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0章

述之起也非亂賊,其于漢也,抑非若隗囂之已北面而又叛也。于一隅之地,存禮樂于殘缺,備法物以昭等威,李業、費貽、王皓、王嘉,何為視若戎狄亂賊而拒以死邪?自述而言,無定天下之略,無安天下之功,飾其器,惘其道,徇其末,忘其本,坐以待亡,則誠愚矣。自天下而言,群競于智名勇功,幾與負爪戴角者同其競奰,則述存什一于千百,俾后王有所考而資以成一代之治理,不可謂無功焉。馬援,倜儻之士也,斥述為井蛙,后世因援之鄙述,而幾令與孟知祥、王建齒,不亦誣乎?

漢道中圮,而述儲文物以待光武,五代涂炭,而李氏儲文藝以待宋太宗,功俱未可沒也。宋失汴梁而鐘律遂亡,乃者南都陷而渾儀遂毀,使當世而有公孫述也,可勿執李、費二王之硁硁以拒之也。

〖二九〗

高帝初入關,約法三章,“殺人者死”無待察其情,而壹之以上刑。蓋天下方亂,民狎于鋒刃,挾讎爭利以相殺者不可卒弭,壹之以死而無容覆勘,約法寬而獨于此必嚴焉,以止殺也。

王嘉當元、哀之世,輕殊死刑百一十五事,其四十二事,手殺人者減死一等。建武中,梁統惡其輕,請如舊章。甚矣,刑之難言也。殺人一也,而所繇殺之者畢。有積忿深毒,懷貪競勢,乘便利而殺之者;有兩相為敵,一彼一此,非我殺彼,則彼殺我,偶勝而殺之者;有一朝之忿,雖無殺心,拳勇有余,要害偶中,而遂成乎殺者。斯三者,原情定罪,豈可概之而無殊乎?然而為之法曰:察其所自殺而輕重之。則猾民伏其巧辯,訟魁曲為證佐,賕吏援以游移,而法大亂。甚矣,法之難言也。

夫法一而已矣,一故不可干也,以齊天下而使欽畏者也。故殺人者死,斷乎不可詞費而啟奸也;乃若所以欽恤民情而使死無余憾者,則存乎用法之人耳。清問下民者,莫要乎擇刑官而任之以求情之道。書曰:“刑故無小,赦過無大。”故與過之分,豈徒幕外彎弓不知幕中有人而死于射之謂乎?橫逆相加,操殺己之心以來,而幸勝以免于推刃,究其所以激成而迫于勢者,亦過之類也;猝然之忿怒,疆弱殊于形體,要害不知規避,不幸而成乎殺者,亦過之類也。一王懸法于上,而不開以減死之科;刑官消息于心,而盡其情理之別。則果于殺人者,從刑故之條;而不幸殺人者,慎赦過之典。法不骫而刑以祥,存乎其人,而非可豫為制也。

夫法既一矣,而任用刑者之矜恕,則法其不行矣乎?而抑有道焉。凡斷刑于死者,必決于天子之廷,于是而有失出失入之罰,以儆有司之廢法。既任吏之寬恤,而又嚴失出以議其后,則自非仁人輕位祿而全惻隱者,不能無惕于中而輕貸人以破法。夫有司者,豈無故而縱有罪以自麗于罰乎?非其請托,則其薦賄,廷議持衡而二患懲,則法外之仁,可以聽賢有司之求瘼,而伺忍一人死復繼之以一人乎?若曰殺人而可不死也,人將相戕而不已也,而亡慮也。雖減死而五木加之,犴狴拘之,流放徒錄以終其身,自非積忿深毒、懷貪競勢之兇人,亦孰樂有此而昧于一逞也乎?

〖三○〗

治盜之法,莫善于緩;急者,未有不終之以緩者也。且盜之方發而畏捕也,疆則相拒,弱則驚竄伏匿而莫測其所在。緩之而拒之氣餒矣,不能久匿而復往來于其邑里族黨矣,一夫之力擒之而有余矣,吏不畏其難獲而被罪也。人孰無惡盜之情,而奚縱之?惟求之已急也,迫之以拒,駭之以匿,吏畏不獲而被罪,而不敢發覺,夫然后展轉浸淫而大盜以起,民以之死,而國因以亡。

光武之法,吏雖逗留、回避、故縱者皆勿問,聽以禽討為效。牧守令長畏愞選怯不敢捕者,皆不以為罪,只取獲賊多少為殿最。唯匿蔽者乃罪之。此不易之良法,而愚者弗能行久矣。

〖三一〗

張純、朱浮議宗廟之制,謂禮為人子事大宗降其私親,請除舂陵節侯以下四親廟,以先帝四廟代之。光武抑情從議,以昭穆禰元帝,而祠其親于章陵,畢于后世之茍私其親者,而要未合于禮之中也。

為人子者,必有所受命而后出為人后,內則受命于父以往,外則受命于所后之父母而來,若哀帝之于成帝是已。故尊定陶為皇,而自絕于成帝,非也。若內無所稟,外無所承,唯己之意與人之扳己而繼人之統,此唯天子之族子,以宗社為重,可以不辭,而要不得與受命出后者均。何也?父子之恩義,非可以己之利與臣民之推戴而薄其所生,誣所后者以無命為有命也。況乎光武之興,自以武功討篡逆而復宗祊,其生也與元帝之崩不相逮,而可厚誣乎哉?成、哀、平不成乎君者也,廢焉可也。元帝于昭穆為諸父,而未有失德,勿毀而列于世,得矣;以為己所后而禰之,不可也。光武之功德,足以顯親,南頓令而上雖非積累之澤,而原本身之所自來,則視組紺以上而尤親。尊者自尊也,親者自親也,人子不敢以非所得而加諸親。故組紺之祀,得用天子之禮樂,而特不追王。則南頓以上四世之廟不可除,而但無容加以皇稱而已。后世之禮,勢殊道畢,難執先代之相似者以為法,而貴通其意。光武之事,三代所未有也,七廟之制,不必刻畫以求肖成周,節侯以下與元帝以上并祀,而溢于七廟之數,亦奚不可?所難者唯祫祭耳。然使各以其昭穆,君先臣后,從太祖而合食,禮原義起,豈與哀帝之厚定陶、歐陽修之崇仆王、張孚敬之帝興獻,同其紊大分而傷彝倫乎?

若純與浮之言大宗,則尤謬矣。大宗者,非天子之謂也。禮曰:“別子為祖,繼別為宗。”宗者,百世不遷;而天子之位,父死子繼,兄終弟及,乃至本支絕而旁親立,國中斬而支庶興,初非世次相承而不可越。故天子始興,而母弟為大宗。尊者嗣位,親者嗣宗。宗者,一姓之獨尊也,位者,天下之同尊也,天子之非大宗明矣。大宗無后,就大宗之支子以次而嗣,遞相衍以百世,而昭穆不亂,故以宗為重而絕其私親。天子不與于宗子之中者也,嗣位也,非嗣宗也,不拘于昭穆之次,孫可以嗣祖,叔父可以嗣從子者也。使漢而立大宗焉,抑唯高帝之支子相承不絕,天下雖亡而宗不圮,非王莽所得篡,而光武亦弗能嗣焉。純與浮不考于周禮,合宗與位而一之,于周且悖,而況漢乎?疏漏寡聞,任氣以矯時王之制,其與歐陽修、張孚敬之說,畢失而同歸矣。

〖三二〗

王氏之禍烈矣!光武承之,百戰而劉宗始延,懲往以貽后,顧命太子而垂家法,夫豈無社稷之臣?而唯陰識,陰興之是求。識雖賢,何知其不為莽之恭?識雖不偽,能保后之外戚皆如識乎?飲堇而幸生,復飲以冶葛,卒使竇、梁、鄧、何相踵以亡漢。光武之明,而昏于往鑒如是者,何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吕梁市| 普宁市| 乌兰县| 同德县| 凌海市| 大方县| 华池县| 昔阳县| 五大连池市| 观塘区| 三穗县| 秭归县| 本溪市| 斗六市| 循化| 九台市| 运城市| 长岭县| 弋阳县| 神农架林区| 青海省| 化隆| 冕宁县| 塔河县| 卓资县| 静海县| 股票| 丹江口市| 阜南县| 郓城县| 平度市| 宁安市| 会东县| 上蔡县| 玛纳斯县| 钦州市| 新民市| 小金县| 靖宇县| 盐亭县| 苗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