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 采菲錄
- (民國)姚靈犀
- 4846字
- 2015-11-24 18:48:49
孫大總統令內務部通飭勸禁纏足文(一九一二年三月)
纏足之俗,由來殆不可考。起于一二好尚之偏,終致滔滔莫易之烈。惡習流傳,歷千百歲。害家兇國,莫此為甚。將欲圖國力之堅強,必先圖國民體力之發達。至纏足一事,殘毀肢體,阻淤血脈,害雖加于一人,病實施于萬姓,生理所證,豈得云誣?至因纏足之故,動作竭蹶,深居簡出,教育莫施,世事罔聞,遑能獨立謀生,共服事務?以上二者,特其大端,若他弊害,更仆難數。曩者志士仁人,嘗有天足會之設,開通者已見解除,固陋者猶執成見。當此除舊布新之際,此等惡俗,尤宜先事革除,以培國本。為此令仰該部,速行通飭各省,一體勸禁。其有故違禁令者,予其家屬以相當之罰。切切此令。
山東省政府主席韓復榘通飭放足告示(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照得人身膚發,受之父母,不可損傷,古有明訓。而婦女纏足,雖為古道,實極矛盾。要知足雖賤物,然同受于父母則一。古人將大好天足,用布糾纏,裹成小腳,不滿三寸,既礙健康,又發奇臭,可笑亦復可恨。故革命以來,本主席即以解放小腳為唯一要圖。良以解放小腳,可以除去婦女之束縛,可以促進國民之健康,可以省卻數丈裹腳布,實有百利而無一弊。今見魯南各縣,民情敦厚,儉樸可風,甚合本主席之心。但婦女纏足,比比皆是,未免美中不足。本主席治魯心切,見此形狀,無任痛心。故特布告周知,凡爾婦女,即日起實行放足,不得有違。倘有不法之徒,仍以小腳為妖艷,不愿解除裹腳布者,概以軍法治罪。其各凜遵。切切此布。
名賢勸戒《名賢集》重訂本,煙臺誠文信藏版,察為耶穌教會所編印者。內有勸戒婦女勿再纏足之文詞,語意淺顯,頗合于用。茲蒙黃邑張風儀君寄示,爰錄于此。姚靈犀識。
世人最迷者女人纏足一事可嘆女人自幼纏足受苦,是父母之過。何以論之?小兒五、六歲,豈有智識?權柄全在父母主司,因此過錯皆在父母身上。受永遠無數之苦,不能自由,不得幸福,死而后已。女人足原來亦是五趾,為何改為一趾?將骨肉損傷,有何益哉?女人習慣此事,每日用苦工將足纏小為佳。若是纏小足能格外有益處亦可,不但無益,而害處甚多。天足行路方便,足小行路苦難,人人皆知。比喻父母有疾急要用藥,五里之路,天足者半點鐘能買藥回來;若纏足者,三里之路,一點鐘不準能回來。好處甚多,處處皆然。總而言之,纏足有害無益,急速改之,幸福多矣。世上諸物均欲發大,以為有利益。略論幾種:人若長不大,想法求方用補藥,盼望早早長大。禾苗花木,用糞培之。再蓋房屋、堆垛一切之物,皆得底大,以為妥當。惟獨人足在下,不欲其大,用心想法,用何等物水能以洗小?用何法纏之能小為妙?豈不知愈小害處愈大,與殘廢人無異。有許多人云若不纏足難以找婿,此言太愚之甚。至于蹶瞎,皆能找婿,何況身體完全之人?那有難以找婿之理?再說現在民國自由,何苦自損其身,拋棄幸福?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惟獨纏足一事,狠心不仁,愛子心全無,非愚而何?甚盼望當父母者,將此害細細考究。現今民國開化民智之時,不必居惡風陋俗,急速進于幸福之地。圣人云:“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所以孔子圣之時者也,亦重隨時改良,以歸于正也。
纏足有害唱中華民國世界變,于今改良真可觀。男兒剪發把學堂入,小閨女,更可觀,不穿耳眼,不把足纏。纏足的有害處,對您說一番,小閨女不包腳,大大方便。小閨女從小時生的伶俐,只因為包了腳缺了知識,要做營生還是不能做。欲走道,無力氣;拿物件,不便利。闕斷了筋骨,血氣往上提,得癆氣、生鼠瘡,都是為此起。
小閨女長到了七八歲,他的爹娘叫他遭罪。給他做雙包腳的鞋,仍屈之往上對。他若不包得挨捶,每一天為包腳,逼他哭幾回,這不是格外的叫女孩受罪?男女分別從頭上起,男女分別何曾在腳底?上帝造人是一樣,先造男,后造婦,男婦俱是一樣的。老天爺并不曾教女受屈,為父母又何必枉費心機?小閨女包了腳莫有好處,十個女有九個必得癆氣。得了癆氣把命喪,他爹娘哭啼啼,不知病根從何起。為包腳傷害了多少閨女,勸眾位再千萬別要這樣的。咱中國全都是那樣習氣,娶個媳婦喜歡小腳的。輕盈體態俱稱贊,腳兒小,腳脖細,十人見丁九人喜。那一個包的小,那個上講究,在足上用好工討人喜歡。婦女們包小腳大大有害,只因為腳兒惹下禍災。村中有事把門出,十人見九人愛。壞人心里懷鬼胎,人眼前裝好人,暗地瞎安排,常常的背父母,作出丑事來。婦女們包了腳,許多危險。再說說包腳的所受災難,當年上長毛贓作了反叛,哭壞了女嬋娟。張獻忠割腳堆山,這不是為包腳受此苦難?不包足一定的不遭此難。
小閨女不包腳真有好處,又能做針線又能念書。你看看學堂里多少閨女,又會寫,又會算,無論窮富把書念。出了學當教員,也能掙大洋錢,與丈夫過日子,夫婦能干權。咱中國全都是那樣見識,為生下他就是重男輕女。有了男兒懸弧報喜,有了女兒心生氣。從小教他當奴隸,無怪乎出了閣受人壓制,這樣過在爹娘從小奪權力。
還有等包腳的真真可笑,千包萬裹包肥了。常言說:“臉大上膘還好看,腳上膘,丑壞了。”自己心里也發躁,見了人他面上先帶三分臊,極好的人教兩只大腳帶壞了。
包大腳的婦女自己常犯難,千奇萬怪巧妝點。做上一只小小的鞋,鞋里頭做上墊,鞋底就在腳中間。若走道兩只腳上下直站,這樣腳俗語說“稱不起金蓮”。奉勸眾位要知曉,有了女孩不用把腳包。于今文明都不包腳,早包的也放了。何必格外尋罪遭,天生人是天足何必叫他小?你看看全世界那國把腳包?女子纏足十嘆歌一嘆女子好悲哀,因為纏足受磨耐。生就天然足,緣何強損壞?年在四五歲,受氣把打捱。都為纏足永不得自在。
二嘆女子好悲傷,何辜罹此苦業障。請看觀世音,赤足步大方。文殊普賢母,十趾列當陽。婦女受害何日得安康?
三嘆女子好傷心,生為纏足累死人。富貴也受罪,何況平常人?有何緊要事,干急妄費神。誤事失利總難得回春。
四嘆女子苦難量,因為纏足受災殃。傷損筋和骨,氣血難舒張。終日不自然,受癆生鼠瘡。百中婦女無一免災殃。
五嘆女子活累人,纏足受害難孝親。婆家費銀財,娶媳到家門。實指持家業,如同殘廢人。那得替夫報答公婆恩。
六嘆女子好心酸,因為纏足苦熬煎。體健天足大,硬往小里纏。時時痛難禁,慈母不放寬。受氣招病纏足是根源。
七嘆女子淚悲涕,女子纏足無好處。足大萬人嫌,足小惹是非。請看胭脂判,繡鞋父命摧。不為足小那受奸惡欺?
八嘆女子苦受貧,貧女纏足更傷心。家中無柴草,不能出外尋。夫男不得助,家業耗散盡。苦中受苦水難出苦輪。
九嘆女子痛傷情,足大更痛難行動。人家看了丑,又嫌不潔凈。格外費針線,尤比小的痛。不如早放任意方便行。
十嘆女子要回頭,知到悔罪方便求。自己受過苦,莫留后人愁。趁早將足放,定把苦孽丟。興家立業放足是根由。
天足女子十樂歌一樂女子樂天年,改良世代樂自然。生就天然足,何必將他纏?足下先得力,操作不煩難。幸樂時期脫苦得方便。
二樂女子樂自由,天足脫離父母愁。大小全不論,出苦免笑仇。游行四方走,治家有奔頭。夫男得助定無坐食憂。
三樂女子樂方便,天足女子是大賢。觀音地藏母,文殊共普賢。四大部洲地,赤足遍大千。端然微妙無處不莊嚴。
四樂女子樂自強,天足女子多便當。成人出了閣,婆家是遠鄉。父母家中想,能使大步揚。不受屈勞歸寧奉高堂。
五樂女子樂自在,女子天足開心懷。夫男常在外,無暇歸家來。家中有要事,開步任往來。到處方便那得不自在?
六樂女子樂時期,大好幸福遇此機。天足雖然大,不受人嫌欺。鞋襪只潔凈,夫男公婆嬉。天足修潔便是容易的。
七樂女子樂如意,天足安然得便宜。古先圣王代,并無纏足的。后世風化壞,女人受此屈。如今改良理應謝神祗。
八樂女子樂滔滔,天足自然得高超。保民愛國事,步下不煩勞。昂昂體強健,臨事有節操。女中拔萃萬世把名標。
九樂女子樂無窮,學堂女生賽群英。振振壯國粹,天天闊步行。喧歌浩氣正,齋莊人欽敬。倡義愛國堪作女英雄。
十樂女子樂何如,女得天足樂有余。登山或臨水,那怕路崎嶇。車船路途走,也無險處危。萬國游遍無處不相宜。
河南河務局勸放足歌六朝作俑,東昏齊王。潘妃是寵,羞花之香。金葉貼地,斗靡殿場。蓮花足印,步步趨蹌。腳纖三寸,尤物不祥。蔓延裹腳,起于南唐。有李后主,愛徐娘。纖纖善舞,時尚艷妝。無遺下體,束帛自戕。弓鞋月樣,繡履改常。冶容誨淫,太不雅莊。宮嬪亦貴,變成妓娼。下賤丑態,流毒閨房。效尤愚婦,纏足濫觴。最苦幼女,氣血兩傷。帶扎布裹,疼痛難當。筋斷骨折,起疔生瘡。皮肉臭爛,流膿滴漿。天天挨打,眼淚汪汪。混身擰腫,苦口跪央。哀聲不止,哭斷肝腸。眉愁不展,形成羸。腳雖裹小,面色焦黃。行如醉漢,臥似蟲僵。無罪作囚,終身遭殃。輕則久病,重則死亡。可恨伊母,待女炎涼。對于纏腳,真是瘋狂。毒心辣手,怒目金剛。不學菩薩,普渡慈航。此種陋俗,千百年長。今幸福星,來臨豫疆。督軍省長,訓令煌煌。尊崇人道,大為民防。宣布放腳,注重國強。又免弱種,力圖平康。興利除弊,法律昭彰。善后局立,列在十綱。通令各縣,奉行遵章。設天足會,曉諭周詳。歌詞發印,散布多張。省垣貼遍,圖畫滿墻。教人警醒,悟此迷茫。立期三月,快放何妨。遲延過限,定罰銀洋。誰若不聽,請爾試嘗。本局公余,請愿幫忙。兩團組織,群為贊襄。每天下午,勸導關廂。游行城市,分往村鄉。露天講演,百計千方。搖鈴頻響,旗幟飄揚。震聾發聵,示我周行。唇焦舌敝,大聲呼揚。懇懇切切,勿怠勿荒。自古美女,有衛莊姜。越國西子,麗姬毛嬙。天生俊秀,不假梳妝。并無夸巧,裙下雙雙。木蘭一女,躍馬騰驤。執戈上陣,替父平羌。營中不識,他是女郎。十二年戰,萬古流芳。女作男事,也能安邦。勸我姊妹,別再觀望。千五百萬,足下改良。及早展放,女界增光。豫東豫北,河洛汝陽。一百八縣,士農工商。分任代勸,勿蹈火湯。知足容恭,可步天堂。四言俚語,宜志不忘。千秋萬歲,敬祝大梁。時雍于變,上禱穹蒼。
此民國十年王君趾厚寄示者,李榮楣附記。
戒纏足歌一后庭玉樹新歌歇,回風曳地春云熱。步さ香塵壓后宮,纖纖玉筍裁新月。春風花月散如煙,艷跡猶傳六寸圓。浪說新裝斗眉嫵,遂令浩劫沈千年。東家女兒才學語,剪帛行纏自呻楚。心悲骨折血模糊,吞聲切切淚如雨。伏衾輾轉不能眠,繒羅急縛如火然。須臾竊發阿娘怒,廣裁密縫加笞鞭。前年拳亂來邊寇,千乘萬騎倉皇走。兒女出門行不前,吁嗟性命如雞狗。虬胡碧眼猙獰惡,脫舄傳觀肆笑謔。此時呼娘娘不應,阿娘足小更零丁。含羞茹痛為誰語,轉死溝瀆飛蒼蠅。新理說強種,昔賢論養生。隳殘肢體非人情,木本戕蠹枝不榮。君不見,西方體育風泱泱,家有健婦兒康強。即今陋俗宜摧掃,使我黃帝子孫魁梧奇偉登壽昌。(渡公王潛剛饒生)
二人生不幸女子身,備閱甘苦酸咸辛。甘苦酸咸心未已,骨肉戕賊真愁人。愁人戕賊乃骨肉,此事驟聞人盡哭。如何陋習今猶沿,竟向紅閨倡纏足?纏足之風未易止,嗚呼肇禍伊誰始?或曰作俑由育娘,素帛牽纏為纖指。踵事增華效東昏,潘妃步步金蓮痕。斯皆亂國之尤物,何為遺孽留閨門?我聞吳宮孫子曾教戰,群習韜鈐昔經見。借令雙彎三寸強,安能馳驅奔而殿?木蘭代父充邊防,只言著我舊時裳。脫使纖鉤窘行步,未必火伴皆驚忙。中國事事動師古,漢璧秦ギ燦如許。文字尚求三代前,此風乃獨齊梁伍。嗟嗟弱女誠可憐,靡依匪母胡不然?戾筋折骨悍不顧,沈沈郁李夭桃天。熙朝龍興代慈母,舊染污俗革九有。徒以瑣屑涉閨裝,欲挽頹靡暫從后。我為此事心實悲,能除錮習知為誰?認書方弛結婚禁,借以革故今其時。從來官禁慮紛擾,且難家喻而戶曉。不如一二更里來月正中,女兒床上睡朦朧。閉目初入黃粱夢,一陣寒戰心膽驚。四更里來月斜西,女兒床上哭啼啼。有心偷把裹腳放,母親知曉萬不依。五更里來把窗開,女兒下床僅發呆。披衣未將鞋帶緊,忽聽娘叫纏足來。
(法界眾生定信可安)
三五齡女子吞聲哭,哭向床前問慈母:“母親愛兒似孩提,何縛兒足如縛雞?兒足骨折兒心碎,晝不能行夜不寐。鄰家姐姐未纏足,走向學堂將書讀。”少小學生向母啼:“兒決不娶纏足妻。昨日先生向兒告,纏足女子多嬌癡。書不讀來字不識,困守閨閣難動移。母親若體孩兒意,不給兒娶纏足妻。”(轉錄賈伸《中國婦女纏足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