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 大藏一覽
- 佚名
- 578字
- 2015-11-12 18:00:36
若以威德色種族。而見人中調御師。是為病眼顛倒見。彼不能知最勝法。
云何不見佛。一為不識自心。二為不明隱顯。何者。眾生之因。隱于本覺。諸佛之果。顯于法身。是故因隱之本覺。乃果顯之法身。果能成因。則佛之眾生。果顯之法身。乃因隱之本覺。因能辦果。則眾生之佛。故云凡圣交徹。理事相含矣。所云釋迦牟尼者。釋迦此云能仁。牟尼此云寂默。能仁者。即心性無邊。含容一切。寂默者即心體本。寂動靜不干故。彌勒者。此云慈氏。即是一心真實之慈。以心不守自性。任物卷舒。應現無方故。彌陀者。此云無量壽。即如理為命。以一心真如。性無盡故。阿閦者。此云不動。即一心妙性。湛然不動。妙覺位不能增。無明地不能減。故稱不動。如三藏勒那云。遍入法界禮者。良由行者。想觀自己身心等法。從本以來。不在法界諸佛身外。亦不在諸佛身內。亦不在我外。亦不在我內。自性平等。本無增減。今禮一佛。遍通諸佛。如一室中。懸百千鏡。有人觀鏡。鏡皆像現。佛身清凈。明逾彼鏡。遞相涉入。鏡無不照。影無不現。此則攝他為總。入他為別。一身既爾。乃至一切法界。圣凡之身。亦復如是。如稱一阿彌陀佛名。禮召一切諸佛。無不周備。
○華嚴云。一切處文殊者。文殊雖東來。而即一切處。是以法界之身。不動之智。觸境斯了。六根三業。盡是文殊。實相體周。萬象森羅。無非般若。何有一處非文殊哉。(富字函第四卷)。
○相好品
○堂堂三十二妙相 ○赫赫八十種隨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