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酒醒之后
- 圍城迷城
- 隱世底人
- 3541字
- 2015-12-04 18:57:01
都說喝酒誤事,但是為什么還有這么多人喝酒呢,無非就是人們已經習慣了酒桌上談事情,或生意,或人事。
當董言爸爸酒醒后醒來,木子雨已經離開了,董言爸爸揉了揉眼睛,才想起自己有那么的不正常,自己先把人打了一頓然后又讓人家來陪他喝酒,心里很是過意不去。
木子雨是被徐東叫過去的,他沒有多想,就趕了過去。
去了那個地方之后,才發現氣氛非常詭異,一條步行街,街兩邊原來是做生意的店鋪,現在每個店面門口都擁堵著一些人,木子雨心里稍微一計算,發現這里的混混人數真不少。
木子雨從借口進去,發現所有的人都盯著他看,一樓的只能在門口張望,二樓的人擠滿了走廊。
來叫木子雨的人帶著木子雨走進了一家大型電玩城里面,發現里面的人不比外面的人少,而且看上去更加彪悍。
包子見到木子雨來了,把他拉到身邊說道:“怎么樣木子,是不是有種在電影里的感覺。東哥還在里面跟幾個老大開會,待會就輪到你上場了,別緊張。”
木子雨長舒一口氣說道:“真是嚇死我了,到底什么事,我為什么要去見你說的那些老大?”
“木子,你別問為什么,你要知道你來這里不是為了拍電影,雖然這些看起來像是拍電影。現實社會,能將這么多人聚在一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后果也很嚴重。東哥這么做肯定有他的道理,我作為小弟,雖然沒有見過這么大的場面,但是我知道跟著東哥就沒事。你不要害怕,有東哥在,你不會有事的。”
“我實在不想攙和到這里面,對不起,我要先走了,以后再跟徐東解釋吧。”
木子雨不知道為什么想起了爸媽,想起了他們幾十年的教導,想起了自己身上的責任,義無反顧的大踏步走出了這個步行街。
木子雨沒有在縣城多做停留,徑直回到了農村的老家。
農村還是老樣子,不管城市每天有多少高樓崛起,田野依舊保持著萬年如一的面貌,所以,在農村,你永遠不會迷失自己的路。
只是穿過小村的那條河,卻變得渾濁,散發著惡臭。
這幾年,隨著養殖業的發展,養雞場、養豬場、養牛場、養鴨場瓜分了農村的天下。
因為農村缺少完善的環保制度,那些處理不了的成噸的排泄物便通通倒進了小河。
興許是老人常念叨的人心變了,田野上很多的土地荒蕪了,荒蕪的稻田里長滿了野草灌木,但是卻得到了嘉獎,因為響應了國家退耕還林的政策。農民們開始變得懶惰了,半機械化農業的發展,各種農藥的生產,使農作物的產量增加,國家的收購保護,讓農民們不用擔心賣不出去。時間變得充裕了,于是可以通宵打麻將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終于,麻將也滿足不了了,邊拉起了棚子,開啟了賭場,在窮山溝子里,在茂密的樹林里,在戲臺子的包裝里。
但是無論世道怎么變,農村還是有很多不賭不懶惰的勤奮農民的,這些人每天勤勤懇懇的勞作者,早上去看看稻田里是不是需要除草,中午去菜園里再種幾丘蔬菜,下午再去山地里看看棉花有沒有倒伏。可是這些人,受到的卻不是羨慕,而是鄙夷的目光,說跟不上時代。
木子雨回家的時候,他的爸爸去上工了,他爸爸是泥瓦匠,因為社會的發展,房價的高不可攀,農村人也知道了土地的金貴,所以有了點錢就要蓋房,蓋了新房改舊房,蓋了車庫裝圍墻。家家戶戶都成了單門別院。這樣一來,土地怎么能夠?于是常常有兩家人為了土地鬧得不可開疆,幾十年不相來往。雖然國家有嚴禁侵占耕地的政策,但是天高皇帝遠,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魚塘填了,竹林砍了,小山平了,連死人也要換地方了。人跟鬼的矛盾,在法庭打起了官司,最后還是墳地變成了土地。
媽媽還在地里忙著栽油菜,木子雨將行李放下,到地里幫媽媽去了。
正在地里揮汗如雨的媽媽感覺有風吹來,抬頭一看,是自己的兒子來了。
直起腰,揮手喊道:“這里,到這來!”
“媽,都快一點了,你怎么又不吃中飯啊?”
“媽不餓,這不打鐵趁熱,將這塊地搞完,不然要是兩天種下的,成熟時就水分兩色。莊稼這個東西,你騙它,它就騙你。對了,你怎么回來了?”
“想你們了,就回來了唄。”
“哦,回來也好,待會叫你爸去鎮上買豬腳,晚上給你煲湯。來,幫媽干活,你干這頭,我干那頭。”
木子雨從小就習慣了,對這些農活干起來也是得心應手,不多久就干的差不多了。
“走吧,我們回去吃飯,都干一大半了,不急。”
“媽,沒多少了,干完再回去吧。”
“你這孩子,聽媽的沒錯,會吧,你這么老遠回來,哪能讓你餓著了。”
“媽,我不餓,我吃了的。”
“你吃什么了?”
“嗯,吃了,吃了牛肉拉面,還吃了一個大餅。”
“那你吃的是早飯,走吧,聽話。都說人多好種田,人少好過年。有你在家,我一個星期要干的活,我們一天就干完了。”
木媽媽便帶著木子雨往回家的路上走著,碰到一個熟人,木子雨打招呼道:“嬸!”
“喲,這不是木子雨嘛,怎么了,你媽又把你叫來幫忙做農活了。也是你性格好,你媽一叫就來了。我家那個,總是一肚子借口,說什么都這么大人了,以后又不會在家種田,說我要是想讓她以后在家種田,他就來。你說,現在的孩子,上了個大學,就成了城里人,沾輕怕重的……”
木媽媽說道:“你家九兒也在家嗎,那正好,免得子雨在家閑得無聊,又沒個同齡人說話。”
“是啊,叫你們家子雨多去我們家串門,我們家九兒天天在電視機面前,一邊看電視還一邊玩手機,都不知道是她看電視還是電視看她,多浪費電啊。而且這么好的太陽,也不出來,窩在家里都快發霉了。”
……
回到家,木媽媽很快做好了午飯,一盤茄子,一盤小白菜,還有一盤腌豆角。
“子雨啊,你以后回家提前跟家里打電話,這不都沒什么下飯的菜。”
“沒事,媽,你們吃什么,我就吃什么,我又不是什么千金小姐,哪有這么嬌氣啊。”
“子雨,咱們邊吃飯邊聊,你考試準備的怎么樣了,都說你們學生怕考,我們種田怕草,你可不要給爸爸媽媽丟臉啊。”
“媽,你就放心吧,學校的事我都安排好了,沒問題的。”
木媽媽給木子雨夾菜,說道:“來,你嘗嘗這個豆角,你還記得不,年前不是有很多豆角吃不完嗎,你說豆角要吃新鮮的,放久了會有毒。你爸和我覺得吧,扔了可惜,但又覺得你說的話在理,所以就把那些豆角全部煮熟了,腌了,現在吃正好。”
“嗯,挺好吃的,估計要拿去賣,還得有價無市呢。”
“子雨啊,你有時間多去看看你哥,聽你哥說他要換工作,說現在的老板老是拖欠工資。雖然電視上經常有新聞報道政府現在加大力度幫助農民工討薪,但是我想,凡是得自己主動爭取才行,你哥這么呆的人,受了什么委屈只能往肚子里咽,你是最有辦法的人,有時間去你哥哪一趟,幫幫他。”
“嗯,我知道了,哥說他想換工作,這是好事啊,在工地上沒前途,干一輩子也沒什么出路。”
“唉,我跟你爸也知道,但是沒別的手藝,出去不被人欺負笑話,老話說干一行吃一行,餓不死比什么都強。”
“對了,媽,我上次回來村里不是要搞什么村村通自來水嗎,現在怎么又不搞了。”
“是啊,那幾家搞養殖的,太不道德了,把那些雞屎牛尿什么直接就排進河里,搞的地下水都臟了,所以才會有這個村村通,但是太貴了,我跟你爸尋思著,找人打個千層井,吃最底下的水,應該沒問題。畢竟咱們農村人,自來水那是城里人的玩意,用不慣。”
“那些養殖場這樣都好幾年了,難道上面就沒人管,這樣發展幾十年,整個華南地區的地下水都會被污染的。”
“哪能啊,上面還說要鼓勵呢,說什么脫貧致富的新道理,鼓勵更多的人搞養殖。”
“哦,我們這個村的村長是開養牛場的,我想他也不會去制止。但是我坐車回來聽司機說現在有很多農民自發的組織起來去制止這些養殖人家的亂排亂放,因為污染實在太嚴重了,整個村長都有一種糞味。”
“別的地方可以,我們這不一定啊,我們這個村前些時候,因為抓賭關了不少人呢。整個村子風氣太差,早就沒有以前大集體時候的團結性了。子雨,媽對你沒大的指望,你自小就聰明,看別人打麻將打撲克,一看就會,所以媽希望你無論如何不要跟賭沾上邊,一旦沾上了,那就是家破人亡。還記得以前村里最富的小勇家嗎,就是村里第一個有小汽車的,去年因為賭博,被追債,連過年也不敢回家。今年開年,聽說死在外邊了。你說這多不應該啊,本來多好啊,現在跟他家有點親戚的人都見了他家的人退避三舍。而且他老婆也跑了,家里就一個拿著養老保險的拐子叔,而且他女兒小雪才五歲,正是上學的年紀,卻上不了學。多可憐的孩子啊,卻生在這樣的家庭。我跟你爸沒什么收入,但是你爸心軟,覺得村里人這么冷眼旁觀實在沒人性,所以你爸就想把拐子叔和小雪接到我們家,讓你結拜拐子叔做親爺,好照料他們。”
“爸也是好心,你就別擔心了。”
木媽媽說著眼淚就掉下來了,說道:“我怎么能不擔心,你爸倔,可是他也不想想,他又不是單身漢,孤身一人。他是有家的人,我也就算了,可是你跟你哥還年前啊,那些要債的要是找上你們,我該怎么活啊。”
“媽,沒事,我來解決,不會讓那些要債的再來了。”
“你有什么辦法?媽什么都不怕,就怕你跟你哥有事。村里人為什么個個都避之不及,就是因為惹不起嗎,那些要債的那個是善茬,人都弄死了,還要禍及家人,成天找一個老人和一個孩子撒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