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看風格,要看這些地方”

——劉文典與胡適

劉文典(1889—1958),原名文驄,字叔雅,安徽合肥人。著名學者、教授。

劉文典少時進教會學校讀書。1906年考入蕪湖安徽公學學習,敏而好學,深得該校教師陳獨秀和劉師培器重。受陳獨秀影響,萌生反清反帝、追求民主自由思想。1907年加入同盟會。兩年后赴日本東京早稻田大學求學,追隨國學大師章太炎,聽其講《說文》課,國學功底大進。參與同盟會機關報《民報》編輯工作,宣傳愛國反清思想。辛亥革命爆發之后,1912年回到上海,與于右任、邵力子等辦《民主報》,以天明、劉天明等筆名撰文宣傳民主革命思想。1913年8月,“二次革命”失敗,他再東渡日本,加入革命黨,任孫中山秘書處秘書一職。1916年歸國后,對革命頗為失望,決定遠離政治,致力于學術研究和教育工作。1917年,他的老師陳獨秀攜《新青年》至京,任北京大學文科學長,推行教育改革,廣攬人才。應陳獨秀之邀,到北京大學任教,先后開十多門課,頗受學生歡迎。教學之余,潛心從事古籍校勘。在北京大學十年間,是他學術上最有成就的時期,先后出版《淮南鴻烈集解》《三余札記》《說苑校補》《莊子補正》等多種著作。自1916年始,他便在《青年雜志》上發表作品,改成《新青年》后,他任該刊英文編輯,利用自己精通英、日、德等外文的特長,翻譯介紹大量外國著作,如叔本華的哲學著作。1927年,他接受安徽省政府之邀,回皖積極籌備安徽大學的建校工作,大學建成后,劉文典擔任法學院院長兼預科主任,代行校長之職。1928年,因當面頂撞蔣介石,險遭槍斃之災,后經多方營救,釋放。1929年,他再回到北京大學任教授。不久,應清華大學校長羅家倫之請,任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一度曾代理過該系系主任。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北平被日軍占領。劉文典閉門在家,不參加任何活動,也不講一句日語。第二年他幾經輾轉,到云南昆明,在西南聯合大學中文系任教。1943年轉云南大學文史系教書。清華大學在北京復辦,劉文典未歸而滯留云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他繼續在云南大學任教。開設溫李詩、杜詩研究、文選學、校勘學等課程,主持過杜甫研究室。主編《杜甫年譜》《群書校補》《王子安集校注》(未完成)等書。因其學術研究和教學工作卓著,被評為國家一級教授。

1958年7月15日,劉文典因罹患肺癌,在昆明逝世。

“看風格,要看這些地方”,是余英時先生的話,在這里,講的是胡適、劉文典“這些地方”。

據說,自古學人是分“通儒”和“俗儒”的?!熬觿t玩圣賢之詞,動則行典籍之道,稽先王之制,立當時之事,此通儒也”,即大儒;而“能納而不能出,能言而不能行,講誦而已,無能往來,此俗儒也”(漢《風俗通義》)。

如清代的汪中,自稱通儒,論思想,論學問,的確了得,但他狂傲,既目中無人又喜歡罵人?!安凰」湃?,指瑕蹈隙,何況今人,焉免勒帛?眾畏其口,誓欲殺之,終老田間,得與禍辭!”(《公祭汪容甫文》)罵人太甚,引起眾怒,逃到鄉間,免得一死。

劉文典,系民國初年的一介狂儒,不亞于汪中。曾因在1909年拜訪國學泰斗章太炎,談笑甚歡,遂成為其弟子。自此學問益進,狂傲也有增。

(一)

在西南聯大教書時,從不把聞一多、朱自清等才子作家放在眼里,講課時,對他們多有輕蔑之語,對已有名氣的青年作家沈從文更是蔑視得很。得知西南聯大欲提拔沈從文為中文系教授時,劉文典頗為不屑地說,陳寅恪才是真正教授,他拿四百大洋理所當然,我拿四十塊足矣,朱自清也只能拿四塊,至于沈從文,怕四毛錢也不值?!八羰墙淌?,我是什么?”當教務會上,眾教授都舉手同意沈從文升為教授時,他勃然大怒道:“沈從文在北大時是我的學生,他若當了教授,我豈不是要作太上教授了嗎?”

劉文典之狂,并不畏強凌弱,不僅對學人如此,即便是對蔣介石這樣的黨國魁首,他也毫不畏懼,敢于犯上。他在安徽大學初創之時,學校發生學生風潮,蔣介石以政府首腦的身份到安徽彈壓。召見代校長劉文典,劉文典不稱“主席”,只叫“蔣先生”,蔣大為不悅,蔣命劉文典交出學潮中的共產黨人,劉文典答道:“我只知道教書,不知誰是共產黨。”并以“情況復雜”為由,拒絕嚴懲鬧學潮的學生。蔣介石自然惱火:“你這個校長是怎當的?不撤掉你這個學閥,就無法告慰總理的在天之靈。”劉文典也被激怒了:“提起總理,我跟他在東京發動革命之時,還不曉得你的大名哩!你講我是學閥,我就說你是新軍閥?!笔Y介石龍顏大怒,抬手打了劉文典兩記耳光,并把他抓起來,關進監獄,聽候發落。

蔣關劉的事,一經披露,輿論大嘩,學生游行示威,要求放人,后由蔡元培、陳立夫出面斡旋,才以劉文典“即日離皖”為條件,開釋劉文典。老師章太炎病中聞之,即賦對聯相贈,曰:養生未羨嵇中散,疾惡真推禰正平。對弟子劉文典的文人氣節大為贊譽。上聯用晉代狂士嵇康蔑視司馬氏的典故,下聯用三國名士禰衡擊鼓罵曹的史實,比擬其弟子劉文典的剛正之舉。

說起來,劉文典狂傲和狷介,還真有點兒像自己的老師章太炎。當年,章太炎就曾有將袁世凱頒發的勛章,倒將起來做扇墜,赤足在大堂跳罵袁世凱倒行逆施的逸事。今見弟子繼承自己的衣缽,敢于仗義執言,豈有不贊之理!

劉文典狂傲,但對有真學問的人,充滿敬畏。對老師章太炎、陳獨秀尊重有加,從不放狂。對像人稱“教授之教授”、“大師之大師”的陳寅恪這樣的學者,劉文典當然十分敬重。他研究莊子有成,寫出《莊子補正》,陳寅恪特為之作序:“先生此書之刊布,蓋為一匡當世之學風,而示人以準則,豈僅供治莊子者之所必讀而已哉?!庇嘘愐≈颍瑒⑽牡漕D時身價倍增,讓他獲得“莊子專家”的榮耀。一貫恃才傲物的劉文典,從此更為狂妄,他說:“在中國真正懂得《莊子》的,就只有兩個人。一個是莊周,還有一個就是劉某人?!?

劉文典除狂傲還爭強好勝,一般從不服人。他的朋友學者吳宓,一大學問家,深得陳寅恪器重。在西南聯大時,開過“紅樓夢講座”,聽者甚眾。劉文典聽了幾次,自詡比吳宓更懂《紅樓夢》,就也開課大講紅學。劉文典講課,有幾分“索隱派”的味道,旁征博引,也吸引不少學生前去聆聽。對臺戲唱得熱鬧,成為西南聯大一景。

劉文典在日本師從章太炎學《說文》時,與魯迅相識。他被蔣介石抓入牢中,學界抗議,魯迅并未念舊而聲援過他。在西南聯大講課時,偶爾提到魯迅,他舉手伸出小拇指,未作口頭褒貶。20世紀50年代初,有人揭發此事,經過多次政治運動,學乖了的劉文典坦然一笑,承認確有伸小拇指一事,但他解釋說,自古英雄出少年,小拇指喻指我們同學中最年少的魯迅有什么錯嗎?實際上魯迅比劉文典大十歲。那時伸小拇指,褒貶自明。

(二)

“活莊子”劉文典,恃才傲物,對胡適卻心悅誠服。

1921年,北京大學成立研究國學機構,胡適擬出一個計劃,想把有價值的古代文化典籍整理出來,既繼承傳統又古為今用。每一種書成為可讀的單行本。胡適讓劉文典負責整理《諸子文粹》和《論衡》兩部書。后經胡適籌措,創辦《國學季刊》,成立了編委會,胡適特邀劉文典擔任該刊編輯。

原本國學功底深厚,又得章太炎真傳的劉文典,經過潛心研究,終于完成《淮南鴻烈集解》學術專著。這是劉文典第一部研究古籍的書。他很看重,在出版前,他找到胡適,請他為此書作一篇序。他還向胡適提出一個具體要求,要用文言文寫而不要白話文寫。這讓胡適為難了,正是胡適率先倡導白話文,從而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新文化運動,使“無聲的中國”變成“有聲的中國”。胡適不僅用白話文寫作,還出版了白話詩集《嘗試集》;魯迅用白話文創作,成了白話文運動創造出來的乘時勢的英雄。但是胡適還是答應了劉文典的請求,用文言文寫了一篇漂亮的序。序文一出,立刻引起了一場不大不小的風波。支持白話文和反對文言文的人紛紛猜測,莫非提倡白話文的急先鋒胡博士又要復古了?

正是胡適用文言文作序的《淮南鴻烈集解》的出版,劉文典得到學術界的公認而確立了自己在國學方面的地位。

說到作序,為劉文典所作之序,讓劉文典名聲大振,但有時,又會遭謗議。如張東蓀的哥哥,即《玉溪生年譜會箋》的作者張爾田,也是一個有個性的文人,他最恨胡適。他的好朋友陳援庵寫了部《元典章校補》,請胡適作了序。張爾田鬧到陳援庵的家里,說非要把胡適作的序從書中撕掉。胡適聞之,一笑而已。

比起劉文典的狂傲,胡適則是謙和和仁愛的,更是“但開風氣不為師”的學者。兩人性格截然不同,這不妨礙他們成為摯友,況他們又有同鄉之誼。但胡適之所以幫助劉文典,是因為他們的思想有共同之處。

劉文典敢于頂撞政壇新貴蔣介石,斥責他專橫跋扈,被蔣投入監獄,胡適為營救他全力以赴。胡適看中的,正是劉文典身上那股精神自由剛正不阿的個性。胡適獨特的人生經驗和思想旅程,使他渴望入世,渴望對話,渴望開誠布公,渴望肝膽相照,渴望人人選擇個人的人生方向,渴望文人學者有自由精神的個性。劉文典是他的知音之一,所以他們成為朋友。

1927年,“劉文典事件”之后兩年,胡適與羅隆基等新月派作家發起了一場反對國民黨一黨專政的“人權運動”。胡適在當年四月的《新月》雜志上,發表《人權與約法》一文。該文以“劉文典事件”為例,抨擊蔣介石:“安徽大學的一個學長,因語言上頂撞了蔣主席,遂被拘禁了多少天,他的家人與朋友只能到處奔走求情,決不能到任何法院去控告蔣主席。只能求情而不能控訴,這是人治,不是法治?!?

魯迅也曾就“劉文典事件”發表過意見,有趣的是那是發表在1931年12月1日《十字街頭》雜志的《知難行難》,署名佩韋。文中并無對蔣介石的聲討,只說:“安徽大學校長劉文典教授,因為不稱‘主席’而關了好多天,好容易才交保出外,老同鄉,舊同事,博士當然是知道的,所以‘我稱他主席’!”魯迅此文并非針對蔣介石,而是針對胡適1929年6月發表在《新月》上的《知難,行也不易》一文的。而且,魯迅的《知難行難》的發表,已距“劉文典事件”之后四年多,與胡適發表《知難,行也不易》也有兩年,特別是胡適發表《人權與約法》之后,又發表《我們什么時候才可有憲法?》等犀利的文章。為此,1929年10月4日南京政府教育部發出公文,對胡適給予警告處分。胡適毅然以辭職抗議。魯迅對此無動于衷,矛頭不對蔣介石,而卻攻擊遭到國民黨處分的胡適,其動機明白人自然了然。

我們再回過來說“劉文典事件”。劉文典被迫辭去安徽大學校長一職后,走投無路,他想到了同鄉胡適。于是寫了一封信給北平的胡適,請他施以援手。胡適一直密切關注“劉文典事件”的發展,對他的處境十分同情。見劉文典信后,他找到蔡元培。北大校長蔡元培早對劉文典為保護學生頂撞蔣介石的正義之舉深表敬佩,遂力邀劉文典回北京大學任教。

(三)

與劉文典自詡是莊周之外第一個懂莊子的狂傲不同,胡適是“但開風氣不為師”的謙謙學人。用學者余英時的話說,胡適“把自由主義的香火在中國保存下來,他的功績最大”,“胡適在學術思想上有‘開風氣’的大功”,在“提倡現代價值方面,如自由、民主、容忍等,他的貢獻到今天還未完全失效”(《余英時訪談錄》)。

有許多人都未真正了解胡適。如1980年,胡繩等學者訪問在美國耶魯大學任教的余英時,余英時請他們一行吃飯。席間在談到胡適時,胡繩說:“我們對胡適,政治上是反對他的,但學術上是尊敬他的。”這番話比起“文革”前把胡適妖魔化,視其為無產階級的敵人的官方立場,無疑有了進步,那時胡適的學術成就也被批判為資產階級糟粕。余英時以跟他們開玩笑的口吻說:“我的看法跟你正好相反,我認為胡適在學問上早被人超過了,但政治上還沒有被人超過。”胡繩自然知道余英時在說什么,他很有風度地不再爭論。

劉文典是有成就的學者,有時會忘乎所以,有點老子天下第一的味道。胡適早就因開啟新文化運動而讓天下無人不識君,他的學術研究成果也讓他享譽海內外,但他對“暴得大名”有極清醒的認識。在政治上,他主張每個人都要有聲音,每個人都能得到尊重的這樣一種民主制度。為此,他不贊同蔣介石的獨裁。他不斷寫文批評國民黨政治的反民主、反自由的丑行。他在就任中研院院長時,當眾說:“總統錯了!”對此,余英時在《余英時訪談錄》中說,“看風格,要看這些地方”。

劉文典以文人的良知和血性頂撞蔣介石,而胡適則是繼承中國文人的風骨道義,“以道抗勢”的傳統,批評蔣介石。

胡適與劉文典皆為“五四”學人,為人處世也各有不同,各有風采。

胡適在與人討論學術問題時,堅持真理,卻心平氣和。比如胡適早年提倡白話文,他的好朋友任鴻雋、梅光迪、唐鉞等人極力反對。雙方在激烈筆戰中,針鋒相對,互不相讓,后來相持不下,各自堅持,但都心平氣和。

梅光迪尤為反對胡適提倡以白話文寫詩,胡適就偏偏寫了一首千行白話詩戲逗他。其中有:

文字沒有古今,卻有死活可道。

古人叫做“欲”,今人叫做“要”。

古人叫做“至”,今人叫做“到”。

古人叫做“溺”,今人叫做“尿”。

本來同是一字,聲音少許變了。

并無雅俗可言,何必紛紛胡鬧?

至于古人叫字,今人叫號。

古人懸梁,今人上吊。

古名雖未必不佳,今名又何嘗不妙?

……

一場嚴肅的論爭,因有這樣詼諧的詩出現,雙方頓時開懷大笑。

而劉文典生性愛爭強好勝,總想勝人一籌。

他專心研究古典文學,看不起作家,巴金當時的《激流三部曲》名噪一時,劉文典不屑一讀,連巴金是誰都不知道。對年輕的作家沈從文升為教授,更是說三道四,口出狂言。即便是對研究古典文學的朋友吳宓,也同樣不失時機地打壓一下。劉文典講課,常以自己的研究成果為內容,新鮮而有深度。學生很愛聽,許多校內外的著名教授也都去旁聽,他的朋友吳宓更是常客。吳宓總坐在最后一排,認真聽講并記筆記。劉文典講到得意處,常常緊閉雙眼,口若懸河。這時,會突然睜開眼睛,向坐在后面的吳宓發問:“雨僧(吳宓字)兄以為如何?”吳宓照例站起身,恭恭敬敬點頭:“高見甚是,高見甚是?!比缓笄娜蛔拢康酱丝?,劉文典的臉上便泛起狡黠的笑,學生也就吃吃暗笑。

他看不起沈從文,就設法捉弄他。在西南聯大時,日機空襲,警報即響。師生照例疏散躲避。一次警報又響,師生又四處躲避,劉文典剛巧與沈從文不期而遇。他面有不悅之色地對學生說:“我劉某人是為莊子跑警報,他沈從文替誰跑啊!”沈從文尊他是前輩,并不計較地跑開。

劉文典與胡適的友誼,經受了風風雨雨的考驗,伴著他們都去了天國,一直彌漫著一片無比溫暖的文化情懷。

“五四”學人,如胡適和劉文典,他們鮮活的復雜個性,他們之間的相輕與相重,是躁動的、痛苦的時代生活在文人心理上反彈出的內容,是文化心理的一種反映。在那世局交相嬗替之際,遠遠超過一介文人道德情操的意義。研究、審視他們,如同研究、審視我們自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桐城市| 绩溪县| 安乡县| 克拉玛依市| 云安县| 囊谦县| 巨鹿县| 如皋市| 鄄城县| 和林格尔县| 吉林市| 赤峰市| 喀什市| 隆化县| 清水县| 萨嘎县| 阳西县| 永福县| 合山市| 吉林市| 榆树市| 松阳县| 新河县| 玉树县| 都江堰市| 鄂托克前旗| 平乡县| 墨玉县| 新蔡县| 霍林郭勒市| 黄平县| 南乐县| 瑞安市| 花莲县| 西安市| 南京市| 同心县| 禹州市| 白水县| 定襄县| 澄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