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主食的故事(5)

在臨床中,我發現一些患者早晨起來面部浮腫,眼皮也是腫的,有時候還伴隨著膽囊、肝區部位的慢性隱痛。不管是因為什么原因引起的水腫,合理使用玉米須的效果都是非常好的。所以它在一定程度上,也有養顏、減肥輕身的功效。

在過去,玉米須都被當成廢物扔掉了,學醫以后才知道,原來玉米須還有這么好的用途。在臨床上玉米須主要用于像腎炎導致的水腫,小便不利,包括糖尿病,甚至高血壓,因為腎臟病帶來的肢體水腫,包括面部浮腫,還有些快到更年期的女性朋友,往往都會有面部浮腫,這時就用20克的干玉米須煮水代茶飲,即可很好地緩解水腫癥狀,作為一個民間偏方,可大劑量地服用而無副作用。

玉米須茶

20克的干玉米須煮水代茶飲。

現代醫學對玉米須的研究,認為它有利尿、降壓、促進膽汁分泌、增加血中凝血酶、加速血液凝固的作用。

像腎炎、膀胱炎、膽囊炎、風濕、肥胖,治療起來效果都還不錯。

過去京城有位名中醫叫岳美中,他在玉米須使用上有著獨到的見解。岳老先生在臨床上,曾經治愈過一名11歲的男孩,男孩患慢性腎炎,治了很多年,遷延不愈。在1973年的時候,到岳老先生這兒來就診,當時小孩面白無華,脈虛數,舌苔白膩,平時癥狀顯象為胃呆納少。這個“胃呆納少”是什么意思?其實就是不想吃飯,吃也吃不了多少,不想吃東西,所以胃的功能就減弱了,動力不足,大便溏軟不成形,沒有精神。當時做了尿蛋白的檢查,有微量的紅細胞,遇上感冒或者勞累以后就加重,長期進行中西藥的治療,效果很差。

經岳老先生診斷后發現,男孩主要患有以脾虛為主的慢性腎炎,所以給他先用了一些中成藥,用參苓白術散作湯劑,健脾胃。服用兩三周后,把他的胃口打開了,男孩食量稍有增加,大便也基本正常,然后岳老先生告訴他一個輔助方法,就是長期服用玉米須,岳老先生交代:先儲備干燥的玉米須12公斤,用時一次取玉米須60克,洗凈放在鍋里煎湯代茶飲,渴了就當飲料喝玉米須煎出來的水,不拘次數。

同時岳老先生告誡他,不要飲其他的飲料,少吃油膩。如果到睡覺的時候,一天的量還沒喝完,就不要再喝了,倒掉再添新湯,要堅持,不要讓它中斷。

這個男孩堅持喝到三個月時做檢查觀察病情,有些好轉。又堅持了一段時間以后,他的慢性腎炎基本痊愈。這個小孩經過岳美中老先生一年多的治療,在1974年的時候,岳老先生接到小孩父親的來信,說已經堅持服用玉米須水8個月,并每兩周注射胎盤球蛋白一支,現在慢性腎炎已告痊愈,尿檢查正常,無任何臨床癥狀。食欲食量均好,面色紅潤,精神旺盛,意志堅持尚可。岳老先生最后囑咐他:雖然慢性腎炎已痊愈,但平時還是要注意避風寒,防感冒,不要太勞累,以免復發。

岳美中先生給我們提供的臨床經驗是:玉米須用于15歲以下的患慢性腎炎的兒童,堅持服用6個月以上,輔其他中西藥品及針灸,基本可達痊愈。

再適當休息一個時期,三個月左右可恢復健康,不會復發。岳老自從使用這個方法,在將近20年的時間里,治療了許多因家庭貧困沒有錢來治療的小孩,通過服用玉米須,大部分得到了痊愈,他追蹤了幾年,很多兒童都能夠健康成長。他認為兒童患慢性腎炎,用玉米須以后的療效是比較肯定的,若施于成年人,一方面可能是用量的問題,另一方面是成年人毒素可能堆積得比較久了,單純用玉米須則效果不顯著,必須綜合治療。

這些都是岳美中老先生給我們留下的寶貴臨床經驗。經過幾十年的變遷,現在尤其一些激素、抗生素的濫用,導致今天兒童慢性腎炎的病理,可能跟幾十年前的這種患腎炎的機理發生了一些差異。所以現在很多腎炎患者,大部分是因為一些臨床藥物的濫用,尤其是抗生素對肝腎造成的損害是非常嚴重的,使其成為一種藥源性損害,很難治愈。

玉米餅子窩窩頭

有一次我應墨西哥道教協會的邀請去參加一個學術會議,發現墨西哥人對玉米情有獨鐘,飲食中最出名的要屬墨西哥人常吃的玉米餅。他們將成熟的玉米果實,連玉米芯整體磨成粉,做成墨西哥獨特的小薄餅,類似于中國人常吃的春餅,夾上菜與肉,涂上辣醬卷起來一起吃,玉米薄餅的味道被突出了,十分香甜。這種粗糧與肉的搭配的食用方式,是十分合理的。

在中國,玉米面最簡單的做法就是貼玉米面餅子。

我年幼時,在農村長大,那時家里面非常窮,沒別的糧食可吃,基本上是一天三頓的玉米面,家里大人們忙的時候,我就跟著姐姐在家燒柴鍋貼玉米餅子。小時候手小,不知道怎么貼玉米餅,我和姐姐忙得狀況百出,不是柴鍋下面的火沒點著,就是水沒燒熱就心急貼餅子,一不留神餅子就掉到鍋里了。后來在母親的指導下才在失敗中摸出經驗,其實貼餅子是有竅門的,竅門就是一定要把鍋的溫度燒上來,聽到鍋中的水被燒得“嗞啦”作響時,再將手里的玉米面捏成團,放在手里拍扁,這時往鍋的四壁上一貼,它就粘上了。

玉米餅

玉米面很松軟,用稍微有點溫度的水和面最好,和面時水別放太多,能將玉米面浸潤透就可以了。待鍋中水燒開,將玉米面團拍扁,貼在鍋的四壁上,蒸熟即可食用。

那時候我手小,一個大柴鍋壁上能貼十幾個、二十幾個拍扁的小餅子,等水燒干,貼上的餅子也就熟了。貼熟的玉米餅上面有一層烤焦的硬殼,我特別喜歡吃焦脆的那一層,非常好吃。在基本吃不著油水的小時候,一點油都要等家里來了親戚朋友才能用,平時沒油吃,我常偷偷地弄點兒花生油瓶底剩下的油根兒,控一控,勉強控出幾滴,把貼餅子的硬殼打開,把油控在上面,再放上一點點鹽,合上餅蓋,就那么咬著吃,在當時覺得特別香。

后來家里生活條件稍微好一點了,能吃到一點點豬肉了,家里常用肥豬肉煉點豬油,雪白如膏狀的豬油夾在貼餅子里撒上一點點的鹽粒又有油水又能吃著點兒肉味,還能撈著點兒豬油渣吃,這在當時算是奢侈又好吃的美味了。

除了玉米餅我們還可以用玉米面做成常見的窩窩頭,關于窩窩頭還有個有趣的歷史記載。傳言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慈禧太后倉皇出逃,逃荒路上饑餓難墨西哥人最愛吃的糧食。玉米與肉食、蔬菜的搭配是更值得我們學習的吃法。

耐時,有難民遞給她窩頭吃,她吃后覺得十分香甜。后來,慈禧回到北京,下令御膳房制作這種食品。御膳房不敢違命,但試制了好幾次,都不合慈禧的胃口,最后絞盡腦汁的廚師們用過細籮的玉米面、黃豆面,加上優質白糖和糖桂花,仿照普通窩頭的樣子,做成顏色鮮黃、細膩甜香、上尖下圓、中有小洞、精巧別致的小窩窩頭,才終于勉強過關,后來這道點心成為清宮御膳房的名點。從此百姓間也流傳著“餓了吃糠甜如蜜,飽了吃蜜不覺甜”這句俗語。

雖然用粗糧做成的窩頭吃起來不像吃細糧那樣順口,但常吃窩頭除了能給自身提供能量外,同時,黃顏色的食物本身也健脾。如果我們自己在家中蒸窩頭覺得玉米面口感粗糙,可以學御膳房,在做時適當地加一點糖,其實蒸窩窩頭用稍微粗一點的玉米面來做,蒸出來的窩窩頭會很暄。現在的一些老北京餐館有時也可以看到一道叫作“臭豆腐炸窩頭”的主食。就是將窩頭蒸熟后再切成薄片,然后下油鍋煎炸,炸成金黃色時出鍋。食用時先將一片炸好的窩頭片均勻地抹上臭豆腐,再用另一片窩頭片合在一起,就可以咬著吃了。不過要注意喲,這里的臭豆腐可一定要用正宗的北京特產“王致和”臭豆腐才行,這種臭豆腐聞起來臭,吃起來是真香,不像國外的很多臭味食品那么表里如一,使人不能接受。

人體垃圾清道夫:大子粥

我們小的時候吃窩窩頭,能吃出玉米原滋原味的香甜來,而現在再也吃不出小時候的那種感覺了,究其原因我想是因為當年的玉米面都是由傳統玉米磨成的,不像現在的玉米品種經過改良,產生了變化。

經過改良以后的玉米發黏,現代人十分喜歡,但我個人卻不主張多吃,因為玉米的這種黏性容易助濕,使人不易消化。我覺得愛吃黏玉米的人還不如去吃用糯米做的年糕,糯米是養胃的。而脾本身就容易燥,怕濕,所以我在此勸誡現在的年輕人,盡量少吃黏玉米。但是對糖尿患者來說長期吃黏玉米卻有一個好處,因為糖尿病病人經常感覺饑餓,吃點兒黏性的東西助濕把胃陰滋住,這時人體就不產生饑餓感了。

小時候在農村,大家的日子過得比較窮苦,那時候的玉米面是一毛一分七厘一斤,一般家庭每天的食物都以它為主。那時人們只管填飽肚子,不懂玉米有啥營養,現在想想那時人們雖然窮,可是身體相對來講都還不錯。

后來我才慢慢知道,玉米是一種天然的、可以清除體內毒素的食物,可以把它比作人體內的清道夫。如果一個人長期血脂高,吃上一段時間玉米,能很好地清理腸道內的油脂。

在東北菜里,用顆粒小的老玉米粒經過簡單加工出來的東西熬粥,用東北話講,叫“大子”粥,叫法雖然有些掉“渣”,不過經過熬制出來的粥真的是非常香甜可口的,經常食用有很好的通便作用,使得體內垃圾不積存。常吃玉米排出的大便都是金黃色香蕉形的圓柱體,無味,無臭,軟硬適度,不黏膩。現在人拉的“糊糊”,就是因為體內潮濕,油膩過大。從飲食均衡的角度上來說,如果我們今天吃紅燒肉,就一定要盡量搭配窩頭作為主食,或搭配其他粗糧來吃,這樣的搭配使粗糧好吃,肉還不膩,既均衡又健康。

黏玉米流行,但不利于健康,建議要少吃。真正更好的玉米是老玉米。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林市| 兴海县| 巩留县| 班戈县| 福清市| 抚宁县| 永新县| 杭州市| 应用必备| 吉安县| 广元市| 余庆县| 公安县| 色达县| 长子县| 灵石县| 垣曲县| 通化县| 手游| 闽侯县| 屯门区| 阿城市| 潼关县| 濮阳县| 海兴县| 甘泉县| 乐东| 洪泽县| 大宁县| 曲阜市| 通州区| 崇州市| 通河县| 香河县| 尼木县| 福贡县| 文水县| 沐川县| 油尖旺区| 遂平县| 元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