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8章

  • 大藏一覽
  • 佚名
  • 992字
  • 2015-11-12 18:00:36

貪瞋愚癡三不善  報業煩惱三障因

般若經云。惡不善者。謂貪瞋癡。貪復有三。謂上中下。上品貪者。聞欲境名。舉心踴躍。深心歡喜不觀欲過。非理追求。心心相續。曾無暫舍。唯見妙好。不知過患。此類命終。當墮惡趣。中品貪者。離欲境時。欲心不起。下品貪者。但共笑言。欲情便歇。瞋亦有三。上品瞋者。憤恚若發。心惛目亂。或造無間。或謗正法。或復造余諸重罪業。中品瞋者。以瞋恚故。雖造諸惡。尋即生悔。下品瞋者。心無嫌恨。但口訶毀。即便追悔。癡亦三品。如理應知。雖作是觀。而知諸法。皆如幻夢。虛妄不實。顛倒故見。滅外境界。內心寂靜。不見能行及所行法。無二無別。自性離故。(果字函第六卷)。

阿毗曇心論云。有三種障。所謂業障。煩惱障報障。障礙圣道。及圣道方便。故名為障。業障者五無間業。所謂殺母。殺父。殺阿羅漢。破僧。惡心出佛身血。作此業已。必定次生無間地獄。殺母殺父。棄背恩義故。其余三種。壞福田故。煩惱障者。謂勤煩惱。及利煩惱。勤煩惱者。數行煩惱。利煩惱者。增上煩惱現行煩惱。名之為障。報障者。隨所住報。非圣道器。報過惡故。(都字函第二卷)。

三毒三漏至七漏  五蓋五欲并七慢

毗婆沙論云。三毒者三不善根。起十惡業。墮十惡處。答曰。殺生有三種。或從貪生。或從瞋生。或從癡生。乃至邪見。亦復如是。(箴字函第六卷)。

阿毗達磨論云。三漏者。欲漏。有漏。無明漏。令心連注流散不絕。故名為漏。(寶字函第七卷)。

涅槃經云。欲漏者。一切內惡覺觀。因于外緣。名之為欲。是名欲漏。有漏者。色無色界。內諸惡法。外諸因緣。是名有漏。無明漏者。不能了知我及我所。不別內外。名無明漏。(率字函第七卷)。

華嚴論。七漏者。謂一見。二諸根。三忘。四惡。五親近。六愛。七念。(六十卷)。

雜阿含經云。五蓋者。謂貪欲蓋。瞋恚蓋。睡眠蓋。掉悔蓋。疑蓋。(盛字函第八卷)。

中阿含經云。五欲者。謂眼知色。耳知聲。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觸。(興字函第五卷)。

華嚴論云。七慢者。謂憍慢。慢慢。過慢。卑慢。我慢。增上慢。邪慢。(五十七卷)。

三結五結仍九結  十使十纏并五見

顯揚圣教論云。三結者。謂薩迦耶見。戒禁取。及疑。(壁字函第六卷)。

雜阿含經云。五下分結者。謂身見。禁取。疑。貪欲。瞋恚。(盛字函第八卷)。

長阿含經云。五上分結者。謂色愛。無色愛。無明。掉。慢。(深字函第二卷)。

毗婆沙論云。九結者。愛結。恚結。慢結。無明結。見結。取結。疑結。嫉結。慳結。(規字函第四卷)。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黔西县| 海林市| 红桥区| 阜康市| 舞阳县| 托克托县| 太湖县| 博湖县| 长葛市| 麟游县| 枣庄市| 遂溪县| 滦平县| 板桥市| 南溪县| 永修县| 眉山市| 河间市| 堆龙德庆县| 海门市| 北海市| 瓮安县| 奎屯市| 石渠县| 阿瓦提县| 南京市| 永嘉县| 黄浦区| 雷波县| 商水县| 景德镇市| 祁东县| 兴城市| 灯塔市| 杂多县| 巴中市| 凤台县| 奈曼旗| 孟村| 绥德县| 新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