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法王品第二十三

日出光明照世間云幻焰散黑闇滅

所有螢光及眾星乃至滿月皆映蔽

菩薩住空無相愿行于最上大智行

羅漢緣覺證皆超一切邪見俱能破

譬如王子施財寶自在能利諸眾生

眾生歡喜悉隨順無疑當得嗣王位

菩薩勤行大智行施甘露法利群生

一切人天悉愛樂決定當證法王位

佛母寶德藏般若伽陀我品第二十四

魔恐菩薩證法王雖處天宮常憂惱

放火掣電現諸相欲令菩薩生退懼

大智菩薩心不動晝夜常觀般若義

如鳥飛空心泰然一切魔事無能為

菩薩若起嗔怒心于晝夜分或斗諍

時魔歡喜而精勤菩薩是遠于佛智

菩薩或諍或嗔怒毗舍左鬼得其便

入彼菩薩身心中令退菩提魔所作

菩薩授記未授記或起嗔怒或斗諍

乃至心念皆過失知已倍更勤修行

菩薩思念于諸佛皆從忍辱證菩提

懺悔如說持正行是如佛法而修學

佛母寶德藏般若伽陀戒品第二十五

若學戒法有作相而于戒法不善學

知戒非戒無二相如是乃名學佛法

若有菩薩住無相受持不離名持戒

于佛法學樂承事是名善學而無著

是大智者如是學心永不生不善法

如日虛空而往來放百千光破黑闇

若學般若住無為能攝一切波羅蜜

六十二見身見攝般若攝受亦復爾

譬如有人具諸根命根滅故諸根滅

若諸菩薩行大智亦行一切波羅蜜

聲聞緣覺諸功德大智菩薩悉皆學

雖學非住亦非求所學之學此為義

佛母寶德藏般若伽陀幻化品第二十六

若發志心而隨喜最上菩提不退行

三千須彌重無量隨喜善法重過彼

眾生為求解脫法一切隨喜作福蘊

作佛功德法回施當為世間盡諸苦

菩薩不著諸法空了知無相無掛礙

內心亦不求覺智是行最上波羅蜜

如虛空界無障礙無所得故亦不有

大智菩薩亦復然住寂靜行如虛空

如有幻師作幻人眾人見幻而皆喜

幻人雖現種種相名字身心俱不實

行般若行亦復然為世間說證菩提

乃至種種所作事如幻師現悉無著

佛佛化現諸佛事所作皆無彼我相

菩薩大智行亦然一切現行如幻化

如木匠人心善巧一木造作種種相

菩薩大智亦復然無著智行一切行

佛母寶德藏般若伽陀妙義品第二十七

大智菩薩行如是天人合掌恭敬禮

乃至十方佛剎中亦得功德鬘供養

假使恒河沙佛剎所有眾生皆作魔

一一毛變無邊相不能嬈動于菩薩

大智菩薩有四力而彼四魔不能動

空行亦不舍眾生菩薩慈悲處利樂

佛母般若波羅蜜菩薩了知深信重

內心真實而奉行應知是行一切智

法界如實不可得由如虛空無處所

如天宮殿應念生亦如飛禽思果樹

大智菩薩如是行住彼寂靜之功德

法不可見亦無說菩提非得非不得

所有聲聞及緣覺修行寂靜三摩地

愛樂寂靜得解脫唯佛超出于一切

菩薩依禪到彼岸不住寂靜行如空

如禽飛翔不墮地如魚水中行自在

菩薩若為諸眾生當求未曾有佛智

施與最上第一法此名最上行行者

佛母寶德藏般若伽陀散華品第二十八

如來說戒波羅蜜一切戒中為第一

智者欲奉一切戒當學佛戒波羅蜜

今此法藏諸佛母為最第一快樂所

過現未來十方佛生此法界而無盡

一切樹林華果等皆從大地而生長

大地不厭亦不著不減不增復不倦

佛及聲聞緣覺等天及世間安隱法

皆從般若之所生般若無增亦無減

世間上中下眾生一切皆從無明生

因緣和合轉苦身無明無增亦無減

乃至方便諸法門皆從般若所生出

彼方便法隨緣轉般若無增亦無減

菩薩了知十二緣乃至般若無增減

如日云中放光明破無明障證菩提

佛母寶德藏般若伽陀聚集品第二十九

大菩薩修四禪定如所愛樂而無住

或復不住于四禪當得最上之菩提

得最般若住禪定四無色等三摩地

為得最上大禪定而復不學諸漏盡

此功德藏未曾有行三摩地而無相

住彼不破于我見有心所思生欲界

譬如南閻浮提人未生諸天生北洲

見彼境界而求生作彼住已而復還

菩薩所修之功德三摩地行而相應

雖同凡夫住欲界由如蓮華不著水

菩薩度脫于眾生圓滿凈土波羅蜜

不求生于無色界而求菩提波羅蜜

譬如天人獲寶藏雖得不生愛樂心

或言天人而起心欲收彼寶不可得

大智菩薩不樂住四禪寂靜三摩地

出彼寂靜三摩地而入欲界為世間

若菩薩行三摩地不樂羅漢及緣覺

乃至散亂兇惡心無知迷亂無功德

色聲香味觸五欲及彼緣覺聲聞等

如是之法悉遠離等引不離菩提心

菩薩一向為眾生修行精進波羅蜜

由如奴仆事其主利于眾生亦如是

如仆事主心專注雖被嗔辱而無對

凡所動止常在心唯恐彼主責其過

菩薩為求佛菩提如奴事主利眾生

證得無上菩提已利生如火燒草木

晝夜勤行利他行利已內心無我相

如母愛子常衛護寒暑雖苦心無倦

佛母寶德藏般若伽陀常歡喜品第三十

菩薩愛樂為眾生修治佛剎清凈行

恒行精進波羅蜜無如微塵心退倦

大智菩薩俱胝劫久修苦行為菩提

不離精進波羅蜜無懈怠心終得證

從初發心為菩提乃至得獲寂靜證

恒于晝夜行精進大智菩薩應如是

有言能破于須彌方證無上菩提果

聞已懈怠而退心是彼菩薩之過失

大智菩薩聞是言謂須彌盧甚微小

于一念間可破壞亦不住證佛菩提

于身心語行精進度脫世間作大利

或著我相起懈怠而不能證佛菩提

無身心相無眾生離諸相住不二法

為求無上佛菩提是行精進波羅蜜

大智菩薩行利樂令人聞言悉歡喜

說法無說無聽人名最上忍波羅蜜

譬如寶滿三千界施佛緣覺及羅漢

不如知法忍功德百千萬分不及一

持忍菩薩得清凈三十二相到彼岸

一切眾生悉愛樂聞法信受而調伏

或有眾生以栴檀涂菩薩身為供養

或有持火遍燒然行平等心無嗔喜

大智菩薩持是忍或為緣覺及聲聞

乃至世間諸眾生悉皆回向佛菩提

譬如世間貪五欲甘忍三涂無邊苦

菩薩為求佛菩提今何不勤持忍辱

割截首足劓耳鼻禁縛捶拷諸楚毒

如是苦惱悉能忍是住忍辱波羅蜜

佛母寶德藏般若伽陀出法品第三十一

持戒當得高名稱亦復證得三摩地

持戒為利諸眾生后當證于佛菩提

心重緣覺及聲聞及見破戒說他過

雖實持戒為菩提是名持戒行五欲

欲證菩提功德法持戒具足行利樂

若行毀破于尸羅是則滅壞于菩提

菩薩雖樂受五欲歸命佛法及圣眾

念我當證一切智是住尸羅波羅蜜

菩薩經歷俱胝劫奉行十善無間斷

心樂緣覺及羅漢是犯波羅夷重罪

持戒回向佛菩提而不作念求自益

但念利他諸眾生是則持戒波羅蜜

菩薩若行諸佛道于眾生離種種相

不見破戒諸過患此為最上善持戒

菩薩要離于諸相無我無人及壽者

不著戒相及行相是則持戒之殊勝

如是具足而持戒一切無礙無分別

頭目手足施無吝一切所愛皆無著

了知法本空無我乃于此身無戀著

況外財物而不舍及彼非處而嫉妒

于內外施生我慢是菩薩病非為施

或起嫉妒生鬼趣或得為人處貧賤

知彼眾生貧賤因菩薩發心恒布施

施如四洲草木數如是廣大亦無相

大智菩薩行施已復念三有諸眾生

菩薩亦為彼眾生悉皆回向于菩提

如是行施無所著亦復不求于果報

名大智者為一切施因雖少果無量

乃至三有諸眾生一切皆以尊重施

如供養佛及菩薩緣覺聲聞之功德

大智菩薩以方便用彼施福行回向

當令一切眾生類皆悉證得無上覺

如假琉璃寶大聚不及一真琉璃寶

回施世間一切眾不及回施無上覺

菩薩行施于世間不作我慢無所愛

修行而得大增長如月離障出云中

佛母寶德藏般若伽陀善護品第三十二

菩薩布施濟貧乏令得富盛度苦惱

果報永滅餓鬼趣及得斷除諸煩惱

持戒遠離畜生趣舍八非念得正念

忍辱當得最上色如金世間悉愛樂

精進善法獲無邊所有功德不可盡

修行禪定離五欲從等持得神通明

智獲無邊佛法藏慧了諸法本來因

佛知三界諸過咎為轉法輪滅諸苦

菩薩此法得圓滿佛剎清凈眾生凈

受持佛種并法種圣眾種及一切法

醫世間病最上師以智慧說菩提方

寶德藏有種種藥令眾生服悉證道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水县| 阿尔山市| 富锦市| 青海省| 万山特区| 福贡县| 西峡县| 韶山市| 芜湖县| 伊春市| 航空| 萨迦县| 巨野县| 乐清市| 隆化县| 平利县| 依兰县| 新闻| 辰溪县| 重庆市| 调兵山市| 连山| 英山县| 环江| 东乌珠穆沁旗| 吴旗县| 滦南县| 莱西市| 迭部县| 稷山县| 广水市| 北宁市| 满洲里市| 灯塔市| 霸州市| 新乐市| 山丹县| 车险| 鹿泉市| 丁青县| 兴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