立,宜行禁止,從之。以孫柱、范時崇為兵部尚書。辛丑,上奉皇太后避暑熱河。
五月庚申,九卿議王貝勒差人出外,查無勘合,即行參究。
六月壬子,傅爾丹襲擊厄魯特博羅布爾哈蘇,斬俘而還。兵部尚書趙弘燦卒,予祭葬,謚清端。
秋七月丙辰,策旺阿拉布坦遣其將策零敦多布侵掠拉藏。癸亥,富寧安襲擊厄魯特于通俄巴錫,進及烏魯木齊,毀其田禾,還軍遇賊畢留圖,擊敗之。陣亡灰特臺吉紥穆畢,追封輔國公。
八月壬午朔,上行圍。
九月辛未,以路振揚署四川提督。河南奸民亢琫滋事,官兵捕之,琫走死。命尚書張廷樞、學士勒什布往鞫,得前巡撫李錫貪虐激變狀以聞。李錫褫職論死,賊黨伏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