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城市的特性(2)

想通過使得一個地區的一些其他地方,如內部庭院,或有著遮蔽的玩??臻g變得安全,從而避開城市街道不安全這個話題,是沒有用的。讓我們再次回到街道本身的定義上來。在應付陌生人方面,城市街道責無旁貸,因為這是陌生人來往最多的地方。城市的街道不僅要防備那些干壞事的陌生人,也必須保護眾多不會惹是生非、心地善良的陌生人,他們是街道的使用者,他們往來于街道的同時也給它帶來了安全的保證。沒有人可以在一個與世隔絕的人為環境里度過一生,即使是孩子也不行。每個人都需要使用街道。

從表面上看,我們似乎有一些簡單明確的目標:確保街道上的公共空間明確無誤,與私人的或什么也不是的空間劃清真正的界線。這樣,那些需要監視的地方就會有一個清楚、適用的范圍。另外就是要確保這些公共街道地帶有人在監視,并盡量持續不斷。

但是,要達到這些目標卻不那么簡單,尤其是后一點。你不能沒有理由就讓人們上街,也不能讓人們觀望一條他們不愿看的街。通過監視和互相監督來確保安全聽上去挺殘酷,但在實際生活中卻并不殘酷。一條街道,當人們能自愿地使用并喜歡它,而且在正常情況下很少意識到他們在起著監督作用,那么這里就是街道的安全工作做得最好,最不費心思,最不經常出現敵意或懷疑的地方。

滿足這種監視的條件是要在沿著人行道的邊上三三兩兩地布置足夠數量的商業點和其他公共場所,尤其是晚上或夜間開放的一些商店和公共場所。例如商店、酒吧和飯店能夠以不同的、綜合的方式維護人行道的安全。

首先,這些小場所位于人行道的邊上,給人們———居民和陌生人———提供了具體的使用人行道的理由。

第二,有一些地方本身沒有多少吸引力能夠成為公共場所,但這些小場所可以讓它們成為通向另外一些地方的必經之路,使得這些地方也常常人來人往,熙熙攘攘;這樣的影響從地域上講不會延伸很遠,因此,一片城市區域中的商業應該分布頻繁,可以使街上缺少公共場所的地方也擁有很多行人。此外,還應該有不同種類的小企業、小商業,讓人們有理由橫穿一些小道。

第三,店主和小企業主本身是典型的安寧和秩序的堅決支持者;他們憎恨打碎玻璃以及攔路打劫這種行為;他們不愿看到顧客因為害怕不安全而戰戰兢兢。如果數量足夠多的話,他們是最有用的街道監視者和人行道護衛者。

第四,人們上街辦事,或買食品和飲料這樣的活動本身就能吸引另外一些人。

這最后一點,即一些人的活動吸引另外一些人,對于城市規劃者和城市建筑設計師們似乎是不可理解的。他們的理論前提是城市人追求的是那種空蕩的、明顯的秩序和靜謐感。沒有什么比這更加不切實際了。在城市的每個地方都能發現人們喜愛觀看另一些人和他們的活動。在紐約的上百老匯區,這樣的特點幾乎達到了滑稽可笑的地步。那兒,街道被正位于路中間的狹長的商場分為兩半。在這個南北向的商場的連接街道的交叉處,很多椅子被安放在固定的自助餐桌后面,每當天氣稍好時椅子上就會坐滿了人,一排接一排連著好幾個街區,人們在觀看那些走過商場的行人,觀看交通,觀看繁忙的人行道上來來往往的人,也在互相觀看。百老匯最后延伸到了哥倫比亞大學和巴納德學院,一個在右面,一個在左面。這兒有著明顯的秩序和靜謐的感覺。看不到商店,也沒有與商店相關的活動,幾乎不見有行人穿馬路———當然沒有觀看者。那兒還有椅子,但即使在天氣最好的時候,也是空的。我曾經在那兒坐過,發現了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沒有比這更乏味的地方了。即使是這兩個學校的學生也會避開這個孤單的地方。他們在俯瞰熱鬧校園的臺階上做戶外散步活動,做作業或觀看街上的活動。

其他地方的城市街道也是如此。一條有活力的街道應既有行人也有觀看者。去年,我就到了曼哈頓下東區的這樣一條街上,我在那兒等公共汽車,不到一分鐘,還來不及觀看街上辦事的人、玩耍的小孩和門廊邊踱著慢步的人的活動,這時候,我的注意力被街對面一幢住宅樓三層的一位婦女吸引住了。她打開窗戶,朝我大聲嚷嚷。當我弄明白她是對著我說話,就走了過去。她朝下大聲對我說:“星期六公共汽車不來這兒。”然后,一邊大聲說,一邊打著手勢,她指示我轉過一個拐角。這位婦女是成千上萬個順便照看街道的紐約人中的一個。他們注意著陌生人,注意著街上發生的一切。如果需要采取行動,不管是指引一個走錯路的人,還是打電話給警察,他們都會去做的。當然,這種行動的一個前提是行動者對自己是這條街的主人有一種自我意識,而且也能保證在需要的時候得到支持。本書后面的章節會詳述這一點。但是比這樣的行為更為基本的是觀看本身。

并不是每一個城市里的人都會幫著照看街道,很多城市居民或城市里工作的人不會意識到街區為什么安全。有一天,在我住的街上發生了一件事,使我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我必須要做點解釋,我住的這條街的街段比較小,但是里面的房屋卻很不相同,從不同年代的出租公寓到有著三四樓層的住房,這些房子已被改建成廉租套房,底層是商店,或是一個家庭居住的房子,就像我們住的那個房子。街對面大多數曾經是四層磚樓,底層是商店。但是,12年前,從街段的拐角到中間的幾座樓房被改建成了裝有電梯、租金很貴的小公寓。

吸引我注意力的事件發生在一個男人和一個正在反抗的八九歲小女孩之間。那個男人好像在試圖讓小女孩跟他走,他一邊極力哄騙她,一邊又裝出冷漠的樣子。那個小女孩靠在街對面一座樓房的墻上,顯得很固執,就像孩子在進行抵抗時的那個模樣。

就在我從二樓的窗戶往外觀望,心里想著如果可行的話,怎么來進行干預時,我發現沒有必要這么做了。從對面樓房下面的肉店里出來一位婦女,她和她的丈夫經營著這家店。這位婦女站在離那個男人的不遠處,叉著胳膊,臉上露出堅定的神色。同時,經營一家熟肉店的喬·科爾納基亞和他的女婿也從店里出來,穩穩地站在另一邊。樓上窗戶里伸出好幾個頭來,有一個很快退了回去,這個人不一會兒出現在那個男人靠著的門后邊,有兩個男人從肉店旁邊的酒吧里出來,走到門口,等在那里。從我所在的街的這一邊,我看見鎖匠、水果店主、洗衣店主都從他們的店里出來。除了我們的窗外,還有很多窗也打開了,里面的人在觀察街上發生的事。那個男人并沒有注意到這一切,但他是被包圍了。沒有人會讓他把一個小女孩拽走,即使沒有人知道她是誰。

我很抱歉———純粹就這個戲劇性的場面而言———因為最后發現這個小女孩是那個男人的女兒。

這個戲劇性場面的整個過程大概有5分鐘,只有那個高租金公寓樓的窗戶里沒有出現一雙眼睛。剛搬到這里來時,我曾滿懷喜悅地盼望,也許過不了多久,所有的樓都會改建成與這個樓一樣。現在我明白了,但同時也產生了很多憂慮和擔心,因為最近有消息說,這樣的改建已經提上了議事日程,鄰近此樓的街面樓都要照此改建。大多數這些高租金樓的住戶來去匆匆,我們甚至都不知道他們的樣子,[1]他們根本沒有一點誰在看管著街道或如何看管的概念。一個城市的街區可以吸引和保護為數不少的這樣的過路鳥,就像我們這個街區那樣,但如果整個街區的人都變得和他們一樣,他們就會慢慢地發覺街道不安全了,繼而他們就會顯出一副茫然的樣子,如果事情變得非常糟糕,他們就會轉移到其他安全一點的街區,盡管天曉得那里是不是更安全。

在一些不太有自我監視的富人街區,如紐約的公園大道住宅區或第五大道,看管街道的人是雇來的。舉例來說,單調乏味的公園大道的人行道,很少有人走,少得讓人吃驚;如果有行人的話,他們更情愿去東邊和西邊的萊克星頓和麥迪遜大街,那里的人行道邊布滿饒有趣味的商店、酒吧和飯店。一個由看門人、看房人、報童和保姆組成的網絡構成了雇來的街區看管隊伍,他們的眼睛看住了公園住宅區。在晚上,因為有了看門人提供的安全保障,遛狗者能夠放心大膽地上街,也給了那些看門人一臂之助。但是這個地方缺少的是它自己應有的監視的眼睛,而且也提供不了讓人來此走走看看的具體理由(來人在第一個拐角處就會離開),因此,如果此地的租費一旦稍稍下滑,到了拿不出足夠的錢來雇看管街區的人的地步,那么毫無疑問,它就會成為一個十分危險的街區。

如果一個街道在應付陌生人方面做好了充分準備,當它在公共空間和私人空間之間劃定了清楚、有效的界線,而且具備了提供活動和監視人的基本條件時,那么陌生人越多,街區的氣氛就會越活躍。

在我所住的那條街上,陌生人成為一種重要的資源,特別是到了晚上,他們帶來活躍的氣氛,而此時也恰恰是最需要安全保障的時候。我們很幸運,在這條街上不僅有本地人常去的一個酒吧以及街拐角處的另一個酒吧,而且還有一家遠近聞名的酒吧,吸引了鄰街甚至城外的很多陌生人絡繹不絕地到來。這家酒吧出名是因為詩人迪倫·托馬斯曾來過這里,并在他的書中提到過。事實上,這間酒吧實行兩班制,且風格迥異。早上和下午稍早時候,這兒是老社區里的愛爾蘭碼頭工人和本地其他手藝人的聚集地,這種傳統已經延續了很長時間。但是從午后中段開始,這里就開始了另一種生活,有點像大學里喝著啤酒的閑聊,又帶有一點文學雞尾酒會的味道。這樣的活動一直要延續到清晨。在寒冷的冬夜,你路過這間名為“白馬”的酒吧,酒吧的門敞開著,里面傳出一陣陣熱鬧的談話聲,迎面向你撲來,你會感到一陣暖流涌身。人們在這間酒吧進進出出使得我們的街道一直到早上3點前都看得見很多人,也讓你回家時總感到安全。我所知道的唯一的街上打人事件發生在酒吧關門和天亮以前這段最寂靜的時間里。此事被我們的一個鄰居制止了,他從窗戶里看見了發生的事,于是就進行了干預。他并沒有意識到即使是在深夜,他也是維護街頭法律和秩序網絡中的一員。

我的一個朋友住在上城的一個街道,那兒的教會青年和社區中心經常在晚上有舞會和其他活動,也起了和“白馬”酒吧一樣的作用。正統的規劃理論充斥著關于人們應該如何度過他們的自由時間的清教徒式和烏托邦式的概念;在進行規劃時,這種關于人們私人生活的道德說教卻又與城市如何運轉的概念深深地混淆在一起。在維護城市街道的文明方面,上面兩個例子盡管毫無疑問有著區別,但“白馬”酒吧和教會贊助的青年中心為街道的公共文明做出的服務是一樣的。城市不僅應容納這樣的不同,以及其他更多的在品位、目的和工作的興趣方面的不同,而且也應需要有著不同趣味和癖好的人。那些烏托邦者以及那些要強制管理別人閑暇時間的人總是偏好于一種類型的企業和商業。這種做法不僅與城市的特性格格不入,而且還會貽害無窮。城市街道和企業以及商業越能廣泛地滿足合法的興趣(嚴格法律意義上),對街道和城市的安全和文明就越有益。

酒吧,事實上所有的商業活動,在許多城市的地區名聲很壞,其原因正是因為他們招來了很多陌生人,而那些陌生人則根本沒有成為有用的資源。

這種不幸的情況尤其發生在大城市中了無生氣的灰色地帶和曾經很風光或至少是很體面但現在已經敗落的內城住宅區。因為這些街區都很危險,而且街道都很黑暗,所以一般都認為問題在于街道上照明不夠。足夠的照明確實很重要,但是僅歸咎于黑暗這個原因不能說明灰色地帶根深蒂固的病態,那種極端的單調、凋敝的景象。

灰暗地帶街上的良好照明的價值在于能向那些想上人行道上的人提供一點安慰,有了光亮他們也許就會在人行道上行走;如果光亮不足,他們就不會這么做。因此,光亮就會誘使這些人監視街道,為維護街道的安全出一份力。此外,顯然足夠的照明可以增加眼睛的監視力度,能看見的范圍擴大了。而多增加一雙眼睛,多擴大一點監視的范圍,對這種灰暗地區會帶來很大的好處。但是,除非眼睛真的在看,除非眼睛后面的腦子里裝著一種幾乎是無意識的對維護街道文明的支持的信念,否則再好的照明也起不到什么作用。一旦有效的監視眼睛缺失,即使在燈火通明的地鐵站里,駭人的犯罪也會發生。同理,在劇院里,因為周邊都是人和監視的眼睛,盡管一片黑暗,一般也不會有犯罪現象發生。街道上的照明就像沙漠中的一塊巨石,在它轟然倒下的時候,沒有一只耳朵聽到了它的聲音。難道石頭沒有發出聲音嗎?沒有有效的監視的眼睛,除了實際照明外,路燈還能起什么作用?

為了說明陌生人給城市灰暗地帶的街道帶來的麻煩,我將從比較的角度,先來談一談另一種特殊的、引申意義上的街道———高層公共住宅的走廊,那種輻射城市概念的派生物。這些住宅里的走廊和電梯,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種街道。它們是在空中豎起的街道,目的是為了消除地面上的街道,使地面變成荒廢的花園,就像圣誕樹被偷走的華盛頓住宅地里的那個商場。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丽江市| 舞阳县| 鱼台县| 南乐县| 宁波市| 神木县| 郧西县| 黄浦区| 民权县| 甘孜| 金坛市| 凯里市| 米林县| 新巴尔虎右旗| 婺源县| 新乡市| 邛崃市| 海南省| 兴安县| 南汇区| 土默特左旗| 西乌珠穆沁旗| 抚州市| 商南县| 青州市| 前郭尔| 鹰潭市| 泰顺县| 山丹县| 威海市| 乌鲁木齐县| 湘乡市| 城步| 丹阳市| 湘阴县| 武穴市| 临清市| 惠安县| 温州市| 融水| 丽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