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趕走憂慮,解放自己的心靈(2)
- 如何停止憂慮,開創人生
- 卡耐基
- 4997字
- 2015-11-25 14:13:52
第三節不要為瑣事煩惱
比比有些事,小事是多么的渺小
給你講一個最富戲劇性的故事,主人公叫羅勃·魔爾。
“1945年3月,我在中南半島附近276英尺深的海下習得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課。當時,我正在一艘潛水艇上。我們從雷達發現一支日軍艦隊——一艘驅逐護航艦、一艘油輪和一艘布雷艦朝我們這邊開來。我們發射了三枚魚雷,但是最終都沒有擊中。突然,那艘布雷艦直朝我們開來。(一架日本飛機,把我們的位置用無線電通知了它。)我們潛到150英尺深的地方,以免被它偵察到,同時做好應付深水炸彈的準備,還關閉了整個冷卻系統和所有的發電機器。”
“三分鐘后,天崩地裂。六枚深水炸彈在四周炸開。把我們直壓海底276英尺的地方。深水炸彈不停地投下,整整15個小時,有十幾二十個就在離我們五十碼左右的地方爆炸。若深水炸彈距離潛水艇不到17碼的話,潛艇就會炸出一個洞來。當時,我們奉命靜躺在自己的床上,保持鎮定。我嚇得無法呼吸,不停地對自己說‘這下死定了’。潛水艇的溫度幾乎有100多度,可我卻怕得全身發冷,一陣陣冒冷汗。15個小時后攻擊停止了,顯然那艘布雷艦用光了所有的炸彈后開走了?!?
“這15個小時,在我感覺好像有1500萬年。曾經做過的所有壞事和擔心過的無聊的小事都一一浮現在我的面前。我曾擔憂過,沒有錢買房、買車,沒有錢給妻子買好衣服。下班回家,常常和妻子為一點芝麻事吵架。還為一次車禍在額頭上留的傷痕發過愁?!?
“多年之前,那些令人發愁的事,在此時此刻卻顯得那么荒謬、渺小。我對自己發誓,如果我還能死里逃生的話我就永遠不會再憂愁了。在這短短的15個小時里我從中學到的,比我在大學念四年書學到的還要多得多?!?
人總在小事而煩惱
在挫折來臨時,我們一般人都會很勇敢的去面對它,但又不可避免的被一些芝麻小事搞得垂頭喪氣。拜德先生也深有體會。他手下的人能夠毫無怨言地從事危險而又艱苦的工作,“可是,我卻知道有好幾個同房的人彼此不說話,因為懷疑別人把東西放亂,占了自己的地方。有一個講究空腹進食細嚼健康法的家伙,每口食物都要嚼28次。而另一人一定要找一個看不見這家伙的位子才吃得下去飯。”
芝加哥的約瑟夫·沙巴士法官在仲裁過四萬多件不愉快的婚姻案件之后說道:“婚姻生活之所以不美滿,往往都是因為一些小的事情導致感情最終破裂?!?
羅斯福夫人剛結婚時每天都在擔心,因為她的新廚師做得很差。可是如果事情發生在現在,她就會聳聳肩膀把這事給忘了。好極了,這才是一個成年人的做法。就連最專制的凱瑟琳女皇對廚師做壞了飯也只是一笑而過。
一次,我們到芝加哥一個朋友家吃飯,分菜時他有些小事沒有做好。其實大家都沒在意,可是他妻子卻馬上當著大家的面就跳起來指責他:“約翰,你怎么搞的!難道你就永遠也學不會分菜嗎?”她又對大家說:“老是一錯再錯,一點也不用心?!币苍S他確實沒有做好,可我真佩服他能和他的妻子相處20年之久。說心里話,我寧愿只吃一兩個抹上芥末的熱狗,只要能吃得舒服,也不愿意一邊聽她啰嗦一邊吃山珍海味。
不久,我和妻子邀請了幾個朋友來吃晚餐??腿丝斓綍r,妻子發現有三條餐巾和桌布顏色不配。她后來告訴我,“我發現另外三條餐巾送去洗了。客人已到門口,我急得差點哭了出來。我埋怨為什么會有這么愚蠢的錯誤讓它毀了我整個一晚上?我突然想到,為什么要毀了我呢?我走進去吃晚飯,決心享用一番。我情愿讓朋友們認為我是一個比較懶散的家庭主婦,也不愿意他們認為我是一個神經質的脾氣不好的女人。而且。據我所知,根本沒有一個人注意到那些餐巾?!?
大家都知道,法律不會去管那些小事,人也不應該為這些小事憂愁。
實際上,要想克服一些小事引起的煩惱,只要換一種思維和方法思考問題就可以了。這樣你或許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我的朋友作家荷馬·克羅伊告訴我,過去他在寫作的時候,常常被紐約公寓熱水燈的響聲吵得快要發瘋了。
“后來,有一次我和幾個朋友出去露營,當我聽到木柴燒得很旺時的響聲,我突然想到,這些聲音和熱水燈的響聲一樣,為什么我會喜歡這個聲音而討厭那個聲音呢,回來后我告誡自己,火堆里木頭的爆裂聲很好聽,和熱水燈的聲音也差不多。我完全可以蒙頭大睡,不去理會這些噪聲。結果,頭幾天我還注意它的聲音,可不久我就完全忘記了它?!?
“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這樣的事,由于我們不能正確的去面對結果弄得整個人很沮喪。其實,我們都夸大了那些小事的重要性……”
人生常因為小事而毀
狄士雷里說:“生命如此短促了,何必只顧及那些小事?!?
安德列·摩瑞斯在《本周》雜志中說:“這些話曾經幫助我經歷了很多痛苦的事情。我們常常因不屑一顧的小事,弄得心煩意亂……人生在世只有短短的幾十年,而我們浪費了很多不可能再補回來的時間,去為那些一年之內就會忘掉的小事發愁。我們用這些寶貴的時間把它用在我們覺得值得做的事情上和感覺上,去想偉大的思想,去體會真正的感情,去做必須做的事情。因為生命如此短促,何必只顧及那些小事?!?
名人吉布林和他舅舅打了維爾蒙有史以來最有名的一場官司。吉布林娶了一個維爾蒙的女子,在布拉陀布造了一所漂亮房子,準備在那兒安度余生。他的舅舅比提·巴里斯特成了他最好的朋友。他們倆一起工作,一起游戲。
后來,吉布林從巴里斯特手里買了一點地,他們事先商量好,巴里斯特可以每季度在那塊地上割草。一天,當巴里斯特發現布吉林在那片草地上開了一個花園他非常生氣,暴跳如雷。吉布林也反唇相譏,弄得維爾蒙綠山上的天都黑了。
幾天后,吉布林騎自行車出去玩時,被巴里斯特的馬撞在地上。這位曾經寫過“眾人皆醉,你應獨醒”的人也昏了頭,居然告了官。巴里斯特被抓了起來。接下去是一場很熱鬧的官司,結果使吉布林攜妻永遠離開了美國的家。而這一切,都歸結于一件芝麻大的小事——一車干草。
哈瑞·愛默生·富斯狄克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在科羅拉多州長山的山坡上,躺著一棵大樹的殘軀。自然學家告訴我們,它曾經有過400多年的歷史。在它漫長的生命里,曾被閃電擊中過14次、無數次狂風暴雨侵襲過它,它都能戰勝它們。但在最后,一小隊甲蟲的攻擊使它永遠倒在地上。那些甲蟲從根部向里咬,漸漸傷了樹的元氣。雖然它們很小,卻是持續不斷地攻擊。這樣一個森林中,歲月不曾使它枯萎,閃電不曾將它擊倒,狂風暴雨不曾將它動搖,卻因一小隊用大拇指和食指就能捏死的小甲蟲,終于倒了下來?!?
那棵身經百戰的大樹不正如我們自己么?我們也經歷過生命中無數狂風暴雨和閃電的襲擊,還是撐了過來,可是卻讓憂慮的小甲蟲咬噬——甚至用大拇指和食指就可以捏死的小甲蟲。
幾年前,我和懷洛明州公路局局長查爾斯,西費德先生以及其他朋友一起去參觀洛克斐勒在提頓國家公園中的一棟房子。因為我的車轉錯了彎,所以我們就遲到了一個小時。西費德先生沒有鑰匙,所以他在那個又熱又有好多蚊子的森林中等了整整一個小時。我們到的時候,在多得可以讓圣人發瘋的蚊子中,西費德先生正在吹一支折下的白楊樹枝做成的小笛子。后來我把這個小笛子當做一個紀念品,紀念一個不在乎小事的人。
第四節無法改變的就學會接受
在歲月的長河中,我們難免會碰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這些突如其來的情況雖然我們無法避免。但是完全可以選擇坦然的接受,并找到合適的方法去解決,或許,你也可以無動于衷讓憂慮毀掉自己的生活。
學會接受任何狀況
小時候,我和幾個朋友在密蘇里州的老木屋頂上玩,我爬下屋頂時,在窗沿上歇了一會兒,然后跳下來。我在左食指上戴著一枚戒指,往下跳時,戒指鉤在釘子上,扯斷了我的手指。
害怕和恐懼布滿了我的內心,我想我可能會死掉。但等到手指創傷愈合,我就再也沒為它操過一點兒心。因為我知道操心也不會改變已經發生的事實,所以我選擇了接受。
現在我幾乎忘了我的左手只有大拇指和另外三根手指。
幾年前,我在紐約市中心的一座辦公大樓電梯里遇到了一位男士,我注意到他的左臂由腕骨處切除了。我問他這是否會令他煩惱,他說:“噢!我已很少想起它了。我還未婚,所以只有在穿針引線時覺得不便。”
人在不得已的狀況下幾乎樂意接受任何的不幸,并且很快的就調整了過來。
荷蘭阿姆斯特丹有一座15世紀的教堂遺跡,一段題詞令我印象深刻:“事必如此,別無選擇。”
在我們有生之年,我們勢必遇到許多不快的經歷,既然它們是無可逃避也是無法選擇的。那為何我們不坦然的接受從而去冷靜的分析去尋找方法解決呢?多做抗拒不僅是徒勞無獲,還會打破原有的美好生活,甚至還可能導致精神崩潰。
接受比糾結更幸福
我景仰的威廉·詹姆斯曾說:“心甘情愿地接受吧!接受事實是克服任何不幸的第一步。”家住俄勒崗州波特蘭市的伊莉莎白·康莉,在經歷了無數困難的折磨后學會了這一點。在慶祝美軍在北非取得勝利的那一天,康莉得到國防部的通知,那個她最愛的侄子在戰場上失蹤了。又過了一段時間,她又接到通知,她的侄兒已死在戰場上……親人的逝世讓康莉痛苦萬分,這件事打亂了她的生活。沒發生這件事之前,康莉一直快樂的生活著。她熱愛工作,她花了許多心血將這個侄兒培養成人。在她的眼中,他有著所有年輕人的優秀品質,她覺得以往所付出的一切現在都會得到收獲……然而,突然間,她感覺天都塌了,她再也沒有活下去的理由,所有的一切在瞬間都破碎了。
康莉開始痛恨這個世界,為什么一個這么優秀的年輕人,在剛開始自己生活的時候就被剝奪了生命?致命的打擊使她對所有的一切都失去了原有的興趣。在悲痛中,康莉決定辭掉工作遠走他鄉,以這種方法逃避所有的一切。
康莉準備寫辭職信的時候,在抽屜里,她突然看到了一封信,一封她已經忘了的信——幾年前她的母親去世后侄子寫來的信。信上說:“當然,我們都會懷念她,尤其是你,我相信你會撐過去的。你教過我的那些話我一直銘記在心。記得你教我要微笑,要像一個男子漢,勇敢接受所發生的事情?!?
這封信就好比黑暗里一束陽光,使她倍感溫暖,這讓她感覺到遠去的侄子就在自己的身邊,正在對她說:“你為什么不按你教給我的辦法去做呢·不管發生了什么事情都要勇敢的撐下去,都不要忘記微笑,繼續勇敢堅強的生活下去。”
被悲痛所困擾的康莉終于清醒了過來,她告誡自己:事已至此,已經沒辦法挽回,她只能夠像侄子所希望的那樣勇敢地活下去??道蜷_始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重新振作精神,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她寫信給那些在前線的士兵,那些還活著的別人的兒子,給他們鼓勵。晚上,她參加了成人教育班,培養新的興趣,結交新的朋友。她逐漸忘記了那件讓她痛苦萬分的悲劇?,F在,康莉每天的生活都充滿了快樂和笑聲。
康莉女士所學習到的,正是我們每個人遲早要學會的道理,那就是我們要勇敢的接受并配合不可改變的事實。
讓一切順其自然
“事已至此,別無選擇”,這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貴為一國之君也不能不常提醒自己。英王喬治五世在白金漢宮的圖書室內就掛著這句話:“請教導我不要憑空妄想,或作無謂的怨嘆?!闭軐W家叔本華曾表達過相同的想法:“逆來順受是人生的必修課程?!?
顯然,我們的快樂與否并非由情境所決定,我們對事情的反應反而決定我們的心情。耶穌曾說:天堂在你心內,當然,地獄也在。如果需要,我們都能度過災難與悲劇,并且戰勝它。我們也許沒有覺察到,但是我們內心都有更強的力量幫助我們度過,往往我們都會比自己想象的更加的堅強,新英格蘭的婦運名人瑪格麗特·富勒曾將一句話奉為圭臬,這句話是:“我接受整個宇宙?!蓖旭R斯·卡萊爾在英國聽說此事時,他說:“她最好如此?!笔堑模阄乙沧詈媚芙邮懿豢杀苊獾氖聦?。
就算再怎么痛苦掙扎,事情發生了就是發生了,絲毫不會因此而改變,我們惟一能改變的只有自己。對于這點我是在清楚不過的了。
有一次,我拒不接受我遇到的一個不可改變的事實。我像個愚蠢的人不斷做無謂的反抗,結果使我徹夜難眠,我把自己整得很慘。終于,經過一年的自我折磨,我不得不接受我無法改變的事實。
我有12年養牛的經驗,從來沒見過一頭澤西母牛因為草原干旱、下冰雹、寒冷,或是男友向別的母牛示好而生氣。動物安然面對夜晚,暴風雨及饑餓,因此,它們不會有精神崩潰、胃潰瘍的問題,也從不會發瘋。
當然我們也不應該束手接受所有的不幸,那只是宿命論。只要有一絲希望我們就要為之奮斗到底!但是,當我們發現情勢已不能挽回了,我們就不應該在持對立的態度,這時就應該坦然的接受。
不久前,我曾經采訪了好幾位美國的企業領袖,使我至今難以忘懷的是他們面對現實的態度,以及無憂慮的生活方式。他們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早就在壓力下粉身碎骨了,這里有幾個實際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