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投資的理性思考(1)

什么樣的理念常會決定投資者什么樣的思考方式。思考方式的不同決定了行為方式的不同。理性的思考不僅僅要關注我們思維本身,還要關注我們自身行為背后隱藏著的沒有看清楚的想法。理念更多的是對投資本身的邏輯思考,沒有信仰的生活或投資會讓人無所適從,不斷戰勝自我的門檻就是投資水平日益提高的過程。

這個過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即使找到了自己的個性投資之路,與市場戰斗的結果就是只要在市場內,這個戰斗就沒有結束,因為投資就是另一種形式的“馬拉松”。

理性是一種情懷

目的之辯

一直在投資的道路上向前行走或奔跑,一路上不敢掉以輕心,因此也就關注了太多的細節,有時由于承載得太多而讓投資本身顯得不是那么突出。也許過程太長,當一切喧囂沉靜下來,忙碌的心靈得到一刻的放松時,對前面道路目標的考慮在此刻尤為突出。投資的市場有如大海,投身于此,如果僅僅是為了游泳的過程,那么彼岸是什么?

投資的目的常常會使投資者在面對相同問題時采取不同的行為,因為目的不同,方法自然也就會有所區別。在這樣一個汪洋般的市場中,為了利潤的目標,為了獲得投資的技巧,為了體驗人性的復雜或者為了從中獲得樂趣,這些都是投資者深思的問題。然而,當投資者面對諸多目的并認為在投資中可以收獲所有時,那么此刻我們的目的是什么?在嚴酷的市場面前,也許在很多時候僅僅是為了生存,為了保本或者是為了盡量少一些虧損。

投資的目的正如人生道路上的一個個目標一樣,是一個不斷收獲的過程,在一個目的實現之后就會追求后續的目的,可是這一切都建立在生存的基礎之上。在前進的道路上,投資的目的也有反復,一次暴利也許收獲了許多,可是接下來卻需要面臨如何保證持續性穩定獲利的困惑。當不能維持這種穩定的時候,巨大的虧損也使得投資者需要重新來過,對當初走過的路重新走過,只是心態和經歷不同而已,路仍然是那條路,人依然是當初的人。

思維再次回到了起點,投資勢必不能僅僅關注過程,體驗過程中的快樂和辛酸,還需要目的并達到目的來支持前進的勇氣和信心。不過,長期在市場中獲勝所需要的是心志的艱苦磨煉和對挫折或成功的直面。思考投資是面對內心的感受,也是獲取其中真正自我的途徑,為了戰勝市場而長遠戰勝自我是值得肯定的。

目的并不是單一的,過程中的體驗其實對投資來說必不可少,而它又何嘗不是投資的目的之一。倘若失去了過程的種種以及太多的可能性,投資的魅力也許會讓人覺得太過蒼白了。

在這一路上,風險與利潤共存,恐懼與貪婪同在。貪婪的任意放縱時常會使我們面對更大的壓力和恐懼,它還讓在投資之初確定目的時的那份理性煙消云散,逐漸偏離。在享受成功時,卻不能忽視此刻對風險的控制以及內心的把握。聽從心中自我的理性實踐、自己的投資構想以及目的,在投資過程中獲取應該取得的利潤并使交易成為生活中的樂趣和內心的榮譽。一路上的同行者有很多,愿意以及能夠到達彼岸的也正是心中對投資的追求。

在一個天氣晴朗、風和日麗的下午,一位富翁來到海邊度假。他決定拍攝一些海上的景色,于是咔嚓咔嚓地拍了起來。拍攝聲吵醒了一位正在睡覺的漁夫,漁夫抱怨富翁破壞了他的好覺。富翁說,“今天天氣這么好,正是捕魚的好天氣,你怎么在這兒睡大覺呢?”漁夫說,“我給自己定的目標是每天捕10公斤魚,平時要撒5次網,今天天氣好,我只撒2次網,任務就全部完成了,所以沒事就睡睡午覺。”富翁說,“那你為什么不趁機多撒幾次網,捕更多的魚呢?”“那又有什么用呢?”漁夫不解地問。富翁得意地說,“那樣你可以在不久的將來買一艘大船。”“那又怎樣呢?”“你可以雇人到深海去捕更多的魚。”“然后呢?”“你可以辦一個魚加工廠。”“然后呢?”“你可以買更多的船,捕更多的魚,把加工后的魚賣到世界各地。”“然后呢?”“那你就可以做大老板,再也不用捕魚了。”“那我干什么呢?”“你就可以在沙灘上曬曬太陽,睡睡覺了。”漁夫說,“那我現在不就是在睡覺曬太陽嗎?”

理念之變

在森林中,羚羊和獅子為了生存都需要不斷地奔跑,因為只有奔跑才會給予它們生的希望。在思維的道路上,我們一直在行走抑或奔跑。在奔跑的途中,我們思維的沖擊和演變則愈加深刻。

一路上不斷地產生靈感和理念讓投資于市場的人們感受到:也許在市場中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每次去苦苦追尋種種投資理念之根本,才發現得到的并不是一種純粹的具體模式。當經驗和知識成了規律性的總結時,具有學習性的市場會因這種規律而產生某種變異,使得總結歸于無效。市場在變異和進化中也在試圖去總結認識的規律,在信息的交錯中當雙方將信息隱于背后時,彼此之間的無法預知才有可能將理念轉化為現實。市場中常見的種種工具都是我們所習慣了的,究竟是它們改變了我們的行為方式,還是這些工具本來就是我們的行為所致?此時,心中才更加明了理念是基于行為的悟性與經歷的結合,每個理念都具有模糊性的表現形式,其往往蘊涵著內在的精準性,適應性也在不同的行為交叉中予以擴大。

供需二者之間的相互意義對投資者來說卻是對市場運行模式的無奈的回答。每一個階段不同的行為特點在投資者加入后變得異常強化,曾經的技術分析更新得讓人忘記了根本,泛概念化的投資理念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開放式的市場在不斷地強調科學的投資理念,同時卻必須接受大量投機者作為流動性的砝碼。不同投資理念的沖突起因往往是其背后各有其獨特的模式,踏入了一種模式也許就會對另一種模式的運用存在一種天然的質疑,因為這種模式強化了行為。確定模式的意義常常只需觀察其所帶來的行為習慣,而這種行為的體現又進一步倡導了這種模式。于是,市場在理念的沖突之中承受著其對自身的矛盾理解,而本質就是殊途同歸。

一路上對理念的追蹤時常使內心產生莫名的浮躁,畢竟在太過關乎利益的時候對指點迷津的金手指顯得更加渴望。思維繼續奔跑著是為了在市場中獲得生的希望。在奔跑中,也許沖突產生于自身,源于不同理念的矛盾。直到此刻,思維在沖擊中學會不斷地放下那些表象,拾起本質的本質,這樣才能在征途中奔跑得更快。也許最后的理念就是包含了投機的投資,投機只是投資無窮小的表現方式,無意去改變市場,卻在奔跑中學會適應和寬容。

一位喜愛排解紛爭因而贏得現代所羅門王封號的猶太長老,被請去解決兩位哲學家之間的長期爭論。第一位爭論者熱切地陳述自己的主張,長老專心聆聽后,沉思了一下,便宣布道:“你說得對。”接著第二位哲學家以相同的熱忱和說服力滔滔不絕地陳述,并指出第一位不可能正確。長老點頭同意,表示:“你說得很對。”一位旁觀者看得莫名其妙并向長老問道:“你說這兩個人都很對,但他們兩人的主張完全抵觸,不可能都對啊!”長老很快就給了答復:“你說得對。”這位猶太長老的答案也給出了很多流派之爭的解答。

交易信仰

在探索的路途中,我們不止一次、不厭其煩地談到了思維,談到了如何進行思考,事實上在思維的旅程中,有一條必經之路就是信仰之路,它是建立思維的基石。談到信仰之重要性,正如談到做事先做人的重要性一樣,信仰將直接決定我們的思維專注程度,而由此做出的諸多決策行為將并不僅限于投資領域。很多大師追求哲學的意境,但并不是每個大師的基本信仰都是一致的,一致的是對自己信仰和理念的堅持與執著。在投資領域做得很成功的人也許從事其他行業也不會差,因為他堅持了自己的信仰,這種信仰也許是每次成功所不可或缺的。現實中同樣的一件事情,每個人都會有不同方面和不同層次的理解;市場中的投資書籍和成功的心得如此之多,為什么成功的人依然還是那么幾個,究其原因,這是因為理念和信仰不同,于是基于判斷的基礎也不同,行為則表現各異。

在談到信仰時,我們的思維拒絕了固執己見地去堅持已經不斷被證明是錯誤的信仰,任何太過幼稚的想法抑或僥幸將使行為更大限度地背離正確的決策行為。通常,太多的人熱衷于在市場中證明自身的高明之處,的確,這一點任何人都不能夠懷疑,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反過來說,既然每個人都有獨到之處,我們就沒有必要去吹噓或顯示自己的高明,并試圖讓其他人接受自己的分析或行為,這是一個悖論。不過這樣的話,思維的互動難道為了信仰的增長也要缺失嗎?回答自然是否定的,因為我們的思維是一個開放式的平臺,在此我們會融合各家之長,不斷地完善自己的思維和信仰,而不是盲目地去炫耀,從而過多地忽視了自己的思維弱項和信仰的建立。

信仰的建立不在朝夕之間,因為迫于社會壓力和對多數法則以及專業性分工的盲從,最初的判斷時常會受到動搖。但這也不是遙不可及的,這期間需要艱苦卓絕的磨礪,有思考,有承受,以至達到心理上的成熟進而堅定自己的信仰。信仰支持著在投資道路上的執著,使得投資者去相信所未見到的,給予的回報則是看見我們所相信的。沒有信仰的目標就像浮萍漂蕩于水面,在投資過程中太多的誘惑難免會分散本應集中于一點的全部智慧和力量。

在市場的實際交易中,并不是遭受了虧損后的隨便之態就是一種成熟——那是一種無奈。我們思維要建立的信仰是一種游刃有余的思維優勢,當出現機會的時候這種優勢就會使行為變得更加果斷,凌空一擊。建立信仰的過程是一種對自身的反省,是對市場客觀變化和交易策略的主觀思考,是耐得住寂寞和承受住磨礪的大智慧。建立了適合自身的堅定的投資信仰,以毅力和智慧去執行時你就會發現,原來它最終是一個心路自由的選擇。

有兩個打獵愛好者,暑期休假總會雇一架飛機去原始森林打鹿。到達目的地后,飛機駕駛員約定兩天后來接他們,并告誡道,“每人只能打一頭鹿,否則飛機承重不起。”兩天后,當飛機來接他們時,駕駛員發現他們每人都獵殺了兩頭鹿。“太重了,飛機裝不了,”駕駛員說。“可去年你也這么說過,”其中一個人說道。“這樣吧,我們再多加一些錢,你通融一下,去年你不也把四頭鹿裝上飛機了嘛。”另一個人說著便拿出了一疊美元。駕駛員經不住誘惑便答應了,飛機終于嗚嗚起飛。但一個小時過后,由于太重,飛機不得不迫降,兩個打獵愛好者滿眼金星地爬出飛機殘骸。“你知道我們在什么地方嗎?”其中一個問道。“不太確定,”另一位答道,“不過,看起來這像是我們去年墜機的地方。”

挑戰秩序

秩序在經濟學中是一種均衡狀態,在市場中更多地傾向于規律性。在經濟學和資本市場理論中,長期以來我們所傾向的一個假定是系統不受干擾就會趨向于均衡的牛頓假定。它告訴投資者在思維中存在了均衡,存在著波動的規律和趨勢。然而,秩序恰好在經濟學中是均衡概念的一個表現形式,在市場中則更多地傾向于彼消此長的規律性。秩序的存在使每一位市場人士均有投資的歸宿,但辯證的思維再一次提醒投資者與秩序相斥的隨機性將會和秩序共存。在每一個系統中,類似于秩序的確定性和類似于混沌的隨機性是整合在一起的,在以非均衡為常態的力學中,更是不乏此例。

系統模型的建立是排斥外生沖擊之后的均衡狀態的表現,供給和需求會產生自然的均衡,正如自然界在一個穩定的生態系統中競爭和共存一樣。外部的沖擊會擾亂這種長期的秩序,因為哪里有秩序,哪里就有隨機性繁衍的噪聲。于是,系統吸收噪聲后勢必又將均衡進一步延伸,自然界和市場不斷漲落的狀態也成為了一種表現的事實。當看到電視上的雪花在節目播放過程中依舊清晰時,我們知道挑戰秩序的噪聲作為一個運行實體應該保持著其獨立性,消除噪聲的不可能性被削弱噪聲的可能性的努力所代替。挑戰的挑戰也在思維所及之處展開,于是移動平滑和疊加作為一種技術手段被引入,噪聲的秩序也受到挑戰。與此同時,在以有效市場和因果為線性范式的基礎上衍生了套利的操作模式,這種模式改變了噪聲的空間,而噪聲的運行獨立性依舊。

在思維激烈的爭斗過程中,挑戰秩序與挑戰的挑戰在相互作用中把對市場的認識推向了新的高度。隨機性與秩序的結合使市場的進程更具適應性和復雜性,其不可預測的特征也使市場更具有生命力和競爭性,也許思維的極致是給出沒有最終答案的豐富的對可能性的解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梅州市| 惠水县| 张家川| 怀安县| 竹山县| 南江县| 沙河市| 梅河口市| 囊谦县| 大厂| 定州市| 长垣县| 六枝特区| 黄龙县| 沙田区| 沈丘县| 西乌珠穆沁旗| 徐汇区| 大同市| 竹山县| 吉水县| 襄樊市| 开封市| 夹江县| 博兴县| 浦北县| 河源市| 兴化市| 绿春县| 定日县| 汝城县| 闽清县| 拜泉县| 临城县| 肥西县| 温泉县| 阿荣旗| 漳州市| 宝清县| 婺源县| 淳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