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初,考試官雖儒士亦在所聘,惟其人而已。后專任教職,乃有遺珠之嘆。弘治甲子,禮部議各省主試以進士為之,而不拘見任致仕,故少卿楊廉以服闋主浙江試,主事王守仁以病痊主山東試。言官劾楊為不孝,王為不忠,法遂廢。至嘉靖戊子復行之,而兩畿同考,亦用京朝官,僅兩試而止。(歷代小史)
霍韜言:‘變詩喪禮,至道攸寓,特以命題,不復拘忌。春秋比事,碎裂經旨,不可以試士。’與簾內弊盡革之。
田汝成記,壬辰禮部尚書夏言上言:‘舉子經義論策,各有程式,請令今歲舉子,凡騁詞浮誕,磔裂以壞文體者,擯不得取。’上從之。會試既畢,夏公復召予語曰:‘進士答策,亦有成式,可諭諸生,毋立異也?!柙唬骸ā!蛑T舉子領卷,傳示如諭。既廷試,諸達官分卷閱之。時內閣取定二卷,都御史汪公鋐得一卷,詫曰:‘怪哉,安有答策無冒語者?’大學士張公孚敬取閱一過,曰:‘文字明快,可備御覽?!旄角岸矸膺M,上覽之,擢第一,啟之,乃林大欽也。夏公大駭,謂予何不傳諭前語,予無以自解,乃就大欽詢之,對曰:‘某寔不聞此言,聞之安敢違也?!枘藱z散卷簿,則大欽是日不至,次日乃領之。因嘆榮進有數,非人所能沮也。
登科考:大學士李公時等以李璣等十二卷進,上批答曰:‘卿等以堪作一甲卷十二來呈,朕各覽一周,其上一卷,說的正合題意?!胺蛑艿郎贫鴤洹?,朕所取法。其上三說仁禮為用,“夫仁基之,禮成之”。亦甚得其意。其上四論仁敬,“夫敬而能仁,他不足說,可以保治矣”。其上二“略泛而滯于行”,其下二“卻似讜”,雖與題不合,言以時事,故朕取之,可二甲首。余以次挨去,不知是否,卿可先與鼎臣看一過,再同讀卷官看行?!蠌陀H為品題,首三卷各有批語。于韓應龍曰:‘是題本意,可第一甲第一名?!趯O升曰:‘說仁禮之意好,可第一甲第二名。’于吳山曰:‘敬為心學之極,此論好,可第一甲第三名?!瘯r等以余卷皆經御覽,不敢遺,乃以李璣等九人對策皆刻之。
禮部侍郎夏言,當嘉靖壬辰會試,條陳科場事宜內一款:‘應試之士,于風檐寸晷之中,欲其文可為程式者,蓋已絕無間有,所以試錄文字,多出主司之手,而兩京會試,皆館閣儒臣所為,足為海內矜式。近令錄士子本文,不必考官自作,所以各省試錄,文理紕繆,體裁龐雜。今次會試,若士子之文縱有可錄,仍令考官重加裁正,以示模范。’此疏申明已極妥當。乃萬歷乙酉,言官復以主司作文有礙看卷,欲仍錄士子之文,而本年試錄所謂紕繆龐雜之病,聞亦有如言所論者,殊失華國之體。不知場中看卷,止分黑白,與各省小試不同,只三四日可畢事矣,何憂其無隙晷作文也?當時禮部不考故案,而漫為題覆,后來終當改。
浙江較士日,大雨如注,號舍皆漂流。諸生急,乃投瓦礫,擲按察,按察走匿,堂階哄然。監臨大懼,欲易明日試,劉公大夏曰:‘非制也,且雨驟,勢必霽?!肆钜晃涔倭干蟼餮裕骸T生宜自度,能決科則留,否者出。’諸生皆聽公言。已而出者云涌,監臨懼,以為遂空群矣。薄暮雨止,諸生請燭者尚八百余,諸執事方喜公處分得宜。是歲試者少,主司精于檢閱,得人最盛。
嘉靖甲午,吏部尚書汪鋐子試順天不第,上疏指摘場事,以太祖誅劉三吾為擬??荚嚬偈讨v學士廖道南、侍讀張袞,引劉儼、陳循、王文事答之,俱不問。
張桂執政,黜翰林二十余人改別官,楊邃庵一清遂得乘間引所厚入院。時戊子順天鄉試,韓邦奇、汝節、方鵬、時舉俱以按察司副使改春坊庶子,兼修撰,主試事。韓前序引經‘元首起哉,股肱喜哉’。又曰‘帝光天之下,萬邦黎獻,共惟帝臣’。倒節其語。提學御史周易因劾韓,經語本‘股肱喜哉,元首起哉’,‘帝光天下’,至于‘海宇蒼生’,而韓引云云,亦誤書海隅為海宇。內批捃其失,兩謫之,四方相傳為笑。然周劾雖當,實因韓序不載其名而發。
萬歷己卯,高中允主南京試,出題‘舜亦以命禹’。一時試者,以非素所擬,皆閣筆,遂惡語詈主司,謂用禪受事媚江陵,因而籍籍。至甲申,言官遂劾高,謂江陵謀不軌,而高從臾之。削其職,仍追毀誥敕。大抵當江陵盛時,媚之者伊周之不足而至大禹,誠可恨,而若如言官所言,非也。毋論江陵無不軌謀有不軌謀,而以此示人,可乎?因憶徐武功與曹石媢而下獄,鍛煉無所得,乃摘其自撰告詞有‘績禹神功’語,坐不道,幾棄世,以雷震流金齒。然則禹豈人臣所宜擬也?
科目
宋學士集云:濂聞前定二事,甚異之,語于金溪吳君伯宗,伯宗曰:‘豈惟是哉!庚戌之夏五月二十二日,臨川通判王黻夢城中作樂迎狀元,黻甚訝之。二十五日,忽聞使者來頒科舉之詔。其年秋,伯宗濫充江西鄉試第一,眾已謂與夢葉,至廷對日,復擢置榜首,鄉里至今以為美談?!ビ^傳記中所載,如此類甚眾,未敢信也。今親聞吳君之言,其有不可信者乎?姑書之,以見人囿氣化中誠有一定之命,不可以智求,不可以計免也,自修之外,一聽于天而已。
洪武十八年乙丑會試,黃子澄第一,練子寧第二,花綸第三。及殿試,讀卷官奏花綸第一,子寧次之,子澄又次之。是年童謠云:‘黃練花,花練黃?!瘯r人莫解,后果驗。殿試先一夕,上夢殿一巨釘綴白絲數縷,悠揚日下,及拆首卷,乃花綸。上以其年少抑之,已而得丁顯卷,姓名與夢符,遂擢居第一。數先定矣。
永樂丙戌,閩人林環夢其友人李文淵饋犬肉一片,環彎一臂,受之,遂狀元及第。一片犬肉,乃狀字,彎一臂,類元字。后官文淵閣學士,李文淵其兆也。
徐瓊始入邑庠,掌教預夢有馳告之者,云西王先生至,蓋先年禮部尚書王公英,亦金溪人也。翌日,掌教見公曰:‘子勉之,西王先生聲跡,將于子乎在?’厥后入翰林,歷學士,詞翰名四方。式媲美西王先生,官至禮部尚書,位望亦與之等。而掌教之夢果符。
永樂甲辰,上臨軒策士,以孫曰恭為第一,邢寬為第二。既而曰:‘孫暴不如邢寬?!爝獙挼谝?,仍朱書其名于榜首,一時以為盛事。
正統戊子,吳縣學池中蓮一莖三花,巡撫周文襄見之曰:‘行有當之者?!髂辏┬拮珮勔钥h學生狀元及第。成化辛卯,郡學池蓮亦一莖二花,明春,甘露降于學之桃梅,越二月,而吳文定為狀元。又吳人舊傳云:‘穹窿石移,狀元來歸?!胫伪?,狀元為朱學士希周,前一歲穹窿山風雨中大石自移,時學士猶為諸生云。(庚巳編)
孫狀元賢赴會試,途中投宿一民家,主人禮之甚隆,飲食一呼而具。賢疑其家有他會,問之,主人云:‘昨夜夢狀元至,故治具以俟,今日公至,應此夢無疑矣?!t竊自喜,至期下第而歸,后一科果狀元及第。
王華在塾,嘗一夕夢迎春,歸其家,前后鼓吹旛節,中導白土牛,其后一人輿以從,則方伯杜謙也。既覺,以竹軒公、岑大夫人皆生于辛丑,謂白為兇色,心惡之。遂語諸生欲歸,諸生堅留之,寧生曰:‘以竑占是夢,先生且大魁天下矣。夫牛,丑屬也,謂之一元大武;辛,金屬,其色白;春者一歲之首也,世以狀元為春元,先生之登,其在辛丑乎?故事,送狀元歸第者,京兆尹也,其時杜公殆為京兆乎?’辭歸,舟過洞庭,阻風君山祠下,因入祠謁,祝者迎問曰:‘公豈王狀元耶?’華曰:‘爾何從知之?’祝者曰:‘疇昔之夕,夢山神曰,后日薄暮有王狀元來,吾以是知之?!A異其言,與梅莊之夢適相協。
固安縣偶大水,崩岸斷橋,岸邊出一碑,碑上題十字曰:‘橋崩天子過,碑出狀元來?!淠晡渥谀闲遥^其邑,次年辛巳,邑人楊維聰狀元及第。
張治庚辰舉南宮第一,州有龍化湖,舊有讖云:‘龍湖坼,榜元出。’公嘗憩而樂之,因號龍湖。及計偕北上,湖忽暵涸龜裂,果符應。
嘉靖己丑試卷,肅皇帝親為批閱,有御筆者,登科錄盡刻之。工書劉清惠公麟在讀卷之列,紀以詩曰:‘宮闕東偏紫閣西,九官分局主恩齊。明明撫運收才俊,穆穆臨文自品題。手諂日中垂藻鑒,奎文時暝散云霓。安車打伴南宮宿,中使宵傳有御批。’
我朝狀元,以直諫而被謫者三人,羅倫、張升、舒芬也。羅倫論李文達奪情起復,張升論劉吉,舒芬諫武宗南巡。此三人者,直可謂不負大科矣。
李旻字子陽,錢塘人,成化二十年進士及第,一授翰林修撰,歷兩京國子祭酒。明習典禮,振舉師模,蓋亦不負科名。仕至南京吏部侍郎。(浙江)
成化丙戌,羅狀元倫以言事謫外,復官修撰,贈諭德,謚文毅。嘉靖己丑,羅狀元洪先亦以言事為民,官止贊善,贈光祿少卿,謚文恭。兩人地同姓同,大魁同,言事同,講學同,從六品得謚同,贈官從五品同,尤為奇絕。
諸大綬第時,越臥龍山鳴,聲聞數里,君子知公非常人。其后十五年,而張元忭及第,是山亦鳴。
宋乾道間,單尚書夔生母媵也,又往耿氏,生侍郎延年。及死,尚書、侍郎爭葬其母,事達朝廷,孝宗曰:‘二子毋爭,朕為葬之?!粫r以為美談。永樂中,長樂馬某娶妾,生子鐸矣,而妻妒不容,嫁之同邑李氏,方有娠,未幾生子,故以馬名之。后鐸中永樂壬辰狀元,馬中戊戌狀元,一母而孕兩狀元,可謂曠古之奇。
國朝狀元,正統丙辰周旋,至弘治丙辰,則朱希周,正德甲戌唐皋,萬歷甲戌則孫繼皋,亦一奇。
會元登狀元者八人:黃觀、商輅、吳寬、錢福倫、文敘、楊守勤、韓敬、周延儒。
狀元曾登解元者十一人:黃觀、吳伯宗、林環、蕭時中、陳循、商輅、柯潛、彭教、謝遷、李旻、楊維聰。
狀元入閣辦事者十一人:胡廣、曹鼐、馬愉、陳循、商輅、彭時、謝遷、費宏、顧鼎臣、李春芳、申時行。
狀元官學士者二十三人:吳伯宗、胡廣、曾棨、陳循、曾鶴齡、邢寬、馬愉、曹鼐、劉儼、商輅、彭時、柯潛、孫賢、王一夔、吳寬、謝遷、曾彥、費宏、顧鼎臣、唐皋、姚淶、李春芳、羅萬化。
狀元兼學士二銜者五人:胡廣文淵閣學兼翰學,胡廣左坊學兼翰學,商輅同上。曾棨左坊學兼讀學,彭時同上。劉儼右坊學兼讀學。
狀元兼殿學二銜者一人:陳循以華蓋殿兼文淵閣學,修寰宇通志。
狀元贈三官者一人,本朝所無之典:曹鼐贈少傅、吏部尚書、文淵閣學士。
狀元有謚者二十七人:胡文穆廣、曾襄敏棨、馬襄敏愉、曹文忠鼐、施莊僖槃、劉文介儼、商文毅輅、彭文憲時、孫襄敏賢、黎文僖淳、謝文莊一夔、羅文毅倫、張文僖升、吳文定寬、謝文正遷、費文憲宏、毛文簡澄、朱恭靖希周、顧文康鼎臣、呂文簡楠、舒文節芬、羅文恭洪先、李文定春芳、諸文懿大綬、丁文恪士美、申文定時行、羅文懿萬化。
狀元三主會試者二人:曾棨,永樂戊戌、甲辰以讀學,丁未以左坊學,三主會試,復再主順天??聺?,天順庚辰、癸未以寶少兩主會試,癸未火發而出,仍以洗馬主之,而景泰丙子以學士主順天鄉試。
狀元兩主會試者二人:吳寬,成化丁未以右諭德,弘治壬戌以吏侍學士,兩主會試。申時行,萬歷丁丑以詹事學士,庚辰以尚書大學士,兩主會試。
陳循以正統九年入內閣,至戶書,景泰中,至華蓋殿學,典樞機者十年。天順初謫戍,五年十二月放還。
商輅,正統己卯領解浙江,乙丑為會試廷試第一人,士林艷羨。蓋年二十二發解,十年而成進士,四年而以修撰入閣,七年而以兵侍歸。歸十年而復入,二十年而以少保歸,又十年乃卒。在內閣十八年。
朱希周,弘治丙辰狀元,盛德為天下師表,壽至八十四,及見嘉靖丙辰狀元諸大綬而歾,亦為盛事。
彭時在內閣二十年。
謝遷腰玉者二十九年。
狀元加上柱國一人,申時行。
弇州別集云:狀元入內閣者,自國初至今十一人,入閣而不得大學士者,馬公及曹公也。官大學士而非入閣者,吳公伯宗也。入閣又為大學士而止五品者,胡公也。
容止
王祎長身山立,人初見之,若不可近,及接之,聽其言,情意藹然,恨知之晚。
陳性善入翰林為檢討,初,誠意伯劉基卒,上遣御史李鐸往取其遺書,基子璉出書于石室中,從鐸詣闕上之。召善楷書者,入便殿繙錄,性善與焉。時上威嚴,進見者人人惴恐,或惶汗不成一字。性善動止安雅,書法妍正,上嘉悅。
倪公謙生異甚,體有四乳,雙瞳炯炯如電,子岳,其豐如公,而修偉過之。父子同官翰林,同為尚書、宮保。金陵人并其封公稱三代尚書倪家。
王守溪云:成、弘間翰林聲望最著者,吳寬、謝遷二人,皆狀元及第,儀貌修偉。寬溫粹含弘,遷明暢亮直,并有公輔之望。
陳白沙身長八尺,目光如星,右臉有七黑子如北斗狀,音吐清圓,大類中州產。常戴方山巾,逍逍林下,望之若神仙中人。
尹同仁,天順庚辰同考會試,得謝公一夔卷,列之第三,進試于廷。英廟覽對策,嘉悅,擢第一。傳臚之旦,褒然眾中,縉紳屬目。李文達公尤喜得人,后有及第者輒曰:‘安得偉器如謝某者乎!’初從尹鳳岐游,語人曰:‘大觀他日所造,吾不及也,吾于文字間卜之矣?!湟源罂?,官學士,位司空。
顧鼎臣長七尺,虬須虎顴,目炯炯射人,聲吐如鐘。性斤弛,好聲酒及內,或以風之,意殊勿屑也。自其在班行,上固以目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