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他山自比此山高
- 做事就這幾招
- 王詠星編著
- 953字
- 2016-01-13 17:37:25
許多人最初接觸的武俠小說是《射雕英雄傳》,看著看著就入迷了。如果正趕上熒屏上正熱播這部電視劇,特別是那首用粵語演唱的“自有山比此山更高”,再配上那一招一式的動作畫面,那種感覺簡直蕩氣回腸。
這讓我想起一位老人說過的一句話,“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按照這個邏輯,在我們的周圍,時刻都可能隱藏著“高人”,只是我們渾然不覺。武俠小說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即使是武俠以外的經典版本也經常提及。
《世說新語》中有很多發人深省的故事,其中有幾則就間接或直接地表達出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觀點。這個觀點也非常重要,我們生活的藍色地球這么大,誰能說自己的行當比別人更有魅力呢?
其實,我們每天所接觸的事物都是這樣,大千世界的豐富多彩可以讓我們時刻嘆服,只是你過于繁忙,沒有意識到。如今,人才正逐漸被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因此,一個人在工作中遇到對手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在這個意義上講,每個人都應該苦練“內功”,而且,要時刻保持謹慎的態度。因為周圍的人可能哪天隨便問你一個問題,然后你就知道尷尬是個什么滋味了。人跟宇宙比起來,確實微不足道。
所以說,謙虛永遠都是做人的美德。越是在某個領域有巨大成就的人越是謙虛,這一方面源于他們在鉆研過程中感受到了宇宙的浩渺,從而認識到自己的卑微,另一方面有助于輿論的營造和人際關系的和諧。何樂而不為呢?
錢鐘書先生多次拒絕《東方之子》的采訪,對外國記者也說自己只是一只會下蛋的母雞,遠遠沒有蛋重要。楊絳先生也是如此,覺得自己是平地上的人,對于那些感覺自己是“山”的人來說,簡直是高不可測,那種感覺如同仰視珠穆朗瑪峰。
似乎可以這樣推論,勝利永遠屬于那些謙虛向上的人,他們成績的取得往往可以帶來雙倍的價值,從而得到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雙豐收。其實,人生智慧原本就不是什么“老狐貍格言”,而是一種超然的境界。因此,在某些復雜險惡的生存環境中,應該謙虛;在和風細雨的生存環境中,也應該謙虛。空閑的時候別生氣,也別挖空心思地算計誰,看看藍天白云,想想天外的世界和山外的世界,至少還能悅己怡情。
良好的道德并不一定能給自己帶來相應的回報。因為并非世上的每個人都能有良好的道德去回報他人。但無論如何,能干的人還是愿意在一切可能的情況下保持謙遜的美德——這是他們最真的愿望,他們更愿意讓自己的功績來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