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8章

  • 陳清端公年譜
  • 丁宗洛
  • 985字
  • 2015-11-11 10:09:08

夏,次子居誠入泮。有「訴災詩」。詩云:『水災見慣彼東洋,忍見今遭更可傷!萬頃新苗歸赤地,千村殘月夢黃粱』。讀此,則知前此諸公所筑圩岸,不過補救一時之計,究于民田無甚裨益也。「家傳」:『雷郡東有洋田萬頃,為海、遂二縣錯壞。堤岸一十七處,逼近大海;海潮沖嚙,多傾圮,漫溢田廬,民失業。公嘗告諸當事,倡議捐修,無應者;及為閩撫,乃請興筑焉』。洛按「黨公去思碑」云:『現在撥社協修,行見堤工鞏固,萬頃得慶有秋者,皆公仁賜也』。此尚是依稀喜幸之詞。堂公之捐金在甲戌冬、黨公之去在丙子春,事越兩年,堤工尚未告竣。即如「上劉府書」剴惻周詳累數千言,雖木石亦應心動;而劉公數年竟無修筑之舉;可見當日之官長、人民皆非亟亟于此者,而公時刻焦心。則撫閩之奏請及將公費添修,其心已基于此矣。

有「偶遣」詩。

「廣東通志」本傳:『孝友性成,篤親念故;博綜今古,宏獎后學:嶺嶠之賢,此為矯矯矣』。「家傳」:『居家孝友,在族黨間恂恂謹,子弟率又似絕無奇特者;其盛德君子也夫』!

請祀鄉賢造報居鄉事跡

一、素性孝友。陳中丞幼失怙恃,于倫常骨肉間皆至性流露。每遇父母忌辰,齋戒素服,猶作孺子泣。至兄弟、宗族,友愛無已。蓋「水源木本」之思、「分形同氣」之念,無日不廑于懷也。

一、行己廉介。陳中丞甘居淡薄,非義不取;且正直端方,確乎不拔。里居潛修,非公不至城市:其超出流俗如此。

一、勤學好文。陳中丞少好讀書;為諸生時,歲、科試輒冠軍。至老手不釋卷,凡經、史、百家以及濂、洛、關、閩諸書,靡不討論講貫;而「小學近思錄」、「太極圖通書」、「西銘」,猶其體認不離者也。

一、教學有方。陳中丞自入泮后,以館授生徒為業;秉鐸義學者三年,受業益眾。日夜切劘,以勸勉諸生;自歲薦及登賢書者不一人。

一、周恤族親。陳中丞每年教讀,凡有束修之入,必分贍族親之貧乏者;雖家室饑寒,勿恤也。其天性自然如此。

一、留心堤岸。陳中丞祖居東洋,洋田萬頃逼近海潮,昔筑堤岸以障之;自堤岸沖塌,間遭颶風,潮水濫漲,洋田荒歉。陳中丞目見情形,于巡撫八閩時即以東洋堤岸入告;天子發金修筑;此為本鄉百姓請命一大事也。

三十八年(己卯),四十四歲。

二月,起程赴選,有「辭各廟及留別各人」詩。廖德庵、翁宜之、陳貞臣、吳偉夫(桂石)、定夫(桂達)鄧偉南(宗雷)諸人餞別于陸公泉亭,有詩。

路經廉州,有「石橋遇雨」、「見陳太守」二詩。時翁宜之送至廉州然后歸;有「敘別」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安县| 稷山县| 徐水县| 桦川县| 会泽县| 和林格尔县| 博湖县| 乌兰浩特市| 保山市| 垫江县| 梧州市| 施甸县| 福泉市| 浦北县| 溧阳市| 遂溪县| 郑州市| 精河县| 钟山县| 宁津县| 鹰潭市| 兴安盟| 定边县| 巩留县| 北海市| 兴国县| 东台市| 彰化县| 汝州市| 沐川县| 襄樊市| 富蕴县| 建阳市| 车致| 兴安县| 大名县| 宜黄县| 榆林市| 峨山| 上虞市| 安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