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云。若學大乘佛法者。受施主摶食。如須彌山。受施主衣。可敷大地。如不學者。若未墮僧數。十方無唾地處。(駕字函第四卷)。
○茍若度人身未度 ○不獨沉他和我沉
智度云。行者先求自度。然后度人。若未能自度而欲度人者。如不知浮人。欲救于溺。相與俱沒。
○休求師者長中短 ○但取泥龍假上真
又云。汝于法師。莫念其短。常生敬畏。法師好惡非是我事。我所求者。唯欲聞法。以自利益。如泥像木像無實功德。(因發)佛想故。得無量福德(立字函第九卷)。
古德云。供養泥龍。必有真龍降雨。供養凡僧。必有真僧降福。
○比丘聽與二親供 ○分衛宜知五處遮
五分律云。陵伽婆蹉比丘。父母貧窮。欲以衣物供養。而不敢也。以是白佛。佛告諸比丘。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擔父。左肩擔母。于上大小便利。極世珍奇衣服供養。猶不能報須臾之恩。從今聽諸比丘。盡心盡壽。供養父母。若不供養得重罪。(上字函第十卷)。
要覽舉善見律云。分衛此云乞食。
○僧祗云。乞食。分施僧尼。衛護令修道業。故云分衛。
○根本毗柰耶云。佛說比丘乞食。但遮五處。一唱令家。二淫女家。三酤酒家。四旃茶羅家。五王家。
○多事苦求無厭足 ○諸禽因以亦相離
僧祗律云。佛告營事比丘。汝莫復為房舍惱亂世人。錢財難得。布施亦難。過去世時。有跋處比丘。止住林中。時有釋軍多鳥。亦集此林。晨夕鳴亂惱彼比丘。不得入定。佛告比丘。欲令此鳥不來耶。答言。愿爾。佛告比丘。汝于日暮眾鳥歸時各乞一毛。晨朝去時。亦如是乞。比丘依教。早晚就乞。各惠一毛。爾時眾鳥。作是念言。今此沙門常乞。恐我等不久毛衣都盡。不能復飛。當如之何。即別求棲。佛告比丘。鳥獸尚惡多求。況復世人。汝等比丘莫為勞事。多欲多求。令彼信心居士。苦舍財物。(優字函第六卷)。
○僧癡俗吝俱無識 ○生惱成冤自取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