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音云。分析諸色。始自極微。七極微為一微量。積微至七。為一金塵量。積七金塵為一水塵量。積七水塵為一兔毛塵量。積七兔毛塵為一羊毛塵量。積七羊毛塵為一牛毛塵量。積七牛毛塵為一隙游塵量。積七隙塵為一蟣。七蟣為一虱。七虱為穬麥。七麥為指節。三節為一指。二十四指。橫布為肘(又云。二尺為一肘)。八寸曰咫。三尺曰武。五尺曰墨。六尺曰步。七尺曰仞。八尺曰尋。十尺曰丈。丈六曰常。復次四肘成一弓。五弓成一杖。二十杖名一息。八十息名一俱盧舍。八俱盧舍成一由旬(或云逾繕那?;蛟朴裳印<此氖铮┮慌xQ地。其聲五里。
四。僧祗算法
又云。按此方黃帝算法??傆卸龜?。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億兆京垓秭壤溝澗正載。從萬已去有三等數法。其下者十十變之。中者百百變之。上者倍倍變之。今華嚴經阿僧祗品。用中上數法。初數便云。一百洛叉(洛叉。此云萬)為一俱胝(此云億)。俱胝俱胝為一阿庾多(此云兆)。阿庾多阿庾多為一那由他(此云京)。直至不可說。總一百二十大數。則非世間之算數也。(弁字函第四卷下)。
智度云。阿僧祗。阿者秦言無。僧祗者秦言數。故謂之無數。(形字函第一卷)。
大千品(因緣有七)
三千攝為一佛剎 上下復有異乾坤
一。三千一剎
阿含經云。一日月周行四天下。光明所照。是為一世界。如是千世界中。有千日月。千須彌山王。四千天下。四千大海。四千惡道。千閻羅王。千四天王。千忉利天。至千梵天。是為小千世界。爾所小千千世界。是為中千世界。爾所中千千世界。是為三千大千世界。如是世界。周匝成壞。眾生所居。名一佛剎。(履字函第八卷)。
俱舍偈曰。
四大洲日月。須彌六欲天。梵世各一千。此名小千界。此小千千倍。名為一中千。此中千千倍。名為一大千(展成百億之數)。
二。上下天地
毗婆沙論云。如說。下方世界無邊。上方世界無邊。此中有說。上下重累。謂從此界風輪之下。虛空懸遠。有下方色究竟天。彼下展轉。乃至風輪。次下復有色究竟天。展轉向下。乃至風輪。如是展轉。下方世界。乃至無邊。又從此色究竟上。虛空懸遠。有上方風輪。彼上展轉。乃至色究竟天。次下復有風輪展轉向上。乃至色究竟天。如是展轉上方世界。乃至無邊。(神字函第三卷)。
三。華藏剎海(指出娑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