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積經云。在家菩薩。于自子所。不應極愛。若于子所。生于極愛。非他人所。則為自毀。應以三法而自訶責。何等為三。菩提道。是平等之心。非不平等心。菩提道。是正行所得。非邪行得。菩提道。是無異行得。非離行得。復次應訶己心。于自子所生怨家想。惡知識想。非善知識想。違逆佛智平等之慈。害我善根。彼應隨處自調于心。如愛其子。一切亦然。如愛自身。一切亦然。應修是觀。我異處來。子異處來。何以故。一切眾生曾為我子。我亦是彼諸眾生子。終不生念我子彼非。何以故。去至六趣。而復為怨。或復為子。我其當作等親非親。我以何故。于其所親倍生愛與。于非親所。一切不與。若我生于愛不愛心。不能趣法。何以故。不等之行。至不等處。行平等行。至于等處。我不應行是不等行。我學等心。與諸眾生至一切智。又云。在家菩薩乞者來求。隨所施財。應至心念。我所施財。及不施財。但當散滅。不滿所愿。必當歸死。我不舍財。財當舍我。我今當舍。令作堅財。然后乃死。舍此財已。死時無恨。(始字函第二卷)。
獨輸牧女最先供 復羨純陀末后餐
釋迦譜云。佛成道時。林外有一牧牛女人難阤波羅。時凈居天來下勸言。太子今者。在于林中。汝可供養。女人聞已心大歡喜。于時地中。自然而生千葉蓮華。華上有乳。女人見此。生奇特心。即取乳糜至太子所。頭面禮足而以奉上。太子即便受彼女施而咒愿之。今所施食欲令食者得充氣力。能使施家安樂無病。終保年壽智慧具足。太子復言。為我成熟一切眾生。故受此食。即受食之身體光悅堪受菩提。(彩字函第三卷)。
經律異相云。佛臨入滅。有拘尸城。工巧之子。名曰純陀。泣告世尊。我等從今無主無救。貧窮孤困。欲從如來求將來食。唯愿哀受我等微供。然后涅槃。佛言。我今為汝斷除貧窮。以無上法雨雨汝身田。令生法芽。令汝具足檀波羅蜜。純陀號哭。復白大眾。同共禮勸。佛莫涅槃。佛告純陀。諸佛法爾。有為亦然。速辦所施。不宜久停。是時天人皆來奉供。佛悉不受。大眾唱言。善哉純陀成就大福。我等供具則為唐捐。世尊欲滿眾望。一一毛孔化無量佛。一一諸佛各有無量諸比丘僧。悉皆受供。釋迦如來自受純陀所奉設者。食滿八斛。以佛神力。皆悉充足一切大眾(靈字函第四卷)。
薩埵投身憂虎餓 達王割肉貿鷹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