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2)
- 2015司法考試分類法規隨身查民法
- 飛躍司考輔導中心
- 4918字
- 2015-12-29 11:30:37
(一)土地承包方案以及將土地發包給本集體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承包;
(二)個別土地承包經營權人之間承包地的調整;
(三)土地補償費等費用的使用、分配辦法;
(四)集體出資的企業的所有權變動等事項;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事項。
第六十條【農民集體所有權的行使】對于集體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等,依照下列規定行使所有權:
(一)屬于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代表集體行使所有權;
(二)分別屬于村內兩個以上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代表集體行使所有權;
(三)屬于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由鄉鎮集體經濟組織代表集體行使所有權。
第六十一條【城鎮集體所有權】城鎮集體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由本集體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第六十二條【公布集體財產狀況】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以及章程、村規民約向本集體成員公布集體財產的狀況。
第六十三條【集體所有權保護】集體所有的財產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侵占、哄搶、私分、破壞。
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或者其負責人作出的決定侵害集體成員合法權益的,受侵害的集體成員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
第六十四條【私人所有權范圍】私人對其合法的收入、房屋、生活用品、生產工具、原材料等不動產和動產享有所有權。
第六十五條【儲蓄、投資及其收益與繼承權】私人合法的儲蓄、投資及其收益受法律保護。
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私人的繼承權及其他合法權益。
第六十六條【私有財產保護】私人的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侵占、哄搶、破壞。
第六十七條【企業出資人】國家、集體和私人依法可以出資設立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者其他企業。國家、集體和私人所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投到企業的,由出資人按照約定或者出資比例享有資產收益、重大決策以及選擇經營管理者等權利并履行義務。
第六十八條【法人所有權】企業法人對其不動產和動產依照法律、行政法規以及章程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企業法人以外的法人,對其不動產和動產的權利,適用有關法律、行政法規以及章程的規定。[11/3/88]
第六十九條【社會團體所有權】社會團體依法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受法律保護。
第六節業主的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第七十條【建筑物區分所有權】業主對建筑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等專有部分享有所有權,對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08/3/58]
[難點注釋]建筑物區分所有權不同于傳統的共有制度,其根本屬性仍在于單獨所有,共有部分及管理權部分均是為區分所有服務的。因此建筑物區分所有權人在轉讓時,其他建筑物區分所有權人不得享有優先購買權。
第七十一條【專有部分的權能】業主對其建筑物專有部分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業主行使權利不得危及建筑物的安全,不得損害其他業主的合法權益。
第七十二條【共有部分的權利義務】業主對建筑物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權利,承擔義務;不得以放棄權利不履行義務。
業主轉讓建筑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其對共有部分享有的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權利一并轉讓。
第七十三條【建筑區劃內共有的范圍】建筑區劃內的道路,屬于業主共有,但屬于城鎮公共道路的除外。建筑區劃內的綠地,屬于業主共有,但屬于城鎮公共綠地或者明示屬于個人的除外。建筑區劃內的其他公共場所、公用設施和物業服務用房,屬于業主共有。
第七十四條【車位、車庫的歸屬與使用】建筑區劃內,規劃用于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應當首先滿足業主的需要。
建筑區劃內,規劃用于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的歸屬,由當事人通過出售、附贈或者出租等方式約定。
占用業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場地用于停放汽車的車位,屬于業主共有。
第七十五條【設立業主大會、選舉業主委員會】業主可以設立業主大會,選舉業主委員會。
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對設立業主大會和選舉業主委員會給予指導和協助。
第七十六條【業主共同決定的事項】下列事項由業主共同決定:
(一)制定和修改業主大會議事規則;
(二)制定和修改建筑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管理規約;
(三)選舉業主委員會或者更換業主委員會成員;
(四)選聘和解聘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
(五)籌集和使用建筑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資金;
(六)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屬設施;
(七)有關共有和共同管理權利的其他重大事項。
決定前款第五項和第六項規定的事項,應當經專有部分占建筑物總面積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且占總人數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同意。決定前款其他事項,應當經專有部分占建筑物總面積過半數的業主且占總人數過半數的業主同意。
[難點注釋]《關于審理建筑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7條規定,改變共有部分用途、利用共有部分從事經營性活動、處分共有部分,以及業主大會依法決定或者管理規約依法確定應由業主共同決定的事項,應當認定為《物權法》第76條第1款第(7)項規定的“其他重大事項”。
第七十七條【住宅改為經營性用房的條件】業主不得違反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外,應當經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同意。
第七十八條【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決定的效力】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的決定,對業主具有約束力。
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侵害業主合法權益的,受侵害的業主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
第七十九條【建筑物及其附屬設施維修資金】建筑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資金,屬于業主共有。經業主共同決定,可以用于電梯、水箱等共有部分的維修。維修資金的籌集、使用情況應當公布。
第八十條【費用分攤、收益分配】建筑物及其附屬設施的費用分攤、收益分配等事項,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業主專有部分占建筑物總面積的比例確定。
第八十一條【建筑物及其附屬設施管理】業主可以自行管理建筑物及其附屬設施,也可以委托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
對建設單位聘請的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業主有權依法更換。
第八十二條【委托管理】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根據業主的委托管理建筑區劃內的建筑物及其附屬設施,并接受業主的監督。
第八十三條【業主義務及權益維護】業主應當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
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對任意棄置垃圾、排放污染物或者噪聲、違反規定飼養動物、違章搭建、侵占通道、拒付物業費等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有權依照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要求行為人停止侵害、消除危險、排除妨害、賠償損失。業主對侵害自己合法權益的行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七節相 鄰 關 系
第八十四條【相鄰關系處理原則】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
第八十五條【相鄰關系處理依據】法律、法規對處理相鄰關系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的,可以按照當地習慣。
第八十六條【用水、排水】不動產權利人應當為相鄰權利人用水、排水提供必要的便利。
對自然流水的利用,應當在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之間合理分配。對自然流水的排放,應當尊重自然流向。
第八十七條【通行權】不動產權利人對相鄰權利人因通行等必須利用其土地的,應當提供必要的便利。[05/3/3]
第八十八條【利用相鄰土地、建筑物】不動產權利人因建造、修繕建筑物以及鋪設電線、電纜、水管、暖氣和燃氣管線等必須利用相鄰土地、建筑物的,該土地、建筑物的權利人應當提供必要的便利。
第八十九條【通風、采光和日照】建造建筑物,不得違反國家有關工程建設標準,妨礙相鄰建筑物的通風、采光和日照。
第九十條【有害物質排放】不動產權利人不得違反國家規定棄置固體廢物,排放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噪聲、光、電磁波輻射等有害物質。
第九十一條【維護相鄰不動產安全】不動產權利人挖掘土地、建造建筑物、鋪設管線以及安裝設備等,不得危及相鄰不動產的安全。
第九十二條【相鄰權行使時的義務】不動產權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鋪設管線等利用相鄰不動產的,應當盡量避免對相鄰的不動產權利人造成損害;造成損害的,應當給予賠償。
第八節共有
第九十三條【共有】不動產或者動產可以由兩個以上單位、個人共有。共有包括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03/3/102/3/3]
第九十四條【按份共有】按份共有人對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按照其份額享有所有權。
第九十五條【共同共有】共同共有人對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共同享有所有權。
第九十六條【共有物管理】共有人按照約定管理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各共有人都有管理的權利和義務。
第九十七條【共有物處分】處分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以及對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作重大修繕的,應當經占份額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或者全體共同共有人同意,但共有人之間另有約定的除外。[12/3/610/3/7]
第九十八條【管理費用等的負擔】對共有物的管理費用以及其他負擔,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份共有人按照其份額負擔,共同共有人共同負擔。[10/3/7]
第九十九條【共有物分割】共有人約定不得分割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以維持共有關系的,應當按照約定,但共有人有重大理由需要分割的,可以請求分割;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份共有人可以隨時請求分割,共同共有人在共有的基礎喪失或者有重大理由需要分割時可以請求分割。因分割對其他共有人造成損害的,應當給予賠償。[11/3/56]
第一百條【分割方式】共有人可以協商確定分割方式。達不成協議,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可以分割并且不會因分割減損價值的,應當對實物予以分割;難以分割或者因分割會減損價值的,應當對折價或者拍賣、變賣取得的價款予以分割。
共有人分割所得的不動產或者動產有瑕疵的,其他共有人應當分擔損失。
第一百零一條【優先購買權】按份共有人可以轉讓其享有的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份額。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條件下享有優先購買的權利。[10/3/7]
第一百零二條【共有物上的債權債務】因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產生的債權債務,在對外關系上,共有人享有連帶債權、承擔連帶債務,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第三人知道共有人不具有連帶債權債務關系的除外;在共有人內部關系上,除共有人另有約定外,按份共有人按照份額享有債權、承擔債務,共同共有人共同享有債權、承擔債務。償還債務超過自己應當承擔份額的按份共有人,有權向其他共有人追償。[09/3/54]
第一百零三條【共有關系性質不明時的推定】共有人對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沒有約定為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或者約定不明確的,除共有人具有家庭關系等外,視為按份共有。[10/3/7]
第一百零四條【按份共有份額的確定】按份共有人對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享有的份額,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出資額確定;不能確定出資額的,視為等額享有。
第一百零五條【他物權的準共有】兩個以上單位、個人共同享有用益物權、擔保物權的,參照本章規定。
第九節所有權取得的特別規定
第一百零六條【善意取得】無處分權人將不動產或者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所有權人有權追回;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讓人取得該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
(一)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的;
(二)以合理的價格轉讓;
(三)轉讓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已經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
受讓人依照前款規定取得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的,原所有權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賠償損失。
當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權的,參照前兩款規定。[10/4/四8
09/3/53、9207/3/10]
[難點注釋]我國善意取得制度在構成要件及法律效果上與物權法制定前的差異。在構成要件上:第一,《物權法》不再強調只有動產可以適用善意取得制度,而是規定不動產也可以適用善意取得制度。當然不動產的善意取得以登記為要件。第二,對于動產強調已經交付;對于不動產則強調已經辦理登記。第三,贓物不能適用善意取得制度。但根據《物權法》第107條的規定,遺失物雖仍不適用善意取得制度,但是條件發生了變化:如果受讓人通過拍賣或者向具有經營資格的經營者購得該遺
- 2019年日語專業八級歷年真題詳解與考試指南
- 2015司法考試分類法規隨身查經濟法
- 2014年全國企業法律顧問執業資格考試《企業管理知識》歷年真題與考點歸類精講
- 2021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專題攻略:易錯·高頻考點+關聯速記
- 2015司法考試分類法規隨身查民法
- 2021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專題攻略:??挤l+關聯速記
- 2015司法考試分類法規隨身查國際司法職業道德
- 2015司法考試分類法規隨身查商法
- 2019年山東省農村信用社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 《外貿跟單員崗位專業培訓考試大綱及復習指南》(2013年版)外貿跟單操作實務詳解
- 2015年法律碩士聯考考試大綱重要知識點深度解析及模擬試卷
- 2018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法律法規匯編(雙色應試版)
- 2019年山東省農村信用社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15司法考試分類法規隨身查刑事訴訟法
- 2015年法律碩士聯考歷年試題匯編(權威詳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