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7章

嚴可均《北堂書鈔書后》:“孫淵如得《書鈔》原本,后為何夢華所得。夢華棄世,其子以售于秀水令陳振之。振之,閩人?!辈裏氚福捍藭駳w同里蔣太守鳳藻,顏其藏書之室曰“書鈔閣”。周季貺星詒云:“陳名徵芝,非振之。嚴氏得之傳聞,故音同字誤。”又《讀書敏求記》,季貺有校語云:“《說文解字》三十卷,《系傳》四十卷,福州陳氏帶經堂藏有宋刻本。丙寅歲向星村秀才索觀,則為其從兄攜赴臺陽學舍矣,悵惜久之。陳氏居在文儒坊,其先人蘭鄰大令,以名進士為令浙江,其書甚富。星村名樹杓,亦善鑒別,予書大半得之渠家?!?

陳心源《帶經堂陳氏書目后》:“《帶經堂書目》五卷,陳蘭鄰大令所藏書也。予粵東歸田,本無出山之志,后聞陳氏藏書散出,多世間未有本,遂奉檄一行。及至閩,遍訪陳氏后人,僅得張清子《周易纂注》、金仁山《尚書注》、楊仲良《長編記事本末》三書,余皆不可得。其孫字星村者,亦略知書,詢以各種秘冊,則云最秘之本,其先人別儲一樓,為蟲蝕盡,或者當在其中,其信然耶!周季貺太守謂其目為星村所偽造,然如《梁溪集》、《玉堂集》等,皆注明藏印及序人姓名,恐非偽造,后之人其再訪之?!辈裏氚福骸秶鴮W題名記》:陳徵芝,福州府閩縣人,嘉慶七年壬戌科進士二甲七十名。

三四四、錢天樹仲嘉【葉昌熾】

一片湘云蕩水涯,茶鐺藥臼費安排。

東湖西塞聽人說,卻似隨齋為直齋。

《舒藝室詩存》:“錢夢廬天樹,當湖老名士也,以嗜古好客貧其家。性喜竹,仿《竹里煎茶圖》,寄予題之:清波一片蕩湘云,綠映須眉對此君。室有圖書共遣日,座余賓客快論文。茶鐺藥臼憐中歲,漁婢樵青數舊聞。猜作元真渾不似,東湖西塞聽人分?!?

《曝書雜記》:“夢廬篤嗜古籍,嘗于《愛日精廬藏書志》眉間記其所見,猶隨齋批注《書錄解題》也。”

《士禮居藏書題跋記》:“《卻掃編》三卷,《讀書敏求記》云:‘王伯谷藏宋刻,后歸牧翁,付之絳云一炬?!胶X夢廬新得宋書棚本,不知與絳云原本同乎?異乎?夢廬本為歷來藏書家珍貴,‘玉蘭堂’、‘竺塢’二印,文氏也,又有‘七十二峰深處’一印,取穴研齋寫本證之多同。‘述古何人舊姓錢,向時書籍等云煙。虎賁猶作中郎想,摹本猶傳《卻掃編》。’‘小劫樓頭起絳云,六丁取去世無聞。浙中別有儲藏富,三卷居然是秘文?!畱讶水惖馗髀劽?,一紙書馳兩日程。忽爾夜航來遠道,開函古艷使人驚?!趔脡]玉蘭堂,卻在文家不是王。七十二峰深處好,幾家流轉感滄桑。’‘君家書籍憶臨安,多少奇文是宋刊。十卷《茅亭客話》本,攜來雙璧好同看?!彻诺駚硌ㄑ锈n,弁言一頁并皆拋。影橅補闕珍如寶,不獨奇疑取互交。’此六絕句,為借氏宋刻《卻掃編》而作,其實未題于宋本后也。既而夢廬知有是詩,寄素箑索書?!?

《鐵琴銅劍樓書目》:“《會昌進士詩》,舊藏嘉興錢氏,有‘錢天樹印’、‘味夢軒’二朱記?!?

三四五、汪士鐘閬源【葉昌熾】

藝蕓散后歸何處,盡在南瞿與北楊。

留得宋元書目在,一編中有小滄桑。

《同治蘇州府志》:“黃丕烈藏書歸長洲汪士鐘。士鐘摹刻宋本《孝經義疏》、《儀禮單疏》、《劉氏詩說》、《郡齋讀書志》諸書,讎對精審,舉世珍若球璧?!?

黃丕烈《郡齋讀書志序》:“閬源英年力學,讀其尊甫厚齋先生所藏四部之書,以為猶是尋常習見之本,必廣搜宋元舊刻以及《四庫》未采者。于是厚價收書,不一二年,藏弆日富?!?

顧廣圻《藝蕓書舍書目序》:“汪君閬源藏書甚富,取宋本、元本別編其目,各成一冊。汪君宿具神解,凡于有板以來官私刊刻、支流派別,心開目瞭,遇則能名。而又嗜好所至,專壹在茲,仰取俯拾,兼收并蓄,揮斥多金,曾靡厭倦。以故郡中傳流,有名秘笈,搜求略遍,遠地聞風,挾冊趨門,朝夕相繼。如是累稔,遂獲目中所列宋若干種、元若干種,既精且博,希有大觀。海內好古敏求之士,未能或之先也?!?

潘文勤師《藝蕓書舍宋元本書目跋》:“吾郡嘉慶時,黃蕘圃、周香嚴、袁壽階、顧抱沖,所謂四藏書家也,后盡歸汪閬源觀察。蔭之姑母歸觀察之子珠林比部德英,蔭少時至汪氏山塘所居,其堂宇軒敞,樹石蕭森,堂中懸楹聯:‘種樹類求佳子弟,擁書權拜小諸侯。阮文達隸書。阮與汪故有連,三十年如在目前也。咸豐庚申以前,其書已散失,經史佳本,往往為楊致堂丈所得,兵燹以后,遂一本不存。今從其家得《宋元書目》鈔本,富矣精矣,真不減東澗、滄葦,蓋皆蕘圃、澗蘋諸老為之評定,故絕無偽刻。”昌熾案:汪氏書長編巨冊,皆歸菰里瞿氏,歸楊氏者其畸零也。閬源父厚齋,名文琛,開益美布號,饒于貲。祁文瑞《刻說文系傳序》所謂“假之富民汪氏未得”者也。其藏書印曰“民部尚書印”,又有“三十五峰園主人”印。

三四六、葛香士【葉昌熾】

豁厚為門平作架,翠屏鬼斧費雕劖。

石函一一如靈寶,但少龍威到隔凡。

嚴可均《書葛香士林屋藏書圖后》:“葛香士居林屋之山,鑿壁為架,以藏古書。我鄉張氏鑒為作圖,且為文以記之。余未識香士,而張氏則余舊交也。林屋有靈寶石函,神禹所發。故其民風往往能聚書,前明如葛氏一龍、蔡氏羽,其尤著也。香士為一龍族孫,能承先志,益張大之,可謂賢矣。編有書目,余未之見,見其圖,為神往者久之。余嘗持論,幸生右文之世,挾數囊金,購書蘇杭市,不半年可致累萬卷,此有力者常事,亦何足以自豪!當視《四庫》所未著錄、阮氏所未續進,幸而得之,區區此愿,霩然大公耳。今檢架上,得天圣李季所編《乾象通鑒》等八種,皆寫本,世上絕無僅有者。香士好事,倘亦得古書與余所藏有錙兩相稱者,請走使來告,互相借鈔,則藝林勝事也。不然,家有敝帚,享之千金,將恐龍威笑人?!?

張鑒《包山葛氏澄波皓月樓藏書記》:“去春病起,始來西山,葛君香士,坐余于澄波皓月樓。其樓據銷夏一灣之勝,前蕩洪波,卻負崇囗[山獻],纓嵐帶阜,云譎波詭。因鑿樓之兩壁以居書,書不下數萬卷。每當楸桐負日,桂筍尋波,游觀既倦,囗[難灬]燭繼晷。其書經史駢羅,部帙峻整,集舊者辨其薰蕕,板新者慎其魚虎,自甲而丙而丁。依四部例,悉著于目,舉凡鳳館之新章,兔園之秘冊,不與焉。道光二年六月朔日?!?

三四七、張海鵬若云 侄金吾月霄

大鑒友柏 邵恩多朖仙【葉昌熾】

三世同耕不稅田,后賢功可及先賢。

誰為有福誰無福,此語可為知者傳。

黃廷鑒《朝議大夫張君行狀》:“曾祖士恒,祖朝績,父仁濟。君諱海鵬,字若云,號子瑜。年二十一,補博士弟子員,絕意名場,篤志墳素。先是,君考訥齋公與伯兄靜谷公皆好藏書,家多宋元舊刻。君治經之暇,以剞劂古書為己任,刊《學津討源》、《墨海金壺》、《借月山房匯鈔》,又輯《金帚編》,工始而君捐館矣。君恒嘗語人曰:‘藏書不如讀書,讀書不如刻書。讀書只以為己,刻書可以澤人。上以壽作者之精神,下以惠后來之沾溉,其道不更廣耶!’”

又《張月霄傳》:“月霄名金吾,字慎旃,月霄其別字也。祖仁濟,父光基,皆邑諸生。月霄年廿二,補博士弟子員,即棄去,篤志儲藏,與同里陳子準善。”

又《愛日精廬藏書志序》:“月霄十年來小大匯收,今古并蓄,合之先人舊藏,已有八萬余卷。又念金源氏有中國百十余年,著作之家,乘時蔚起,未有裒集其文者。遂矢志網羅,以補一朝之闕,故于金、元兩代遺集,更加意搜訪。中如王朋壽之《類林》,孔元措之《祖庭廣記》,蔡松年之《明秀集注》,與吳宏道之《中州啟劄》,皆當世絕無僅有之書也。”

李兆洛《詒經堂續經解序》:“《通志堂經解》之刻,百余年矣。金吾張君以遺編墮簡,尚不盡于此,乃發其家所藏,寫定為《詒經堂續經解》。都千二百有余卷,將以次授之剞劂。”

阮文達《虞山張氏詒經堂記》:“張氏金吾,世傳家學,代有藏書,不但多藏至八萬余卷,且撰書至二百余卷,刻書至千數百卷。古人實賴此與后人接見也,后人亦賴此及見古人也。是詒經堂、詩史閣、求舊書莊諸地,皆羅列古今人,使后人共見之地也。此于古人謂之有功,于己謂之有福。世之有金者,無所不為,獨不肯用之于書,是謂無福。若在己無學術,則雖有之、肯之,亦無能用之,若是者亦謂之無福。”

張大鑒《閑居錄跋》:“先王父靜谷公,藏書數萬卷,手自校讎,寒暑無倦。而先大夫京華二十載,優游蘭省,亦惟以載籍自娛。彭云楣先生贈詩云:‘瑯嬛宛委窮皇媧’,蓋志實也。余承先澤,耕不稅之田,一編一帙,罔敢失墜。右《閑居錄》,映雪老人手鈔,照曠從父梓入叢書。先人手澤,庶幾與是刻常新也。癸亥六月,友柏張大鑒識?!辈裏氚福红o谷為仁濟之兄,是大鑒于海鵬為從子,于金吾則昆季行也。據此跋,是張氏藏書遠有端緒,不自若云始矣。

張海鵬《唐摭言跋》:“《摭言》十五卷,所見鈔本,后有‘嘉定辛未鄭昉題識’者,最為近古,所稱臼頭本是也。案第十卷蔣凝條云:‘臼頭花鈿滿面,不及徐妃半妝。’后人罔知,改作‘白頭’,于義甚乖,雅雨堂本亦仍其失。予從邵朖仙處假得舊本是正,益嘆校定之難也。”昌熾案:曹根生同年云,今雅雨堂本正作‘臼頭’,當據此本訂正。

又《南部新書跋》:“宋槧久無善本,是編乃邵朖仙從士禮居傳鈔者也。黃氏藏書,富甲吳郡。邵君博學嗜古,所鈔多絕無僅有之書?!?

《平津館鑒藏書籍記》:“《南華真經》,有‘小安樂窩’、‘邵恩多印’二朱記?!辈裏氚福簴J仙,昭文人,余在菰里瞿氏曾傳錄其《山海經》校本。與張月霄、陳子準同時。張、陳固為兩大,朖仙抱殘守缺,亦不愧小藏家也。

三四八、黃廷鑒琴六【葉昌熾】

南宮載得賜書還,烏戌霜青夕照殷。

豹腳噬人蟫亂走,夜深燒燭補完顏。

《虞山人文小傳》:“黃廷鑒字琴六,諸生?!?

《常昭新志》:“廷鑒少游趙同翮、王庭筠之門,精考證,研摩群籍。手校者百數十種,尤練于邑中掌故。撰《琴川三志補記》、《續記》,以補鮑、盧、張三《志》之缺?!?

季錫疇《第六弦溪文鈔序》:“黃先生琴六,館昭曠閣、愛日精廬。兩家多藏書,校讎錯脫,實事求是?!?

《第六弦溪文鈔齊民要術跋》:“余三十年來,所校古籍不下五六十種,惟《文房四譜》、《廣川畫跋》、皆從訛謬中力開真面。今得此書而三矣。衰年多病,炳燭余光,矻矻于陳編爛簡中,作一老蠹魚,自笑又自慰也。道光乙酉,拙經逸叟?!庇帧蹲x知不足齋賜書圖記》:“烏鎮知不足齋,《圖書集成》賜書在焉。月霄張子輯金源文,以未讀鮑氏賜書為恨。遂于己卯閏月,買舟招余同往,居停于鎮之南宮道院。日自齋中載五六百冊,分編披讀。時當初暑,揮汗如雨,日暮蚊虻四集,燒燭繼晷,目為之昏,不恤也。”

三四九、陳揆子準【葉昌熾】

古寺鐘聲飯后撞,訪書人坐贊公窗。

但言救虎前朝閣,剩有門前兩石幢。

孫源湘《天真閣集》:“陳揆字子準,諸生。購古籍手自???。凡邑人著述及他人文集之有關常邑者,自唐及今,搜羅殆遍,庋諸破山寺之救虎閣。輯《琴川志注》,《續志》世無傳,別撰十卷。又輯《虞邑遺文錄》十卷,補集五卷。嘗以酈氏《水經注》詳北略南,著《六朝水道疏》,鉤稽精密。唐劉賡《稽瑞》一卷,向來藏書家未經著錄,揆得之,因以名其樓?!?

黃廷鑒《藏書二友記》:“吾邑陳子準、張月霄二人,家世儒學,舊有藏書。至兩君而更擴大之,儲藏之名,遂并甲于吳中。四方之名士,書林之賈客,挾秘冊、訪異書,望兩家之門而投止者,絡繹于虞山之麓、尚湖之濱。嘻,盛矣!張居西關,陳居稍南,相去不半里,皆面城臨水。暇輒過從,各出所獲,賞奇辨疑,有無通假,相善也。兩君志趣同而各有所主,張則鐘于經籍而兼愛宋元人集,陳則專于史志而旁嗜說部,其大較以網羅散佚、存亡斷絕為宗旨。其于書也,張則樂于人共有,叩必應;陳則一室靜研,慎于乞假。余嘗謂月霄:‘古書固不容吝,第得之太易,則人不知珍惜。昔人以鬻書與借人并稱不孝,良有以也。君宜師子準之慎,而陳君亦宜少濟以君之通,乃為得之?!瘍杉宜?,不下十余萬卷。去其世有傳本與秘而無關學問者,匯宋元舊刻及新舊鈔,遴其精妙,尚可得一二萬卷。其中多吾邑錢、毛兩家舊物,淪落他方百余年而復歸故土,其事殆非偶然矣?!?

潘文勤師《稽瑞樓書目序》:“子準無子,歿后書亦盡散。吾師翁文端公與子準厚,既恤其身后,以重值收其藏本,僅得三四,散失者已不少矣。今《稽瑞樓書目》,蔭從翁叔平假得刊之,庶可與《愛日精廬藏書志》并傳也?!?

三五○、楊端勤子增 子紹和彥合【葉昌熾】

四經四史同一齋,望洋向若嘆無涯。

稽天始有逢原樂,此事難教語井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吕梁市| 山丹县| 新晃| 苏尼特左旗| 郴州市| 舞钢市| 蚌埠市| 策勒县| 开原市| 元朗区| 清镇市| 河北省| 长岭县| 栾城县| 丰城市| 肃北| 鱼台县| 吉林省| 东港市| 青铜峡市| 清镇市| 精河县| 望城县| 灌云县| 九龙县| 大同市| 本溪| 丽水市| 博乐市| 宜都市| 颍上县| 邯郸县| 景东| 山阳县| 五家渠市| 鄂尔多斯市| 依安县| 翼城县| 顺平县| 门源| 类乌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