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1)
- 2015司法考試分類法規隨身查民法
- 飛躍司考輔導中心
- 4989字
- 2015-12-29 11:30:37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2007年3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2號公布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一編總則
第一節基本原則
第一條【立法目的】為了維護國家基本經濟制度,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明確物的歸屬,發揮物的效用,保護權利人的物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適用范圍】因物的歸屬和利用而產生的民事關系,適用本法。
本法所稱物,包括不動產和動產。法律規定權利作為物權客體的,依照其規定。
本法所稱物權,是指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第三條【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國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
國家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
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保障一切市場主體的平等法律地位和發展權利。
第四條【平等保護】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第五條【物權法定】物權的種類和內容,由法律規定。
第六條【物權公示原則】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應當依照法律規定登記。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應當依照法律規定交付。
【考點對照:物權的公示(交付及其法律效果登記及其法律效果)】
第七條【遵守法律、尊重社會公德】物權的取得和行使,應當遵守法律,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
第八條【其他適用的規定】其他相關法律對物權另有特別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二節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
第一節不動產登記
第九條【不動產物權登記生效及例外】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依法屬于國家所有的自然資源,所有權可以不登記。 [12/3/56 08/3/94]
第十條【登記機構及統一登記制度】不動產登記,由不動產所在地的登記機構辦理。
國家對不動產實行統一登記制度。統一登記的范圍、登記機構和登記辦法,由法律、行政法規規定。
第十一條【登記申請材料】當事人申請登記,應當根據不同登記事項提供權屬證明和不動產界址、面積等必要材料。
第十二條【登記機構的職責】登記機構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查驗申請人提供的權屬證明和其他必要材料;
(二)就有關登記事項詢問申請人;
(三)如實、及時登記有關事項;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申請登記的不動產的有關情況需要進一步證明的,登記機構可以要求申請人補充材料,必要時可以實地查看。
第十三條【登記機構禁止從事的行為】登記機構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要求對不動產進行評估;
(二)以年檢等名義進行重復登記;
(三)超出登記職責范圍的其他行為。
第十四條【不動產物權登記生效的時間】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自記載于不動產登記簿時發生效力。[11/3/5508/3/9507/3/95]
第十五條【合同效力與物權效力區分】當事人之間訂立有關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不動產物權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合同另有約定外,自合同成立時生效;未辦理物權登記的,不影響合同效力。[08/3/9507/3/6]
第十六條【不動產登記簿】不動產登記簿是物權歸屬和內容的根據。不動產登記簿由登記機構管理。
第十七條【不動產登記簿與權屬證書關系】不動產權屬證書是權利人享有該不動產物權的證明。不動產權屬證書記載的事項,應當與不動產登記簿一致;記載不一致的,除有證據證明不動產登記簿確有錯誤外,以不動產登記簿為準。[08/4/四6]
第十八條【查詢、復制登記資料】權利人、利害關系人可以申請查詢、復制登記資料,登記機構應當提供。[07/3/96]
第十九條【更正登記、異議登記】權利人、利害關系人認為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事項錯誤的,可以申請更正登記。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權利人書面同意更正或者有證據證明登記確有錯誤的,登記機構應當予以更正。
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權利人不同意更正的,利害關系人可以申請異議登記。登記機構予以異議登記的,申請人在異議登記之日起十五日內不起訴,異議登記失效。異議登記不當,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向申請人請求損害賠償。[14/3/55]
第二十條【預告登記】當事人簽訂買賣房屋或者其他不動產物權的協議,為保障將來實現物權,按照約定可以向登記機構申請預告登記。預告登記后,未經預告登記的權利人同意,處分該不動產的,不發生物權效力。
預告登記后,債權消滅或者自能夠進行不動產登記之日起三個月內未申請登記的,預告登記失效。[09/3/8]
第二十一條【登記錯誤的責任】當事人提供虛假材料申請登記,給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因登記錯誤,給他人造成損害的,登記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登記機構賠償后,可以向造成登記錯誤的人追償。
第二十二條【登記費用】不動產登記費按件收取,不得按照不動產的面積、體積或者價款的比例收取。具體收費標準由國務院有關部門會同價格主管部門規定。
第二節動產交付
第二十三條【動產物權交付生效】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自交付時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13/3/11 12/3/910/3/6 09/3/91 08/3/9]
第二十四條【特定動產物權的登記】船舶、航空器和機動車等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第二十五條【簡易交付】動產物權設立和轉讓前,權利人已經依法占有該動產的,物權自法律行為生效時發生效力。
第二十六條【指示交付】動產物權設立和轉讓前,第三人依法占有該動產的,負有交付義務的人可以通過轉讓請求第三人返還原物的權利代替交付。[14/3/11]
第二十七條【占有改定】動產物權轉讓時,雙方又約定由出讓人繼續占有該動產的,物權自該約定生效時發生效力。[09/3/91]
第三節其 他 規 定
第二十八條【法律文書、征收導致的物權變動】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員會的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決定等,導致物權設立、變更、轉讓或者消滅的,自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決定等生效時發生效力。[10/3/5308/3/68]
第二十九條【繼承、受遺贈取得物權】因繼承或者受遺贈取得物權的,自繼承或者受遺贈開始時發生效力。[08/3/10、94
07/3/96]
第三十條【合法的事實行為導致物權變動】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實行為設立或者消滅物權的,自事實行為成就時發生效力。[08/3/8]
[真題演練]中州公司依法取得某塊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并辦理報建審批手續后,開始了房屋建設并已經完成了外裝修。對此,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08/3/8]答案:B。
A中州公司因為享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而取得了房屋所有權
B中州公司因為事實行為而取得了房屋所有權
C中州公司因為法律行為而取得了房屋所有權
D中州公司尚未進行房屋登記,因此未取得房屋所有權
第三十一條【處分非依法律行為取得的不動產】依照本法第二十八條至第三十條規定享有不動產物權的,處分該物權時,依照法律規定需要辦理登記的,未經登記,不發生物權效力。[10/3/54
07/3/96]
第三節物權的保護
第三十二條【物權保護的途徑】物權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可以通過和解、調解、仲裁、訴訟等途徑解決。
第三十三條【物權確認請求權】因物權的歸屬、內容發生爭議的,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確認權利。
第三十四條【返還原物請求權】無權占有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10/3/5407/3/57]
第三十五條【排除妨害、消除危險請求權】妨害物權或者可能妨害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13/3/55]
第三十六條【修理、重作、更換、恢復原狀請求權】造成不動產或者動產毀損的,權利人可以請求修理、重作、更換或者恢復原狀。
第三十七條【損害賠償請求權】侵害物權,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損害賠償,也可以請求承擔其他民事責任。
第三十八條【請求權的適用、行政及刑事責任】本章規定的物權保護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根據權利被侵害的情形合并適用。
侵害物權,除承擔民事責任外,違反行政管理規定的,依法承擔行政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二編所有權第四節一 般 規 定
第三十九條【所有權權能】所有權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第四十條【設立他物權】所有權人有權在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上設立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用益物權人、擔保物權人行使權利,不得損害所有權人的權益。
第四十一條【國家專有】法律規定專屬于國家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任何單位和個人不能取得所有權。
第四十二條【征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
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依法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等費用,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保障被征地農民的生活,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
征收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應當依法給予拆遷補償,維護被征收人的合法權益;征收個人住宅的,還應當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條件。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征收補償費等費用。
【相關法條:土地管理法第47條】
第四十三條【耕地保護】國家對耕地實行特殊保護,嚴格限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控制建設用地總量。不得違反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
第四十四條【征用】因搶險、救災等緊急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可以征用單位、個人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被征用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使用后,應當返還被征用人。單位、個人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毀損、滅失的,應當給予補償。
第五節國家所有權和集體所
有權、私人所有權第四十五條【國家所有權及其行使】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財產,屬于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
國有財產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所有權;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四十六條【礦藏、水流、海域的國家所有】礦藏、水流、海域屬于國家所有。
第四十七條【國有的土地范圍】城市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
第四十八條【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等】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等自然資源,屬于國家所有,但法律規定屬于集體所有的除外。
第四十九條【野生動植物資源】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屬于國家所有。
第五十條【無線電頻譜資源】無線電頻譜資源屬于國家所有。
第五十一條【國有文物】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文物,屬于國家所有。
第五十二條【國有基礎設施】國防資產屬于國家所有。
鐵路、公路、電力設施、電信設施和油氣管道等基礎設施,依照法律規定為國家所有的,屬于國家所有。
第五十三條【國家機關的物權】國家機關對其直接支配的不動產和動產,享有占有、使用以及依照法律和國務院的有關規定處分的權利。
第五十四條【國家舉辦的事業單位的物權】國家舉辦的事業單位對其直接支配的不動產和動產,享有占有、使用以及依照法律和國務院的有關規定收益、處分的權利。[07/3/52]
第五十五條【國有出資人權益的行使】國家出資的企業,由國務院、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分別代表國家履行出資人職責,享有出資人權益。
第五十六條【國家所有權保護】國家所有的財產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侵占、哄搶、私分、截留、破壞。
第五十七條【國有資產監管】履行國有財產管理、監督職責的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應當依法加強對國有財產的管理、監督,促進國有財產保值增值,防止國有財產損失;濫用職權,玩忽職守,造成國有財產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違反國有財產管理規定,在企業改制、合并分立、關聯交易等過程中,低價轉讓、合謀私分、擅自擔保或者以其他方式造成國有財產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第五十八條【集體所有權】集體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包括:
(一)法律規定屬于集體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
(二)集體所有的建筑物、生產設施、農田水利設施;
(三)集體所有的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等設施;
(四)集體所有的其他不動產和動產。
第五十九條【農民集體所有權及重大事項決定程序】農民集體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屬于本集體成員集體所有。
下列事項應當依照法定程序經本集體成員決定:
- 2019年日語專業八級歷年真題詳解與考試指南
- 2015司法考試分類法規隨身查經濟法
- 2014年全國企業法律顧問執業資格考試《企業管理知識》歷年真題與考點歸類精講
- 2016年國家司法考試《商法·經濟法》法律法規匯編(含歷年真題)
- 國家司法考試必讀法律法規匯編
- 2021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專題攻略:易錯·高頻考點+關聯速記
- 2015司法考試分類法規隨身查民法
- 2021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專題攻略:常考法條+關聯速記
- 2015司法考試分類法規隨身查國際司法職業道德
- 刑法
- 2015司法考試分類法規隨身查商法
- 2015年法律碩士聯考考試大綱重要知識點深度解析及模擬試卷
- 2019年山東省農村信用社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 《外貿跟單員崗位專業培訓考試大綱及復習指南》(2013年版)外貿跟單操作實務詳解
- 2018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法律法規匯編(雙色應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