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經云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

贊曰。第二正宗分也。大文分六。第一標凈土之宗果。經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乃至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第二明極樂之因殊。經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乃至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愿生彼國土。第三諸佛證明。經舍利弗如我今者贊嘆阿彌陀佛乃至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第四三生發愿。經舍利弗若有人已發愿今發愿當乃至若有信者應當發愿生彼國土。第五彼尊贊嘆咸曰希奇。經舍利弗如我今者稱贊諸佛乃至一切世間難信之法。第六我佛敘陳獨稱難事。經舍利弗當知我于乃至經終五行來是。初文分二。初略明凈土。二廣明凈土。初文有七。一指方所。二明數量。三顯國名。四明化主。五辨說法。六征國名號。七結成極樂此初三也。佛告告語也。從是西方從是指方所此土遠指西方。過十萬億佛明數量也。有世界名曰極樂顯國名也。極樂國土正是。經宗告鹙子。以令知誘含生而忻慕不能廣敘。聊述七門。第一釋名。第二出體。第三辨假實。第四漏無漏料揀。第五五位分別。第六三科收攝。第七釋其妨難。且釋名者。世者可破壞義。界者境分劑也。即所居土名。曰極樂者。樂即能居者。第六識相應樂受也。世即界。持業釋也。極者至極樂受。世界者即是無情。相違釋也。出體者。極樂者即至極樂受也。世者即有情無情法上不堅可破壞而立世名。即色心上假立。界者四塵五塵為體。雖圣境無坌惡。義是塵之類故亦呼為塵。細四相遷亦名世界。辨假實者。若是化凈土而但是假。是定果色去者。有情未除穢種。未能變得凈土。但是變心如三變土田等不乖唯識。漏無漏料揀者。若是佛本質凈土唯無漏攝。若往生有情及菩薩所變凈土唯是有漏。謂第八識果轉非因故。五位分別者。極樂者心所收。世界者即色法攝。三科收攝者。極樂者即行蘊收。世界者即色蘊攝。十二處中極樂法處收。世界即色處攝。十八界中法界及六境中攝。釋妨難者。問十方佛國快樂皆同。何故偏指西方勸人生彼。答良為凡夫業重處處生貪。若不偏指一方即不系心專注。所以法華經云。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又西方凈土主勝愿強。偏勸往生疾成圣果。所以偏指也。

經云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贊曰。此第四明化主。第五辨說法也。阿彌陀上已解。自下經亦有自說處?,F在者揀于過未。說者演說。法者執持名號之法。即是教法也。阿彌陀佛長為眾生演說妙法轉令精進。故慈悲廣大利物弘深。現初地之報身化無邊之根器。故云今現在說法。問何故不告菩薩只告聲聞。答菩薩已無穢種。居凈國而皆同。聲聞分別未除穢方之各異。令生忻慕只告聲聞。問聲聞數廣。頓悟者頗多。何故不告余人獨告鹙子。答只如任家長子國付賢臣。鹙子智辨不群。偏告一何爽理乎。

經云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

贊曰。第六征國名號。故者所以義。前標極樂之名未彰極樂之相。不睹勝妙難為發心。將欲顯示凈方故乃自征國號也。

經云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贊曰。第七結成極樂之名。其國眾生者。眾生具十種名。眾生即十名中之一名也。蓮華化生無其生苦。四序不能遷故無老苦。非分段無病苦。壽命無盡無死苦。無父母親疏故無怨憎會苦。所欲如意無求不得苦。顏貌端嚴無諸根缺陋之苦。又四時一等故無寒暑等苦。故云其國眾生無有眾苦。謂處絕三途人無眾苦。只如娑婆世界。有漏形軀四蛇回身三龍害命。乖張病惱報盡死侵。有愛必離無怨不會。豎迷至理橫受陰纏。今茲眾人永無此也。且積修白業生處紅蓮。相好常身蠲除四相。已情絕慮誰為愛憎。隨念即來無求不得。五香佛體眾德嚴身。故云無有眾苦也。但受諸樂者。才歸凈土圣眾隨迎。蓮華倏開睹金容之相好。征風暫扇聽寶樹而搖聲。加以飄渺仙云近浮神足。輕盈衣裓遠供祥華。晨謁慈顏得法印而旋國。暮游金殿聽寶偈而經行。然大慈愿廣利鈍普沾。且舊蓮欲發為遣殘殃。新學化生行成不退。豈唯近已粗苦抑亦妙果非遠者哉。故云但受諸樂。故名極樂。問彼土屬三界否。答無欲故非欲界。地居故非色界。有形相故非無色界。內無穢種外感凈方?;爻鏊牧魉纭9史墙缦狄?。

經云又舍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

贊曰。第二廣明凈土。文分為二。初明國土莊嚴。二辨佛身功德。初文分八。第一樹飾四珍。第二池嚴眾寶。第三空盈天樂。第四地布黃金。第五華雨長天。第六人游諸國。第七鳥吟妙法。第八風吹樂音。初文分二。初正辨莊嚴。二結成極樂。此即初也。又者復也重也。謂前來已告舍利弗。彼國無有眾苦名曰極樂。此欲廣明凈土境物殊常。又告鹙子故云又舍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楯者。寶樹周圍有七重欄楯也。橫曰欄。豎曰楯。欄檻也。莊嚴眾寶圍繞華叢。何獨偏舉樹嚴。彼土處處皆有也。七重羅網者。嚴顯國土羅覆樹林金縷結成眾寶飾。觀經云。一一樹上有七重網。皆是真珠。一一網間有五百億妙華宮殿。如梵王宮。諸天童子自然在中。以摩尼寶而為瓔珞。其光照曜一百由旬。亦準于前處處皆有。故瑞相經云。無量寶網皆以金縷真珠百千雜寶奇妙珍異莊嚴狡飾。周匝四面垂以寶鈴。光色晃曜盡極嚴麗。祥風微起吹眾網羅。聲演法音振聞一[囗@(夕/方)]。耳聽心悅更增快樂也。七重行樹者。七重寶樹行列[囗@(夕/方)]中。長開異華更無凋變。靈禽棲上眾圣游從也。故云七重行樹。皆是四寶者。皆由咸也。咸是四寶也。四寶者或是金銀珊瑚琥珀也。瑞相經云。其國有七寶諸樹周滿世界。謂有二寶乃至眾寶所共合成。如金樹則以銀為枝葉華果。銀樹以金為枝葉華果。乃至有紫金為本白銀為莖琉璃為枝水精為條珊瑚為葉瑪瑙為華車磲為實。白銀為本等一一例此。行行相對枝枝相映。葉葉相顯榮色光曜。不可勝視。清風時時發出五音聲。微妙宮商自然相振。又觀經云。一一樹高八千由旬。一一樹葉縱廣二十五由旬而作異色。一一華葉之中皆有七寶光也。四寶皆是者即據此經。欄楯羅網行樹此之三種咸是四寶所成也。四寶者金銀琉璃頗胝迦也。通貫上文故云皆是四寶也。周匝者。古申多解。一云欄楯圍繞寶樹故云圍繞。二云欄楯羅網行樹圍繞國土處處莊嚴故。問欄楯羅網行樹何故各有七重更無增減。答表生歸彼國得七覺支故。身口七支無諸過故有七圣財。

經云是故彼國名曰極樂。

贊曰。第二結成極樂。

經云又舍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

贊曰。第二池嚴眾寶。文分為七。第一七寶池深。第二八德水滿。第三金砂作地。第四玉砌成階。第五朱閣凌空。第六寶蓮覆水。第七結成極樂。此即初也。又者如前解。七寶者一金。金有五種。黃者為上。久埋不失。百煉不輕。從草不違。生于土左右。所以金字象金在土中形。二銀易知。三琉璃者。梵云吠琉璃。有五種色。略云琉璃。四者玻璃者。智度論云。出山石窟中過千年冰化為玻璃。凈國無其寒暑土地無冰。何物化焉。但是石類非實石也。謂凈土故亦云胝迦。五車磲者。梵云牟娑洛揭拉婆。青白間色也。六赤真珠者。珠體赤也。七瑪瑙者。梵云遏濕摩揭婆。此云杵藏。下辨七寶亦依此處。池者池沼嚴寶瓔珞砌墁池潭異種光曜自然嚴顯。瑞應經云。其池縱廣深淺或十由旬乃至百千由旬。其池岸上有栴檀樹。華葉垂布香氣馥薰也。

經云八功德水充滿其中。

贊曰。第二八德水滿也。八功德水充滿于池。凈土福勝水異凡間。含八德之殊功益五常之妙體。八德者。一澄凈。二清冷。三甘美。四輕軟。五潤澤。六安和。七飲時除饑渴。八飲已長養諸根。清凈覺經云。其池中水淺深隨念上下逐心。觀經云。水隨蓮華枝葉上下。水流之音或聞三寶空無我等諸波羅蜜之聲也。

經曰池底純以金沙布地。

贊曰。第三金砂作地也。綠水金沙重重顯映。無量壽經云。更迓相映。金池白銀砂等。

經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

贊曰。第四玉砌成階。邊者周圍四圻邊也。階即砌。道者路也。上階之道也。金銀琉璃玻璃已如上解。合成者四寶共合成故。

經云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璃[王*車]璖赤珠瑪瑙而嚴飾之。

贊曰。第五朱閣凌空也。上有樓閣者。七寶池上斗空起樓閣也。亦以者。七寶池上樓閣凌空還用寶成故云亦也。金銀琉璃玻璃[王*車]璖赤珠瑪瑙七寶如前解也。嚴飾之者。莊嚴麗華飾也。無量壽論云為地莊嚴也。觀經云。處處皆有眾寶樓閣莊嚴池上也。時時游賞往往登攀眺望凈土適悅情思也。

經曰池中蓮華大如車輪。

贊曰。第六寶蓮覆水也。此文分四。一顯華名。二辨形量。三釋顏色。四明香潔。此初二文也。蓮者芙渠之實。華美曰華。大而復圓狀若車輪。觀經及平等覺經云。大者或二十里乃至六百萬里。然今大小亦無定準。此中約小者說也。

經云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

贊曰。此后二文。第三顏色四香潔四色各有異光也。光即光彩各異。微妙者深細殊常。香者香氣。潔者體無塵垢。故云微妙香潔。清凈經云。一一華葉皆作異寶色。何獨青色光等也。經據純色者說。問何故只有四色。答表四色是實而無假者。表生居凈土心無諂曲語不虛詞證四涅槃得四智故。

經曰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贊曰。第七結成極樂。可知。

經云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

贊曰。第三空盈天樂??罩凶鄻仿曆莘ㄒ?。彼國人聞咸生善念。觀經云。無量樂器懸處虛空。不鼓自鳴?;蛄只虼苯詰覙菲鳌Oぷ院网Q。隨眾生意皆奏法音。人天聞者俱發道意。或歌六度或贊三乘。

經云黃金為地。

贊曰。第四地布黃金。心無穢種地感黃金。柔軟自然高低隨步。觀經云。其地由如日宮懸處虛空。其地柔軟下足即凹。舉足便起。又彼國無須彌山及諸山等。瑞相經亦說。其佛國土自然七寶合成其地不可限量。殊特妙好逾諸十方一切世界。此唯金者亦文略也。又眾寶妙衣遍有其地。一切人天踐之而行。種種莊嚴以顯殊特也。

經云晝夜六時而雨曼陀羅華。

贊曰。第五華雨長天也。晝夜六時者。晝夜各有六時。共十二時也。問西方凈土境勝地殊。人絕無明國無昏曉。何言晝夜。答華開金浦化生為天曙之情。鳥宿瓊林菩薩作時昏之相。不同此界昏昧各殊。而者助句也。雨者從空飄落謂之雨也。曼陀羅華者是梵語。此云適意華也。光潔異香聞者。見者身心適悅長道情故。風飄萎者。地裂受之更雨新華莊嚴金地故。法華經云。香風吹萎華更雨新好者。華有四德。一嚴凈國土。表生彼國善法飾身故。二敷榮見臺。表勝二乘真實法故。三先華后果。表生彼國先因后果故。四香氣遠騰聞者歡悅。表生歸彼者德業馨香名振十方故。故雨華也。問凈土雨白華者表于何事。答表生凈土唯白業故。有云赤圓華者不善其理也。法華經云。唯白蓮華放白毫光。白牛馱駕手執白拂等。表白是眾色之本一乘是諸法之源。若云赤圓者此為未可。

經云其國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

贊曰。第六人游諸國。文分為三。初將華供佛。二還國經行。三結成極樂。此即初也。經文易見。各以衣裓者衣襟也。盛諸妙華者易見。供養者進財行曰供。有所攝資為養故云供養。他方者即十萬億佛。顯所供養佛數也。準諸經等?;虺似邔殞m殿白寶蓮華承佛威神騰空。往彼十方世界將諸妙華及諸異物隨心供養。聽聞妙法及受記別等事。

經云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

贊曰。第二還國經行也。即以食時還歸本國。飯了經行。經行或繞寶殿。或繞瓊林?;蛲騺?。如絹經來往。故云經行。足行寶地。口念金經。故云經行也。瑞相經云。諸往生者若欲食時。七寶應器自然在前。如是眾缽隨意而至。百味飲食自然盈滿。雖有是食實無食者。但見色聞香以之為食。自然飽足身心柔軟無所味著。事已化去。時至復現。廣經云食如何相違。彼約示現食亦有何失。問西方人勝自有身光。既無日月暉。寧辨辰齊之候。答金鐘自振玉磬搖聲。圣眾云來自然赴會也。問所言食者資益為義。凈土之中是何食也。答若約實報凈土即禪悅為味。若以化凈土即假食資身也。

經云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贊曰。第三結成極樂。

經云復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格县| 南乐县| 那坡县| 乌鲁木齐县| 故城县| 宜宾市| 漳平市| 浑源县| 教育| 酒泉市| 北流市| 灵丘县| 昭平县| 竹北市| 永兴县| 永济市| 辰溪县| 四子王旗| 万盛区| 措美县| 搜索| 奈曼旗| 无极县| 尉氏县| 临澧县| 资源县| 天水市| 那坡县| 宝兴县| 杭锦旗| 昌图县| 新昌县| 邵阳市| 五莲县| 邳州市| 霍城县| 铜川市| 吉隆县| 电白县| 四川省| 武夷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