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5章

與謝惟仁

惟仁何久無一音耶?前書慨古人之大圣大賢不免流言之謗。所恨流言止於智者,朋友之道,聞流言而不信,賢如惟仁,猶不免有投杵之惑,他何望耶?欲避地以去此土,以土阻未能耳。惟仁其何以處我耶?茲門人刻壽文,類成一帙,近有知言小詩,并奉一覽。與洪覺山數載不得一音,悵仰積念,當何如耶?豈執事有訝耶?去歲徒見惟仁有與覺山約來羅浮西樵之報,以后寂然。水垂九十老矣,而執事不動念乎?冼少汾得痰腫疾,於今歲甲寅八月初四日物故矣。人可以久恃乎?謹布小啟,兼新刻四事,托惟仁轉致。水雖老,猶有來訪福山之志,不具。與永州錢太守令弟懋垣黃門八月初七日仙逝,不勝驚怛。昔者顏淵死,夫子曰:「天喪予!」水於懋垣亦然,誠若喪己也。遂與同志會哭於觀德之堂。緬惟吾契素篤友愛,罹此大變,其何堪處!道遠末由奔慰,惟節哀自慰!水念屬纊之言,忘年勉成志銘,愧未足盡其蘊耳!既已脫稿,恐誤葬期,慮事變也。外更為題墓門石,以申死生之情,幸刻之墓門。畫式附上,葬只用三合土,不須磚石木槨,久終朽也。只上下四旁皆灰砂堅筑,各厚二尺,久則如一大石,永無慮矣。臨紙不勝哀感之至!謹啟。

與羅巽溪

水於先公宮保整翁先生蒙以國士之知,存不能請益於函丈,沒未能致奠於佳城,抱此區區,亦將老於人世矣。近得平川黃門來就問天關,此念益萌,又知執事能世家學,心甚企悅。謹具祭儀文軸,托平川歸為代致於墓下。謹布啟先告於執事焉。謹啟。

與郭平川太守

今夫千里之馬,有物累其足,則不能百里矣。何也?有以累之也。今人事周致,文義牽纏,皆累聰明者也。謝上蔡在程子前累舉成語,程子曰:「公可謂玩物喪志矣。」[即此]也。先師云:「讀書滋牽纏。」亦謂此也。語謂文公門人向后皆頭低了。今遠別矣,敬以此為吾平川告,平川其深戒之。時乙卯二月二十七日,乃別后一日也。

復王端溪宗伯

前屢承手翰諸稿葛綢見貺,諸龐子來者,一一拜領。預為墓志,尚太早計在。思欲為公作一生傳,然未可期必也,待偶成寄上。昨弼唐報公上疏慰留,已出視篆。吾喜答云:「此天留公大明新泉之學也。新泉每會,靜坐默成為第一義也,如何!新刻詩扇侑緘。

答朱則之歐啟河

承二賢致兩次書。宋子來者,予方在沙堤,及還天關,乃得悉覽,足見二賢慕道真切,相念不已。必起仰泉樓,所費當不小,愧二賢之誠心也。緬想清泉白石,景致絕佳,此心已翛欲乘長風、插六趐,以游歌其地而不可得。若明[年]遂南岳之行,二賢必相從,回便或能一至,未可知也。

與龐弼唐秋官

承手翰,源源而來,內中多新泉囗囗,足見囗持斯囗。囗囗欲就囗囗囗款而答之為盡,忽又失之。囗囗囗態然也。有囗囗德真,居嶺表士人之首,作一詩囗囗成軸,兼黃雷葛一端引意,所理新泉輔翼四君囗囗專簡封書代上致意。不盡。

與史燕峰內翰

得弼唐秋官書報,新泉書院時加修整,贍米租如舊,足仞盛德。弼唐兼報燕峰八月初度華誕,地遠失於奉賀,乃忘年信筆成壽軸,附上兼金,段拜引四千囗之忱,統希鑒入。余惟進德修業,以副區區無窮之囗謹啟。

與沈艾陵監丞

前得手翰,兼今見胡相江地官,知福履清嘉,進修精切,兼同相江修復甘泉山館,為慰!茲以龐秋官弼唐人便,草草布此,見區區老懷,新歲欲同郭平川掌科出天關,取道重至南岳,不知吾艾陵能一來會否?平川遠來天關居月余矣,好學好問,惓惓不息,迥別江囗之習也。想欲知,并及。

與葛子東子開昆仲

囗囗囗盛編國朝理學名臣文選,前序目錄囗囗囗囗區區文字下廁其間,得無阿所好耶?囗囗痿疾想愈,吾此日常懸念。子開兄弟進修何如?不囗一音,即當刮目相待,況十五年之別乎?巾石書囗囗季同心刻古樂經傳,果然否耶?渠附成編二冊[至天]關,細閱之,稍有更定。茲封附南部龐秋官弼唐差人轉送宅上。若已下手,亦依此本改之乃可。不然,古只有樂經,無律呂經者,先后之間亦未當,故有此更定囗。紙短情長,不盡。

與盧星野督學

自別后,此心搖搖如懸旌,想已到任,大振文風矣。若行二業合一之教,則先王德行道藝之教將振於天下,閩始而天下之教學必來取法,而斯文之興又不可量矣。幸甚!幸甚!

與高大鶴公敬

劉素隅人回,得領所附手翰讀之,知年來向往,所志堅定,為慰!南岳之期以春夏為約,大鶴先到,便可寄聲,此往半月之程為易,若老朽先到,則寄聲大鶴無及矣。數十年之別,萬里之隔,九十之老,千載之托,此會恐不可缺也。其胡子所道瑣瑣,從古有之,不足云也。詩扇并奉一笑。

復王白囗侍御

囗囗之[別],悵仰何如!得去歲九月二十日都下囗囗書及石刻記文,如見顏色,為慰不可言!承中朝囗囗之翕然,乃[吾]之赧然者也。然足見公留意斯文之囗矣。又蒙不遠我遺,行府查送壬子鹿鳴盛宴。水也叨受之矣,為感何量!以方同泰和郭平川黃門上羅浮,草草布啟,附府致謝。新刻侑緘,余容別布。不宣。

答南雄高九山太守

水以年耄,不能記(億)[憶]以時奉問為歉。茲承囗囗囗囗幣,委以先大夫墓表。水以老病戒文久矣,囗囗囗知故人有此重托,不忍以不能辭於知己者囗囗囗囗囗事,向來非逼促經年,安得更嫌遲?雖本縣盛囗囗未酬也。想不負,先此布復。

答南安王巖潭太守

水在羅浮,歸則蕭官候送手翰腆幣,覽書展幣,見清才逸俊,依然如在南都接席風度也。慰甚!慰甚!水不囗,將還南岳書院,第與貴治不相當,悵想何時得面。[郭]平川贊予作南安府儀門頌,雖有意,未必能即成。囗囗官告回,水以明日還西樵舊居,草草布復。平川囗囗甲,不具。

與鄒東郭司成

前此有題扇,托彭端溪轉致,未審到否?所望於大賢,轉此風教,無負王門首科者重矣。水嘗有言:「良知必用天理,天理莫非良知。」盡之矣。何常不同?其嘐嘐呶呶者,不知者也。如何?如何?郭平川歸,草草布此。惟聰明亮之。

答羅念庵殿元

多年企仰,無日或忘。顧音問疏曠,往來於懷,神亦勞矣。二月初十日,得領手翰、葛巾、半夏,附天真道人帶來者。讀之,舋舋數百言,皆自靜虛胸中流出,起敬!起敬!但舊拙裁念念無留念,正橫渠無在無不在,伯淳孟子勿忘勿助之間,正千古指南,即虛靜亦在其中矣。以執事之聰明益老,必已得之,而云尚遠,執事之謙也。此個功夫端的,頃刻存之,頃刻即至,何遠之有?惟調停習熟之耳。郭平川好學篤行,可與適道。居天關三月而歸,良便草草布啟,奉酬新刻、蠟丸、樵茶,侑緘請教,不具。

答魏水洲黃門

多年逢人便問水洲,知清勝為慰!乃頭陀來,得所附手翰、領絹,即如見水洲矣。書中天理格物原是自然本來之說,甚是的當。吾曾有言「良知必用天理,天理[莫]非良知」,此萬年公案,其互相異同者,未嘗用功者也。嘗有九思九歌,欲往白鹿,以與諸賢默坐無一言,亦不言而信,未知天意何如耳!泰和郭平川黃門坐天關三月而歸,草草布復。余惟自強,法此天運,日新盛德是祝。新刻、樵茶、蠟丸奉上為信。不具。

與陳兩湖

自金臺別后,常懸於懷,彼此遂不得通問。中冬,貴鄉郭平川黃門來天關,始知吾契早已投閑,又能於青原諸賢共論大道。若此一著,雖館閣不及矣。幸甚!幸甚!平川歸,草草布此奉問,如親相見也。新刻、蠟丸侑緘。不悉。

與劉梅國亞卿

久不通問,凡北來過者,必奉問佳勝,為慰!同年中無論進退,存者止吾三五人耳,則吾於兄得不注想乎?郭平川來天關,問辨精切,茲告歸之便,草草布啟,奉起居,兼新刻侑緘請教。不具。

與洪覺山太守

於乎!冼少汾於甲寅八月四日物故矣。晝夜代謝,運固其常,存者知者,志之不力,行之未成者,未能全歸者,能不為之惕然而哀、栗然而懼乎?客歲,謝惟仁書來,已約覺山甲寅秋同來,久候且無消息。泰和郭平川掌科初冬來居天關三月,篤志好學,可敬可敬。想欲知。并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龙县| 类乌齐县| 高唐县| 常宁市| 调兵山市| 云南省| 灵山县| 乌拉特中旗| 宾阳县| 蓬溪县| 岳池县| 甘肃省| 凉城县| 繁昌县| 柳州市| 千阳县| 饶阳县| 赣榆县| 招远市| 宜宾县| 拉萨市| 南汇区| 应城市| 兴安县| 绥阳县| 黑龙江省| 岳西县| 津南区| 东乡族自治县| 昌宁县| 华安县| 本溪市| 新宾| 垫江县| 大余县| 宁波市| 察哈| 旺苍县| 盱眙县| 中西区| 肃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