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放低姿態,給自己著點“保護色”(2)

但是天有不測風云,當時宮中觀測天象的大臣告訴唐太宗,說唐王朝不久后就要遭“女將”之亂,一個女人將取代他們李氏做唐朝皇帝,種種跡象都表明這個女人多半姓武,而且人已在皇宮之中。唐太宗為李氏江山著想,就把宮中姓武的人逐一查看了一遍,并對他們的崗位做了一些可靠的調整,唯獨對于武媚娘,他不忍下手,因為他實在愛她刻骨,所以就把武媚娘留在了身邊。此時的武則天自知,沒有被皇帝處治已是萬幸,所以對皇帝更是照顧得無微不至,而且絲毫不居功,在人際關系上也與人為善,做人低調,從不張揚。

唐太宗雖然是位明君,但是因為想長生不老,所以受方士蒙蔽,服用了很多丹藥,這些藥物當時確實讓他的精神很好,但是沒過多久,就形容枯槁、行將就木了。而此時的武則天風華正茂,如果唐太宗就此離世,她恐怕要老死深宮之內。武則天看清形勢,在不顯山不露水中,開始留心為自己找后路和靠山。唐太宗的兒子李治是個好色的人,他看到武則天貌如天仙,早就生了搶占之意,于是兩個人一拍即合,只等著唐太宗撒手歸天,他們就可以在一起了。

唐太宗自知命不久矣,但是他還想著確保后世子孫的帝王之位,所以決定讓有嫌疑的武則天跟隨自己一起赴黃泉,他當著兒子李治的面問武則天:“朕這次患病,病情日日加重,你在朕身邊已經服侍了不少天了,朕實在不忍心放下你自己走,想必你對朕也是有感情的,如果朕死之后,你該怎么做呢?”

以武則天的冰雪聰明,怎么會不知自己已陷入危險之中,但是武則天知道,此時只要能保住性命,將來就不怕沒有出頭的機會,于是她立刻跪在皇帝面前說:“妾自入宮以來,承蒙圣上恩寵,本來妾應該隨著皇上一起去的,可是妾又想皇上也未必會因此病而不愈,妾希望皇上您好好的,所以妾才遲遲不肯死去。妾愿意現在就削發出家,長伴青燈古佛,到尼姑庵里去為皇上日日祈禱,以報效皇上您的恩寵?!彼@番話說得十分從容,既表明了對唐太宗的忠心,又救了自己一命。

唐太宗聽了,連聲稱“好”,并讓她即刻出家。唐太宗本有心要置武則天于死地,但多少有點不忍,而武則天既然這樣表態了,而且現在把她送到尼姑庵去,就可遠離皇宮,日后自然也就不可能對李氏王朝有什么影響了。這樣一來,唐太宗安心了,武則天也保住性命拜謝而去,但一旁的李治卻如遭晴空霹靂一般,動也動不了了。唐太宗沒注意到李治的神情,只是自言自語道:“天下沒有尼姑能做皇帝的,這下我可以安心地去了。”李治雖然聽到了父親的話,但也沒有心思去思考父親話里的意思,因為他滿心想的都是武則天要當尼姑了。后來,李治借機溜了出去,到了武則天住的地方,看到武則天正在收拾東西,就哭著對她說:“你真忍心撇下我一個人走嗎?”武則天淚如雨下地對他說:“皇命難違,我不得不這么做?!崩钪握f:“你何必自己說想去做尼姑呢?怎么不說留在宮中謀個職位,到時候,我自然會有辦法搭救你?!蔽鋭t天鎮定地對李治說:“如果我今天不主動說去做尼姑,那就只有死路一條了。所以我不得不先把自己放到最低處,‘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要您在登基后還記得我們之間的恩情,我同樣會有出頭之日……”

太子李治看到武則天有如此的才智,對她更是喜愛有加,于是他從身上解下一個九龍玉佩,送給武則天做信物。唐太宗駕崩,李治登基不久,就宣召武則天入宮了。后來,武則天果真成了一代女皇。

低調不管是在哪個方面,都是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的處世謀略,武則天明白低調的智慧,所以在得知自己成為被懷疑的對象后,就選擇了低調為人處世,在皇帝將死前,她又低調地把自己“發配”到尼姑庵,這讓她保住了性命,也保住了東山再起的機會。由此可見,一個人的胸襟有多大,成就就會有多大,爭一時不如爭千秋,留得青山在,就不怕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大海的位置最低,所以才笑納百川,包羅萬象。想要達到最高處,就必須學會在低調中修煉自己。一個人在處世中如果總是過于張揚和賣弄,即使再優秀,也難免會遭到明槍暗箭的打擊,如果處在不利位置,則很難翻身,所以不妨低調處世以謀大事。也許把自己放低一些從表面上看是有損失的,卻通常能避免更大的災難,在低調中修煉,從某種程度上說就是在鋪就成功的階梯。

謙卑處世人常在謙卑也是一種低調,謙卑的人往往能取得非凡的成就。懂得謙卑處世的人才是真正精明的人,謙卑是一條為人處世的黃金法則,懂得這條法則的人必會受到人們的尊重和幫助。

華佗是漢代著名醫學家。有一次,一個年輕人因為頭痛請華佗給他看病,華佗看了看說:“你得的是頭風病,藥倒是有,只是藥引子很難找。”“得用什么做藥引子呢?”“活人的腦子。”年輕人一聽,立刻呆住了,這種藥引子實在是沒法找,所以他只好失望地回家了。

過了幾天,這位年輕人又找了位老醫生,老醫生問他:“你找人看過嗎?”“我找華佗看過,他說要用活人腦子做藥引子,沒辦法,這病是沒法治了?!崩厢t生說:“用不著找活人腦子,去找10個人們戴過多年的舊草帽,煎湯喝就行了?!庇幸惶欤A佗又碰到這個年輕人,見他神清氣爽,不像有病的樣子,就問:“你的頭風病好了?”“是啊,多虧一位老醫生給我治好了?!?

華佗打聽了治療經過,就想向老醫生請教,但是他知道,如果老醫生知道他是華佗,肯定不會收他為徒,于是,他裝扮成一名普通人,跟那位醫生學了三年徒。

一天,這位老醫生外出了。門外來了一位肚子像籮、腿也很粗的病人,這個病人聽說這兒有名醫,便跑來求治。徒弟們不敢隨便診治,就叫病人改天再來,病人苦苦哀求道:“求求先生給我治一下吧!我家離這兒不近哪,來一趟不容易?!边@時,華佗見病人病得很重,就說:“我來給你治?!闭f完,他拿了二兩砒霜交給病人說:“這是二兩砒霜,分兩回吃。記住千萬不要一次全吃了。”病人接過藥,連聲感謝。病人走后,另外一個徒弟埋怨他:“砒霜是有劇毒的,如果把人吃死了怎么辦?”“這人得的是鼓脹病,必須以毒攻毒。”“治死了誰擔當得起?”華佗笑著說:“不會的,出了事就拿我問罪。”那個大肚子病人拿藥走出了村外,正巧碰上老醫生回來了,病人就上前又問了一下。老醫生說:“你這病容易治,買二兩砒霜,分兩次吃就可以了?!辈∪艘宦犝f道:“你徒弟和你說的一樣,他也是讓我分兩次吃?!崩厢t生接過藥一看,果然上面寫得十分清楚,不由得心里琢磨:“我這個方子除了一位老道和華佗知道外,還沒有別人知道,我并沒有傳給徒弟呀?!?

他回到家里,問兩個徒弟:“剛才大肚子病人的藥是誰開的?”徒弟指著華佗說:“是他開的,我說這藥有毒,他不聽?!比A佗不慌不忙地說:“這人得的是鼓脹病,用砒霜正好是以毒攻毒?!薄斑@是誰告訴你的?”“一位老道人,我在他那兒學了幾年。”老醫生這才知道原來他就是華佗,于是連忙說:“華佗,你怎么到我這兒來當學徒?”華佗這才說出求學的理由。老醫生聽完華佗的話說:“以你現在的身份,還到我這兒來吃苦,真是難得。”于是老醫生立刻把治頭風病的方子傳授給了華佗。

與華佗做法類似的還有南唐時一位叫鐘隱的畫家。

鐘隱年紀不大就已經很出名了,但是這一切對鐘隱來說卻沒有值得欣喜的地方,他每天仍然在書房里潛心作畫,萬不得已才去應酬一些瑣事。

鐘隱的妻子對丈夫這么做有些不太明白。一天,鐘隱正在畫畫,妻子就走到他身邊幫他研墨,最后忍不住問:“現在你有家財萬貫,才華也受到世人的認可,為什么你每天還要這么辛苦呢?”鐘隱聽妻子這么說,便放下筆拿過一幅畫問:“你看這畫怎么樣?”妻子說:“這我不太懂,不過我覺得那鳥像活的一樣?!辩婋[又拿了另一幅畫,問:“你再看這幅如何?”妻子說:“這只鳥看上去呆頭呆腦的?!辩婋[說:“第一幅是別人畫的,而第二幅是我畫的。雖說我在山水畫上有點成就,可在花鳥畫上還差很多呢。”

鐘隱知道如果想畫好,必須要有名師指點,他開始四處打聽擅畫花鳥的名師。一天,在和一個朋友吃飯時,鐘隱問其能否給他引薦一位名師,朋友說:“我倒認識一個叫郭乾暉的人,他很擅長畫花鳥畫,聽我妻子說,他畫的牡丹竟把蜜蜂給招來了,只不過這個人恐怕不會教你,因為他連自己的畫都不愿意給別人看,而且他畫畫兒還總躲著人?!辩婋[便開始四下打聽關于郭乾暉的消息,當聽說郭乾暉要買個家奴時,他就報名了。

鐘隱打扮成仆人的模樣進入郭府,雖然每天干活累得他腰酸腿疼,但讓他感到欣慰的是他看到了一些郭乾暉的畫,這讓鐘隱更加堅定地在郭乾暉左右工作,只是希望能親眼看他畫畫兒??墒敲康阶鳟嫊r,郭乾暉總是把他打發出去。

鐘隱的家中沒有人知道他賣身為奴去學畫的事,連他妻子也只知道他出遠門了,當朋友去看他時,家里人只說是出了門,卻不知道去了哪里,這讓人們起了疑心,最后連他的家人也起了疑心,于是開始在大街小巷貼告示尋人。

恰巧郭乾暉出門,聽人說鐘隱失蹤了,而且細聽年齡和長相,覺得和家里的那位年輕仆人很相似,他剛好來家里兩個月。“難怪他總想看我作畫呢?”郭乾暉自言自語道,“不過他倒真是個謙虛的人,有這樣的學生是我的幸運?!辩婋[終于以謙卑的求學態度感動了郭乾暉,郭乾暉把自己作畫多年的體會和技藝都傳授給了鐘隱。

一個人即使在功成名就時,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別人的長處,虛心地向他人請教,以他人之長,補己之短,懂得謙虛的人才能立于不敗之地。但許多人都有不謙虛的缺點,而這種人大多是自以為是之流,所以看不到別人的長處而喜歡自夸和愛慕虛榮的。他們必定不會取得大的成就,也必定得不到他人的尊敬和幫助。

大智若愚,實乃韜光養晦之術世上有兩種人,一種是扮豬吃老虎,另一種是扮老虎吃豬,大智若愚者則是扮豬吃老虎的那種人?!按笾侨粲蕖币辉~的重點其實在“愚”字上,“愚”是一種預先設計好的騙局和假象,它是用來掩飾真正的目的、才華、聲望等東西的。這種表面上的愚鈍和低調的做人方法其實是對精于算計的隱蔽,在小事面前,大智若愚的人從來不求爭先、不露真相,甚至讓人不明白為什么他們會在高位上,可是這種人一旦遇到大事,就能讓人們明白,他們的“愚”只是一種韜光養晦的處世方式。

在宋朝太宗皇帝時,呂端在朝為官,他很少和人發生爭執,對人提出的建議,他也很少發表自己的見解,人們都說他糊涂,呂端也不爭辯。有人問他說:“身為朝廷大臣當為國分憂,敢進忠言,你事事都不表態,是何道理呢?”呂端回答說:“小事上糾纏不休,你爭我辯,我呂端不屑為之。倘若涉及國家大事,我自會說話的,你們放心好了?!?

宋太宗有一次就國事征詢大臣們的意見,呂端反復諫諍,言辭十分激烈,宋太宗很驚詫,對他說:“別人都說你糊涂,這次怎么這般善辯呢?你平日不是這個樣子啊。”

呂端說道:“細枝末節,不是為大臣者所管之事,若是在此勞神,當誤了大事。國事為大,臣之責糾偏導正,事關天下命脈,豈敢推托保身呢?陛下若不聽臣諫,他日臣再諫。”宋太宗至此方了解了呂端,遂對他刮目相看。

寇準當時任樞密院副使,對呂端十分推崇,呂端也素喜寇準為人,二人常有交往。寇準有一次向他請教為官之道,呂端便直言不諱地批評他說:“你為人剛直,清正廉潔,這是你的長處,我就不多說了。不過你的短處也不少,事事計較,爭強好勝,出言無忌,這都是你的不足啊。官場本不是一塵不染之地,你為何視它為一塊凈土呢?如果你對看不慣的東西都一律排斥,對看不順眼的人都一味指責,這官場也就不適合你了,長遠就更無從談起了?!笨軠事犃舜嗽?,對呂端的印象更加深刻了。后來宋太宗力排眾議,任命呂端當了宰相,群臣心有不服,宋太宗便對他們說:“呂端小事糊涂,大事上卻從不糊涂。他忠心為國,不計私利,這才是君子的行為,不知者真是無知啊?!?

西夏的李繼遷和大宋為敵,不時侵擾大宋的西部邊境。一次宋軍在反擊中擒獲了李繼遷的母親,宋太宗想殺她立威,便單獨召見寇準商議此事。呂端猜出了宋太宗的心意,于是把寇準請到府中,當面對他說:“皇上召你入宮,我想必為國家大事,所以不能不有所了解。若是其他瑣事,你也就不必說了?!笨軠手v明了事情的經過,又說:“皇上處死李母的心意已決,擬在保安北門外斬首示眾,借以懲戒李繼遷。”呂端站了起來,驚慌道:“幸虧你告之此事,否則必壞大事。你暫緩行刑,我這就進宮進諫。”寇準擔心地說:“皇上這次態度十分堅決,我看是很難勸諫了。萬一惹惱了皇上,大人豈不是自討苦吃?我是為大人的安危著想啊,你還是不要去了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旅游| 昌黎县| 盐亭县| 德安县| 平邑县| 正蓝旗| 五原县| 嫩江县| 长汀县| 伊川县| 化德县| 大邑县| 苍南县| 河东区| 云阳县| 通许县| 蓬溪县| 时尚| 兴宁市| 贵德县| 顺昌县| 治县。| 花莲县| 石首市| 晋中市| 改则县| 肇东市| 洪江市| 乌鲁木齐县| 淳化县| 哈巴河县| 定州市| 灵台县| 台湾省| 额尔古纳市| 无棣县| 漯河市| 长宁县| 乡城县| 忻城县| 林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