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 疸門
  • (清)陳夢雷
  • 4521字
  • 2015-11-20 13:59:45

單方

食勞黃病,身目俱黃:青礬隔鍋煅赤,米酢拌為末,棗肉和丸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后姜湯下。【《急救方》】

酒疸黃疾,心下懊憹,足脛滿,小便黃,飲酒發赤黑黃斑,由大醉當風入水所致。黃蘗三兩,木蘭一兩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服。【《肘后方》】

五種黃疸:崔元亮《海上方》云,凡黃有數種,傷酒發黃,誤食鼠糞亦作黃。因勞發黃,多痰涕,目有赤脈,益憔悴,或面赤惡心者是也。用秦艽一兩銼,作兩貼,每貼用酒半斤,浸絞取汁,空腹服。或利便止。就中飲食人易治,屢用得力。

黃病內外皆黃,小便赤,心煩囗干:秦艽三兩,牛乳一大升,煮取七合,分溫再服。《千金方》加芒硝六錢。【《廣利方》】

濕熱黃疸:柴胡一兩,甘草二錢半,作一劑,以水一盞,白茅根一握,煎至七分,任意時時服之。【《秘寶方》】

五種黃病:黃疸、谷疸、酒疸、女疸、勞疸也。黃汗者乃大汗出入水所致,身體微腫,汗出如黃蘗汁。用生茅根一把細切,以豬肉一斤,合作羹食。【《肘后》】

谷疸,因食而得;勞疸,因勞而得。用龍膽一兩,苦參三兩為末,牛膽汁和丸梧子大,先食以麥飲服五丸,日三服,不止稍增。勞疸加龍膽一兩,梔子仁三七枚,以豬膽和丸服之。【《刪繁》】

白黃色枯,舌縮,恍惚語亂者死。當歸、白朮二兩,水煎入生地汁蜜和服。 【《三十六黃方》】

遍身黃疸:茵陳蒿一把,同生姜一塊,搗爛,于胸前四肢,日日擦之。

男子酒疸:用茵陳蒿四根,梔子七個,大田螺一個,連殼搗爛,以百沸白酒一大盞,沖汁飲之,秘方也。

濕熱黃疸:燈草根四兩,酒水各半,入瓶內,煮半日,露一夜,溫服。 【《集元》】

酒疸,黃色遍身者:鹿蔥根搗汁服。

黃疸:漆草一杷,搗汁和酒服,不過三五次,即愈。 【《肘后》】

熱黃疸疾:萹蓄搗汁,頓服一升。多年者,日再服之。 【《藥性論》】

黃疸內熱:地丁末,酒服三錢。 【《乾坤秘韞》】

黃疸腫疾:藜蘆灰中炮為末,水服五分,小吐。不過數服效。

黃疸喘滿,小便自利,不可除熱:半夏、生姜各半斤,水七升,煮二升五合,分溫再服。有人氣結而死,心下暖,以此少許入囗,遂活。【仲景】

黑黃:面黑黃,身如土色,不妨食,脈沉,若青脈入囗者死。宜烙囗中黑脈、耳會、玉泉、章門、心俞。用生鬼臼搗汁一小盞服。干者為末,水服。【《三十六黃方》】

酒疸,眼黃脾熱:用青(艸舌)蔞焙研,每服一錢,水半盞,煎七分,臥時服,五更瀉下黃物立可。名逐黃散。【《普濟》】

黑疸危疾:(艸舌)蔞根一片,搗汁六合,頓服,隨有黃水從小便出。如不出,再服。

黃疸變黑,醫所不能治:用王瓜根汁,平旦溫服一小升,午刻黃水當從小便出,不出再服。

五般急黃:山豆根末,水服二錢;若帶蠱氣,以酒下。

脾勞黃疸:如圣丸。用草血竭、羊膻草、桔梗、蒼朮各一兩,甘草五錢為末,先以陳酢二杯入鍋,用皂礬四兩,煎熬良久,下藥末,再入白面,不拘多少,和成一塊,丸如小豆大,每服三五十丸,空腹酢湯下,一日二服,數日面色復舊也。【《乾坤秘韞》】

黃疸如金:薏苡根,煎湯頓服。

黃汗染衣,涕唾皆黃:用蔓菁子搗末,平日以井華水服一匙,日再服,加至兩匙以上為度。每夜以帛浸小便,逐日看之,漸白則瘥,不過服五升。

黃疸如金,睛黃,小便赤:用生蔓菁子末,熟水調方寸匕,日三服。 【孫真人食忌】

急黃黃疸,及內黃腹結不通:用蔓菁子搗末,水絞汁服二三錢,當得嚏,鼻中出黃水,及下利則愈。以子壓油,每服一盞,更佳。【《拾遺》】

熱黃便結:用蕪菁子搗末,水和絞汁服,少頃當瀉一切惡物,沙石、發草并出。 【《食療》】

急黃病:苦瓠一枚開孔,以水煮之,絞取汁,滴入鼻中,去黃水。 【《本草》】

黃疸腫滿:苦壺盧瓤如大棗許,以童子小便二合,浸一時,取兩酸棗大,納兩鼻中,深吸氣,待黃水出,良。

又方:用瓠瓤熬黃為末,每服半錢,日一服,十日愈。然有吐者當詳之。 【《傷寒類要》】

食積黃疸:絲瓜連子燒存性為末,每服二錢。因面得病,面湯下。因酒得病,溫酒下。連進數服愈。【《易簡》】

黃疸如金:晴明時侵晨,勿令雞犬婦人見,取東引桃根,細如箸若釵股者一握,細切,以水一大升,煎一小升,空腹頓服。后三五日,其黃離離如薄云散開,百日方平復也。黃散后,可時時飲清酒一杯,則眼中易散,否則散遲。忌食熱面豬魚等物。【《必效》】

急黃喘息,心上堅硬,欲得水吃者:瓜蒂二小合,赤小豆一合,研末,暖漿水五合,服方寸匕,一炊久當吐,不吐再服。吹鼻取水亦可。【《傷寒類要》】

遍身如金:瓜蒂、丁香各四十九枚,砂鍋內燒存性為末,每用一字吹鼻,取出黃水;亦可揩牙追涎。

黃疸陰黃:并取瓜蒂、丁香、赤小豆各七枚為末,吹豆許入鼻,少時黃水流出,隔日一用,瘥乃止。【《食療》】

黃疸初起:柳枝煮濃汁半升,頓服。 【《外臺秘要》】

五種疸疾:黃疸,谷疸,酒疸,黑疸,女勞疸,黃汗如黃蘗汁,用豬脂一斤,溫熱服,日三,當利乃愈。【《肘后》】

婦人黃疸,經水不調,房事觸犯所致:白礬、黃蠟各半兩,陳橘皮三錢為末,化蠟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以滋血湯或調經湯下。【《濟陰》】

血證黃腫:綠礬四兩,百草霜一升,炒面半升為末,砂糖和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食后姜湯下。【《鄭時舉傳》】

又方:小麥淘凈一斤,皂礬半斤,同炒黃為末,黑棗肉半斤,搗勻,米酢糊為丸梧子大,姜湯下八九十丸,一日三服。【《簡便方》】

脾病黃腫:青礬四兩,煅成赤珠子,當歸四兩,酒酻浸七日,焙,百草霜三兩為末,以浸藥酒打糊,為丸梧子大,每服五丸至七丸,溫水下。一月后,黃去立效。此方祖傳七世。

又方:綠礬四兩,百草霜、五倍子各一兩,木香一錢,為末,酒煎,飛面丸梧子大,每空心酒下五丸。

酒黃水腫,黃腫積痛:青礬半斤,酢一大盞,和勻,瓦盆內煅干為度,平胃散、烏藥順氣散各半兩為末,酢煮糊丸梧子大,每酒或姜湯下二三十丸。不忌囗,如鍋灰。【《濟急方》】

火黃身熱,午后卻涼,身有赤點或黑黯者,不可治。宜烙手足心、背心、百會、下廉,內服紫草湯。紫草、吳藍、木香、黃連各一兩,水煎服。【《三十六黃方》】

谷疸食勞,頭旋心怫郁不安而發黃,由失饑太飽,胃氣沖熏所致。苦參三兩、龍膽一合為末,牛膽丸梧子大,生大麥苗汁服五丸,日三服。【《肘后方》】

疸黃如金,好眠吐涎:茵陳蒿、白蘚皮等分,水二鍾煎服,日二服。 【《三十六黃方》】

傷寒黃疸表熱者:麻黃醇酒湯主之。麻黃一把去節,綿裹,美酒五升,煮取半升,頓服取小汗。春月用水煎。【《千金方》】

酒疸,尿黃發黃,心懊痛,足脛滿:芫花、椒目等分燒末,水服半錢,日二服。 【《肘后方》】

酒疸脾黃:木鱉子磨酢,服一二盞,見利,效。 【《濟急方》】

遍身黃腫:掘新鮮百條根,洗搗罨臍上,以糯米飯半升,拌水酒半合揉軟,在藥上,以帛包住,待一二日后,囗內作酒氣,則水從小便中出,腫自消也。百條根,一名野天門冬,一名百奶,狀如蔥頭,其苗葉柔細,一根下有百余個數。【《經驗方》】

傷寒發黃:生烏麻油一盞,水半盞,雞子白一枚,和攪服盡。 【《外臺》】

婦人血黃:黃茄子竹刀切,陰干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 【《摘元方》】

腹脹黃腫:用亞腰壺盧連子燒存性,每服一個,食前溫酒下。不飲酒者,白湯下。十余日見效。【《簡便方》】

酒疸:咸平樹根白皮搗碎,米酢浸一宿,平旦空腹,溫服一二升。 【《開寶》】

食氣黃腫,氣喘胸滿:用不蛀皂角去皮子,酢涂炙焦為末一錢,巴豆七枚,去油膜,以淡酢研好墨,和丸麻子大,每服三丸,食后陳橘皮湯下,日三服。隔一日增一丸,以愈為度。【《經驗方》】

時行發黃:竹葉五升切,小麥七升,石膏三兩,水一斗半,煮取七升,細服盡劑愈。 【《肘后方》】

房勞黃疸,體重不眠,眼赤如朱,心下塊起若瘕,十死一生。宜烙舌下,灸心俞、關元二七壯;以婦人內衣燒灰,酒服二錢。【《三十六黃方》】

濕熱黃疸:蟹燒存性研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日服二次。 【《集簡方》】

酒疸諸疸:用田螺將水養數日,去泥取出,生搗爛,入好酒內,用布帛攄過,將汁飲之,日三服,效。【《壽域》】

黃疸酒疸:小螺螄養去泥土,日日煮食,飲汁,有效。 【《永類鈐方》】

吐血病后,身面俱黃,吐血成盆,諸藥不效:用螺十個,水漂去泥,搗爛,露一夜,五更取清,飲二三次,血止即愈。一人病此,用之,經驗。【《怪證方》】

時行發黃:用金色腳黃雌雞,治如食法,煮熟食之,并飲汁令盡,不過再作。亦可少下鹽豉。【《肘后方》】

黃疸困篤:用半斤大雄雞,背上破開,不去毛,帶熱血,合患人胸前,冷則換之,日換數雞,拔去積毒即愈。此雞有毒,人不可食,犬亦不食也。【《經驗方》】

面目黃疸:雞矢白、小豆、秫米各二分為末,分作三服,水下。當有黃汗出也。 【《肘后方》】

三十六黃急救方:用雞子一顆,連殼燒灰,研,酢一合和之,溫服,鼻中蟲出為效。身體極黃者,不過三枚,神效。【《外臺秘要》】

時行發黃:酢酒浸雞子一宿,吞其白數枚。 【《肘后方》】

酒積黃腫:五靈脂末一兩,入麝香少許,飯丸小豆大,每米飲下一丸。 【《普濟方》】

酒積面黃,腹脹不消:豬腰子一個,批開七刀,葛根粉一錢,摻上合定,每邊炙三遍半,手扯作六塊,空心吃之,米湯送下。【《圣濟總錄》】

濕熱黃病:黃牛糞日干為末,面糊丸梧子大,每食前白湯下七十丸。 【《簡便方》】

傷寒黃病:發髲燒研,水服一寸匕,日三。 【《傷寒類要》】

女勞黃疸,氣短聲沉:用女人月經,和血衣燒灰,酒服方寸匕,一日再服,日三瘥。 【《必效方》】

黃疸尿赤:亂發灰,水服一錢,日三次,秘方也。 【《肘后方》】

谷疸食黃:用牛膽汁一枚,苦參三兩,龍膽草一兩,為末,和少蜜丸如梧子大,每姜湯下五十丸。

又方:鮒魚作膾,和五味食之。又取活者置水中,常常看之,日一易,最效。 【俗方,下同】

又方:鯉魚如鮒魚法用之。

酒疸:取鱉烹熟如常法,作羹食數個愈。 【《種杏》】

黃疸,遍身如金色:瓜蒂一十四個,母丁香一個,黍米四十九粒,先搗瓜蒂為末,次入二味,同為細末,每用半字,夜臥,令病人先噙水一囗,兩鼻內各半字,吐了水,令病人便睡,至夜或明日,取下黃水,旋用熟帛搵了,直候水定,便服黃連散。病輕者五日,重者半月。

黃疸:取生小麥苗搗絞取汁,飲六七合,晝夜二次,飲三四日便愈。無小麥,穬麥亦得用之。【《千金方》,下同】

黃疸變成黑疸,醫所不能治者:土瓜根搗汁一小升,頓服,日一。平旦服,至食時,病從小便出。先須量病人力,不得多服,力衰則起不得。

治疸:取藜蘆置灰內炮之,少變色,搗為末,水服半錢匕,小便不利,數服瘥。 【《百一》】

脾勞黃病:針砂四兩,酢炒七次,干漆燒存性二錢,香附三錢,平胃散五錢為末,蒸餅丸梧子大,任湯使下。【《摘元方》】

又方:車前子搗取汁服之。 【《直指》】

通身發黃,小便赤:以茵陳蒿水濃煎服。生食亦良。 【《本草》,下同】

黃疸:臘雪水微溫飲之。

酒疸,小便赤濇:取葛根一兩,水煎服。

黃疸:酸漿草根,搗取汁飲之,多效。

酒疸:萱草根,搗取汁飲,又嫩苗煮食之。

熱黃心痛:青蒿搗取汁飲之。

黃疸:黃蘗水煎服之。

胃熱食疸:梔子,水煎飲之。

酒疸:小麥苗,搗取汁服,或煮食之。

黃疸:大麥苗,取汁服。

五種黃病:取水芹搗汁飲之,作虀葅,或煮食,或生食,并得。宜常食。

傷寒發黃,目不識人:生蔥火煨熟,去粗皮,取心批出汁,蘸香油,點兩目大小眥,立明。《種杏方》用燒酒囗噙,令病人開囗噴之,其眼自明。

熱疸:絲莼作羹作虀,常食佳。

時行黃病:冬葵煮汁飲,或作羹作虀,常食。

天行黃疸:取熊膽少許,和水服。

又方:豬糞漬水,取清頓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庆县| 布尔津县| 德钦县| 宝兴县| 连山| 乌拉特后旗| 阿坝县| 广州市| 桂林市| 五指山市| 同仁县| 太白县| 开远市| 洱源县| 高陵县| 安吉县| 宣城市| 南汇区| 冷水江市| 建宁县| 苗栗市| 英德市| 徐州市| 英德市| 娱乐| 三明市| 仁怀市| 庐江县| 织金县| 油尖旺区| 湖南省| 九台市| 鲁山县| 枝江市| 金秀| 苗栗县| 宁晋县| 平山县| 赤城县| 南和县| 乳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