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與巨人同行,做大公司的配套伙伴
- 做強小公司勝于做大大公司
- 張俊杰編著
- 1136字
- 2016-01-12 17:02:03
在現階段,握有較多發明和專利的中小公司的一個較好出路是與大公司結合,充分利用大公司的資金、管理經驗和社會資源,形成“大公司+小公司=雙贏”的局面。
——杜光東
在動物界里,一些大型動物進餐后,往往有一些小鳥飛到它們的口腔里,吃牙縫里的肉屑。這些小動物既幫助大型動物清理了口腔,又吃到了美味的食物,實在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同樣的道理,在現代商業世界里,一些小公司與大公司建立特定的合作關系,為大公司做配套服務,也能極大地增強自己的競爭力,真正把自己做強。比如,印度信息系統技術有限公司在世界軟件市場上占據了重要地位,這一勝利就得益于創始人納拉亞納·穆爾蒂勇于和全球跨國公司合作的競爭策略。
1981年,納拉亞納·穆爾蒂與其他6位同事用1000美元創建了信息系統技術有限公司,專門提供互聯網賀電子商務軟件服務。通過與大公司建立合作關系,這家公司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印度首屈一指的軟件公司。
2005年,印度信息系統技術有限公司在美國的客戶增加了一倍,美國亞馬遜大型網絡公司、德國阿迪達斯公司電子商務的詳細目錄都是由這家公司完成的。同年,美國微軟公司與印度信息系統技術有限公司展開了全方位合作,共同開發因特網軟件產品。
大公司實力強大,為什么需要小公司的幫助呢?原來,大公司規模龐大,運營成本非常高,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生產成本,實現效益最大化,它們必須尋找合適的協作配套伙伴。于是,小公司也從中獲得了無限商機,有了做強做大的可能。
從我國本土市場來看,加入WTO以后,高新技術產業面臨更嚴峻的挑戰。特別是一些小型高新技術公司,由于社會資源、資金、管理水平和營銷各方面相對欠缺,在競爭國際化、一體化的背景下,沒有多少機會和時間。而那些實力強大的大公司,卻面對著創新能力不足的尷尬。于是,兩者之間就有互補合作的現實需要,并且這種合作肯定是1+1〉2,會極大地提升小公司的發展空間。
實事求是地說,目前我國的中小公司面對的市場環境還有許多不足,銀行、政府都更偏向大公司,而沒有過多地向中小公司傾斜。因此,與大公司建立適當的合作關系,做大公司的配套伙伴,是許多小公司做強的一條通道。
在中小公司與大公司之間的關系上,許多人認為隨著大公司的不斷發展,小公司會與之產生激烈的競爭,形象地說是一種“大魚吃小魚”的關系,或者說小公司依附大公司才能生存。但是,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分工進一步深化,營銷觀念也發生了變化,合作成為主流。小公司完全可以找準定位,與大公司合作,在與巨人同行的過程中發展壯大。
在具體合作中,小公司面對的最大挑戰恐怕還是誠信問題。一些大公司找小公司合作是為了作秀、炒作或想利用對方的技術項目套現,這都會給小公司帶來傷害。對此,小公司的領導者在決策的時候一定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