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6章

二〇九、怡賢親王 果恭親王 成親王

好書盡職奉綸音,朱邸牙簽枕玉琴。

河間東平無愧色,豈惟博物邁甄琛。

陸心源《宋槧婺州九經(jīng)跋》:“怡賢親王收藏。王為圣祖仁皇帝之子。其藏書之所曰樂善堂,大樓九楹,積書皆滿。絳云樓未火以前,其宋元精本大半為毛子晉、錢遵王所得。毛、錢兩家散出,半歸徐建庵、季滄葦。徐、季之書,由何義門介紹,歸于怡府。乾隆中,四庫館開,天下藏書家皆進(jìn)呈,惟怡府之書未進(jìn)。其中為世所罕見者甚多,如《施注蘇詩》全本有二,此外可知矣。怡府之書。藏之百余年,至端華以狂悖誅,而其書始散落人間。聊城楊學(xué)士韶和、常熟翁叔平尚書、吳縣潘文勤、錢唐朱修伯宗丞得之為多。”昌熾案:怡府藏書,始自怡賢親王之子名弘曉,余聞之盛伯希祭酒云。存齋所言,考之未詳。

怡親王《明善堂詩集》張純熙序:“親王冰玉主人,至性夙深,忠勤體國。平居積學(xué)好古,凡經(jīng)史傳記,以及諸子百家之編,靡不探其深頤,得其高朗。”又伊都立序:“冰玉主人殿下,天姿高華,澄心墳素,士安之萬卷咸披,應(yīng)奉之五行俱下,方斯蔑如也。”

《嘯亭雜錄》:“果恭王諱弘瞻,憲廟第七子也,嗣果毅王后。善詩詞,幼受業(yè)于沈愨士尚書,故詞歸正音,不為凡響。”昌熾案:嗣王允禮,亦工詞翰,著《自得園文鈔》。又“成親王諱永瑆,為純廟第十一子。善書法,士大夫得片紙只字,重若珍寶。”

成親王《詒晉齋集》:“家有書,積漸多矣。以史、史、子、集次其目,題以長句:‘錦軸牙簽富自夸,深居也說積書家。空巢未肯從東野,拈買猶須嘆浣花。檢處熒熒銀燭短,收時故故玉琴斜。甄琛博物伊何有,政可慚人惠子車。’”

李文藻《琉璃廠書肆記》:“寶名堂周氏,購得果親王府書二千余套,列架而陳之,其書裝潢精麗,俱鈐圖記。”

《平津館鑒藏書籍記》:“元板《春秋纂例》,孫退谷藏書,有‘果親王圖籍’朱文方印,‘果親王點(diǎn)定’朱文長印。元板《南史》有‘果親王府圖書記’朱文長印。”昌熾案:怡府藏書之印,曰“怡府世寶”、曰“安樂堂藏書記”、曰“明善堂覽書畫印記”。《明善堂集》卷端,有“御題明善堂印”、“御題銀潢派里圭璋器”、“天語盡職從知忠藎切”、“綸音好書猶見性情醇”、“怡親王寶”、“忠孝為藩”諸朱記。成邸藏書,余所見宋本《夢溪筆談》,有“皇十一子詒晉齋印”朱記。又宋刻《溫公書儀》,有“永瑆私印”、“皇子永瑆之印”朱記。

二一〇、錢謙益受之

絳云未逐劫灰紅,江左圖書日正中。

一自新宮三日哭,閑繙貝葉唱宗風(fēng)。

曹溶《絳云樓書目題詞》:“虞山宗伯,生神廟盛時。早歲科名,交游滿天下。盡得劉子威、錢功甫、楊五川、趙汝師四家書,更不惜重貲購古本。書賈奔赴捆載無虛日,用是所積充牣,幾埒內(nèi)府,視葉文莊、 吳文定及西亭王孫或過之。中年,構(gòu)拂水山房,鑿壁為架,庋其中。晚歲居紅豆山莊,出所藏書,重加繕治,區(qū)分類聚,棲絳云樓上,大櫝七十有三。顧之自喜曰:‘我晚而貧,書則可云富矣。’甫十馀日,其幼女中夜與乳媼嬉樓上,剪燭灺落紙堆中,遂燧。宗伯樓下驚起,焰已張?zhí)欤患熬龋瑐}皇出走。俄頃樓與書具盡。余聞駭甚,特過唁之。謂余曰:‘古書不存矣。’宗伯每一部書,能言舊刻若何,新板若何,中間差別幾何,驗(yàn)之纖悉不爽,蓋于書無不讀,去他人徒好書束高閣者遠(yuǎn)甚。然大偏性,未為深愛古人者有二端:一所收必宋元版,不取近人所刻及抄本,雖蘇子美、葉石林、三沈集等,以非舊刻,不入《目錄》中。一好自矜嗇,傲他氏以所不及,片楮不肯借出。盡有單行之本,燼后不復(fù)見于人間。余深以為鑒戒。”

《天祿琳瑯》:“宋本《漢書》,錢謙益跋:‘甲申之亂,古今書史圖籍一大劫也;吾家庚寅之火,江左書史圖籍一小劫也。今吳中一二藏書家,零星捃摭,不足當(dāng)吾家一毛片羽。見者夸詡,比于酉陽羽陵,書生餓眼,但見錢在紙裹中。可為捧腹。’”

《人海記》:“錢蒙叟撰《明史》二百五十卷,辛卯九月晦甫畢,越后日,絳云樓火作,見朱人無數(shù),出入煙焰中,只字不存。”昌熾案:絳云災(zāi)在庚寅,查云辛卯,誤也。

《橋西雜記》:“顧黃公言,虞山當(dāng)絳云樓火時,親見有緋衣者,指揮烈焰上,乃大叫曰:‘天能燒我屋內(nèi)書,不能燒我腹內(nèi)書!’指其所撰《國史》也。”

牧翁《賴古堂文選序》:“己丑之春,余釋南囚歸里,盡發(fā)本朝藏書,裒輯史乘,得數(shù)百帙,選次古文,得六十余帙,忘食廢寢,窮歲月而告成。庚寅孟冬,不戒于火,為新宮三日之哭,知天這不假我以斯文也。息心棲神,皈依內(nèi)典,世間文字,眇然如塵沙積劫矣。”

又《與王阮亭書》:“衰遲潦倒,賣身空門。舊學(xué)無幾,遺忘殆盡。惟有日繙貝葉,銷閑送老”云云。見《古夫于亭雜錄》。昌熾案:牧翁紅豆山莊,在虞山之拂水巖。然考《有學(xué)集題李長蘅畫扇冊后》,亦署“碧梧紅豆村莊”。又有燕譽(yù)堂、云上軒、榮木樓,并見《讀書敏求記宋本漢書跋》。末云:“癸未中秋,書于半野堂。”海虞瞿氏所藏《宋史》,有牧翁題字云:“庚寅十二月初二夜,半野堂火,片刻灰燼。”據(jù)此則絳云樓下即半野堂所在矣。一號蒙叟,其題《易箋》云:“余再蒙大難,思文明柔順之義,自名為蒙叟。”又號東澗,其《遵王四子字序》云:“頃者吉州施偉長謁臨海先廟,觀周成王饗彭祖三事鼎,二足篆‘東澗’二字,蓋周家卜洛時款識也。余老耄不忘先烈,遂自號東澗遺老。”其題介立詩,又署“峨嵋老衲徹修”。為太學(xué)生約之翁君作墓表,又題“石渠舊史”。其藏書一印曰“如來真子天子門生”。

《士禮居藏書題跋記》:“《陽春白雪》,惠香閣物。惠香閣,柳如是所居。卷中有‘牧翁’印,有‘惜玉憐香’一印。”

二一一、錢謙貞履之 子孫保求赤

孫艾頤仲 族孫興祖孝修

東澗方羊如海若,述古猶能得什三。

群從翩翩雖嗜古,執(zhí)圭僅許視諸男。

錢受之《述古堂宋刻書跋》:“辛丑暮春,過遵王述古堂,觀宋刻書,縹青界朱,裝潢精致。殆可當(dāng)我絳云之什三。”

又《錢令人趙氏墓志銘》:“我曾王父體仁生五子, 長為我王父順時;仲山東副使,諱順德;副使仲子世顯生謙貞,謙貞長孫保,孫保娶趙文毅用賢之曾孫女,太子中允士春之女也。”

又《列朝詩傳》:“謙貞字履之,初失祖父,母徐守節(jié)自誓,先君翼而長之。故履之雖從祖弟,猶吾弟也。早謝舉子業(yè),辟懷古堂以奉母,簾戶靜深,書簽錯列。年五十余,遭世亂,坎壈不得志。其孤孫保,能讀父書。”

《愛日精廬藏書志》:“李群玉《唐風(fēng)集》,皆有錢履之讀書記。板心有‘竹深堂’三字。”昌熾案:竹深,謙貞七世祖洪自號也。錢陸燦《常熟縣志》:“洪字理平,與兄寬字理容世家奚浦。能詩好客,洪愛種竹,堂曰‘竹深處’。寬號柳溪。”

《列朝詩傳》:“府君有《竹深遺稿》藏于家。”

《天祿琳瑯》:“《孔子家語》有‘錢求赤讀書記’、‘彭城’、‘匪庵’諸印。祥符周季貺云:‘求赤校讎精審,日讀書,夜必記于卷尾曰:“某日,讀若干頁。”“某日起,某日竟。”其勤如此。所評明代詩文曰匪庵選本。’”《懷舊集》有頤仲《次韻求赤家兄》詩。又案:求赤一名容保,余所見藏書,皆有“錢孫保一名容保”方印。

《海虞詩苑》:“錢興祖字孝修,號幔亭。久館京師,晚歷邊徼,年逾五十,以客死。”又:“錢興國字孝標(biāo),一名炳,字峚山,幔亭之弟也。”

《鐵琴銅劍樓書目》:“《六韜》,錢孝修從宋本影鈔。孝修,遵王從子。”昌熾案:孝修一名純。余所見明修《山谷外集注》,有“虞山錢孝修氏原名興祖”朱記。又案:錢氏諸子,又有錢天保,字羽王,見賞于宗老東澗,見《海虞詩苑》。《瞿目》:“《陸宣公集》,求赤、孝修遞相藏弆,皆有名印。”又有“錢孫臨”一印、“鴻蒙”一印。孫臨當(dāng)亦其昆弟行,而鴻蒙其字也。求赤藏書處曰“懷古堂”,即履之筑以奉母者。孝修曰“在茲閣”,瞿氏所藏《十六國春秋略》為其家藏,板心有此三字。

二一二、錢裔肅嗣美 子曾遵王 孫沅楚殷

張燈高宴白門秋,費(fèi)盡黃金與翠裘。

面肆酒坊論秤買,蠟車障壁雜泥髹。

錢受之《族孫嗣美墓志銘》:“從孫嗣美,好聚書,書賈多挾策潛往。余心喜其同癖,又頗嗛其分吾好也。天啟間,官史局,與中州王損仲商訂《宋史》,損仲言王偁《東都事略》,藏李少卿家。搜篋中獲之,繕寫以歸。人言嗣美家有宋刻善本,而未信也。辛丑從其子曾見之,刻畫精好,闕文具在,則其捐官舍已十有六年矣。嗟乎!以余之于斯文,窮年盡氣,搜討不可謂不力,而宋代遺文,頡頏《長編》者,近在家門而不克知。余之闕漏諛聞,良可以自愧。然王偁之書,僅存于蠟車障壁,人不能舉其名氏。是子也。顧獨(dú)能知而藏之,藏之之久,至身代銷沈之后,而余乃始彷徨展玩。佇想于斯人,則古人所謂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者,固未可謂之晚也。嗣美名裔肅,萬歷乙卯,以春秋舉順天。卒于丙戌歲之十月,年五十有八。子四人,長召亦舉于鄉(xiāng),次名,次曾,次魯。曾好學(xué),藏書益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南省| 紫云| 上犹县| 阿勒泰市| 荔波县| 镇江市| 云南省| 永州市| 麟游县| 田阳县| 互助| 邳州市| 东乌| 涿州市| 卢氏县| 贵定县| 佛教| 南华县| 沅江市| 沈丘县| 龙川县| 惠东县| 海南省| 綦江县| 酒泉市| 防城港市| 武城县| 明溪县| 芦山县| 广平县| 共和县| 乐山市| 息烽县| 铜山县| 延吉市| 肇庆市| 会同县| 大新县| 武平县| 醴陵市| 墨竹工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