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 疸門
  • (清)陳夢雷
  • 2381字
  • 2015-11-20 13:59:45

茵陳大黃湯 【《活人書》,下同】  治傷寒大熱,發黃疸。

茵陳 梔子 柴胡 黃蘗 黃芩 升麻 大黃各一錢 草龍膽五分

右,水煎服。

茵陳梔子湯 治谷疸。

茵陳三錢 大黃二錢 梔子 枳實各一錢

右,水煎服。

茵陳茯苓湯 治陰黃小便不利,煩躁而渴。

茵陳三錢 白茯苓 豬苓 滑石水飛 當歸 官桂各一錢

右,水煎服。

茵陳橘皮湯 治陰黃煩躁,喘嘔不渴。

茵陳 陳皮 白朮 生姜 半夏 茯苓各一錢

右,水煎服。

茵陳附子湯 治陰黃遍身冷。

茵陳 附子炮 甘草炙,各一錢

右,水煎服。

茵陳四逆湯 治陰黃肢體逆冷自汗。

茵陳 附子炮 甘草炙 干姜炮,各一錢

右,水煎服。

茵陳姜附湯 治陰黃冷汗不止。

茵陳 附子炮 干姜炮,各一錢

右,水煎服。

茵陳吳茱萸湯 治陰黃,曾服姜附諸藥未愈,脈尚遲者。

茵陳 吳茱萸 附子炮 干姜炮 木通 當歸各一錢

右,水煎服。

瘴疸丸 【《入門》】  治天行病急黃,及瘴瘧發黃。

茵陳 梔子 大黃 芒硝各一兩 杏仁六錢 常山 鱉甲 巴豆霜各四錢 豆豉二錢

右為末,蒸餅和丸梧子大。每三丸或五丸,溫水吞下,以吐利為效。《得效方》梔子丸同,即今茵陳丸也。

茵陳瀉黃湯 【丹溪,下同】  治時氣發熱,變為黃疸,所謂瘟黃。

葛根一錢半 木香七分 茵陳 黃連姜汁炒 梔子炒 白朮 赤茯苓 芍藥 厚樸 木通 人參各一錢

右銼,作一貼,入姜三片,水煎服。

濟生茵陳湯 治時行熱郁,通身發黃。

茵陳四錢 大黃二錢 梔子一錢

右銼,作一貼,水煎服。

退黃散 【《醫鑒》】  治黃疸身面如金,小便如黃蘗汁。

柴胡 升麻 草龍膽 茵陳 黃連 黃芩 梔子 黃蘗 木通 滑石各一錢 甘草五分

右銼,作一貼,燈心一握,水煎服。

退黃丸 【《入門》】  治黃疸水腫,腹脹溏泄等證。

青礬二兩,鍋內镕化,入陳黃米四升,用酢拌勻,慢火炒令煙盡,入平胃散六兩同炒,少頃去火毒

右為末,酢糊丸梧子大。每七十丸,空心臨臥米飲下。忌糯米油面生冷硬物。此方即周益公陰隲丸,蓋青礬乃銅之精液,用酢制以平肝,愈于針砂。如服針砂,不忌鹽,后復發。青礬則不忌鹽,不復發。

褪金丸 【《正傳》】  治黃腫絕妙。

針砂煅紅醉淬 香附子便浸,各六兩 蒼朮 白朮各二兩半 陳皮 神曲 麥芽各一兩半 厚樸 甘草各一兩

右為末,曲糊和丸梧子大。米飲下五七十丸。忌魚腥濕面生冷。有塊加三棱、蓬朮,并酢煮各兩半。

綠礬丸 【《正傳》】  治黃腫病最捷。

五倍炒黑 神曲炒黃,各八兩 針砂炒紅酢淬 綠礬姜汁炒白,各四兩

右為末,姜汁煮棗肉,搗丸梧子大。溫酒下六七十丸。不飲酒,米飲下。終身忌食蕎麥,犯之再發難治。

疸方 【《入門》,下同】  治黃疸,愛吃茶葉者。

蒼朮 白朮各三兩 石膏 白芍藥 黃芩 南星 陳皮各一兩 薄荷七錢

右為末,砂糖水煮,神曲作糊,和丸梧子大。砂糖水,空心吞下五七十丸。

又方 治黃疸,喜吃生米者。

白朮一錢半 蒼朮一錢三分 白芍藥 陳皮 神曲 麥芽 山楂肉 白茯苓 石膏各一錢 厚樸七分 藿香五分 甘草三分

右銼,作一貼,水煎,臨熟入砂糖末一匙,調服。

四寶丹 治疸癖愛吃土、炭、生米、茶葉,通用者。

使君子肉二兩 南星姜制 檳榔各一兩

如吃生米,加麥芽一斤炒過;吃茶葉,加茶葉一斤炒過;吃土,加壁土一斤炒過;吃炭,加黑炭一斤炒過。共為末,蜜丸梧子大,空心,砂糖水下五十丸。

逍遙散 【《元戎》】  治濕郁發黃。

當歸 芍藥 白朮 茯神 甘草 柴胡各等分

右,姜三片,水煎服。

紅丸子 【《和劑》】  治谷疸。

京三棱浸軟切片 蓬莪朮煨 青皮去白 陳皮去白,各五斤 干姜炮 胡椒各三斤

右為末,用酢面糊丸如梧桐子大,礬紅為衣。每服三十丸,食后姜湯送下。小兒臨時加減與服。

六味地黃丸 治一切腎水虧損,兼治陰虛發黃。

熟地黃八兩,蒸搗 山茱萸 山藥炒,各四兩 丹皮 澤瀉 白茯苓各三兩

右為細末,和地黃膏,加煉蜜為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食前滾白湯或淡鹽湯任下。加肉桂、制附子各一兩,名八味丸,治陰陽虛等證。

異功散 治脾胃虛寒,飲食少思,嘔吐而黃,或咳嗽面浮,氣逆腹滿等證。

人參 白朮炒 茯苓 炙甘草 陳皮各一錢

右加姜棗,水煎服。

葛花解酲湯 【東垣】  治酒疸。

人參 白朮 白茯苓 縮砂仁 白豆蔻 葛花各一錢 神曲 木香各五分 青皮 陳皮 豬苓 澤瀉各七分

水二鍾,生姜五片,煎七分,食遠稍熱服,取微汗,酒病去矣;或為末,姜酢湯調服二三錢亦可。

如神散 【《得效》,下同】  治酒毒發黃。

苦匏子 苦葫蘆子各三七個 黃黍米三百粒 安息香二皂子大

右為末,取一字(囗畜)入鼻中,滴盡黃水。若過多,則以黍穰燒灰、麝香末各少許,(囗畜)入鼻中,立止。

石膏茵陳散 治黃疸,一身皆黃,食已即饑。

石膏二錢 甘草五分 梔子仁 茵陳 木通 大黃各一錢 (艸舌)蔞實一個

右銼,作一貼,入姜五片,蔥白二莖,水煎服。

必效散 【《直指》】  黃疸通用。

葶藶子炒 草龍膽 梔子 黃芩各一錢 茵陳二錢

右銼,作一貼,水煎服。

茯苓加減湯 治胃疸積熱,食已輒饑,面黃瘦,胸滿脅脹。小便秘赤。

赤茯苓 陳皮去白 桑白皮各三兩 赤芍藥 白朮各四兩 人參 官桂各二兩 石膏八兩 半夏六兩,湯洗,生姜制焙

右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姜十片,同煎至八分去滓,不計時候。如病甚者,加大黃、(石卜)硝各二兩。

棗子綠礬丸 【《回春》】  治黃疸胖病。

針砂煅紅酢淬 綠礬炒 蒼朮 厚樸 陳皮 神曲各一兩 甘草五錢

右為末,蒸棗肉和丸梧子大。米飲下五七十丸。切忌蕎麥羊肉母豬肉,食之急死,無醫。

五疸(囗畜)鼻方 【《千金》,下同】  通治五疸。

瓜蒂 秫米 赤小豆各二七枚

右三味,治下篩,病重者取如大豆二枚,內著鼻孔中,痛縮鼻,須臾當出黃汁。或從囗中出汁升余則愈。

病輕者如一豆。不瘥,間日復用。又下里間以筒使人吹鼻中,無不死,大慎之。《刪繁》療天時毒熱,通貫臟腑,沉伏骨髓之間,或為黃疸、黑疸、赤疸、白疸、谷疸、馬黃等病,喘息須臾不絕也。

大黃丸 治前證。

大黃 葶藶子各二兩

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日三,病瘥止。

五疸方

大黃二兩 黃連三兩 黃蘗 黃芩各一兩 曲衣五合

右五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三丸,日三。不知加至五丸。

三黃散 治黃疸,身體面目盡黃。

大黃 黃連 黃芩各四兩

右三味,治下篩,先食,服方寸匕,日三。亦可為丸。

秦椒散 治黃疸,飲少溺多。

秦椒六銖 瓜蒂半兩

右二味,治下篩,水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治發黃,身面目悉黃如金色,小便如濃煮蘗汁,眾醫不能療者。

茵陳 梔子各四兩 黃芩 大黃 柴胡 升麻各三兩 龍膽二兩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莫力| 阳西县| 淮北市| 尚义县| 瑞金市| 台江县| 霸州市| 张家港市| 萨嘎县| 兴城市| 阿城市| 准格尔旗| 文化| 鹤庆县| 南乐县| 静安区| 宜兰市| 西安市| 江川县| 遂宁市| 池州市| 巴林右旗| 泸定县| 五莲县| 正镶白旗| 博客| 萨迦县| 丘北县| 临沂市| 长治市| 揭东县| 陇西县| 全南县| 雅安市| 海晏县| 讷河市| 湘乡市| 大竹县| 永仁县| 怀柔区| 汾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