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你若隨遇而安,憂傷便煙消云散(1)
- 心靜了,世界就靜了
- 許政芳
- 3244字
- 2015-10-21 10:04:13
“憂傷有時就像一個調皮的孩子,總是在你最難過的時候向你做鬼臉,讓你更加地不舒服。但如果你無視它的存在,這個調皮的‘孩子’也就失去了搗蛋的樂趣,它便慢慢地遠去了,慢慢地消散了?!?
羅蘭
快樂就是幸福,一個人能從日常平凡的生活中發現快樂,就比別人幸福。
拈花微笑,傾聽幸福的聲音
沒有誰的人生能夠離開憂傷,或是因為愛情的背叛,或是因為親情的不解,或是因為事業的不順,也或者是因為毫無來由的孤獨和寂寞。有人覺得這是小事,過一陣子就忘卻了,這樣的人是有福的,他知道自己應該享受幸福,而不是體會憂傷;但有人覺得這是大事,于是時時刻刻將不快摟在懷里不放,整天整夜地拿出來思忖,這樣的人就是福薄的,因為他不知道自己手里還有大把的幸福。
莎士比亞說:“人生就是一張縱橫交錯的網,有好也有壞?!倍说男腋D?,就像一塊金子,不管你如何提煉,多少總是會含有一些雜質,這雜質就是讓我們不痛快的事情。但無論如何,我們總是好的時候多。
寺廟里新來了一個小和尚,每天的工作是挑豆子。因為寺廟每年都會種很多的豆子來食用,磨豆腐前需要將那些石頭、草葉等雜物以及發霉的豆子挑出去。這活計雖然清閑,但小和尚每天都很不開心。
一天,他來到老禪師的禪房,說:“師父,我不想挑豆子了。”
“為什么?”老禪師問。
“因為挑豆子讓我很不開心,我們辛辛苦苦種豆子、收豆子,可是里面總是有那么多壞豆子?!?
老禪師笑了笑,對他說:“那么,你拿一碗豆子過來吧?!?
小和尚照辦,老禪師說:“現在從碗里挑十粒好的豆子出來?!?
小和尚很快挑了十粒。接著,老禪師又讓他挑十粒好豆子,小和尚又照做……就這樣老禪師讓小和尚連續挑了三十次好豆子,現在碗里就剩下六粒被蟲咬過的豆子和3粒發霉的豆子。
這時,老禪師說:“你看,總還是好豆子多吧?!?
小和尚茅塞頓開,原來自己不開心是因為總是盯著壞豆子而忘了好豆子才是主角兒。
生活大概也像小和尚挑豆子,如果你的眼睛總是盯著那些發霉的、被蟲咬了的豆子,那么你的心中將永無晴日,如果把心情放在好豆子上,那么好的總是多過壞的。我們都知道這樣一個事實——世人都愿享福??墒?,為什么享福的人少,受苦的人多呢?因為有福的人總是覺得福太少,沒福的人又不會找福。這樣人們怎么可能會感到幸福呢?又怎么算得上是有福的人呢?
其實,不管你生在多么不幸的家庭,也不管你遭遇了多么大的不幸,若能把眼睛盯在自己的“?!鄙?,那便是有福的人。這樣說,有人會不信,說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別人當然沒有辦法體會一個人的痛處,但如果伸出手來算算,握在手里的幸福也很多呢。比如:
尚有一份工作,別管是金領、白領,還是跨欄背心;
尚有一個棲身之所,別管是大是小,還是租的、借的;
尚有親人陪伴,別管他們是不是需要你來供養;
尚有一兩個朋友,別管是不是已經半年沒聯系了;
尚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別管是胖是瘦,甚至有點難看;
尚能認識一些字,別管“垚、赑、蠱、毳、羴、麤、猋、鱻”認不認識你;
……
即使這些都沒有,比起那些已經作古的人,總還是能每天看到陽光。這就很好。若總是想著早晨丟了十塊錢,昨天和誰吵了架,前天挨了老板罵,那么就算再好的日子也會被你過糟了。
所以,沒事兒的時候想想自己手里的幸福,就會發現其實自己是個挺有福氣的人。
卡耐基
我們所感覺到的疲勞,絕大部分是由心理因素的影響而導致的。純粹由生理因素引起的疲勞,其實非常少見。
心中有累,就是命中有累
有人說:“心中有累,就是命中有累。”這話雖然聽起來簡單,但卻是真理。我們總見一些人口口聲聲說:“人生除了上班,就是吃、喝、拉、撒、睡,太沒意思了。”人們常把這種不理想的、消極的、沒有激情的生活說成是“灰色的”,可是,為什么不是所有的人都生活在灰色的天空下呢?為什么總有那么一些人明明活得很好自己卻覺得很“灰”呢?
這大概是有了心魔。心魔是什么呢?是心生的魔障,無從來去,也沒有什么力量可以管束,只在自己的心,心若不存魔,則萬事順暢;心若存魔,則永無晴日。
一天,有一個人去參訪一個有大智慧的老禪師,二人談興很濃,說說笑笑不知不覺來到了江邊。此時一位船夫正將沙灘上的渡船用力推向江里,準備載客過江。船下水后,沙灘上留下一片被壓死的螃蟹蝦螺,讓人看后心生憐憫。
這個人看后不禁向向身邊的老禪師:“請問大師,剛才船夫推船入江,壓死不少蝦螺,這是乘客之過,還是船夫之過?”
老禪師毫不猶豫地答道:“既非乘客之過,也非船夫之過!”
此人不解,又問:“乘客、船夫都無罪過,那究竟是誰之過呢?”
老禪師卻厲聲說道:“是你的罪過!”
此人聽后,更覺得莫名其妙了。老禪師這才娓娓道來:“船夫為謀生計而賺錢,乘客為了過江而搭船,蝦蟹卻又為了藏身而被壓,這些都是出于本能而導致的結果。無心之過怎么能是一種罪過呢?而你卻無中生有,自造是非,這難道不是你的過錯嗎?”
正如老禪師所教會的那樣,心善則佛,心惡則魔。一個人倘若用一顆消極、偏見的心察看世界,那么看到的也將是灰暗、險惡的世界。為心魔所累不僅傷人,更傷己。
心魔人人都有,但是,只要能戰勝心魔,就能增一層智慧!
仔細想想,生活并沒有多么對不起我們,只是我們的心里總是藏著一把灰色的刷子,有事沒事拿出來隨意涂抹,結果原本潔白的云就成了灰色、蔚藍的天空成了灰色,就連清新的空氣也成了灰色。心靈就如同上了一把枷鎖,沒有理想、沒有期待,看不到光明和快樂,有的只是絕望和沮喪。
這正應了那句話——心中有累,就是命中有累,事實上必有累事?!懊嬗尚纳本褪沁@個道理。一個人心中所想,往往都能在臉上表現出來。所以,如果你心有疲憊,那么做事就沒有興趣、沒有精力,當然就做不好;然后呢,什么事都做不好,就變成了命中有累,也就什么事都不那么容易做好了。
很多人講因果。有人說前世今生都是因果,這我們倒是沒有辦法證明。但一生當中,前因后果總是有的。心里疲憊是因,做事疲憊就是果;做事疲憊是因,做不好事就是果;做不好事是因,命不好就是果。這與迷信是兩回事,但很多事情內部存在著關聯卻是事實。所以,只有我們把握好第一步,讓我們的心靈不再灰暗,人生才能靚麗起來。
魯迅
人們因為能忘卻,所以自己能漸漸地脫離了受過的苦痛。
放下昨日的束縛,才有今日的自在
人活一世,誰沒有過去呢?美好的過去,自然值得多多回憶;但是傷心和痛苦的往事,卻不應該時時跳出來打擾我們現在的生活。對于那些無法挽回的、改變不了的傷心和痛苦,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以一顆平常的心去坦然接受,俗語有云,別為打翻的牛奶哭泣,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這就像是我們總愛掛在嘴邊的“隨緣”二字一樣,什么是“隨緣”?隨緣不是跟隨著緣分,而是要我們順其自然,不怨、不躁,不過度、不強求。而我們與我們的過去也要講究隨緣,過去就過去了,別再強迫自己記掛著?!坝芯壖醋o緣去,一任清風送白云?!比松斢兴螅门c不得,求的過程中苦與不苦,都應隨緣——得失隨緣,苦樂隨緣。若能如此,人生哪里還有煩惱呢?
但遺憾的是,人總是喜歡追憶那些過去了的讓自己并不痛快的過往,人的后悔如同與生俱來一樣,總是在生命中頻頻閃現,苦不堪言。但聰明人不會這樣做,聰明人會以寬大的心態來面對一切,因為他們懂得,過去已經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了,只有坦然地接受、冷靜地分析,才不會重蹈覆轍。
聽過一個很有意思的小故事。
一個獵人捉到了一只漂亮的藍色羽毛的小鳥,正在欣喜的時候,小鳥竟然開口說話。它向獵人乞求道:“求求你,好心人,放了我吧。如果你放了我,我會給你三條讓你一生都受益的人生忠告。只要你能夠按照這三條忠告去做,你的人生一定會大變樣。”
獵人擔心麻雀騙自己,于是說:“我對天發誓,我一定會放了你,但是你必須要先說出那三條忠告?!?
麻雀點頭說:“好,我告訴你。第一條忠告是無論做什么事,只要做了,就別再后悔;第二條忠告是,當有人告訴你一件事,如果你覺得不可能,就不要相信;第三條忠告是,當你爬不上去的時候,不要勉強自己去爬?!?
獵人覺得很有道理,點頭稱是。
麻雀見獵人認同了自己的忠告,便對獵人說:“我已經把三條人生忠告告訴了你,現在你也應該遵守諾言把我放了吧?!鲍C人很爽快地放了麻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