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投資的理性思考(2)
- 投資是一種思維(第2版)
- 張榮亮
- 4496字
- 2015-11-05 18:02:26
思維在挑戰與被挑戰中碰撞,理性和感性夾雜于思維的運動過程中,理性的判斷認為秩序并未存在于市場中,畢竟每一種分析方法并未得出確定的結論。而感性此刻更多地讓直覺參與了體驗,市場中的確存在這樣一種物質,但無法將之分離。市場機制背后周期性秩序的某些變化雖然疊加了噪聲,卻也無法很好地解釋市場的適應性過程。也許,我們的思維本來就應該回到秩序上,市場的秩序和噪聲的秩序所受到的挑戰并未破壞其各自的獨立性。也許,這種秩序是一種動態的平衡,在運動過程中存在自適應性,它以一種更強的范式去體現動力學的過程。挑戰秩序的思維于是又歸于秩序,而此種秩序建立在秩序之上,噪聲也被吸收,它仍然獨立。
如大家所喜歡的計量經濟學,正是因為它可以求出人們所追求的“最優解”而受到了追捧。然而,如果市場秩序是非線性的,存在許多可能的解,那么試圖去發現一個唯一的最優解卻可能是一個被引入歧途的探求。混沌是自然的法則,秩序是人類的夢想,挑戰秩序是為了最終歸于秩序。
知識窗
噪聲交易(noise trading)理論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經濟學界興起的一種研究金融市場運行和行為的理論。1986年,美國當時的金融協會主席布萊克發表了《噪聲》一文。后面經過許多學者的努力和完善,從1989年起發表了一系列論文,提出了許多嶄新的概念和命題,從而奠定了噪聲交易理論的基本框架。
在市場中,投資者依靠所獲取的信息對投資品種的價值做出判斷,在實際交易過程中對價值的判斷最終會體現在投資行動上。價值發現和選美一樣需要眾多的投資者達成一致,這樣才會有一致的買賣行動。由于上述原因,當投資者對證券價格的認識無從判斷哪種信息能與價值有關時,價格和價值就產生了偏差,交易中的噪聲也就由此產生。在有效市場理論中并不認可噪聲交易的存在,各種噪聲的存在使金融資產的價格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過高或過低地偏離了真實資產價值。市場的參與者(如管理層、上市公司、投資者以及中介機構)無法從噪聲交易產生的價格中獲得正確的信息以引導自身的決策。噪聲長期、持久的存在會給市場參與者帶來錯誤的預期,并通過金融市場的放大效應傳染整個經濟,其結果造成非理性的繁榮或衰退。
尋找根源
在思維的路程中,我們一直在試圖奔跑著到達所期盼的終點,卻忘記了旅程是從哪開始的,起點歸于何處。于是,讓我們停下來思考起點的原因似乎也是到達思維目的地的一種動力。停駐在旅途中茫然地望著前方回憶起點就成了所有的忙碌。
也許關于起點的思考開始就限于分析方法,基本面分析和技術分析自然而然成了一種起點并加入了思考的行列,爾后有一列長隊就是衍生于這兩種基本方法的。盡管最初的方法受到了后來諸多先進方法的質疑,但其為后來者所帶來的莫大啟示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也為后輩們提供了足夠的思考和發揮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思維得到了更廣義的延伸,無論是在深度上還是在廣度上。
延伸的過程使思考的方向又轉向了更具體的操作。古老的原始人最原始的火種是直接源于大自然的生命之火,而最真摯的愛情是直接源于人類最原始的感情的碰撞,這種原始積累的寓意無疑對操作來說是無比深刻的。也許現在有太多的工具可供實務操作去選擇,甚至優化的結果太過良好而讓原始的思考方法黯然失色。可是,當我們再一次重新揀起價格和成交量的直觀圖進行直譯時,忽然發現思考的過程是如此有意義。正是這種原始的思考方法才使具體的操作有了一種稱之為層次的感覺,從此一個個獨立的人性生于市場而將工具的運用直接指向了目標。
那么原始的原始是什么呢?原始的原始也許正是現在我們的思維,也許正是我們前進的旅途。它在不斷地指導著人們的思考方式。當牛頓從蘋果身上發現了力學定理,愛因斯坦奇跡般地發現了相對論的時候,在驚嘆之余是否思考了原始的原始?一個“天才”的答案并不能對我們有何種啟示,因為太過遙遠而讓人失去努力的希望,太過玄學而缺乏了具體的啟示。那么,原始的原始呢?于是在退路全無的情況下,我們發現了一條邏輯的通道,在這條通道中,有著太多的曲折,修正后的曲折竟然獨自生出新的道路,每條道路上都有著屬于它的陽光。此刻,我們重新揀起思維,又走入陽光。
紀昌向飛衛學射箭,飛衛沒有傳授具體的射箭技巧,卻要求他必須學會盯住目標,而且眼睛不能眨動,紀昌花了兩年,練成即使錐子向眼角刺來也不眨一下眼睛的功夫。
飛衛又進一步要求紀昌練習眼力,標準是要達到將體積較小的東西能夠清晰地放大,就像在近處看到的一樣。紀昌苦練三年,終于能將最小的虱子看成車輪那樣大,紀昌張開弓,輕而易舉地一箭便將虱子射穿。飛衛得知結果后,對這個徒弟極為滿意。
另一種形式的馬拉松
在市場中沒有專家這句話已經聽了許久,很多投資者也越來越認可這句話。因為去年還在贏利的一位投資者今年就有可能甚至將投資的本金損失一大部分。在大多數情況下,這句話在某種程度上被用做一種投資的經典名言。但若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市場上沒有專家豈不是給投資者找到了虧損的理由,還找到了努力也枉然的理由?當我們在投資的路途中跋涉的時候,忽然發現市場上的專家事實上是存在的,有如雷貫耳的投資權威,也有默默無聞的一直走著專業投資之路并能持續獲利的專業投資者。思維在繼續前行的過程中豁然開朗,馬拉松作為一個平原的名字因菲力彼得斯40多公里的奔跑而讓人們永久地記住了它,而投資的征途是一場更為長久的馬拉松,在沒有達到終點的時候不敢輕易言勝的謹慎也是一種投資的專業精神。
在投資的馬拉松中,奔跑并不是重要的,名次也不是重要的,而最終到達終點才是重要的,只有到達終點內心的輕松才是真實的。正如一位大師所說,投資是一場馬拉松比賽,要想獲得冠軍首要的就是跑完全程。
于是,思維在探究如何達到終點這個問題上開始前進。投資作為一種馬拉松,更多的是靠耐心和毅力,短暫的浮沉實在是投資過程中再平常不過的了。也許百米沖刺般的短期冒險有時也是可行的,可是在進行幾次短期的冒險之后,需要思考的是資本的安全是否能有所保證。在長期的投資路途中總是依靠短期的冒險來支撐,也許最終將因心跳過速而昏倒在賽場上,這也顯得對投資的征途準備明顯不夠充分。盡管經歷波折是投資的必經過程,可是在長期中培養對這種波折的忍耐力和技術的回避力無疑對這場馬拉松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投資的馬拉松與現實的馬拉松一樣,在開始起步時大家都擠在一塊兒,根本看不出誰有什么特別之處。越跑到后面,隊伍越拉越長,就表現出了差異性。究其原因,無非就是準備的充分程度,體力保障、知識儲備、投資理念、投資經驗以及投資技巧等都是需要充分準備的。在市場中,每個投資者到達終點的方法不盡相同,畢竟每個投資者的經驗和特長也是不一樣的,但在這個過程中,每個選手前期的充分準備和專業的訓練卻是必不可少的,經過磨煉的性格和專業的精神無疑會幫助投資者逐步地完成這場馬拉松。在完成投資馬拉松的過程中,控制節奏也顯得異常重要,在把握了節奏之后,坦然地面對短暫的沉浮,也能將投資的情緒調整到最佳,從而在邁向終點的同時保持對投資的熱愛和信心。
需要強調的是,在這場馬拉松中,比現實的馬拉松更加殘酷,因為不是多贏的比賽或游戲,注定了對于大部分人來說是到達不了終點,甚至于說很多人的終點是少虧一點或保住本金。
著名的日本馬拉松選手山田本一在第一次出人意料地獲得國際比賽的冠軍時,很多人問他憑什么取得了這么優異的成績,他的回答是憑智慧戰勝對手。然而,馬拉松比賽是一項體力和耐力的運動,只要身體素質好又有耐力就很有可能奪冠,即使爆發力和速度都排在后面,可是用智慧取勝總覺得讓人難以置信。所以,山田本一的回答讓大家迷惑不解。后來每次他奪冠,別人問到他成功的秘訣時,他的回答仍然如此。
山田本一退役后,在他的自傳中這個謎終于被解開了。在書中他提到,“每次比賽之前,我都要乘車把比賽的線路仔細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志畫下來,比如第一個標志是銀行,第二個標志是一棵大樹,第三個標志是一座紅房子……這樣一直畫到賽程的終點。比賽開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奮力地向第一個目標沖去,等到達第一個目標后,我又以同樣的速度向第二個目標沖去。40多公里的賽程,就被我分解成這么幾個小目標而輕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這個道理,我把目標定在40多公里外終點線的那面旗幟上,結果,當我跑到十幾公里時就疲憊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遙遠的路程給嚇倒了。”
門檻的隨想
在鯉魚跳龍門的故事中,鯉魚們都想跳過龍門,因為一旦跳過了龍門,它們就會由魚變為神圣的龍了。但是龍門的高度使得絕大多數鯉魚的愿望落空,也碰得遍體鱗傷。這龍門實際上就是一個門檻。故事并沒有結束,當眾鯉魚要求降低門檻并得到同意后,鯉魚們一個個輕輕松松地跳過了龍門,興高采烈地變成了龍,可是鯉魚們發現實際情況并沒有太多的改變。真正的龍門一旦降低了標準勢必便沒有了意義,對實際情況并沒有任何改變的門檻降低就是沒有了量變的積累,自然也就達不到質變。
隨著時空的不同,每個在社會中生活和工作的個體都會面臨不同的門檻,現實的發展也是依靠個體不斷地跨越門檻而完成的。當社會這個龐大的組織開始運轉時,那么門檻就是提高效率的一種方法。在現實中各種各樣的標準、制度以及資格等都是一種門檻,需要適合它的人去跨越。隨著門檻的提高,也就需要更高水平的個體去實現跨越和經過量變積累的質變。每個個體在生活中選擇了一種方式,那么就要承受因為這種方式所帶來的各種門檻的考驗。
在投資的實踐中,門檻處處存在,只不過高低不同罷了。進入市場后,交易經驗和教訓的積累必不可少,自以為是的跨越都會遭受市場波動的懲罰。在投資中,因利益直接相關而使得跨越龍門只能依靠實踐來實現,而不是其他形式。在思想上對實踐的總結是跨越龍門的關鍵因素,專注的思考和實踐是投資中量變積累的有效方法。在跨越龍門的過程中其實也是選擇的過程,包括了對門檻標準的選擇。現實或投資的過程無形中對門檻的降低所帶來的就是對掩耳盜鈴般思維的感嘆和一個普通鯉魚的感覺。
投資思維的探索其實也是不斷突破門檻限制的過程,只不過這里的門檻是由于自身思想和積累所帶來的思維門檻,突破這種思維瓶頸的門檻也是超越投資者自我的艱苦過程。當思想和實踐都能跳過一個個高標準的門檻時,那么門檻的意義才顯得更加重要起來,每個龍門后的世界都有著不同的精彩和不為人知的努力。于是,在思維的前行途中,門檻就成了前進的動力,不斷地跨越一個個門檻是不同時空下一個個激勵著我們繼續探索的目標。
在古老的一個武學門派中,有一個專門對武功高強者的儀式,在這個儀式上長老會把象征著無上光榮的圣牌給予弟子,自古以來這個門派中能夠獲得圣牌的弟子就非常少。這一年,一個弟子因為在武學上優異的天賦,長老們決定如果他通過了考驗就將圣牌發給這個弟子。在儀式上,長老們問這個弟子,“這個圣牌的真正含義是什么?”弟子回答道:“圣牌是對我勤奮練習武功和有所成績的獎勵。”長老們聽到這個話后,搖了搖頭,沒有把圣牌給這個弟子,并囑咐一年后再來一次考核。
一年以后,這個弟子在面對同樣的問題時,回答說:“它是本門武學中最高榮譽的象征。”長老們對這個回答依舊不滿意,但看到這個弟子一年以來各方面更為精進,決定一年后再給他一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