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游戲已經寫入了我們的基因
游戲是生活的一個最根本的范疇,是伴隨人一生的必然需求。
——(荷蘭)約翰·赫伊津赫(Johan Huizinga)
進化心理學是用進化論解釋人類心理的科學。
在人類漫長的進化過程中,積累下一些固有思維和行為模式,它們可能是非理性的,但是已經固化到人類基因之中,不可改變。
為什么很多糖尿病人即使面對截肢和失明的危險,也無法控制自己的食欲?
為什么很多人寧可跑很遠的路或者排很長的隊去節省一瓶礦泉水的錢,而在另外一個場合,他們卻毫不猶豫地將喝了幾口的礦泉水丟掉?
為什么先抬價后折扣的促銷模式總能吸引很多人?
這些問題,都能夠通過進化心理學找到答案。
進化心理學認為,人和動物一樣,只思考兩個問題:生存與繁衍。歸根結底,一個物種想要存在,離不開生存和繁衍。所以人類和其他生物一樣,在對很多事情做判斷的時候,會不自覺地從生存和繁衍的角度出發想問題。
原始社會的生活極大影響著現代人類的行為。原始社會時的人類惡劣生存環境、匱乏的物質資源、單調的社會生活,都極大地影響了現代人的思維和判斷。
美國航空航天局在20世紀60年代的一份報告中指出,我們所熟悉的現代世界只是人類發展史上極其微小的部分。報告中指出:“把800個人的一生相加,來代表5萬多年的人類歷史。但是在這800人中,前650人生活在洞穴里甚至更糟糕的地方;只有最后70人才開始真正與別人進行有效溝通;只有最后6個人看到了印刷出來的文字;只有最后4個人可以精確地計量時間;而只有最后2個人用上了電動車。構成我們的物質世界的絕大多數物品,只有第800個人才得以在有生之年享用?!?/p>
這是發布于20世紀中葉的報告,那時候,人們認為人類的歷史只有5萬年。但是,目前最新的考古研究已經將人類歷史的上限推到了600萬年前,也就是說,原始社會的歷史更長了,對人類的影響也就更大了。這漫長的600萬年,已經足以把一些東西寫入人類的基因中。
“狗對人類的影響是科技對人類影響的50倍”,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狗是約1萬年前來到人類社會的,而工業革命至今只有200年,可以說,狗對人類的影響是科技對人類影響的50倍。雖然狗進入人類社會生活只有短短的1萬年,但是也在人類基因中打下了烙印。
嗅球是大腦中許多嗅細胞的神經纖維聚集在一起形成的球狀部分。一般認為它在氣味的辨別中具有重要的功能。犁鼻器是鼻腔前面的一對盲囊,開口于口腔頂壁,和嗅球相連,用于感受氣味。研究發現,自從人類開始豢養狗作為伴侶動物之后,人類大腦中的嗅球的退化開始變得明顯,體積也越來越小。而犁鼻器則完全退化,當今世界中,70%的人不具有犁鼻器結構,剩下的30%的人,熱犁鼻器也小到需要用顯微鏡才能看見。
僅僅1萬年的共生,狗就對人類的進化產生了這么大的影響,那么可以想象,人類600萬年的原始社會生活,對現在的我們產生的影響有多深遠。
在原始社會,人類就有了游戲的需求和行為,600萬年的世代交替傳承下來,這種需求和行為已經深深烙印在人類基因中,不可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