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州玄策禪師(見六祖)有智隍禪師。曾謁五祖。庵居二十年。自謂正受。師知隍所得未真。往問曰。汝坐此作么。隍曰。入定。師曰。入定有心耶。無心耶。若有心者。一切蠢動之類。皆應得定。若無心者。一切草木之流。亦合得定。曰。我正入定時。則不見有有無之心。師曰。既不見有。有無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若有出入。則非大定。隍無語。良久問。師嗣誰。師曰。我師六祖。曰。六祖以何為禪定。師曰。我師云。夫妙湛圓寂。體用如如。五陰本空。六塵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亂。禪性無住。離住禪寂。禪性無生。離生禪想。心如虛空。亦無虛空之量。隍聞此語。未息疑情。遂造曹溪請決。而祖意與師冥符。隍始開悟。
西京光宅寺慧忠國師(見六祖)肅宗。待以師禮。有西天大耳三藏。到京云。得他心慧眼。敕令與師試驗。師問曰。汝得他心通耶。對曰。不敢。師曰。汝道老僧。即今在什么處。曰。和尚是一國之師。何得卻去西川看競渡。師再問。汝道老僧即今在什么處。曰。和尚是一國之師。何得卻在天津橋上。看弄猢猻。師第三問。語亦同前。三藏良久。罔知去處。師叱曰。這野狐精。他心通在什么處(僧問仰山。長耳三藏第三度為什么不見國師。山曰。前兩度是涉境心。后入自受用三昧。所以不見。又問僧舉前語問玄沙。沙曰。汝道前二度還見么。玄覺云。前兩度若見。后來為什么不見。且道利害在什么處。僧問趙州曰。三藏第三度不見國師。未審國師在什么處。趙州云。在三藏鼻孔里。僧問玄沙。既在鼻孔里。為什么不見。沙云。只為太近)師一日喚侍者。者應諾。師曰。將謂吾辜負汝。卻是汝辜負吾。(僧問玄沙。國師喚侍者意作么生。沙云。卻是侍者會。云居錫云。且道侍者會不會。若道會。國師又道辜負吾。若道不會。玄沙又道卻是侍者會。且作么生商量。玄覺征問僧。什么是侍者會處。僧云。若不會爭解恁么應。玄覺云。汝少會在。又云。若于這里商量得去。便見玄沙)。肅宗問。如何是無諍三昧。師曰。檀越踏毗盧頂上行。曰。此意如何。師曰。莫認自己作清凈法身。又問師。師都不視之。曰。朕是大唐天子。師何以殊不顧視。師曰。還見虛空么。曰。見。師曰。他還眨目視陛下否。
○師問紫璘供奉。佛是什么義。曰。是覺義。師曰。佛曾迷否。曰。不曾迷。師曰。用覺作么。無對。又問。如何是實相。師曰。把將虛底來。曰。虛底不可得。師曰。虛底尚不可得。問實相作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