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上篇:低調為人,智者之道(7)

許棠滿臉鄙夷地說:“你一個無名小吏竟想跟我們一起參加科考?”

汪遵沒有介意,笑笑了事。

結果,汪遵及第5年后,許棠才考上。

心高氣傲、孤芳自賞除了能給自己一些心理安慰之外,沒有任何好處。如果一個人總是一副高傲的模樣,還會惹人討厭,遭人嫉恨。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應該平等待人,提高警惕,不要有高傲之心,以至于得罪了人還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爬得高,小心摔得狠在這個充滿功利的時代中,人們都喊著“進取”的口號,每個人都爭先恐后不停地往上爬。然而,無數的歷史故事一再告訴我們:爬得越高,往往摔得越狠。盡管有前車之鑒,但是在這種狂熱的功利潮流中,幾乎沒有人去思考往上爬的最終后果。

有道是“高處不勝寒”。自古以來,身處高位都不容易。高位不僅得來不易,而且要保住高位就更加不易了。一個人功成名就往往會受到更大、更多的考驗,就像在古代仕途中,爬到了一品大員的高位并不一定就是幸運的。相反,有時還可能是不幸的開始。

在過去,人們常說“伴君如伴虎”,可見,身居高位的危險性。首先,皇帝操縱著身居高位者的生死大權;其次,下面的人不甘心,于是放冷箭、造謠誹謗、向君王們進讒言,這些都讓身居高位者膽戰心驚、不寒而栗,因此,爬得高往往必須如履薄冰般地生活。

秦始皇派大將王翦率60萬大軍討伐楚國,出征的那天,秦始皇親自到灞上送行。臨行前,王翦請求秦始皇賞賜大批田宅。

秦始皇微微一笑,說:“將軍,你即將率大軍出征,還要擔憂生活的貧窮嗎?”

王翦說:“身為陛下的將軍,立下汗馬功勞,按條例也不能夠成為王侯,因此,不如趁陛下委派我重任的時候賞賜些田宅,這樣就可以作為子孫日后的生活保障。”

秦始皇聽了,放聲大笑,隨即應允了王翦的要求。

王翦率軍抵達潼關后,又曾先后5次遣使者向秦始皇要求封賞。

這時,王翦的心腹勸王翦說:“將軍要求封賞的舉動似乎有些過分了。”

王翦笑了笑,對心腹說:“你錯了。陛下疑心病重,用人不專,現在我統率60萬大軍,乃舉全國的兵力,如果不用為子孫求日后生活保障為借口,多次向大王請賜田宅,難道要陛下坐在宮中對我生疑嗎?”

如果你身居高位卻不謹慎小心,就很容易摔下來。英國詩人約翰·德賴登寫道:“可憎可愛的野心勃勃啊,我為你付出了多么昂貴的代價。”因而,當你爬高的時候,你就應該想到高處的危險性。

自命不凡、行事不謹慎的人在前進途中必定要摔跟頭。人生在世,總要謙虛一些、謹慎一些,多一點自知之明為好。人們常說“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一個人的本事有多大,行為是好是壞,別人都看得見,因此不用自吹,更不能狂妄。

清代中興名臣曾國藩給弟弟曾國荃的信中有這樣一句詩:“左列鐘銘右謗書,人間隨處有乘除。低頭一拜屠羊說,萬事浮云過太虛。”

詩中的“屠羊說”是一個典故:有一個宰羊的屠夫,幫助楚昭王重新獲得了天下,因此,楚昭王在復國之后就再三請屠夫來做官,但都被屠夫謝絕了。

屠夫對楚昭王說:“以前大王丟了國土,我也丟了屠夫的工作,現在大王又重新登上了王位,而我也能夠重新做屠夫的工作,這不是很好嗎?”

在詩里,曾國藩借用這個典故就是想告訴弟弟:我屋子的左邊擺滿了朝廷的獎狀,右邊放了一大堆告發和咒罵我的信札,為什么會這樣?這是因為人世間的事情就好像天平一樣,總會一頭高一頭低,因此,不要因為有了功勞就忘乎所以,也不能因為被別人咒罵而垂頭喪氣。應該學習“屠羊說”,保持樂觀豁達的胸懷,把榮譽與誹謗都當做藍天上的浮云,因為這些最終都會被風吹散,成為往事。

曾國藩這種達觀的人生態度造就了他以后的成就,而且他的思想與智慧也影響了后世。一個人如果掌握了高境界的人生理念,就能夠謙恭自處,做事情也能謹小慎微,而其人格魅力也必定能夠得到人們的敬仰。

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其晚年的文學造詣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但他從不恃才傲世,仍一遍遍修改自己的文章。他的夫人怕他累壞了身體,便勸他說:“你何必這樣自討苦吃?又不是蒙童,難道還怕先生生氣嗎?”

歐陽修回答說:“不是怕先生生氣,而是怕后生笑話!”

爬得高,并不一定就是幸事。如果一個人千辛萬苦拼了性命爬到了山頂,卻發現自己單薄的身子實在難以抵擋山頂刺骨的寒風,這顯然是非常糟糕的境遇。

更加令人煩惱的是,人們在往上爬的過程中多半是踩著別人的頭爬上去的,雖然你最終成功地爬上了頂峰,但是你會發現,周圍真正關心你的人卻越來越少,因為沒有朋友的支持與幫助,這樣的人最終往往會被別人從高高的位置上推下來。因此,在往上爬的時候要認清自己的能力,不能自命不凡,不顧危險。當身居高位時更應行事謹慎,謙恭處事。

讓別人占點便宜世間任何事情都沒有絕對的公平,如果只強調公平,那么很多事情都不會有結果。事實上,在為人處世時要學會有意識地讓步,很多事實證明,讓別人占點小便宜等于自己撿了大便宜。

島村芳雄是日本赫赫有名的富商,他的致富經歷是從麻繩批發生意開始的。島村芳雄做生意很奇怪:以每根5角錢購進麻繩,然后分文不變地以每根5角錢賣出麻繩。

很顯然,這是賠錢的買賣,因為他還要付搬運費和庫存費。按進價出售不但沒賺,反倒賠了一大筆。

對此,有人就說島村芳雄是一個蠢蛋,根本不會做生意。還有人則說島村芳雄有神經病。

確實,之前島村芳雄在商界沒有什么名氣。不過,很多人聽說島村芳雄干的“蠢事”之后,開始紛紛關注他。

有些麻繩經銷商對這樣的消息充滿懷疑,便去找島村芳雄,并向他表示希望從他那里購進麻繩。果然,島村芳雄沒有違約,還是按進價出售,這讓各經銷商大為贊嘆,因為這樣他們可以省下運輸費、庫存費等費用。

于是,各大經銷商都開始訂購島村芳雄的麻繩,大量的訂單飛到了島村芳雄的辦公桌上。

就這樣,島村芳雄把賠本買賣足足做了一年多,眼看自己就要支持不下去時,島村芳雄找到了麻繩生產廠家說:“你看看吧,我一直向你們廠購買麻繩,可都是按進價售出。這樣才能把你們的麻繩賣得更好,但是現在我賠了不少錢,如果我繼續這么做,沒幾天就破產了。”

生產廠家看了島村芳雄的售貨單,發現果然是按進價出售,不由地大吃了一驚。

然后,島村芳雄又拿出了一大批零售商的訂單,說:“這些訂單實在太多了,如果我再那么做,我會提前破產的。”

生產廠家看到后又吃了一驚,最后決定每根麻繩讓利5分錢。

接著,島村芳雄又跑到零售商那里,很誠實地說:“我以前為了擴大影響,按進價出售麻繩。現在我就要支持不下去了,你們是不是商量一下,給我加一點。”

零售商們都知道他說的是實話,于是決定每根麻繩加5分錢。

這樣,島村芳雄每根麻繩就能賺1角錢,而他的訂單越來越多,很快島村芳雄的公司就擴大了規模。島村芳雄成功致富的訣竅就是先賠后賺。

每個人獲得利益之前都需要先舍棄一些利益,這就好像贏利之前先要投入成本一樣。

對待合作者更要讓他占一些便宜,一方能讓,另一方也會讓,雙方都讓一些利益給對方,最終大家都吃不了虧。不要對任何事情都計較,因為這并非長遠之計。

有家工藝品公司與外商進行工藝品買賣的談判。可是,由于雙方對價格的堅持,談判進行得很不順利。

工藝品公司堅持以800元/件的價格出貨,態度很強硬。而外商只愿意以500元/件的價格進貨。雙方僵持了兩天,談判一直都沒有任何進展。

這時,外商決定再談最后一次,表示如果不能達成一致,只好作罷。

最后一次談判開始了,雙方談了將近3個小時,依舊沒有破解僵局。就在談判剩下最后10分鐘,雙方已經準備離席之時,工藝品公司的代表突然說:“先生們,我們初次合作,誰都不想不歡而散,為表達我方的誠意,這樣吧,我們愿把價格降至650元,不過,這是最后的讓步。”

外商代表聽后一愣,隨后沉默了數分鐘,最終他們簽下了訂貨單。

每個人都要學會舍小求大,要明白長久的合作才是大計,真正的雙贏才是目的。

價值是要交換創造的。在這里,交換不僅是財富的源泉,而且是一種生存的心態。在為人處世時,兩個人或更多人在一起合作總是會不斷出現新問題和新矛盾,這是正常的事。對此,每個人都要有寬容之心,而不要為了一些蠅頭小利而爭執不休。

一忍,可以當百勇宋代大文學家蘇軾在《留侯論》中說:“古之所謂豪杰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有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做人做事難免有不如意的時候,若能保持低調,也許就會峰回路轉。而如果你能自我克制,也就掌握了一條低調做人的方法。

唐代宰相婁師德有個弟弟被任命為刺史,在赴任之前,婁師德覺得有必要提醒他一些為官之道。

婁師德問弟弟:“身居高官,如何才能不遭人妒忌?被人妒忌,又如何保全自己呢?”

弟弟說:“從今以后,就算有人把口水吐在我的臉上,我也不會有怨言,我會把口水默默地擦掉。”

婁師德聽了后語重心長地說:“別人朝你吐口水,就是對你很不滿,如果你把口水擦去,就表示你厭惡人家,這樣做無異于火上澆油。不如不擦掉它,讓它自己干,并用笑臉接受。”

低調做人是一門精深的學問。當自己處于不利地位或者危險境地時,暫時隱藏自己的實力,冷靜下來,往往可以審時度勢,從而另辟蹊徑,重新占據主動。

古語云:“一忍,可以當百勇;一靜,可以制百動。”與其和狗爭道被狗傷,還不如讓狗先走。

清朝時的民族英雄林則徐由于個性剛直,眼中容不得沙子,面對腐敗的現實常會怒不可遏,以至于得罪了一些人。

為了克制自己的怒氣和急躁的情緒,林則徐就在書房的正墻上掛了一條橫幅,在上面寫了兩個大字:制怒。

有一次,時任欽差大臣的林則徐發現粵海關監督豫坤和洋人內外勾結,破壞禁煙,并且挪扣了修建虎門炮臺的銀兩。了解到這一情況后,林則徐憤怒得難以遏制,竟然把茶碗摔碎了,當他猛一抬頭,“制怒”二字映入眼簾,他頓時心有所思,馬上控制住了自己暴怒的情緒。

第二天,林則徐熱情地接待豫坤,通過機智巧妙的周旋,最終讓他交出了那些挪扣的銀兩。

如果林則徐當時沉不住氣,在暴怒之下直接與豫坤翻臉,不僅難以取回銀兩,說不定還會產生沖突,這樣就將無益于問題的解決。

由此可見,忍耐與克制不僅能夠讓人回歸理性,同時還能夠促使事情的成功。

三國時期,諸葛亮六出祁山,駐扎于五丈原,直面曹操的軍隊。曹軍統帥司馬懿和諸葛亮一樣,也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

司馬懿深知自己的韜略不如諸葛亮,便采取拖延戰術,一直按兵不動。諸葛亮見此便派人給司馬懿送去了一套女人的服裝和一封信,信上說:“你如果不敢出戰,便應恭敬地跪拜接受投降;假設你還有點男子氣概,那我們就開戰。”

司馬懿的左右見到諸葛亮如此猖狂,非常氣憤,紛紛請戰。可是,司馬懿沒有答應,仍舊堅守不戰。不久,諸葛亮積勞成疾而死,司馬懿才開始大張旗鼓地進軍蜀地,為滅掉蜀國奠定了基礎。

古語說:“三思方舉步。”凡事都要能沉得住氣。當你聽到了不好的消息時,不妨冷靜下來細細想一想,讓自己的眼光更寬更遠。千萬不要因為憤怒失去理智,那樣只會功敗垂成。

古訓有云:“忍得一時之氣,換得百日無憂。”人的一生當中,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九,總是會有各種各樣的磨難,如果自己不會從容對待,那么只會令自己痛苦不堪。忍耐不僅是一種生存本領,也是化解磨難和痛苦的良藥。

忍耐是一種值得稱道的品格。能夠沉住氣的人才是大智大勇的人,即使面對侮辱、諷刺、欺凌,甚至被圍困,他們都能夠保全自己,并且等待恰當的時機重新上陣。一個人如果不能克制自己,不僅不利于成事,還容易被人抓住弱點,從而傷及自身。因此,要能夠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這樣就能夠成人所不能成之事。

讀糊涂經,做聰明事鄭板橋的一句“難得糊涂”廣為流傳,被許多飽經滄桑的人奉為經典。很多人初入社會時都會把生活看得過于簡單,往往天真地認為任何事情都有準則,而規則是再清楚不過的了,世人都應該按著這個準則去做,不得越雷池一步。用這種天真的眼光去看社會,當然會碰許多壁,犯很多錯,但許多人不認為是自己犯了錯,而把錯誤歸咎于社會。于是他們變得憤世嫉俗,牢騷滿腹。要知道“水至清則無魚”講的不是一般的清,而是“至清”。所謂“至清”者,一點雜質都沒有,這豈不是異想天開?這個社會是復雜的,很多事情不是較真就能解決的,所以做人處世都不能太“認真”,該糊涂時就糊涂,只要不涉及根本的原則問題,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也未嘗不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野县| 鄂尔多斯市| 中宁县| 徐州市| 河间市| 县级市| 依安县| 驻马店市| 水富县| 温泉县| 瓦房店市| 平舆县| 增城市| 叙永县| 洛南县| 东方市| 无极县| 德安县| 来凤县| 澄迈县| 丽江市| 沁阳市| 利津县| 昆山市| 昌江| 和硕县| 共和县| 威信县| 滨州市| 徐汇区| 蒙自县| 韶山市| 洮南市| 麟游县| 长葛市| 宁晋县| 蒙城县| 溆浦县| 读书| 监利县| 都兰县|