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譯者序
- 小王子
- 圣·埃克蘇佩里
- 1532字
- 2015-12-28 14:20:08
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孩子
在法國巴黎的先賢祠,寬敞的正廳里只有兩座墳墓,分別埋葬著法蘭西精神之父伏爾泰和盧梭,但是唯一的例外是在一面巨柱上銘刻著圣埃克絮佩里的名字,他就是風靡世界的兒童文學著作《小王子》的作者。
圣埃克絮佩里出生于法國一個沒落貴族家庭,后來成為了一名飛行員。1935年,在前往莫斯科的火車上,他在宵燈下看到一個睡夢中的孩子,孩子可愛的臉蛋使他想到孩子個個都應該是童年莫扎特、傳奇中的王子!同年12月,圣埃克絮佩里和一名機械師試圖創造巴黎—西貢直飛紀錄,最后在沙漠上空迷失方向,飛機俯身撞上了一個斜坡。在死亡線上掙扎了三天之后,幸遇一個阿拉伯牧民救了他們。這兩件事成了《小王子》故事的經緯線。
在《小王子》中,作者講述了一個純真而又略帶些憂傷的童話故事,那個來自外星球的憂郁小人兒,那朵驕傲的帶刺的玫瑰,那只狡黠而可愛的狐貍,裝在盒子里的羊,B612 小行星上一天若干次的夕陽……那些深深淺淺的憂傷文字,就像是一股朦朧的霧氣慢慢散開,直到覆蓋所有塵世的繁蕪。于是在閱讀中,我們遠離了成人世界的紛擾,開始慢慢品味那些遠去的童稚與天真。
與其說這是一部兒童文學著作,更不如說是一部致成人世界的美麗童話。在書中,我們可以找到那些久違的純真孩子氣,那些生命最純粹的美麗,那些關于愛情、關于友情的憂傷與責任。狐貍說:對于你馴養過的東西,你都懷有責任;小王子說:使沙漠變得如此美麗的,是它在什么地方隱藏著一口井;扳道工說:只有孩子才知道這趟旅途,他們在追尋什么……這些精辟的話語在書中隨處可見,卻沒有一句出自于那些世故的成人,書中的成人只會喊著:放下那些無用的畫,把心思用在正事上吧。或者:我很忙,我還有很多正經事要做。可是真正在忙什么,他們卻一無所知,他們世故而渾渾噩噩地活著,卻忘了自己也曾經是孩子,也曾有過那樣簡單而純真的童心。
圣埃克絮佩里在書的一開始就說道:所有的大人都曾是孩子,但他們中的大部分都不記得這一點了。還記得小時候的我們,會偷偷穿媽媽的高跟鞋,會偷偷穿大人的衣服,會像個大人一樣玩過家家的游戲,那時候的我們盼望著長大,那時候的快樂也很簡單。可是成長從來不是突然的事情。成長對于我們來說,是融在時光中的一點一滴,是那樣的不可察覺。有一天,當我們穿上成熟的套裝,登上高跟鞋,盤起長長的頭發,可以在社會中游刃有余地奔走和寒暄,這時的我們終于長大,卻越來越難快樂。我們忘了小時候曾那樣熱切盼望長大,也忘了小時候那樣簡單的快樂。我們終于丟失了那個最簡單最純粹的自我。
這就是大人們的世界嗎?世故,圓滑,虛榮,缺乏想象力,墨守成規?就像小王子說的那樣:“這哪里是人!這分明是一個蘑菇!”如果這就是大人們的世界,這樣的生活又有何色彩?還好我們遇見了小王子。跟隨著他的旅行,我們認識了國王、酒鬼、點燈人、地理學家等現實世界里的古怪大人,也認識了狐貍、玫瑰、蛇、綿羊等可愛的朋友,知道了生命中最重要最美好的東西,不是所謂的成熟與虛榮,而是純真、善良與愛。
就像玫瑰與狐貍對于小王子,雖然世界上有千千萬萬只狐貍與玫瑰,但是只有它們對于小王子是獨一無二的,只有它們是小王子用心去認識,用時間去了解的,這就是愛。真正本質的東西,是用眼睛看不見的,只有用心去體會,就像隱藏在沙漠中的水,埋藏在古老城堡里的寶藏,就像那些童年時的簡單的快樂,它們都是用眼睛看不到的,只有憑心去體會。
這才是真正的成長:不是隨著年紀的增長,被社會打磨成一樣的世故與圓滑,而是在生命的成熟中,仍保有一顆純真的童心和一顆善良的愛心,用心去體會生活中最純粹的快樂。感謝小王子,讓我們在繁雜的俗世中發現這樣一顆童心,就如同一泓清泉滋潤干涸已久的心靈,學著用心去發現生活的喜悅與憂傷,找到那些隱藏在心底深處的愛與純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