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人生如浮云,做最好的你(4)

  • 北大人生哲學課
  • 龍春華
  • 4976字
  • 2015-12-28 11:49:49

人生哲理諍言

沒有一件樂事能與站在真實的高峰相比。所以,我們要鼓足勇氣,用真實去面對這個虛偽的世界,這樣,我們才能擁有美好的人生。

3.不靠天不靠地,自立才能自強

古今中外,凡能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對社會有著突出貢獻的人,無一不是自強不息、腳踏實地、艱苦奮斗的結果。

——皮名舉

皮名舉曾擔任北京大學教授。

《易經》中有這樣一句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鄭板橋最后也給兒子留下遺言:“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好漢。”

是的,任何一個人都應該自立自強。當然,一個不自立的人更不可能自強。人只有自立,才能自強;人只有自強,才能報效祖國。北京大學教授皮名舉曾說:“古今中外,凡能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對社會有著突出貢獻的人,無一不是自強不息、腳踏實地、艱苦奮斗的結果。”

然而,現實生活中的很多年輕人卻總是想依靠別人。小時候依靠父母很正常,可是,長大后參加工作了,還是依靠父母,連生活費都向父母伸手要,這就是不自立的表現。有些年輕人更是喪失了奮斗的雄心壯志,他們不務正業,無所事事,在不能謀取生活的情況下,他們選擇了長跪不起,伸出雙手,用乞求的目光請求他人的施舍……那么我們如何培養一個人自立自強的能力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的故事:

有一個百萬富翁老人得子后欣喜萬分。因此,在教育孩子時,非常溺愛孩子,從不讓他受一點委屈。不管他想要什么,富翁都會毫不猶豫地滿足他。然而,讓富翁沒想到的是,他的溺愛與嬌慣讓獨生兒子走上了不歸路。兒子從小養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習慣,長大后,也是好吃懶做,不懂自立,并且還結交了一群不三不四的朋友。

富商看到這一切后悔不已,于是便試著勸導兒子。可是,兒子根本就不聽他的。因此,富商的努力沒有取得任何效果。后來,他又試圖切斷孩子的“財源”,逼迫孩子自立自強,但試了好幾次也都以失敗而告終。

最后,已經生病的富商實在沒有辦法了。于是,便在閣樓上藏了十萬枚金幣。沒過多久,富商就病得臥床不起。在臨終前,富商叫來兒子,說道:“如果你有一天遭逢不幸打算自殺,那就用一根繩子系在閣樓的這個環上上吊,這樣比較容易死去。”

富商的這些話讓兒子感到莫名其妙,在兒子猜疑的眼神中,老富商緩緩地閉上了雙眼。

老富商去世以后,再也沒有人管束兒子了。兒子變得更加荒唐,他任意揮霍父親的財產。富商去世沒多久,兒子就和那群不務正業的狐朋狗友花光了父親的遺產,賣光了家里所有值錢的東西。很快,他就一無所有了。當然,他的那些酒肉朋友不再相信他,不再理睬他,更不可能幫他。

兒子傷心欲絕,對自己以前的所作所為悔恨萬分。就在這時,他想起了父親的忠告。于是,他按照父親的遺囑準備結束生命時,卻意外地發現了父親藏匿起來的金幣,這也是父親留給他的寓意深刻的最后禮物。

剎那間,兒子頓悟了,他沒有拿出金幣來改善生活,而是悄悄地把金幣放回了原處。從那以后,那個好吃懶做的兒子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靠自己的雙手努力生活的人。因為他懂得了父親要他自強的道理,于是便選擇了白手起家。

從此,他拋棄了那些沒有信義的朋友,拋棄了一切愚蠢的行為。兩年時間過去了,他又成了當地著名的巨商。

對一個人來說,自立自強比所謂的家庭勢力、雄厚的資本以及親友的扶持都重要。因為一個人一旦走上了自強的道路,他將發揮出無窮大的潛力,不管有多大的困難,他都能想辦法克服。

故事中的兒子從小在富商的嬌慣下,養成了好吃懶做、不務正業的習慣,終于揮霍一空。因為他不能自立自強,當朋友們離他而去時,他承受不起生活的打擊,只好選擇輕生這條路。不過,很慶幸的是,當他最后一刻接到父親留給他的禮物時,他頓時明白了父親的用意,下定決心做一個自立自強的人,他的努力沒有白費,通過兩年的努力,他又成了當地著名的巨商。

上面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一個人只有自立自強,才能真正地成為生活的強者。然而,在實際生活中,只有少數人能夠真正地實現這種生活。尤其是那些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孩子,他們從小就沒有吃過什么苦,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根本就不懂得自食其力的重要性。他們更不知道掙錢的艱辛,所以,花起錢來也揮霍無度,最終走向了毀滅。

父母給我們再多的財產也比不上給我們自立自強的能力。所以,我們一定要擺脫“無力”的觀念,不要因為有人扶持就失去自己,也不要因為覺得自己不行就放棄嘗試。一個成熟的人一定是一個堅定地向前走的人,只有這樣,你才能打開命運的大門,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人生哲理諍言

一個人不管家境如何、自身條件怎么樣,如果想要取得一番成就,就一定要自立自強。因為一個人一旦自立自強,他就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他的潛力,不管遇到什么困難,他都能想辦法克服。不靠天不靠地,努力做一個自立自強的人吧!

4.自信是號角,鼓勵你奮勇前進

人走路要昂著頭,我一生都是昂著頭的。

——林庚

林庚曾任北京大學教授,著名的現代詩人、古代文學學者、文學史家。

愛默生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蕭伯納也說:“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由此可知,自信對我們是多么重要,不管是在工作中,還是學習中,我們都必須對自己充滿信心。

信心是一汪山泉,不斷滋潤你追逐夢想的心靈;信心是一種堅定的信仰,使你堅持不懈地向夢想前進;信心是你心中的太陽,能照亮你前進的方向;信心是一根柱子,能撐起你精神世界里那片廣漠的天空……我們只有對自己充滿信心,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我們的潛能,才能擺脫平庸,才能取得一番突出的成就。

然而,有一部分剛畢業的大學生也缺乏自信。他們對社會充滿了恐懼,總覺得社會黑暗,人心險惡。因此,當他們步入社會時,總是前怕虎后怕狼,唯唯諾諾,不敢前進。下面有這樣一則故事:

有一次,一位禪師為了啟發他的徒弟,就給了徒弟一塊石頭,讓他去蔬菜市場試著賣掉它。這是一塊很大、很漂亮的石頭。

在徒弟出門前,禪師就叮囑道:“并不是要你真正地賣掉它,只是試著賣掉它。一定要記住:注意觀察,多問一些人。然后,回來告訴我,它在蔬菜市場能賣多少錢。”

那個徒弟雖然感到不解,但仍然帶著那塊石頭來到了菜市場。這塊石頭剛到菜市場,就引來了許多人的圍觀。他們看著這塊小石頭想:它能夠做很好的小擺件,可以給孩子玩,還可以把它當做稱菜用的秤砣等。于是,他們各自出了價錢,但不過都是幾個小硬幣。

那個徒弟回來就對禪師說:“它最多只能賣幾個硬幣。”

禪師笑了笑,又說道:“你現在帶著它去黃金市場,問問那兒的人,它值多少錢。但是不是真的要賣掉他,只是問問價錢而已。”

這個徒弟更加不解了,但仍然把它帶到了黃金市場。果然不出禪師所料,徒弟很快就從市場回來了。他興高采烈地對禪師說:“這些人太棒了,竟然樂意把價錢出到了1000元錢。”

禪師笑著對徒弟說:“如果你現在把它拿到珠寶市場上去賣,它還不低于50萬。”

徒弟帶著石頭,半信半疑地來到珠寶市場。他簡直不敢相信,那些珠寶商竟然樂意出5萬塊錢。徒弟想起禪師的話,并沒有將它賣出,而是對他們說:“這個價錢我不打算賣掉它。”

那些珠寶商一聽,又立即說:“20萬、30萬!”

這個徒弟又說:“這樣的價錢我還是不能賣,我只是問問價而已。”他雖然覺得這些人簡直就是瘋了,其實,蔬菜市場的價錢已經足夠了,但他并沒有表現出來。最后,他果然以禪師的價格50萬元將它賣了出去。

徒弟回來后,禪師對他說:“現在你明白了吧,能不能賣到高價格主要看你是不是有試金石、理解力。如果你不要更高的價錢,那么你就永遠不會得到更高的價錢。你堅信可以賣到那么高的價錢,那么它就能賣到那么高的價錢。”

相信自己是金子,那么你就是金子,即使你只是一塊石頭。然而,生活中的很多年輕人卻像故事中的那位徒弟一樣,寧愿相信自己是一塊無人問津的石頭,也不愿相信自己是閃閃發光的金子。

自信是積極向上的產物,也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大凡卓越者總是對自己充滿了信心,而平庸者卻總是不相信自己。對自己充滿信心,你就能成功地主宰自己的命運。自信對我們如此重要,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去樹立自信呢?以下幾點建議供大家參考:

1.尊重自己,鼓勵自己

李白說:“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都有尚未發掘出來的潛力與特質。只要努力發揮出這些潛質,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取得成功。因此,自信的第一秘訣就是永遠相信自己有足夠的潛能,并因此尊重和鼓勵自己。

2.贊美自己,從潛意識做起

用具體的事例反復“訓練”你的大腦,經過潛意識的每一次思維,告訴自己你是最值得信任的,你應當為自己自豪,必須成為自己最好的拉拉隊。

3.用言行激發自信

(1)多用“我認為”、“我希望”等語詞來激發自己。

(2)學會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一旦獲得他人的認可,信心將倍增。

4.開序幕從成功里獲得自信,從失敗里增強自覺

不管獲得多么小的成功,都要為自己感到自豪,鼓勵自己下一次做得更好。如果失敗了,便學會從失敗中吸取經驗教訓,鼓勵自己繼續前進。

5.開序幕制定具體目標,由自覺達到自信

在培養自信時,既要基于自覺的態度,又要設定具體可行的目標,并根據目標一步一步地前進。在不斷實現目標的過程中,自信也隨之增強。

6.開序幕發揮優勢,放飛自我

培養自信的關鍵在于認識并發掘自身的優勢,讓自己有更大的機會取得更優秀的結果,從而增強自信,走向成功。

人生哲理諍言

只要不給我們自己設限,人生中就沒有限制你發揮的樊籬。年輕人一定要對自己充滿信心,只有對自己充滿信心,才能相信自己有能力勝任這份工作,才能在工作中做出一番成就,才能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挫折與磨難。

5.誠信是安身立命不可或缺的品德

做人應說真話,講信用。因為“誠信”是為人處世的重要準則之一。

——季羨林

何為誠信?誠信即誠實與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行為準則,更是衡量一個人道德品行優劣的標準。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誠信是做人的根本,一個人只有講誠信,才能得到他人的信賴,才能夠在社會中立足。我們的祖先早為我們樹立了誠信的榜樣,我們一起來看看:

在秦末時期,我國有一個名叫季布的人。季布性情耿直,好行俠仗義,特別講誠信,只要自己說過的話都會做到,從未食言過。

當時,季布聲名遠播,人們非常推崇他。民間因此流傳著這樣一句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也許季布自己也沒想到,正是他的誠信幫他躲過了一劫。

楚漢相爭時,季布是項羽的部下,曾多次為項羽出謀劃策,使劉邦的軍隊吃了敗仗。后來,項羽兵敗,劉邦當上了皇帝。在閑暇之余,劉邦只要一想到季布,就氣憤不已。于是就下令通緝季布。

在如此危難的關頭,季布的朋友不但沒有被重金所誘惑,而且還冒著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盡全力使他免遭禍殃。

上面的故事就是“一諾千金”的由來,季布正是因為對朋友講誠信,所以才贏得了朋友的尊重與友誼。“失道寡助,得道多助。”假如季布因為貪圖一時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那么當他有困難時,他就不可能得到朋友的幫助,很難渡過難關。

讀了上面的故事,我們發現了誠信對一個人的重要性。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是的,誠信是為人之本。假如一個人不講誠信,那么在社會上就無立足之地,更不可能取得任何成就。

季羨林曾說:“做人應說真話,講信用。因為‘誠信’是為人處世的重要準則之一。”季羨林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故事:

秋天到了,落葉紛飛,北京大學新的一學期又開始了。一個外地學生背著大包小包的行李走進了北大校園。他實在太疲憊了,只好把東西放在路邊。他似乎有些擔心,左顧右盼,瞧見一位身形枯瘦、須發斑白、穿著洗得發白的襯衫的老人迎面走來。這位外地學生大喜,走過去對老人說道:“你能不能替我看一下包呢?”

“好,沒問題!”老人極其爽快地答應了。

那名新生卸掉行禮,輕裝簡從地去辦理各種開學手續了。然而,開學人特別多,這位新生排了很長的隊,才辦完各種手續。

一個多小時后,那名老人還盡職盡責地履行著自己的使命,一直站在那里看著年輕學子的包。年輕學子回來后,十分感動地感謝老人。然后,便各自離去。

過了幾天后,在北大開學典禮上,這位年輕學子驚訝地發現,主席臺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長季羨林先生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誠信是火種,它驅走黑暗,使生命走向光明;誠信是甘露,它澆灌著枝繁葉茂的生命之樹;誠信是容器,它時刻保護著我們的心靈,使它不受傷害。北大副校長季羨林老先生用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親身實踐了這一點,為我們上了一堂誠信課。

主站蜘蛛池模板: 腾冲县| 北碚区| 健康| 炉霍县| 靖州| 新泰市| 青河县| 无锡市| 德昌县| 博客| 凌源市| 合肥市| 江西省| 台山市| 筠连县| 全南县| 依兰县| 黄石市| 荥经县| 谷城县| 长垣县| 崇义县| 宝坻区| 达日县| 庆阳市| 潞城市| 富民县| 高唐县| 探索| 濮阳县| 乌兰浩特市| 夏邑县| 东乌| 桐城市| 格尔木市| 大足县| 凌海市| 金阳县| 中超| 思茅市| 嵩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