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5章 志十八(4)

康熙元年正月朔,長興晝晦。九月,昌黎風霾。二年正月,蘄州晝晦。四年正月朔,蕭縣晝晦。四月辛亥,臨邑晝晦。七年二月,咸寧晝晦。十二年七月,樂亭風霾。十三年二月,咸陽大風霾十馀日。三月,朝城晝晦。十四年三月二十六日,冀州起異風,自巳至戌,黃霾蔽天,屋瓦皆飛;懷安、西寧大風霾晝晦;玉田大風,揚沙拔木,陰霾竟日。十五年五月,貴州晝晦如夜。十六年春,清河風霾四十馀日。二十三年四月朔,朝城晝晦。七月望,壁山晝晦。二十四年正月二十三日,文安大風霾,晝晦如夜;武邑黑風晝晦。二十五年二月二十七日,鄆城黑風晝晦。二十七年四月朔,西寧、龍門、延安、文縣同日晝晦。二十九年三月十九日,廣宗風霾,紅、黃、黑、白互變。四月初五日,西寧晝晦。三十年三月初四日,寧陽大風晝晦。三十一年正月朔,廣宗晝晦,青州、沛縣、丘縣大風晝晦。二月朔,丘縣大風赤霾晝晦,廣宗晝晦。三十二年二月十七日,丘縣大風霾,空中望之如火。十八日,桐鄉大風霾。十九日,湖州大風霾。三十三年四月朔,保安州晝晦。三十四年四月,肅州晝晦。三十五年正月,靜樂晝晦。二月十八日,定陶黑風,觸器有光,行人不辨咫尺。三十六年三月朔,靖遠晝晦。三十七年四月,龍門晝晦。四十二年五月二十二日,鞏縣大風晝晦。四十四年五月十八日,利津、陽信晝晦。四十五年正月十二,商河狂風晝晦。四十七年六月二十五日,涼州晝晦如夜。四十八年六月,東昌大風霾蔽天。四十九年三月初七日,中衛晝晦者四日。六月初二日,什邡晝晦。五十年五月壬子,諸城晝晦。五十一年二月癸亥,東平、東阿大風,色紅黑,自申至亥方止;陽穣黑風晝晦;郯城、莘縣大風霾。三月十六日,鉅鹿風霾如火,晝晦如夜。六月十日,恩縣赤霾蔽天,咫尺不辨人物。十一月二十一日,宿州晝晦。五十三年二月二十一日,井陘風霾蔽天,晝晦。五十五年五月,壽光、臨朐大風晝晦。五十七年五月二十二日,新樂大風晝晦。五十九年五月二十六日,青城大風晝晦。六月,太平大風霾。六十年夏,丘縣大風霾連日。六十一年七月,元氏、沁州大風霾。

雍正元年三月,青州風霾。四月初七日,獻縣風霾晝晦;恩縣夜起大風,飛石拔木,有頃黑霾如墨,良久復變為紅霾,乍明乍暗,逮曉方息;泰安大風霾晝晦。十一日,高密、高苑大風霾晝晦。十七日,邢臺、元氏大風霾拔木。八月初八日,掖縣大風霾晝晦。二年二月初六日,元氏大風霾。八年正月十一日,高苑大風霾晝晦。

乾隆二年二月初五日,濟寧、鉅野風霾晝晦。三年正月十四日,武寧晝晦。五年五月,高郵大風霾。八年三月,贛州晝晦。十年三月,蒲臺大風晝晦。十七年四月十八日,祁州、新樂風霾損禾。十九年三月朔,慶陽晝晦。二十四年秋,芮城大風霾。二十五年二月初十日,宜昌晝晦。五月朔,昌樂晝晦。二十九年五月二十八日,南陵晝晦。三十二年二月初二日,范縣晝晦。二十四日,南宮大風晝晦。三十三年二月,潞安大風晝晦。三十六年二月朔,太原大風晝晦。初二日,高邑大風霾晝晦。三十八年二月初八日,滕縣大風霾五色,晝晦。三十九年春,南宮多風霾。四十九年二月初二日,菏澤風霾晝晦。五十年二月二十五日,臨清晝晦。四月十八日,南宮、棗強大風霾晝晦。

嘉慶元年三月二十六日,宜城晝晦。二年四月十四日,灤州大風霾晝晦。三年二月二十九日,灤州、昌黎晝晦。十一年十一月,滕縣大風五色,晝晦。十二年二月,武強大風霾,色黃,復黑赤。三月十二日,東光大風霾。十五年正月十七日,臨邑、章丘、新城風霾晝晦。二十七日,滕縣晝晦;南樂大風霾,平地積沙二寸許。二十三年四月,清苑、定州、武強、無極、唐山、臨榆大風霾晝晦。二十四年四月朔酉刻,京師晝晦。

道光三年六月朔,棗陽晝晦。四年六月癸巳,沂水晝晦。六年二月二十二日,武強大風霾,晝晦如夜。二十四日,南宮大風霾晝晦凡三日,濟南風霾晝晦。十年三月二十八日,中衛晝晦。十一年七月十八日,曹縣晝晦。十四年五月十二日,即墨大風霾。十六年正月朔,樂亭風霾。十七年二月甲子,灤州晝晦。十九年三月初六日,元氏大風霾。二十年六月,撫寧晝晦。二十二年六月朔,太平、黃巖、湖州晝晦。二十九年,云夢自正月至五月晝晦凡五閱月。三十年正月,嵊縣風霾十馀日。

咸豐元年五月丙午,灤州大風晝晦。二年二月,蓬萊大風晝晦。三年三月十四日,靈州晝晦,翼日始明。五年四月,灤州狂風晝晦。六年四月,南樂晝晦。七年四月初二日,景寧大風晝晦。十一年四月初四日,曹縣紅霾晝晦。

同治元年二月二十六日,霑化風霾日曀。三月初三日,武強風霾晝晦。二年二月,崇陽大風晝晦。三年六月,菏澤大風晝晦。四年正月十四日,棗陽晝晦。五年正月二十八日,霑化大風霾。九年正月二十五日,霑化大風霾日曀。十一年七月,灤州大風霾。十三年四月,曹縣大風晝晦。

光緒三年八月十五日,菏澤、曹縣大風晝晦。十年五月十三日,興山晝晦。二十年二月二十七日,甘州大風晝晦。二十八年四月初四日,曲陽大風晝晦。三十一年,邢臺晝晦。

順治四年九月,新安桃李華。五年秋,太谷桃李華。六年冬,德平桃李華。七年九月,階州桃再華。十月,銅陵桃李華。十一年九月,廣平桃李華。十三年冬,湖州桃李華。十五年十月,寧鄉桃李華。十七年冬,唐山牡丹華。

康熙二年十月,通州桃李華。四年十二月,德清吉祥寺牡丹開數莖。六年冬,寧津桃李華。七年秋,肥鄉桃李華。八年十一月,西充桃李華。十年八月,唐山海棠華,高邑丁香華。十一年九月,湖州桃李華。十七年十月,陽高桃李華。二十六年八月,新城桃李海棠華。三十年冬,潛江桃李華。三十六年七月,孟縣、平定桃李華。三十八年三月,石阡府學宮桂再華。四十三年冬,曲沃桃杏華。四十六年十月,瓊州海棠再華。五十四年冬,蒲臺李華。五十六年十月,寧津牡丹華。六十年冬,揭陽桃李華。

雍正三年冬,順德桃李華。八年冬,通州桃李華。九年冬,高淳桃李華。十年八月,通州桃李華。十三年七月,清河李再華。

乾隆三年秋,曲沃桃李華。七年冬至日,崇明牡丹開。九年冬,桐鄉桃李華。十年八月,寧津桃李華。十三年五月,玉屏梅花盛開。十四年八月,鎮海杏再華。十六年九月,分宜高林寺牡丹開。十八年九月,新安縣署牡丹開花一朵,十月又開十朵,歷月不萎。九月,太原桃李華。二十年春,普安州桂花盛開。二十四年九月,潞安桃李華。三十年九月,高邑桃李華。三十三年九月,和順桃李華。四十三年九月,新城桃李華。冬,石門桃李華。四十六年九月,臨邑桃李華。四十九年十月,桐鄉鳳鳴寺牡丹開二花,單瓣紫色。十一月,金華桃李華。五十年秋,通州杏再華。六十年十二月,樂清桃李華。

嘉慶四年九月,邢臺桃李華。六年八月,陸川桃李華。

道光三年九月,興國桃花盛開。九年十月,宜城桃李華。十七年冬,望都、清苑桃杏華。二十二年十月,崇陽桃李華。二十四年九月,滕縣桃李華。二十五年十月,鍾祥桃再華。二十九年秋,馀姚桃花盛開。三十年九月,竹山桃李牡丹華。

咸豐元年秋,貴溪桃李華。十月,鄖縣桃李華。四年冬,松滋桃李華。五年十一月,武昌桃李華。九年秋,崇陽桃再華。十月,宜昌桃李華。十年九月,嘉興桃李華。十一月,麻城桃再華。

同治元年十月,襄陽桃李華。二年冬,通州桃李華。四年冬,房縣桃李華。八年冬,黃安桃再華。十二年九月,惠民桃李華。

光緒元年十一月,莊浪桃杏華。四年冬,武昌、光化桃李華。五年冬至時,高淳群花齊放,宛如春色。六年七月,歸州桃李華。九月,蒼溪桃再華。九年冬,興山桃李華。十二年九月,南樂杏再華。二十四年十月,南樂桃李華。三十二年秋,靖遠桃李華。三十四年八月,固原桃李華。

順治十七年八月,玉屏黑蟲蔽山,草木皆盡。

康熙十年秋,潮州蟲生五色,大如指,長三寸,食稼。十一年七月,杭州雨蟲,食穗。十二年七月,萬載蟲食禾。十三年三月,寧都屋上有生黑蟲者,著人甚痛。十七年七月,崇明出兩頭蟲,首尾皆喙,嚙草如刈。十九年六月,婺源青蟲害稼。二十年二月,鄖陽蟲災。二十一年五月,金華蟲災。二十二年四月,恩施蟲災。二十三年五月,渠縣有蟲數萬斛,似蝗,黑色,頭銳,有翅,嗅之甚臭。二十七年七月,蘇州、青浦蟲災。二十九年四月,沁水白黑蟲食禾,結繭。三十年三月,萬載青蟲食禾。三十六年,遵化州生蟲,似槐蟲而黑,食稼幾盡。三十九年,貴縣生蟲,食豆。四十二年,昭化有蟲如蠶,食禾。四十五年二月,房縣蟲食禾。夏,霑化有蟲似螳螂而金色,識者曰,此蒼諸也,見則歲兇。四十九年五月,井陘五色蟲生。五十六年,鶴慶蟲食禾。五十七年夏,新樂生蟲,青色,傷禾。

雍正二年七月,鎮海麥莖生蟲,頭紅身黑,狀如蠶。十年秋,清河禾生蟲,形似蛆,有毛,紅色。

乾隆十七年八月,仁和蟲食稼。二十年春,臨安蟲災。二十一年六月,景寧有白蟲無數自南來。二十三年秋,海寧雨蠶。二十四年八月,武邑有乚蟲食禾根。三十年十月,嘉興蟲災。三十八年春,青浦河水生蟲,色紅,狀如蜈蚣,長三四寸,昏暮始見。六十年正月,平度蟲災。

嘉慶九年夏,洛川蟲傷禾。

道光五年七月,滕縣生五色蟲,食禾殆盡。

咸豐元年六月,崇陽蟲災。九年五月,蘇州禾田中出蟲,名曰稻鱉。

同治四年秋,秀水有青蟲如蠶,喙黑,卷葉作網。十三年九月,嘉興田禾生蟲,食根,似黑蟻,蜂腰,六足,有須。

光緒二年八月,寧津蟲傷稼。十四年春,泰安蟲災。

順治元年二月,萊陽民家牛產犢,一體二首。二年二月,交城民家牛產一犢,遍體鱗甲。十年,文縣民家牛產兩麟。十六年,定州民家牛產麟。

康熙五年,南昌民家牛產麟。十三年七月,巫山民家牛產一犢,三目四耳,舌端有鈌,胸列四蹄,脊后分為二身,各二蹄一尾。十五年,池州民家牛產犢,二首八足。十七年六月,鎮洋民家牛產犢,兩頭。二十八年九月,馀姚北鄉民家牛產麟,狼項、馬足、麕身,遍體鱗甲,金紫相錯。三十八年,景寧民家牛產麟。

雍正七年,鎮海民家牛生一犢,遍體鱗紋,色青黑,頷下有髯,項皆細鱗。十一年五月,鹽亭民家牛產一麟,高二尺五寸,肉角一,長寸許,目如水晶,鱗甲遍體,兩脊傍至尾各有肉粒如豆,黃金色,麕身,八足,牛蹄,產時風雨交至,金光滿院,射草木皆黃。十三年二月,綿州民家牛產一犢,首形如龍,身有鱗紋,無毛,落地而殤。

乾隆四年,盛京民家牛產麟。五年,壽州民家牛產麟,一室火光,眾以為怪,格殺之,剝皮,見周身鱗甲,頭角猶隱ю也;荊州民家牛產麟,遍體鱗甲。二十二年,崇明見三足牛,前一后二。

嘉慶元年,遂安民家牛產麟。二年,平度州民家牛產麟。五年,白河縣民家牛產一犢,兩首雙項,剖腹視之,心赤有二。

道光十二年,永嘉民家牛產犢,兩首。

咸豐二年,潛江民家牛產犢,兩首。七年,黃巖民家牛產犢,四首。

同治九年,莘縣民家牛產犢,兩首。

光緒十九年,太平民家牛產麟。七年,京山民家牛產犢,三足,前二后一,識之者謂之豲。三十四年,皋蘭民家牛產犢,兩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沂源县| 望奎县| 合山市| 西盟| 楚雄市| 陈巴尔虎旗| 金坛市| 扶沟县| 阿坝县| 武安市| 南安市| 长垣县| 郧西县| 凤山县| 曲靖市| 电白县| 上林县| 武鸣县| 师宗县| 安阳市| 北辰区| 苗栗市| 嵩明县| 桐城市| 临西县| 娄底市| 陈巴尔虎旗| 芜湖县| 拉萨市| 拜泉县| 皮山县| 内黄县| 波密县| 南通市| 大悟县| 宁都县| 尖扎县| 林口县| 梁山县| 青川县| 东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